广西推动向海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23-06-25 12:09赵木林吴尔江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探索实践高质量发展

赵木林 吴尔江

关键词:向海经济;陆海协同;探索实践;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P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3)02-0050-06

0 引言

向海经济是以海洋为依托,以现代化港口为枢纽,以向海通道为支撑,以海洋经济、沿海经济带经济、向海通道经济为主体,以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山海协作为发展模式的开放型经济。广西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有出海口的省级行政区,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广西坚定向海发展战略方向,加快推动海洋强区建设,在全国率先打造向海经济,向海经济已成为广西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1 向海经济是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1.1 从地理区位分析来看,向海则通是突破发展制约的有效途径

广西向东经广州出海和向南经北部湾出海的目标都是大海,只是一个近、一个远,一个能主导、一个不能主导。向东更多的是适应规律,因为那是先进生产力所在;向南更多的是着眼未来引领发展,因为这是国家重要战略通道。然而广西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山脉河流多由西向东同向并行,这种水文地理特征极为有利于地处河口的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发展,却将北部湾阻隔在狭窄区域,缺失纵深腹地,造成广西有海难以发展的窘境。这一状况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加持下,必将得以改观。分析认为:“西部大开发”重点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势必贯通北部湾沿海与内陆地区,带来重塑区域发展新坐标的关键机遇期,客观上要求广西加快实施向海发展战略,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部和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全面承担起国家使命。

1.2 从系统理论分析来看,向海则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熵增定律认为,一个封闭系统内部的熵必定会不断增加并趋于最大,最后系统完全混乱甚至崩溃[1]。基于这一定律,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普利高津创立了减熵增焓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就可能从原先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这是万物演化的基本法则,广西开放发展之路理所当然被这一法则所驱动和规定。分析发现:广西陆域经济处于熵增状态,反映出内部耗费增大、开放愿力提升,尤其是发展度小的内陆城市开放熵值更具增大趋势,更有对外开放驱动。而广西海洋经济系统熵值逐年降低,有序度和聚合力明显增强,区域经济向海度加快提升,向海经济发展度迅速攀升,海陆两大系统之间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格局正在孕育,客观上要求加快打造应对熵增的向海经濟“耗散结构”。

1.3 从经济实证分析来看,向海图强是广西加快发展的现实要求

长期以来,广西致力于“西电东送”水电资源大开发大输出,不少河流被大坝阻隔而断航,以致本地用电成本、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资源利用效率、企业景气指数长期走低,不仅影响东部产业转移落地,还影响占规上工业80%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自2010年起,广西工业增加值持续降速,到2018年仅4.7%,二产占比骤降近6个百分点,三产首次超越二产。但产业结构序变并未带来发展动能转换,广西经济稳增长压力加大。分析表明:广西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动力支持不足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主引擎结构性调进是不合适的,广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寻找到新的动力引擎驱动,要求充分释放海的潜力,面朝大海、向海图强。

2 广西推动向海经济发展的实践及成效

2.1 凝聚共识推动向海开放发展

2004年以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东盟博览会形成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开创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双园”的国际合作新模式,积累大量与东盟合作的资源。从20世纪90年代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起,“向南开放”一直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共同愿景。2019年西部8个地区在重庆签署合作共建“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越来越多的西部地区在向海发展这个问题上形成高度共识。2019年广西第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南向为引领、东融为重点、北联西合为协同”的开放发展新构想。2020年广西召开向海经济发展大会,进一步凝聚共识,对打造好向海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区进行再动员再部署。2021年广西第十二次党代会做出“面向大海、向海图强”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牵引作用更加凸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基本建成、向海经济长足发展”的目标要求。广西发展向海经济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2.2 构建向海经济发展政策体系

围绕向海经济发展,广西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一系列政策规划。2019 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的意见》。2020年制定实施《向海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实一批引领发展的重大项目。2021年制定《向海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出台《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推进北钦防一体化和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方案》《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实施强首府战略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目前广西已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自由贸易试验区等8个国家级开放合作平台,其中6个向海。同时,围绕海洋经济、海洋现代服务业、海洋渔业、海域海岛使用、海洋生态修复、智慧海洋等领域制定配套文件和专项措施,初步形成发展向海经济政策框架体系。

2.3 打造向海经济现代产业体系

广西按照“强龙头、补链条,抓创新、创品牌”发展思路,着力实施向海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推动陆海经济联动发展,着力打造向海经济现代产业体系。临港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绿色化工、金属新材料、装备制造、粮油和食品加工、林浆纸与木材加工、能源、生物医药等八大产业,2021年实现产值9864亿元,同比增长29%,重点园区实现产值8866亿元,同比增长17.3%。向海传统产业发展优势明显,滨海旅游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4%,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6%,蓝色粮仓、海洋牧场、渔港经济区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迅速成长,中伟新能源产业落户钦州,打造全球最大高端锂电池前驱体制造基地,钦州华为云、北海中电北部湾信息港、京东健康北部湾区域总部等一批项目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800家,新兴产业对向海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5%。2021年广西向海经济生产总值达4202.2亿元,占全区GDP比重17%,增速超出全区GDP5.4个百分点。向海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强韧性,成为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2.4 构建向海发展交通枢纽网络

广西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牵引,全力加快向海主通道网络建设,全面打造高水平向海开放“硬核引擎”,初步形成干线铁路“五纵五横”主骨架、高速公路“六横七纵八支线”主网络、“一干七支”内河航道网、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两干六支”民航机场体系。高速公路里程由2017 年的5140km增加到2021年的7339km,铁路营业里程已达5216km,铁路网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北部湾港已拥有生产性泊位27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1个,货物及集装箱吞吐量均进入全国前10、世界前40行列;随着广西最大油码头即钦州30万吨级油码头投产运营,北部湾港首次实现30万吨级巨轮进港靠泊作业,跨入全国第一方阵。西江沿线港口通货能力快速增长,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干线年通货量达10.5亿t,贵港港已跃升为内河亿吨大港。2021年海铁联运班列开行6117列,南宁机场国际航空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2万t。广西向海发展交通枢纽网络加快构建,呈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2.5 实施向海发展科技创新行动

广西重视向海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培育,通过实施向海科技创新行动,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以科技创新持续催生新动能,培育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专业化研发服务机构和企业。2017年以来,广西涉海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速52%,研发(R&D)经费投入年均增速17%,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8.5%。科技专项累计支持海洋类项目176项,创建22个国家级涉海科技创新平台,引育25个涉海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玉柴、南南铝、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等一批向海骨干企业加速形成技术创新优势。同时,成功引进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等高端创新创业载体落户广西,成功创建北海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培育北京星天科技有限公司、北海黑珍珠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创新型海洋产业民营企业,形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等13条创新协同产业链,科技创新支撑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6 推动向海开放合作全面升级

广西利用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加快向海开放国际和地区间合作,加快合作平台建设,逐步形成内聚外合、纵横联动的向海开放合作新局面。国际合作方面,开创中马“两国双园”国际合作新模式,建设一批境外产业合作区,与2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海洋特色产业合作,40余个“桂”字號海产品出口6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一步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区域合作方面,“近海而不沿海”的玉林借助铁山港东岸码头打通向海之路,并借力发展临港大工业,全力打造“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取得显著成绩。随着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深圳百色产业园等区域合作园区加快建设,广西全面融入大湾区、对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双城经济圈,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作用日益凸显。合作平台方面,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获批建设,中国-东盟博览会核心功能不断丰富,以东盟合作为重点的“南宁渠道”影响力不断扩大,向海开放合作平台建设迈入新阶段。2017年以来,广西货物进出口年均增速11.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尤其是自贸试验区在推动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方面取得一系列改革创新成果,以不到广西0.05%的土地面积实现广西实际利用外资的44.7%和进出口总额的33.6%。广西向海开放发展的效果持续显现。

3 制约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3.1 陆海协同联动不够紧密

一是陆海产业协同融合不够。广西海域与陆域产业耦合度值约0.51,融合发展耦合协调度值约0.56,说明陆海两大系统产业已处于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阶段,但二者产业关联度不强,协同融合水平不高,相互作用产生的经济效应有限。二是“飞地”合作互通效率不高。由于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北部湾经济区与“飞地”合作城市之间的横向沟通协调较为困难,在政策匹配、资金投入、税收分成等政策联通方面仍存在一些分歧与障碍,导致部分园区企业入驻率低,深度融合机制效应尚未形成。三是陆海互联互通水平不高。港口集疏运体系不够完善,多式联运发展不足,存在不少断点、堵点和薄弱点,如南宁至北部湾港口的铁路线运输效率偏低,沿海、南昆、黔桂等铁路长期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状态。

3.2 产业集聚效应不够凸显

一是海洋经济集聚发展能力不足。广西海洋经济体量小,海洋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2.1%,四大传统海洋产业占比超75%,缺乏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海洋新兴产业,海洋产业集聚对接腹地关联产业的能力有限。二是产业链不强、层次不高。集聚区的向海经济产业领域小,主要集中在港航物流、临港工业、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等领域,整体实力偏弱,集群优势不突出。以临港冶金产业为例,上游的原材料采集、中游的初级加工区位熵均大于1,而下游的终端产品区位熵均低于0.35,特色产业处于产业链底端,带动性不强。三是沿海地区优势尚未充分体现。作为优先发展的北部湾经济区,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发展不够充分,牵引辐射内陆地区在北部湾沿海布局产业链的力度不够,陆海统筹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效应尚未真正形成。

3.3 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大

一是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强。广西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仅为0.5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创新成效指标排名全国第20位、西部地区第5位,不仅缺乏海洋技术创新领军型人才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团队,技能型海洋专业人员也相对匮乏[2]。二是科技与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海洋新兴产业领域缺乏创新资源,新兴产业总量偏小,代表科技前沿的新兴产品比较缺乏,产业与科研“两张皮”的现象比较明显。三是面向企业的研发创新平台供给不足。广西大多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科技创新平台支撑不足,研发实力偏弱,虽然近年来通过建设新兴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新兴产业技术开发设施的短缺,但多数仅围绕某个专业领域或某个具体环节开展研究[3],不能适应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的集成创新需求。

3.4 向海发展“任督二脉”不够通畅

广西85.7%的面积汇流西江,西江货运量仅次于长江,却没有航道直通北部湾,成为广西发展最大“痛点”。一方面,西江干线控制性工程即长洲水利枢纽2021 年过闸货运量达1.52 亿t,已远超1.15亿t的设计能力,由于通航能力有限,造成航运效率下行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北部湾与西江水系“任督二脉”尚未打通,江海联运运能大、成本低、节能环保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广西货不走广西港”的局面难以改变。这不仅抑制广西先进生产力重点布局的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发展,也制约沿海经济带与珠江-西江经济带两大板块的联动发展,严重影响广西陆海统筹发展格局的形成。

4 加快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构建陆海协同向海发展空间格局

陆海协同向海发展空间格局是广西落实国家使命、重塑发展优势的战略要求。要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建设,推动江海联通航运工程即平陆运河尽早开工建设,促进内陆城市框架向海延伸和陆域资源要素向海汇集。重点打造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为牵引,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平陆运河廊道为主轴,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为两翼支撑,首府南宁都市圈、钦州港城经济圈、北海港城经济圈、防城港港城经济圈、玉林港城经济圈、贵港港城经济圈“六圈协同”的向海经济核心区,积极创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向海经济北部湾先行区、江海联动和港产城海融合发展示范区。立足产业基础和关联度,延伸打造桂林湘桂向海经济走廊中心节点城市,柳州、来宾江海联动中心节点城市,梧州、贺州东融发展中心节点城市,河池、百色山海協作中心节点城市,崇左边海联动中心节点城市,形成向海经济拓展区。基于“公铁水”多式联运优势,加快疏浚西江上游各支流连通贵州、云南,实现西南地区与北部湾海洋运输直接贯通,并衔接长江经济带,纵向贯通长江、珠江,形成向海经济辐射区。

4.2 实施海洋资源产业化发展计划

海洋是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要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集约节约开发海洋资源,加快实施“精耕近海、拓展深海、聚力蓝碳”产业化发展计划。重点开展海洋资源全面调查,推进对海洋生物、矿产、可再生能源等自然资源,海域、海岛、海岸带等空间资源以及海洋生态资源的勘查,构建海洋空间规划“一张图”和数字化海洋经济“一张图”,形成海洋资源规模化开发指导目录和优势资源“一类一策”。推动建立北部湾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库和天然产物库,充分发掘现有资源的价值,开发利用新的海洋资源,稳步推进海洋油气、风电、海砂、海洋微藻、海水珍珠、鲎等特色资源产业化。立足北部湾丰富的蓝碳资源,加快蓝碳碳汇项目开发路径探索,加强海洋生态产品供给,培育发展蓝碳经济产业。大力实施海域立体空间资源开发制度改革,加快培育海洋资源交易市场,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大突破。

4.3 推进向海经济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产业集群化和集聚化是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要求。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做好产业链招商,促进陆海产业链垂直整合、资源要素优化重组、价值链整体提升,加快构建向海产业集群集聚“2+3+4+N”发展格局。培塑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临港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重点打造轻工食品产业、林浆纸等“2”个千亿元级临港产业集群,以及有色金属、高端石化、电子信息等“3”个千亿元级临港产业集群。聚力海洋资源产业化,重点打造海洋经济“4”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即推动海洋渔业向深远海养殖、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转型,打造现代海洋渔业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推动船舶和海工装备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打造北部湾海工装备制造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推动内陆与沿海生物制药企业合作,扶持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生物制药及生物制品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推进北部湾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培育发展海上风电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优势,带动内陆腹地发展钢铁、汽车、先进装备制造、旅游康养、食品加工等“N”个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加强对产业集群链条式发展的研究,找准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的关键节点,构筑链式发展的统筹体系,并以国家自由贸易区、开发区、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向海经济产业集群的集聚区和特色区。

4.4 加快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科技与产业“联姻”是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抓住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的窗口期[4],实施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专项行动,以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拓展市场范围,以产业链引导市场开发,以创新链促进产业升级。围绕高端金属新材料及前沿新材料、机械制造、绿色高端石化、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向海优势产业,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构建向海经济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向海科技创新支撑,突出抓好陆海协作的科创平台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的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技术组织“项目群”攻关,培育具有牵引性、支柱性的重大产品和装备,提升产业链整体价值,形成推进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4.5 构建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机制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加强机制建设。①加快建立市场驱动型区域合作机制。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省部际联席会议为平台,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为契机,推动向海经济北部湾先行区上升为国家层面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建设和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率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引导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并在向海产业层面进行合理布局。②推动提升符合海洋命运共同体要求的国际合作机制。抢抓RCEP 生效实施的机遇,不断丰富以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为核心、以蓝色经济合作论坛等为补充的交流合作机制,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海洋领域的合作,积极构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5]。③推动构建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体系。加快制定向海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及其配套制度、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引导性政策、投融资和税收优惠政策、引才引智目录及支持政策等,鼓励按市场化方式设立向海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海洋新兴产业科创基金,鼓励内陆地区与北部湾沿海开展“飞海、飞岛、飞地”合作,激励企业集聚创新、产业集群发展。

5 结语

向海经济是广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5年的探索,广西发展向海经济取得一定的成效,积累一定的经验,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朝大海、向海图强,广西是有预期、有未来的地方,应坚持观念向海、规划向海、设施向海、产业向海,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快提升向海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层级,在建设和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率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打造向海经济北部湾先行区,创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江海联动和港产城海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实现国家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

猜你喜欢
探索实践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培养
“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油田服务单位混合用工条件下工会工作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