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研究的视角:体性、类性、篇性

2023-06-26 16:58上官文金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

上官文金

摘 要 语文教材研究需要关注体性、类性、篇性。体性,守住语文课的定位不偏不倚;类性,指明教材研究的方向和路径;篇性,极力挖掘文本的形式秘妙。立足美学原理和审美体验过程,以此三者为视角分析《饮酒(其五)》一诗,关注“庐”“篱”“菊”等意象组合的浑然一体,探究王国维先生“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在本首诗中的意境更迭,运用比较还原法挖掘“见”“佳”二字的形式秘妙,品读诗人田园之乐与家国之忧双线并构的极化情感。

关键词 体性 类性 篇性 文本解读

目标的关键,也是一线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点。但教材研究应以什么理论切入,从何处着力教学,又如何运用在教学中?汲安庆教授认为:“要想贯通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进行最接地气,最富个性化创造的语文阅读教学,‘体性‘类性‘篇性是必须正视的三个重要范畴。”[1]守住语文的体性,把握文章的类性,开掘文本的篇性,激活学生的言语性此四者可作为一种视角切入语文教材的研究。体性,守住语文课的地位不偏不倚;类性,指明文本的解读的方向;篇性,极力挖掘文本的极特殊、极精彩处;言语性,统摄整个教研与教学的核心。

在此,笔者将从体性、类性和篇性三个方面,以言语性为核心统摄对陶渊明《饮酒(其五)》进行探究,并在篇性特征的探究中着重分析文本的形式秘妙之美。

一、守住体性:扎牢语文之根

语文不是语言、文学、文化、思维、审美等的简单组合,而是以学生言语实践为核心对语言、文学、文化、思维、审美等的有机融合。语言、文学、文化、思维、审美等可以是语文教学的内容,但语文的本质、根本是言语性。守住语文的体性,就是扎牢语文课堂的根基。教材的分析也时刻牢记“言语性”的根本特性,预防教学误区。

1.教材定位

《饮酒(其五)》选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位列该课第一首。而在此之前,本诗也是一直选入语文教材的重点篇目。本诗是晋末宋初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之作,作者借酒为题,洋洋洒洒写下二十首诗,本首是第五首,故名其五。

2.误区分析

守住语文课的体性,预防误区必不可少,在本首诗的教学中,同样需要注意。本诗因其浓厚的隐逸色彩,不可拔高主题,向隐士文化过度追求,以至于将语文课上成文化课。其次,作为古诗词,切不可在历史背景和人物生平上多费工夫,过多探讨东晋末年的纷争历史和陶渊明的坎坷一生,以至于将语文课上成历史课。

二、把握类性:迈准语文之路

守住语文的体性后,就要为篇性开掘提供正确的方向,把握类性应发挥应有之力。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类性,小说、散文、诗歌等均有其各自的文体特征,中国的古典诗词内容庞大,各有不同派别、风格,更加需要对类性进行科学判断。

1.古体诗:古意自由

本诗是古体诗,非押韵,非对仗。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而五言的句式是在四言的基础上每句增加一个字,在句子的节奏上增加了一拍,形成了二二一或二一二的节拍群。由于不同节奏在诗中交错运用,就使句式更富于变化,更具有音乐感。这种自由的形式也为情志的抒发提供便利。

2.田园诗:简朴和谐

山水田园诗开山鼻祖之一就是陶渊明,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本首诗便是田园诗的佳作,书写的简朴质感最终归为和谐美。

三、开掘篇性:发掘语文之美

篇性是教材研究、文本解读的核心,古诗词的篇性特征发掘可以从意象、意境、语言、情感等方面探索,采用“矛盾还原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借用相适应的文艺理论来开掘。

1.渾然一体的意象组合

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是诗人抒发情志的眼睛,是诗人创作心理的窗口。本首诗中运用到的意象有“庐”“车马”“菊”“篱”“南山”“山气”“日夕”“飞鸟”。其中核心意象是“庐”,其他的意象都是在其统摄之下来选择营造的。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车马”是接在“无”字后的非正面意象,意在反说其义。除此以外的其他意象都与核心意象“庐”形成和谐统一的格局,共同形成恬静、自然的意境。分析意象时,我们可以采用孙绍振先生的“比较还原法”,现一一分析这些意象所产生的内生作用。

核心意象是“庐”,“庐”一般是指简陋的茅草房屋,而“室”和“轩”都是指城市中用较好的建筑材料建造的房子。作者以“庐”为居所,而非“室”和“轩”,既可见作者生活的清贫,但也是他精神的乐园。在这乡野之庐中,“配备”了什么?下文中出现的“菊”和“篱”都符合“庐”的特点,身处田园乡村的茅庐与秋菊和篱笆相称,可以看出作者所用之意象皆是浑然一体,自然相成,共生和谐,营造了物理层次的恬静安详。可想,为何不是“牡丹”或者“围墙”?因为“牡丹”和“围墙”是属于城市里的大户人家的“配置”,乡野之“牡丹”和“围墙”,只会徒增尴尬与不和谐。而“飞鸟”一句实则是在写诗人自己已然是“归鸟”,不再是年轻时的“羁鸟”。正如《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所言,诗人此时已在官场和都市中心生疲倦,不如归去。

“车马”作为非正面意象,本身是与全诗的意境不符合的,但诗人想表达的是“无车马”的宁静与自在,实现了由反为正。“车马”意象在此,并不突兀,反而是点睛之笔。“车马”、“菊”和“篱”都是作者情感的宣泄物,是作者精神层次的奠基,共同营造出一种恬静自然的田园生活。这是将“死物”有情化产生的移情效果。

2.有我到无我的意境更迭

意境的是对意象分析的进一步深入,宗白华先生说:“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2]王国维先生所谓“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恰是本首诗的意境表征。诗人正是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最后实现诗人自我的言语生命,而学生也将在其中牧养自我的言语精神。

王国维所言:“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3]诗人在意象的营构中,不由自主地将自我情感渲染其中。本诗中,东篱之菊已然是诗人守身之菊,其淡泊、高远之志向悉数其间;飞还之鸟更是诗人归隐田园心向往之的印迹与符号,脱去了早年羁鸟的英气,转而更多的是对山林的安详之态。一切的意象都附着诗人的情感色彩,确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真实体现。

王国维所言:“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3]实则是物我两相忘的神遇与化境。简单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已然不能满足诗人的创造欲望;以景物为主体视角,将之人格化,达到情景相融,物我合一的状态成为更高追求。本首诗的尾句最耐人寻味,也是无我之境的最佳范本。“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山林之中的“真意”诗人是顿悟了,在前文的阐述中,远离都市,回归田野,与秋菊、飞鸟为伴,守一庐一篱一真心,在与南山的恰似偶遇中,得心灵宁静于其间。这种真意确是难得,可既已明白、顿悟,却又为何无法言说,言说之时忘乎其词,这是十分矛盾的。诗人在与南山的恰似“初次见面”其实就是伏笔,物我合一的境界本就是一种有我走向无我的过程,这种心灵与自然的神遇当真是转瞬即逝的,无法持久保留。辨不如不辨,本就是异质的生活,说出去也无法被理解,白说不如不说;另外,本已得意,得意而忘言,回头再来言说,有如回到糟粕,是件难事。当再想回味时,更是难以再次品咂其味,正是庄周梦蝶中蝶我难分的化境。

3.朴素语言中的形式秘妙

古诗词的语言分析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因其最接近语文的言语性,最契合学生的言语生命,需要重点关注诗篇语言极精彩处,即形式秘妙。

本首诗中,最值得挖掘的语言魅力之处就是“见”字。“见”字之妙,初读者、再读者都会额外关注并品读其味,但不能很好地分析出这个字究竟好在哪?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一向是尊崇“字本位”意识,不妨利用甲骨文文字知识来探析。“见”字和“看”字的甲骨文分别是这样的,(附图)

可以看出,“看”字上面是人的手,下面是目,即眼睛。所以“看”字是用手张望,带有人的主观动机。而这个“见”字,上面是人的眼睛,下面是人的身体,需要注意的是眼睛比身体大,意在突出眼睛的功用。我们可以理解为“见”字是人无意识地、无目的地看。对比可以发现,用“见”字更符合诗人“悠然自得”“毫无功利”的心境。

此外,“见”也可以同“现”,类比《敕勒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也是理解成“现”。这样理解“见”字为出现,也有一种意料之外的无目的之感,也同样符合诗人的心境。对此,我们可以感受到“见”字之妙,作者悠然自在,毫无动机的田园生活浓缩到“见”字上了。生活中,我们也有如此感受,虽然身处在珠水白山之间,我们很清楚它就在那儿,但平时没有去注意。偶然,一时,瞬间,我们内心的情感涌现,突然发现了它,正如北宋画家、山水画理论家郭熙《山水训》:“真山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4]不同时刻对山有着不同的感觉,这种发现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是与诗人“悠然见南山”相同的。

再者,需要关注的就是“山气日夕佳”一句中的“佳”字。此时,诗人看到黄昏时候的山中雾气,本是绚丽无比,却“大音希声”式地只用一个“佳”字。佳,即好也。对心爱的自然之景如此敷衍的赞美实在是有悖常理,但却是很符合诗人的情感逻辑。与诗人差不多时期的王羲之曾在大雪日给友人写信:“快雪时晴,佳,想安善。”[5]寥寥数语,却道出了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温情,不用多说什么,彼此都安好。本诗中也同样如此,这种简单即美的审美视觉,在诗人欣赏晚霞时也被触发,再绚丽的晚霞,不过是自然、简约的田园生活中最普通的景色,不用刻意用“艳”“美”等词来粉饰,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以至于自然而然地说出“佳”。

对语言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推动学生对本诗内容与情感的把握,实现由形式带动内容,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格局。

4.乐忧极化情感的双线并构

由于诗词文体的特殊性,能够在短小的篇幅中隐藏、收纳最为多重、复杂的情感,所以说诗词的篇性特征之一是“极化情感”。本诗中杂线团式的情感可以提炼为田园之乐与家国之忧的双线并构。

田园之乐是乐在其中的安详、悠然与自在。这种田园之乐不是单向对自然之美的输出,而是以“避世”为核心率领下的对厌恶官场险恶、不愿趋炎附势的逃脱之乐。诗人在进与退矛盾中与自我达成和解,面对人生的无能为力之感,只能寄情山水。正如《菜根谭》有言:“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6]诗人得享的心灵之乐,却是隐藏内心的家国情怀之后的平静。这种“自然哲学”视域中的田园之乐,正如上文分析中所说的是转瞬即逝、暂得于己罢了。田园之乐是始终与背后的家国之忧纠缠的。

家国之忧是寄情山水田园背后的无可奈何。诗人作此诗时,正值刘裕篡位,东晋的气数已尽。早年,诗人总是想恢复祖父陶侃的风光,但有心无力;而今,更是无从用力,只能寄情山水。而在山水之中已然逃避了十几年了,内心的平静与挣扎总是反反复复。本诗,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酒酣睡醒后完成,其情感更多的是对田园的悠然自得之情,可不能忽略的是隐藏其后始終无法根除的家国情怀。

从守住体性到把握类性,进而完成对篇性的开掘——浑然一体的意象组合,有我到无我的意境更迭,朴素语言中的形式秘妙和乐忧极化情感的双线并构这些要点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实现?不妨以“有我、忘我、无我:陶渊明的田园精神获得法”教学设计为例参看之。

四、案例示典

有我、忘我、无我:陶渊明的田园精神获得法

(一)设计思路

《饮酒(其五)》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十二首》其中的代表作品,入选统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写作者劳作之余,饮酒沉醉之间,于云气绕山而游走和飞鸟相伴而返归之时,采菊东篱,悠见南山的情景。本诗极致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理状态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遣词造句中,“菊”与“篱”的意象选用,“见”“佳”二字的绝妙之处,悠然的心情背后是无心的态度,作者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最后享受到物我合一的转瞬即逝的幸福满足感,这些都是需要细细品味的。所以本篇片段教学设计将从作者所结于人境之茅庐出发,探究作者精神世界的“茅庐”是如何建构的,为此将引用以王国维先生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为特征的文学作品进行群文阅读。

(二)教学目标

1.读与品,吟诵朗读感受语言的朴素美。

2.思与说,合作讨论分析意境的和谐美。

3.启与写,细读体会作者情操的高尚美。

(三)教学流程

1.有我之境:所结之“庐”

(1)朗读并分析:诗人所结之“庐”有何特点?(板书:庐)

回答并点拨:宁静(无车马喧),以秋菊和篱笆为装饰。类比屈原《离骚》中以香草装饰自身“扈江离与僻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和“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追问:“庐”与“室”和“轩”等房子有什么不同?可否替换?

点明:“庐”一般是指简陋的茅草房屋,而“室”和“轩”都是指城市中用较好的建筑材料建造的房子。作者以“庐”为居所,而非“室”和“轩”,既可见作者生活的清贫,也是他精神的乐园。

(3)激疑:将“菊”换成“牡丹”,将“篱”换成“围墙”可以吗?

引导:“菊”和“篱”符合“庐”的特点,身处田园乡村的茅庐与秋菊和篱笆相称,可以看出作者所用之意象皆是浑然一体,自然相成,共生和谐,营造了物理层次的恬静安详。

(4)思考:如此意象营造出一种什么意境?

讨论并明确:“车马”、“菊”和“篱”都是作者情感的宣泄物,是作者精神层次的奠基,共同营造出一种恬静自然的田园生活。这是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是将“死物”有情化产生的移情效果。(板书:有我)

2.忘我之境:“见”字无心

(1)激疑:“见”字换成“看”字可以吗?

点拨:利用甲骨文文字知识,可以看出,“看”字是用手张望,带有人的主观动机,而“见”是无意间的发现。同时,这个“见”字也可以是“现”,类比《敕勒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也是理解成“现”。对此,我们可以感受到“见”字之妙,作者悠然自在,毫无动机的田园生活浓缩到“见”字上了。

(2)追问:这作者朝夕相对的一座山怎么就被他写成是第一次看见呢?

点拨:生活中,我们也有如此感受,虽然身处在苍山洱海之间,我们很清楚它就在那儿,但平时没有去注意。偶然,一时,瞬间,我们内心的情感涌现,突然发现了它,正如北宋画家、山水画理论家郭熙《山水训》:“真山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不同时刻对山有着不同的感觉,这种发现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是与诗人“悠然见南山”相同的。

(3)分析: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此句是无我之境,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以物观物乃客观现象,而诗人观物后定將情感进入其中,绝非立于其外。

辩论:无我之境真的无我吗?

明确:无我之境,实则忘我,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不知是作者恍然之间发现了南山,还是南山突然间向作者展现了自己。(板书:忘我)

3.自我之境:“真意”难得

(1)激疑:“佳”字太普通了换成“艳”和“丽”可以吗?“飞鸟回家”也是十分普通的景象,这样写是不是没水平?

点拨:佳字虽然没有附带强烈的情感,似乎无法表达作者内心涌动的情绪,但正是因为如此,才与全文保持高度的和谐自然的统一。飞鸟回家虽然是平常现象,但却和诗人一样,没有任何特殊的动机去过这样一种田园生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写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也反映出了这样的平常事儿是最朴实无华,最能打动人心的。反之,则破坏了悠然的意境,破坏了全文语言的朴素之美。

(2)分析:“真”在何处?

讨论:是作者在这种田园生活中悟出的道理。是他在身外与内心共同建构起来的一个恬静悠然,无目的性的“茅庐”,是在这茅庐中栽种秋菊,筑起篱笆,无意间的看见远处的山,是作者化身成云气徘徊山间的归巢飞鸟。

(3)追问:这些“真意”作者真的明白了吗?明白了的话为何“忘言”?这不是互相矛盾吗?

明确:正如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作者从有我之境,到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一步一步,收获了转瞬即逝的发自内心的美好,自我获得了生活的感悟和哲理,所以才忘言,最后进入了无我之境。(板书:无我)

4.作业设计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惟信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第一,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陶渊明“悠然见南山”,所见之山到底是第几重境界?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种来展开分析,写一篇短文。

(四)板书设计

体性、类性、篇性作为语文教材研究的范式来应用,可以确保语文之根的坚守、语文之路的明晰和语文之美的发掘。以言语性为核心统摄一切,对《饮酒(其五)》一诗中浑然一体的意象组合,有我到无我的意境更迭,朴素语言中的形式秘妙和乐忧极化情感的双线并构进行探究,以此来实现学生言语生命的激活,言语精神的牧养。本文在具体应用中还有不足之处,需要再摸索与探讨。同时,其中涉及到“字本位”意识,文本细读法,群文阅读理念等均可作为语文教材研究新的路径来探索。

参考文献

[1]汲安庆.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正视的三大范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06):96-100.

[2]宗白华著.美学散步(彩图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74.

[3]王国维.人间词话[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7:4.

[4]]郭思编,刘维尚编著.林泉高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29-30.

[5]孟智罡编著.王羲之书法名帖[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87.

[6]洪应明著,马祝恺主编,张永路点校.菜根谭  处世  劝善  格言[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8:62.

[作者通联: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
综合视野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用民俗文化视角解读文本内涵
关注文本解读浅谈《拿来主义》背后的现实意义
基于文体学理论与策略视野下的《孔乙己》文本解读
解读文本,回归英语阅读教学的本质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