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下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研究

2023-06-27 17:48周玉杰叶斌徐一博余舒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3年1期
关键词:培养方式人工智能

周玉杰 叶斌 徐一博 余舒鹏

【摘 要】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维持健康、防治疾病宝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中医的培养一直强调传承发扬,但古往今来卷帙浩繁,名医经验著述丰厚,对中医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是中医教育发展及成效的关键环节。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将人工智能运用于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最大程度融合信息化、智能化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提供思路。

【关键词】 人工智能;中医临床思维;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3)01-0115-04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TCM Clinical Thinking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ZHOU Yujie YE Bin XU Yibo YU Shupeng

Nanchang Medical College (Formerl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 330004,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Chinese na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production and living and medical practice to maintain health,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of the accumulation of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summed up,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has been emphasized inheritance, but through the ages, long-term experience in medical writings, poses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clinical think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key link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a new technical science that researches and develops theories, method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 systems for simulating, extending and expanding human intellige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applied to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think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nformatization and intelligen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are integrated to the greatest extent to provide ideas for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think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word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CM Clinical Thinking; Cultivating Way

隨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科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已经逐渐进入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成为当今最炙手可热的技术和研究方向。对于传统的中医而言, 人工智能的最大应用在于诊疗过程中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参与。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实现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对于中医现代化人才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本文从中医临床思维简介、中医临床思维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发展情况、人工智能赋能中医临床思维培养三个方面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方式,最大程度融合信息化、智能化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提供思路。

1 中医临床思维简介

中医是我国几千年实践出来的宝贵医学财富,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自身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在诊疗病人时常从整体观念出发,宏观地审视生命,形成了一整套独立的中医临床思维和发展模式。中医临床思维是指医生在诊疗病人的过程中,全面收集疾病信息,分析病因,得出病机,进而判断疾病和证候,以确立治则治法及处方用药过程中的思维活动[1]。中医临床思维是在对中医的整体观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其他医学体系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具有鲜明的特点。《伤寒论》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大致概括了中医临床思维的特点,通过中医四诊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辨识,掌握患者所表现的脉象和症状,进而辨析患者得病的病因,概括出其致病的机理,然后根据不同的证候特点进行相对应的治疗。

叶天士言:“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在中医临床诊疗的全过程中,中医临床思维始终贯穿其中,由最初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再到辨证思考分析,做出正确的诊断,确立治则,立方用药,诊疗过程中处处体现着医者的临床思维。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篇中提到“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指的就是行医治病,贵在思维[2]。中医临床思维是中医坚实的根基,也是保障其治疗疗效的必要途径,其临床模式对于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能力和疾病疗效是有帮助的,因此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在中医成才立业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良好的中医思维能力是一名优秀中医生必备的基本素质[3]。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要继承传统医学的辨证施治思维,也应顺应人工智能的时代发展,对现有的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方式进行创新,利用好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以疾病为纲目形成的大数据文献和智能化的专家系统,都在为中医学生的医德素养和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提供帮助。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中医院校的实验教学室中都已经配备了中医脉诊仪、舌诊仪等现代仪器设备,用以辅助中医教学,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中医实践教学,这对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提供了设备支持。

2 中医临床思维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发展情况

院校体制下的中医教育,往往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能力的培养,尤其在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这是中医教学现存的弊端,这种弊端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现行的中医教育模式以大课堂教学为主,而大课堂的教学又多是以传统灌输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形成,针对这种情况,许多院校教师积极地进行教学探索和教学改革,并且越来越意识到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在中医学子的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开始注重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胡一梅等[4]认为对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方式在于落实好临床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病史采集及展开能力,加强理论基础和临床教学整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通过改革考核反馈路径等多个方面,拓展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核心要素。杨蓓[5]结合多年的中医内科学教学经验提出,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应当分阶段进行,按照课堂教学、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三个不同的阶段,在每个阶段当中,学习的侧重点不同,课堂教学重在启发学生,以拓宽知识面为主;临床见习重在講解典型临床案例,以联系临床实际为主;毕业实习则偏向门诊诊疗、教学查房及教学讲座等多种教学形式,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车艳娇等[6]从研究现状、思维特点、科学构架等方面探讨中医临床思维培养模式的科学构建思路和方法,以追求临床疗效为目标,以继承中医传统文化为基础,借鉴现代医学的发展优势,培养优秀的中医临床型人才。张涛等[7]从树立成才意识、培养辨证能力等方面,引用实际的教学范例,阐述了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策略。王茂泓等[8]从开设中医临床思维讲座、开展临床思维病例分析、教学查房、中医临床思维辩论、让学生独立接诊病人等几个方面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路径进行了教学实验,结果表明研究者的出科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研究者高度评价此方式,对中医的信心更足,面对临床复杂问题能厘清现象看本质,表现出科学而缜密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从上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中医临床思维的重要性,重视并研究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方式,从教学、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等多环节着手,从教学实验、考核反馈等多方面探索中医临床思维可行的培养路径,更注重于对已经掌握部分理论知识的中医学子的思维培养研究,但是由于临床医生和教学老师的时间精力相对有限,教学课时也相对较少的限制,取得的教学效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3 人工智能赋能中医临床思维培养

人工智能是研究和开发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兴的技术科学,为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能量,缔造了一种“虚拟劳动力”,为生产力的提高提供可能[9]。人工智能在图像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表现出相当显著的优势,中医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传统医学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碰撞,势必能推动中医中药的现代化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医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发展,这是人工智能时代下势不可挡的革新和进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都有很大的改变,为了应对这一改变,以知识技能培养为主的传统教育,也应逐步转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逐步要转型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并应当充分结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锻炼学生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反复的理论与实践强化练习,让广大中医学子在传承中医经典的基础上,锻炼其中医临床思维,从而提高中医的临证能力和临床疗效。

3.1 人工智能促进教学方式改革 人工智能时代下,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积极学习吸收新技术、新知识,在中医的教育方面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探索和思考,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方式展开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研究。黄新等[10]在中医外科学带教模式中进行创新,运用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教学法(WPBL)结合无纸化考试的一体式信息化模式教学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相较于传统教学的对照组而言,在理解应用题和临床分析题的得分都有显著提高,表明信息化教学对于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明显的优势。周常恩等[11]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中医诊疗设备的应用,研发出了以中医状态理论为核心构建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系统,这一系统从信息智能感知模块、信息智能融合模块、状态辨识算法模块、干预方案模块、随访与疗效评价模块五大联动模块中,实现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信息的采集量化和辨识智能化,为实现中医临床大数据提供了可用平台。另外还有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中医诊疗模型,对中医诊疗的客观性和规范性提供了保障,这为开展学生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训练和考察考核提供了基础。人工智能时代下,这些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为学生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可用平台和工具,促进中医教学方式的信息化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

3.2 人工智能推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 中医的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带有浓烈的传承色彩,强调治疗经验的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名医经验的学习是中医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与西医的发展模式不同,中医需要在基础知识理论学习后,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继承发扬名医经验,而经验的个性化、师带徒传承的低效率以及个体知识储备的差异化等问题,这些都成为中医人才培养的阻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方面,将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融合进名医经验的传承中,大大提高了经验传承的效果。专家系统的运用,在与中医药结合的过程中针对诊断明确、病情单一的疾病疗效已非常接近中医专家诊疗水平,极大的推动了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12]。雷黄伟等[13]对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构建了立足中医整体思维、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数据先行、数据驱动下智能化传承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为传承名老中医治疗经验提供了思路。朱震[14]等构建名老中医思维传承学习训练平台,模拟临床诊疗过程,以人机对话的形式,实现了与虚拟病人的互动交流,成为提高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有效平台。这些平台和模式对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培养一支注重临床思维与中医理论紧密结合、中医临床思维健全的队伍提供支持和帮助。

3.3 人工智能与中医诊断技术相融合 中医获取病证信息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而舌诊、脉诊作为中醫特色的诊疗方式,能够反应证候虚实、病位浅深、气血盛衰、预后好坏等情况,对疾病的诊疗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中医在舌脉信息的客观化方面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的客观化发展。人工智能时代下,以舌诊、脉诊、色诊为代表的四诊客观化技术逐渐成熟起来,以中医舌诊仪、脉诊仪、色诊仪等为代表的多种中医诊断仪器,已经在各大高校和医院中投入使用。还有主观症状的规范化和定量化问诊,都为中医诊断技术的智能化、数据化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为辨证论治的疗效评价提供了技术手段[15]。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望闻问切四诊的学习提供了平台,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中医的抽象知识,增强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认识体会,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在中医教学的过程当中,许多同学自身或者家人也存在某些身体方面的问题,而运用已学内容或查阅古籍文献或者咨询老师,往往会得到比较片面、局限或经验化的结论,而借助于中医仪器的诊疗,不但能激起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也能为其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提供潜移默化的帮助,这对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人工智能与中医诊断技术的密切融合,对于中医诊疗的客观化和规范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学生更为形象和具体地理解中医的证治规律,对其中医临床思维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目前,在人工智能技术极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医学因其独特的辨证思维方式和个性化的诊疗特点,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人工智能对中医师的完全取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12]。因此,全力培养中医师仍然是现阶段应对健康医疗行业人才短缺的最佳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确实对人才质量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协助医师学习大量的记忆类知识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助中医理论学习;在四诊实践应用上,能够非常直观地提高实践能力。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对传统中医而言是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中医临床思维对中医临证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关系到中医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以传统中医文化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新型中医才是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现代中医。中医要走向世界,需要经验的有效传承,更离不开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案也应契合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凸显科学性。所培养的中医人才,既要具备大医精诚的医德素养,又要具备熟练的实践应用能力;既要能够准确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疗方式,也要能够积极借鉴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成果,熟练应用现代智能技术手段,如此才能为中医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培育出出色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永炎,张华敏,王燕平.中医临床思维模式与行为范式[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2,19(2):1-2.

[2]颜乾麟.关于中医临床思维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5):1-2.

[3]陈文韩,郭剑虹,陈锦生,等.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分析[J].现代医院,2010,10(3):118-120.

[4]胡一梅,简胜男,余曙光.中医学本科教育问题中的中医临床思维核心要素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20,31(6):1471-1472.

[5]杨蓓.本科生中医内科教学中临床思维的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3):36-38.

[6]车艳娇,庞立健,吕晓东,等.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科学构建思路和方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2):443-447.

[7]张涛,张国骏.谈《伤寒论》教学中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C]//.全国第二十一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277-279.

[8]王茂泓,张小萍.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途径探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2):30-32.

[9]杨蕴,阮春阳,杨美清,等.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中医药传承发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8,39(8):873-877.

[10]黄新,杜娟娇,黄潇,等.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下中医外科学新型带教模式的探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4(1):91-94.

[11]周常恩,赵文,许鸿本,等.以状态为核心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系统构建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8):4849-4852.

[12]李洪峥,高嘉良,王阶.人工智能——引领中医学新发展的有效工具[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20(7):1197-1201.

[13]雷黄伟,徐佳君,杨朝阳,等.基于数据驱动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智能化传承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27(7):1111-1113.

[14]朱震,张世勤,金桂兰,等.以名老中医思维传承学习平台为训练载体加强中医大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2):136-138.

[15]崔骥,许家佗.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医诊疗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8,39(8):846-851.

(收稿日期:2022-05-06 编辑:徐 雯)

猜你喜欢
培养方式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人工智能与就业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修养之初探
小学生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