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

2023-06-28 06:49丁琦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可持续绿色发展马克思主义

丁琦

摘 要: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式为了获得短期的经济利益而不惜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了资本的利益而损害工人阶级的正当权益,将部分利益的得失凌驾于整体利益之上。为了眼前既得利益不惜以牺牲后代发展为代价,导致经济虽短期高速发展,却面临着不能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作为全人类精神财富的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揭示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给人类、自然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践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这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可持续;马克思主义;适度人口;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3.009

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建构

1.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意蕴

可持续发展,包含“可持续”与“发展”两个关键词,前者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的生态学领域,最初用以表达可持续收获、最大收获,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出人类福利包括人造资本储备、社会资本储备和自然资本储备等不应递减,长久保持某种过程或状态的表达。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来看,发展作为一个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动态过程,是进步和向上的体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集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于一体,同时兼具哲学和科学双重意蕴。从历史科学的角度出发看待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它体现为一种发展的理论;从世界观革命的角度看待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它则表现为一种发展观。就经济发展而言则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既要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也要将对自然以及生态环境的开发及利用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早已有之。“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沉思中无不有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山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准则中尽显生态智慧;“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同学生描绘的风和日丽、春意盎然的图景中勾勒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此外,“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可以长久。若二男二女,何以养之?”作为中国历史上首次明确认识到人口问题的第一人,冯梦龙指出了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对环境的压力,数量上适度的人口,分布上避免人口老龄化举措诠释了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充分理解和运用。

1.2 哲学视角下可持续发展观的意义

首先表现在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当下的经济发展,物质活动创造的财富仅是一部分,可持续发展集中了无数个部分的整体性发展。因此注重经济发展时,人们不仅要考虑自身当前的需要,更要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暴力、强制移民、市场垄断等方式控制主要能源和自然资源,推行工业化进程,这种杀鸡取卵式的经济手段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不利于整体与部分的发展。

其次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可持续发展内涵着与人共同发展的各个社会因素,如科技、文化等。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正反效应日渐突出,在为经济生活带来极大促进作用的同时,人在工具理性的操控下,渐渐失去批判和否定的能力,成为单向度的人。文化作为精神因素,引领正确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引导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是保证经济、科技、文化等内部诸要素协同发展,构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最后,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协调发展的统一。可持续发展中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解决主要和次要矛盾需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统籌考虑。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与自然的关系决定着经济的发展状况,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其哲学意义在于启迪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思如何改善当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改变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如何调整人类文明的走向,协调物质领域、精神领域和文化领域的相互关系,关系到整体的和谐统一和发展。

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内在的逻辑关系

2.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在逻辑,具体体现在:以物质交换为基点,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持续性的揭露为显示依据,以异化理论进行资本批判为策略,以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导向。

劳动的本质是人通过自己的力量与自然界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进行变换的过程。马克思用“物质变换”来定义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资本的本性在于不断受到利益的驱使,永不满足的生产方式导致这种循环的物质变化发生了断裂,而资本主义国家在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英、法等国家为首,也就是“工业黑化”导致环境污染和能源告急的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种工业化进程中对由于环境恶化给工人阶级带来的种种灾难和伤害进行过揭露,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运用异化劳动造成的“文明的阴沟”、造成了“自然的荒芜”和“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探讨了人与自然异化的本质上的根源;通过对工人生存状况的深入调查,发出了对非人的生存方式的感叹;在《资本论》中,对煤炭、纺织、建筑、印刷等行业工人的状况,以及噪声、污水、毒气等污染情况的描述,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以及对环境的破坏。要想消除这种断裂,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基于物质交换把人的生产和消费作为整个循环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为构建生产与消费相统一、经济同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提供了思想来源,让发展向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协调发展的方向挺进。

2.2 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马克思经典文献著作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构成了马克思理论及其重要的一部分,关系密不可分,如在自然观、循环经济、人口观和消费观中都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2.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河流、湖泊、海洋、土壤等都具有某种使用价值。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包括作为一切存在物总和的自然,这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唯物论基础,此外还包括作为人类活动环境的自然以及人类活动要素的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保障的自然,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然而在生产力极大提高的现代化进程中,应更加注重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否则对自然界肆意开发会引发灾难性后果。马克思指出:“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恩格斯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马克思在评论《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二者的历史》中明确表达了生态危机带来的灾难和问题。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及对生态问题的预测,在实践与应用方面至今及有其指导意义。

2.2.2 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开创了物质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的先河。马克思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对循环经济进行了详述,其提出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进行废物利用,通过减量化原则,和再利用将其重新变成生产原材料,这与现代先进生产的低碳生产、绿色生产理念不谋而合。在科技的加持下不但可以深度利用废弃物的潜在价值,而且随着机器的改良,从根本上减少了废弃物,前者产生了新的生产要素,后者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实现“资源—产品—废物”的不可持续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可持续过渡。

2.2.3 马克思主义人口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作为生产的另一种,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的上升亦或是下降都会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马克思主义指出保持适度的人口是必要的,如果人口数量过多意味着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同时对岗位需求的竞争过大,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会加大,发展的可持续就会遭到破坏。

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口保持适度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其次,马克思指出提高人的素质对于发展的重要性,“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高素质高质量的人口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每个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收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对较高,并且是可持续的。

2.2.4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主张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在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以便于自然的再生和恢复及其再利用。适度消费则意味着理性消费既不能过度消费,也不能低能消费。此外,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应注重在满足物质消费的同时,不断满足自身的精神消费,保证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育培训和精神文化的消费中去。马克思指出,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劳动是有害的劳动,“劳动本身,不仅在目前的条件下,而且一般只要它的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它就是有害的、造孽的”。劳动者要有足够的时间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使得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自由和发展。

3 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现阶段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经济、环境、人的相互关系,走中国特色的绿色道路,坚持生产发展和生态平衡相互协调、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状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到“美起来”伟大路程的跨时代超越。

3.1 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历程与制度创新

早在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中,就已经意识到农业发展问题中,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1992年,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将可持续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当中,充分说明可持续发展在我国整体规划中的重要地位。黨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到了生态环境问题,将人口发展、环保和生态问题作为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充分说明我国对生态问题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四大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矿藏、森林、水等自然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的主张;党的十五大针对我国人口基数大,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提出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将继续不断加强和深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倡导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以“大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标题,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四个方面充分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千年大计,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制定美丽中国的强国目标。

纵观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始终体现着稳中向好的趋势,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绿色消费,共创美好生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摸索到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道路。

3.2 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3.2.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马克思指出“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不断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正确价值取向,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新型文明形态,在中国注重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对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有着清晰的认知。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来看,发展是曲折的,在前进的进程中总会有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在处理人与自然、经济的关系时,在总结以往实践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面对具体问题和矛盾冲突取舍的艰难时刻,进一步指出贯彻可持续发展理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深入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提出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方针;甚至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理念来解决环境资源问题。这一切都彰显出党中央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意志与决心。

3.2.2 推动绿色消费,打造美好生活

隨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民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现今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转变生产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和必经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定义和追求也赋予了时代新的内涵,需要也逐渐变得广泛而多元。从过去的“求温饱”到现在的“盼环保”,到希望生活的环境优美宜居,能喝上更加干净的水,呼吸更加清新的空气,吃上更加健康的食品,生活的更加幸福,成为在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提倡绿色消费不仅可以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还可以自觉地把我们的切身利益同环保结合起来,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真正意义上提高人们对绿色消费的认识。

全力打造消费环境,政府加大对人们的思想引导,从根本改变人们对消费观念的认知,加大对绿色产品的监督力度,保证消费主体的信心和认同度。加大对绿色消费的宣传教育,使人们真正认识到人、环境、资源相互关系的重要性。真正做到人、经济和环境的相互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3.2.3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话语体系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人类创造了极度丰富的物质文明、亘古未有的科技成果、传世不朽的艺术成就。而对自近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谋求经济发展,不仅不愿意在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甚至把当代的环境问题归咎于发展中国家的行为,中国展现大国担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着力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从积极促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到G20杭州峰会上与会领导达成“包容、绿色以及可持续性经济复苏”共识到“人、星球、繁荣”的会议主题,再到签订《生物多样性公约》积极应对“大自然敲响的警钟”,低碳减排,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中国走在世界前列,生动展现了中国制度的优势,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模式,形成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话语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可持续绿色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