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式干预护理对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2023-06-28 09:17吕蕾
人人健康 2023年12期
关键词:依从性血糖康复

■吕蕾

(缙云县第二人民医院)

糖尿病(DM)由遗传、环境、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导致,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使得血糖升高,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临床上,超过90%的糖尿病为T2DM(2 型糖尿病)[1]。长期高血糖会导致严重并发症,损伤神经系统,故临床应及时治疗。

老年患者慢性病多,需服用多种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导致血糖控制效果差,并发症风险增加[2]。同时患者自身管理能力差,易产生自我感受负担,引起心理障碍[3]。延续干预是院内护理的延伸,医护协助患者实现院外康复,激励式延续干预通过给予患者激励、肯定,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改善康复效果。既往研究表明,激励式延续护理应用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可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疾病控制水平。目前,激励式延续干预对老年T2DM 患者依从性、自我感受负担和血糖控制的改善作用尚无足够研究证据。本研究通过选取2021 年5 月至2022 年5 月缙云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7 例老年T2DM患者,探讨激励式延续干预对老年T2DM患者的应用效果。

1.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7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4 例和观察组53 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定时监测患者血糖,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给予患者糖尿病饮食指导,告知其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责任护士根据住院部操作流程于患者出院前发放药物,行常规用药、复查等出院指导。出院后电话随访,2 周1 次,随访护士询问出院后病情并行针对性康复指导,15~20 分钟/次。

观察组采用激励式延续干预。

(1)成立激励式延续干预小组。选拔本科及以上学历、较强护理能力的医护和心理治疗师组成小组,经过统一护患沟通、延续性护理、激励式护理等相关培训,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结合T2DM 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制订针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依从性、血糖控制的干预方案。

(2)医护收集病例,方便查阅,随访追踪。电话、上门定期随访:15~20 分钟/次,出院第1 周后随访1 次,隔2 周后随访1 次,1 个月之后随访1 次。网络随访:小组护士负责建立微信群,定期发送T2DM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危险因素、遵医嘱服药、生活习惯等,并提供在线咨询服务。

(3)记录患者饮食、运动、生活情况。行用药指导:强化遵医终身用药对促进康复的重要性;自我监测:告知患者监测血糖、血压方法,提高其自我监测血糖的能力和掌握熟练程度;运动干预:鼓励患者积极参加运动,针对患者自身情况设定运动方案,包括散步、打太极、慢跑等;饮食护理:遵循营养均衡原则,根据病情、营养需求,优化饮食结构,制定科学食谱。

(4)情感激励: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方案,强化对T2DM 的认知,嘱家属积极协同护理工作,创造良好氛围;向患者提供足够的社会支持,提高康复信心。随访追踪患者心理健康,评估其心理状态,行心理疏导,用正能量语言鼓励、表扬患者,给予心理安慰、精神支持,缓解不良情绪,和家属探讨控制病情方案,让患者逐渐回归社会和工作。需要激励:加强医患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对利于康复的健康行为给予肯定,对不当行为给予纠正,并说明原因。榜样激励:选取病情控制好、表达能力强的康复榜样在康复讲座上为患者分享治疗经验,10~15 分钟,包括治疗过程、心理变化、不遵医嘱的危害等,引起患者共鸣。

2.激励式延续干预效果

T2DM 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还会造成生命威胁,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提高T2DM 治疗依从性,促进健康行为建立和血糖控制一直是T2DM 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提示激励式延续干预可提高老年T2DM 患者依从性。治疗中发现血糖监测烦琐、药物费用高,均会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发生漏服、错服等情况,进一步增加经济负担和并发症发生风险。激励式延续干预在日常管理中,强调良好依从性的重要性,同时主动了解患者治疗中的困难,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引导患者建立良好依从性。日常监测血糖、规律用药等积极健康行为,可带来血糖控制良好、不良反应减少等结果,促使患者坚持服药;出院后加强随访,提供积极指导,定期电话随访可规范化管理患者行为、习惯,提高患者用药水平,充分认识自身情况,再行科学的运动锻炼、饮食,遵医用药、自我监测血糖、运动、饮食等方面依从性升高,利于改善病情。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身体因素、情感因素、经济负担等自我感受负担维度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激励式延续干预可减轻老年T2DM 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随着疾病进展,可引发全身多系统并发症。老年患者具有较高失能率,患者自我负担感重,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大,影响治疗依从性、积极性。传统电话随访形式单一,多为说教式教育,老年患者记忆力、理解能力衰退,难以调动患者积极性。激励式延续干预从情感、需要、榜样等方面采用激励手段进行积极暗示和劝导,明确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确定激励目标,通过分析健康宣教、微信平台介绍T2DM、并发症知识,强调治疗有效性,帮助患者正视疾病,规范自身行为,树立信心。同时,激励式延续干预可激发患者自我管理积极性,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疾病控制水平,缓解情感负担。榜样激励通过同伴分享抗病成功经验,发挥同伴支持作用,给予精神支持、自我管理经验,激发患者正性行为,降低疾病对生活的影响,减轻自我感受负担。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FBG、2hPG、HbA1c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情况高于对照组,提示激励式延续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T2DM 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治疗糖尿病药物繁多,服用的时间、方法各不相同,患者药学知识缺乏,心理状态差,定期监测血糖可为血糖控制达标提供重要保障。激励式延续干预可给予患者科学的血糖监测、控制方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指导,评价饮食、运动控制效果和药物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护理方案,以达到最佳血糖控制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83.33%)相比,观察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96.22%)更高,提示激励式延续干预可以提高老年T2DM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总而言之,激励式延续干预能够提高老年T2DM 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健康行为建立和血糖达标,这主要与该护理模式在适当的时机选择情感激励、目标激励和榜样激励措施,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糖尿病近些年来已经成为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多发的一种老年性疾病,其患病率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老龄化趋势呈现逐渐增长的发展态势。糖尿病已经成为对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干扰最大的一种疾病,大多数老年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程度不足,或同时合并存在其他疾病,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的效果不理想或不稳定,进而导致感染、视力模糊、心血管疾病、下肢坏疽等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出现。为了能够使患者对疾病管理的实际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满足,需要着重特别培养专业知识过硬的专科型护士,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能够与各部门之间组成团队,对疾病实施专业的干预,从饮食、运动、心理、专科技能等多个方面入手,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指导和管理。护理全程都应该由专科护士负责对临床工作进行协调和质控,每周每例患者的个性化交流与指导时间应该保持在1 小时以上,以饮食运动、用药、并发症、心理生活习惯、家庭支持系统等为基本内容。教育方法以图文并茂为基本原则,对患者更好地掌握和记忆相关知识提供便利条件。加强患者的糖尿病护理,能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疾病康复。积极引导患者,体贴和关心患者,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加强社会和家庭支持,能对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显著改善。加强患者的康复训练,对其自我效能感进行激发,让患者潜能显著提高,正确面对自身问题,进而坚持进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疾病康复。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对高血压、脑卒中疾病的可逆性危险因子进行预防,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患者家属在心理方面、社会方面、身体方面的压力也比较大,不但会对其生化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患者康复造成影响。所以应加强患者家属的技能指导、知识指导和精神支持让患者及其家属的自信心显著提高,最终来对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护理干预。

[1] Artasensi A, Pedretti A, Vistoli G, et al.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 Review of Multi-Target Drugs[J].Molecules,2020,25(8):1987.

[2]付彩雯,吴艳,刘阳,等.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血糖水平与骨密度、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17(5):50-54.

[3]张会,张德桂,胡桑,等.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水平及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安徽医学,2018,39(8):1004-1007.

猜你喜欢
依从性血糖康复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