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龄期RC框架边节点高温—再养护后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2023-06-29 07:18张骞尹史贵臣滕世斌
四川建筑 2023年2期
关键词:轴压龄期框架

张骞尹 史贵臣 滕世斌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高温—再养护后的早龄期钢筋混凝土(RC)框架边节点进行仿真模拟试验。采用实测的高温—再养护后早龄期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以及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较好地模拟了高温—再养护后早龄期RC框架边节点的受力状态。将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模拟得到的破坏形态、骨架曲线和极限值与试验吻合较好,峰值荷载误差在5%以内。基于已验证的模型进行了不同轴压比的拓展分析,结果表明轴压比为0.6左右时为临界轴压比。

早龄期混凝土; 高温; 边节点;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TU311.3 A

[定稿日期]2022-02-24

[作者简介]张骞尹(1995—),女,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物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随着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对其在各种灾害下的力学性能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火灾是一种常见且发生概率较高的建筑灾害,备受科研工作者们重视,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诸多研究[1-3]。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很多混凝土构件的龄期小于28天(即早龄期),混凝土内部水泥水化反应尚未完成,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也未达到设计要求,此时遭受高温作用,继续养护后混凝土的性能变化对于结构安全有重要影响。张必亮等[4]和苗生龙等[5]和对不同养护龄期混凝土高温—再养护后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高温龄期小于14天且遭受温度较低(100 ℃)时,温度促进了混凝土的水化,其抗压强度有所提高。杨志年等[6]对早龄期混凝土柱进行了高温后的轴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养护龄期减小,柱含水率增大,火灾下混凝土爆裂更加严重,导致柱抗火性能显著下降。史贵臣[7]对高温—再养护后RC柱进行了轴压试验,结果表明:经高温作用后,其延性、耗能能力、刚度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

以上研究均处于材料或构件层面,对于结构层面(框架节点)的研究较少,张骞尹[8]对高温—再养护后的钢筋混凝土(RC)框架边节点进行了抗震试验,但试件数量较少,且针对7天龄期作用下仅考虑了温度的影响。因此,为了研究高温—再养护后的RC框架边节点的破坏特性和多参数的影响,本文基于已有研究的试验结果,使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建模验证,依靠验证后的模型进行破坏过程分析和拓展参数研究,为早龄期高温后节点的修复工作提供帮助。

1 试验概况

文献[8]对7天养护后的RC框架边节点进行了100 ℃、300 ℃和500 ℃的高温处理,并在高温后养护至28天再进行低周反复试验。试件均采用同一尺寸,柱截面尺寸为250 mm×250 mm,高度为1 500 mm;梁截面尺寸为250 mm×150 mm,长度为1 250 mm。试验所用混凝土等级为C25,高温—再养护后立方体抗压强度为21.46 MPa,所用钢筋等级为HPB400,保护层厚度为30 mm。材性试验结果和抗震试验结果详见文献[8]。

2 有限元模型建立

2.1 材料属性及网格属性

2.1.1 高温后早龄期混凝土

本文采用2018版ABAQUS中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CDP),混凝土单元采用精度较高的三维八节点六面体C3D8R实体单元。现有文献中暂未找到关于高温后早龄期混凝土的本构模型研究,但根据实测的高温后早龄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ABAQUS用户手册中的换算方法,即可换算出软件所需要的应力-非弹性应变和损伤因子。

2.1.2 钢筋

由文献试验结果和现有文献可知,500 ℃高温冷却后钢材的力学性能未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可以采用常温下钢材的本构方程。钢材本构关系采用双折线理想塑性模型[9-10](图1),即屈服前为理想弹性,屈服后到极限强度前的硬化刚度为钢材弹性模量的0.01。其中fy和εy为屈服应力和屈服应变;fu和εu为极限应力和极限应变;E0为弹性模量;Es为硬化刚度,Es=0.01E0。

2.2 相互作用

钢筋通过“embed”约束方式嵌入混凝土中,忽略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同时在梁端加载点处设置参考点,并将参考点与梁端使用“耦合”的約束方式约束起来,便于设置加载方式与边界条件。

2.3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根据试验情况,约束了柱端3个方向的位移,但不约束转动,并在一端施加与试验相同的轴压。在梁端参考点处施加了与试验一致的往复水平位移。

2.4 网格划分

经试算,混凝土与钢材网格尺寸采用50 mm时可以保证较高的计算精度及计算效率,模型建立完成图如图2所示。

2.5 模型验证

利用上述建模方法及材料属性对文献[8]中的3个试件进行计算,所有试件的骨架曲线对比如图3所示,由图3可见,有限元模拟的骨架曲线趋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有限元模型损伤云图如图4所示,混凝土的受压/受拉损伤反应了混凝土在往复加载过程中对承载力有很大的涌现,破坏形态吻合较好。极限承载力对比见表1。由此可见,有限元结果和试验结果的极限承载力比值平均值为0.973,分析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①忽略了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和混凝土的开裂对刚度的损伤,导致模拟得到的骨架曲线初始刚度大于实测值;②混凝土为非线性材料,浇筑和温度场导致构件材料非均匀,因此承载力比模拟结果小。但最大误差在5%以内,本文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得到验证,说明此模型能可靠地预测早龄期RC框架边节点高温后的抗震性能。

3 拓展参数分析

轴压比是影响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考虑到实际火灾中混凝土往往遭受较高温度,因此在骨架曲线及破坏形态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的可靠性的基础上,选取7d-500-28d试件进行多个轴压比(0.4,0.6,0.8)的拓展参数分析。

3.1 破坏形态

图5为不同轴压比下高温—再养护后的早龄期RC框架边节点的受拉损伤云图对比。由图5可见,不同轴压比下试件的损伤云图基本相同,均在梁端和柱节点中部出现了较大了混凝土损伤,表明此处出现了开裂。不同的是,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损伤程度先增大后减小(即颜色深浅程度),轴压比为0.6时梁端损伤面积较小,表面轴压比为0.6左右时为高温—再养护后的早龄期RC框架边节点的临界轴压比。

3.2 骨架曲线

图6为不同轴压比下骨架曲线的对比。由图6可见,不同轴压比的骨架曲线形状基本相似,均在达到峰值点后缓慢下降。初始刚度基本相同,这是因为初始刚度基本受钢筋材料性能控制,因此差别不大。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试件的峰值荷载先减小后增大,轴压比为0.4、0.6和0.8试件的正负向峰值荷载均为分别为22.34 kN、18.25 kN和20.74 kN。进一步说明轴压比为0.6左右是高温—再养护后的早龄期RC框架边节点的临界轴压比。

4 结论

本文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高温—再养护后的早龄期RC框架边节点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几点结论:

(1)利用实测的高温—再养护后的早龄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结合ABAQUS塑性损伤模型建立的高温—再养护后的早龄期RC框架边节点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损伤云图与试验破坏形态均为梁端出现较大损伤,骨架曲线吻合较好,峰值承载力误差在5%以内。

(2)不同轴压比下的破坏形态和破坏过程基本相似,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混凝土损伤先增大后减小,峰值荷载先减小后增大。轴压比为0.6左右时为高温—再养护后的早龄期RC框架边节点临界轴压比。

参考文献

[1] 陆燕青,许瑞天,莫琳琳,等.高温喷水冷却后混凝土柱性能对比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1,40(8):1150-1154.

[2] 陈宗平,许瑞天,梁厚燃.高温喷水冷却后再生卵石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及有限元分析[J].材料导报,2021,35(13):13032-13040.

[3] 陳宗平,许瑞天,陈建佳,等.高温喷水冷却后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性能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9(5):80-85.

[4] 张必亮,张骞尹,袁广林.早龄期混凝土高温-再养护后的抗压性能[J].混凝土,2021(5):6-9.

[5] 苗生龙,张骞尹,袁广林.不同龄期混凝土高温后力学性能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1,40(3):330-333.

[6] 杨志年,张欢,祝焕然,等.不同养护龄期下钢筋混凝土柱的耐火性能研究[J].结构工程师,2020,36(5):127-134.

[7] 史贵臣. 早龄期RC柱高温-再养护后承载性能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0.

[8] 张骞尹. 早龄期RC框架边节点高温—再养护后抗震性能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0.

[9] Ji J , Yu D , Jiang L ,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Axial Compression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Filled Double Steel Tube Short Columns[J]. IOP Conference Series Materials 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 439(4):042058.

[10] Pagoulatou,M., Sheehan, et 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the capacity of circular 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steel tubular (CFDST) stub columns[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4, 72: 102-112.

猜你喜欢
轴压龄期框架
复合材料修复含裂纹圆管的轴压承载特性研究
塑钢纤维混凝土早龄期力学性能研究
框架
多龄期锈蚀钢结构框架柱力学性能研究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碳纤维三向织物约束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研究
WTO框架下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不同冲击条件下早龄期混凝土的力学特性
基于超声脉冲法早龄期混凝土性能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