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500天“南极居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23-07-04 20:45
女友 2023年3期
关键词:极光企鹅南极

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中,曾描述人类在极寒气候下生存,以及半年处于白昼、半年处于黑夜的生活,但很少有人真的体验过。李航作为中国科考队队员,曾经两次奔赴南极,最长的一次连续驻扎了500余天,度过一段不短的“南极居民”时光。这个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的冰封大陆,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各国研究者们不断前往探究,那里有什么物种?特殊气候下人类怎样生活?……让李航为我们一一道来。当然,我们希望地球一直被呵护对待,气候越来越好,你我不必跟着流浪,更不用在极端气候下长久生活。

南极和北斗卫星

李航在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通过报名和层层选拔,获得了前往南极的机会,开始了为期500天的南極之旅。从地处北温带的上海出发,经历一个月的海上航行之后,一天早上,李航一觉醒来,走出舱门,巨大的冰山蓦然矗立在眼前,和之前设想过无数次的“慢慢接近南极”并不一样,李航觉得“这一夜走了很长的路,一切像一场梦一样”。

冰山的大小和形状各异,随着洋流和潮汐不断移动、翻转,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会呈现出各种色彩。李航说:“黄昏时,当太阳坠入地平线,地平线附近的大气会呈现出粉红色光辉,眼前巨大的蓝色冰山在远处粉红色的背景中缓慢运动,仿佛跳起一段曼妙的华尔兹。”

李航在南极主要负责北斗卫星南极地面观测站的运行和维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于中国国家安全和百姓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船舶、飞机、手机往往就靠北斗的信号来定位。但是,精确定位的前提是每一颗卫星都能准确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这就需要通过地面监测站来盯着它们,一旦发现跑偏,就要发出指令,使卫星回到自己的轨道去。如果卫星在南半球上空跑错了轨道,到了北半球又回到正轨,国内的定位站是无法发现的,因此,位于南极中山站的监测站意义重大。

连绵几个月的黑夜中,还好有极光与星辰

南极大陆上,考察站是人类唯一的安身之所,所以,科考队员们经常要兼任多职,工作之外还要做饭、打扫卫生、处理垃圾、搬运物资。食物方面,无土栽培技术能让人吃到生菜、香菜甚至西瓜,但多数还得依靠考察船补给。生存方面,水、电、暖气、通讯,非常重要,只要有一个出了问题,恶劣和孤立的环境会将其影响成倍放大,威胁大家的生命。中山站的户外水管曾经因为辅助供热系统故障冻结,李航和伙伴们在极寒的夜晚中,一起将管道里的冰块凿碎并取出来,这是一场影响驻地安全的大事,中山站全体人员出动,完满地解决了问题。

南极生活有严酷的一面,也有可爱的一面,虽然南极号称“白色荒漠”,但在沿海地区,气候还是相对温和的,很多生物在这里安下家来,比如海豹、虎鲸等。其中,阿德利企鹅就是中山站附近最为庞大的一股“原住民”,科考队员工作时,它们总围上来看热闹,布设在野外的观测仪器周围,经常布满了企鹅的脚印。《南极条约》中明确规定了人类不能投喂和出于非科研目的而接触企鹅,碰到想对仪器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特别重的企鹅,科考队员就遵照“惹不起躲得起”的原则,和它们保持距离。

南极地理位置特殊,几乎半年处于白昼(极昼)半年处于黑夜(极夜),极昼还好说,晚上睡觉拉窗帘即可;极夜可就难熬多了,黑夜漫无边际,连企鹅也去了其他地方过冬,寂静的南极大陆上只剩人类在等待五六个月后才能出现的太阳。

人见不到太阳会导致抑郁,加上活动范围也极其有限,好像被隔离在没有尽头的夜晚中,很容易患上“越冬综合征”,无法集中精神、疲劳、愤怒,很多人会渴望回家。好在考察站里连通了卫星网络,尽管慢,但大大缓解了极夜带来的心理问题。“当然,和在国内还是有差距的。比如突然看到国内朋友圈发奶茶、烤肉图,也是毫无办法,只能忍,很难受的。”李航笑着说。

极夜时,能缓解人们心情的,莫过于星空和极光了。

南极远离城市,少有灯光,晚上能独享一片难得的暗夜,而且大气非常洁净,星光投在雪地上都能映出光亮。极光则更是高纬度的馈赠,在英文中,极光被称为aurora,这个名字来自于希腊神话中的黎明女神,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好礼物。在暗夜笼罩的白色荒原上,舞动的七彩极光深深地吸引着李航,他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要把这绚烂的景象记录下来。

在每一个晴朗的夜晚,李航都会带上相机和三脚架去记录星空与极光。每一次极光都与前一次不同,李航拍摄了11万张照片,尽可能详尽地留下南极的美,其中一些照片,还登上了国际顶级科学杂志《nature》和《science》。拍摄极光要长时间置身冰雪中,南极的冬夜,风很冷、很大,但李航不觉得苦,抬起头,目光所及,均是繁星,银河从视线中横贯而过,这是他关于南极最美好的记忆。

地球不在乎,人類要在乎

和灿烂的星空与极光相比,人类显得过于渺小。人们的目光总是只看到昨天和明天,很难看清千里之外“无关紧要”的变化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影响,也很难想象触动一个复杂而又相互紧密关联的系统会给未来带来什么。

在南极,李航目睹了夏日冰川的消融,也经历了冬日的极寒。地球是一个复杂而又紧密相连的系统,李航说,虽然南极远在地球的另一端,但是和我们的生态、环境都息息相关。

南极储存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淡水资源,气温持续上升,将会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洋流改变等等,对整个地球的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李航说:“如果南极的冰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要提升60米高,意味着很多岛国、沿海城市将会被海水淹没。”

但是,全球气候改变的程度到底会有多大,对于人类生存的影响有多大,以目前人类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还很难下一个精准的定论。“南极没有广泛分布的、长期的观测资料,”李航说,“这正是我们要特别关注南北极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李航也提到,在地球几十亿年的历史中,冷暖是不断变化的,无论地球将变暖还是变冷,都无法撼动地球的存在。但对于人类而言就不一样了,短时间内气候的极端变化,可能会引发极寒、极热天气,以及各种次生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尽力保持整个系统的稳定才是最好的选择,气候变化,地球可以不在乎,但是人类必须在乎。

对于李航来说,南极之行是极为特殊的旅程,他说,是南极塑造了他,未来,他希望带着自己的孩子踏上那片大陆,让他去看父亲曾居住过的不一样的世界。

人们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南极之旅,对李航来说,是货真价实的万里路,经过严酷环境的历练,他的心理变得更加成熟,认知也随着物理行程的延伸而提升,世界在他的视角中,变得更加广阔。

延伸Tips

美国宇航局(NASA)的一份报告称:地球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到外太空,可能会和低地球轨道上的其他天体产生摩擦,扰乱低轨道人造卫星的行迹。

我国的北斗卫星位于距离地面数万公里的中高轨道上,大气逸出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是无法影响到这个高度的。

人物介绍:

李航,90后,博士后, 中国科考队员,《在南极的500天》作者。

猜你喜欢
极光企鹅南极
基于U-net的紫外极光观测极光卵形态提取
我去南极能住哪儿
来到南极要补课
小企鹅的成长
南极大逃亡
神奇的极光
极光之上的来客
难忘的南极之旅
小企鹅
神奇的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