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的当代折射

2023-07-04 11:35宋文喆
青春 2023年6期
关键词:言情网络文学文学

宋文喆

从2009年业余时写就的《有女不凡》到如今炙手可热的作品《洛九针》,起点“白金作家”希行以古言文风与“大女主小说”等作品标签为读者熟知,并在网络文学界获得了较高知名度,其于2017年荣获第二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及《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作家影响力TOP100榜单》女作家影响力第七名,作品《大帝姬》于2018年荣登“阅文超级IP风云盛典暨第三届中国原创文学风云榜盛典”年度原创风云榜,作品《君九龄》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17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名单……这些标签却从未成为希行自身创作的桎梏。十余年的网络文学创作经验,也让她成为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人。

一、古言小说创作之突破

希行目前为止所创作的作品大多可被归类为“古代言情”小说这一类型。作为时空背景的中国古代并不只是一个空壳,而是渗透在其内容与形式的层面,《洛九针》满满的武侠风格与行侠仗义的热血精神、《大帝姬》王权机制中真假帝姬的谜题都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结构与文化风俗的折射。“穿越”与“重生”也是希行小说的特色,结合其古代言情的设定,融合而成的“古典架空”这一标签也显得格外突出。但难得的是,希行的古典架空并非全然的脱离现实、天马行空,而是结合了古今中外的各类文化成果,例如《回到古代当兽医》《重生之药香》《药结同心》《名门医女》《娇娘医经》等都是希行极具代表性的医学题材小说,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医学元素。希行在写作之前参考了大量的医学相关专业知识,因此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文学本身的诗性之美,同时也能了解与医学相关的信息点,开阔自己的视野。这类小说要素丰富、涉及面广,实际上对于网络文学作者自身的客观知识积淀,甚至跨学科知识的掌握有着较高的要求,也是希行的作品能够于浩如烟海的网络文学作品之中脱颖而出的优势之一。

另一方面,希行的古代言情小说也不止于“言情”。中国传统的言情小说模式是“才子佳人”,即男性通常在成功的标准为个人事业强大、获得物质财富的基础之上“抱得美人归”,对于男性的要求都是外在的、物质的;而与其展开感情线的女性则并不需要拥有太多的才华和学识,这类故事当中,女性往往出场时台词较少,且性格上呈现出苍白空洞、自主意识较差等被动特点,对于女性的要求都是道德的、利他的,以被男主角追求为其成功的标准。而希行的古代言情小说创作显然突破了这一固有的模式,《娇娘医经》中的程娇娘、《君九龄》中的九龄、《第一侯》中的李明楼等女性主角均拥有独立的个性、睿智的决断力以及超高的行动力,甚至有十八般武艺,这也使希行的女频作品被很多读者定义为“大女主小说”。

二、女性自我意识之发展

在传统的父权制叙事模式中,女性常以相夫教子、温柔贤惠等利他性特征作为其标签化的“优良品质”。希行的小说虽然常被归类为女频小说,但是其具体写作并不局限于男女的性别化刻板印象。比起附着于男性角色的“第二性”位置,希行作品中的女主角往往对个人的事业发展或命运的追寻、真相的探索等问题更加关注,而并不仅仅局限于男欢女爱、风花雪月等爱情主题。

以《娇娘医经》中的女主角程娇娘为例,她本是一代皇后,在故事设定下重生至三百年前。一方面,程娇娘追求自己的个人发展,不断反思自身的意识局限;另一方面,她也背负着家族命运的重担,意在复仇与重塑家族荣耀。程娇娘在性格上呈现出独立自信、镇定机敏、冷静淡定等优点,而这些特质无不与现在的“大女主”、独立女性特质相吻合;《诛砂》的女主谢柔嘉亦是如此,本因未能援救落水的胞姐而对家庭心生愧疚,重生之后,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一悲剧,然而却在过程中发现至亲家人并未像想象中那样回馈自己以同样的爱,甚至为了利益对自己暗藏祸心,以致整个谢家陨落,女主则独善其身。这一情节的安排,实际可以折射出女性在成长中与原生家庭发生矛盾之时,并不一定要将自己置于被动地位,将个人命运与家庭命运捆绑,而是可以站在事件之外冷静思考。当意识到家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并不像自己主观意愿中那么美好时,女性亦可以选择转身离场,进行亲情的切割。

通过对比分析可见,希行笔下的女主往往呈现出与优秀男性别无二致的独立、果敢、冷静等特质。这也印证了希行曾说的,在她自己写作的当下,她并不以性别作为某种对个人特质的预设,而只把每个人物当作真实的个体去描绘,有爱恨情仇,也有缺点和自我完善,其逻辑与行为以合适、恰当为主,而绝非根据性别去区分。这也能够折射出当下语境中对于女性主体意识的强调,重点放在个人的事业发展、认知发展等层面,而非收获爱情或者家庭。

三、网络文学变迁之折射

作为与网络媒介联系最为紧密的文学类型,网络文学以其体量较大、类型繁多、受众群体广泛等特点,受到了文学研究界极大的关注。希行从一个網络作家走上了职业化发展的道路,她也经历了网络文学迅速的发展,见证了很多文学事件与文学现象。而在她的作品中,也可以体现出网络文学本身的语境变化与时代发展的趋势。

从角色塑造的走向上看,希行作品中的女性主角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大多性格独立果断。在婚恋观上,感情线也相应有所弱化。而这类“大女主”在今年的网络文学界受到了女性读者的热烈欢迎,这说明从读者趣味上来说,大家不再认同女性毕生唯一的追求就是维系家庭的圆满,女性无需附着于男性,婚恋也不是必需品。结合反思近年来受到极高关注的“无CP”小说类型,可能就是感情线弱化之后的极端形态。

同时,比起网络文学中常见的让男女主角处于最核心地位、其他人只扁平地承担功能化角色的叙事模式,希行在作品中往往更倾向于群像的刻画,即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饱满的形象与故事线。因此在读者中甚至有“难猜男主”的评价,如《君九龄》中难分伯仲的陆云旗和朱瓒,但这恰恰是其“群像叙事”的表征之一。《君九龄》阴郁病娇的陆云旗、收获女主芳心的朱瓒、逐步成长为阳光少年的方承宇、温润君子又有黑化气质的宁云钊等,是否是女主角的“官配”、甚至是否与女主有爱情线都已不是决定性因素,不同的读者皆能从作品中品出自己对人物的理解与偏好。《大帝姬》中功力深厚、大隐隐于市的老顽童四褐老师,知知堂里身份尊贵又才华横溢的裴禽少爷,宅心仁厚、为保全他人宁可牺牲性命的青霞先生,希行作品中的人物常呈现出一种群像式、多元化的特征,每个角色的故事各有其亮点。读者会感受到,即使并非作者所预设的“主角”,但是每一个角色都有其内在的情感起伏与个性魅力,使得人物极其立体生动。这不仅体现出了希行个人的写作倾向,也体现出当下整个文学语境乃至文化语境里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在时代的宏观背景下,每个人都是小人物,而每个人的人生又有着其无可替代的意义。

希行接触网络文学写作十余年,其本人的写作史也是网络文学发展的一面镜子。通过梳理希行的代表作品及创作特点,可以看出她的作品就是在不断跳出舒适圈,努力挖掘新内容、新情节、新设定,哪怕是同样古代言情背景下的穿越与重生模式,其故事动线与剧情环节也鲜有完全照搬的自我重复和批量生产。这对网络文学的创作者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和鼓励,在如今浩如烟海的网络文学世界,只有真正经得起推敲、架构饱满、层次丰富的作品,才能够在大浪淘沙之后闪耀自己的光芒。

责任编辑 张范姝

猜你喜欢
言情网络文学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言情”的概念史和“言情”故事的特征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网络文学的诞生
《写给失踪者的信》获言情作协大奖
上海沦陷时期“小姐作家”的言情叙事研究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