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诊断脂肪肝的价值研究

2023-07-04 06:17贾光斌邹彩霞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9期
关键词:脂肪肝磁共振定量

杨 婷,贾光斌,任 燕,邹彩霞,张 莉(通信作者)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 甘肃 兰州 730000)

脂肪肝是指肝脏内脂肪含量过多,严重影响肝脏正常生理功能,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脂肪肝可以分为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后者往往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有关联[1]。长期积累脂肪会导致慢性炎症反应、纤维化及乃至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脂肪肝患者肝脏容易发生脂肪坏死、肝细胞肿大、色素沉着等病变。此外,脂肪肝还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死亡[2]。针对脂肪肝,早期诊断与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在早期发现脂肪肝,及时治疗、调整生活习惯与饮食,可以有效遏制疾病发展为肝损害、肝硬化、肝癌等[3]。本文通过实验来分析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对脂肪肝的诊断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疑似脂肪肝患者250例,其中女123例,男127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5.36±8.61) 岁。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 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隐痛、疲倦等症状;②受试者均接受病理学检查且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①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脂肪肝等其他肝脏疾病患者;②药物性脂肪肝,如长期使用胰岛素、类固醇激素、维生素A等药物的患者;③胆囊、胰腺、肠道等其他脏器疾病患者,如胆囊炎、胰腺炎、胆管炎等;④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1.2.1 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检查 仪器选用GE Optima MR450w 1.5T。扫描范围:一般为脊柱至肝顶,扫描时间一般在10~20 min左右。参数设置:空间分辨率可设置为1.5 mm,层厚设置为5~8 mm。操作方法:患者在检查前需空腹4~6 h,脱去所有金属物品,平躺在检查台上,腹部裸露,检查师在患者腹部涂抹特殊润滑剂,保证信号的传递与图像质量,检查期间,系统会向患者身体中发出磁场和无线电波,并通过信号的反射和回声来生成与显示图像,检查过后患者可直接离开。

1.2.2 临床病理学检查 首先进行肝部彩超检查,以确定肝部病变的位置与程度。根据彩超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活检方式,对患者进行肝组织采样。穿刺活检法:选取直径为0.9~1.2 mm的穿刺针从经皮切口刺入肝组织中,通过穿刺针获取组织样本。组织标本加工:通过冰冻切片或石蜡包埋等方法,将组织标本加工成可透光的薄片。对于石蜡包埋标本,需要切割成厚度为3 ~5 μm的切片,并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剂进行染色,以便于观察和诊断。病理学分析:根据组织标本的形态与染色表现,通过显微镜观察、分析脂肪肝的病理学特征与分类。常见的病理学特征包括肝脏细胞内脂肪小泡的数量与大小、肝细胞内脂肪聚集的部位、肝细胞的变性与坏死等。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误诊率及漏诊率,比较不同程度脂肪肝诊断准确率,分析典型病例影像表现。

脂肪肝严重程度评估:根据国际脂肪肝联盟(NAFLD)的建议,MRI水脂定量可以使用以下标准来评估脂肪肝的严重程度,①轻度脂肪肝:肝脏脂肪含量小于5%;②中度脂肪肝:肝脏脂肪含量介于5%~33%;③重度脂肪肝:肝脏脂肪含量大于3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Kappa值≥0.75表示一致性良好;0.4~<0.75表示一致性尚可;<0.4则表示一致性较差。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检查诊断效能

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阳性244例,阴性6例;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检查的灵敏度为90.98%(222/244),特异度83.33%(5/6),准确率90.80%(227/250),误诊率16.67%(1/6),漏诊率9.02%(22/244)。见表1。

表1 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检查结果 单位:例

2.2 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检查脂肪肝严重程度分析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各111 例、90例、43例。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检测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各89例、91例、43例,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检测不同程度脂肪肝的准确率为88.93%(217/244)。见表2。

表2 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对不同脂肪肝严重程度检出情况 单位:例

2.3 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测量下脂肪肝影像分析

轻度脂肪肝:磁共振水脂定量影像中,肝脏部位有明显的高信号脂肪影像,但脂肪影像并未包裹肝脏的全部,而是只分布在一个或几个小区域内,见图1a。可以通过计算肝组织中的脂肪含量来确定是否出现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磁共振水脂定量影像中,肝脏内有明显的高信号脂肪影像并且大量分布在肝脏内,这些脂肪沉积的区域大于轻度脂肪肝,但还没有占据肝脏的全部,见图1b,也可以通过计算肝组织中的脂肪含量来确定是否出现中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磁共振水脂定量影像中,肝脏内的高信号脂肪影像已经覆盖了肝脏的一大部分或全部。此时需要通过计算肝组织中的脂肪含量来确定出现了重度脂肪肝,见图1c。

图1 脂肪肝影像

3 讨论

脂肪肝是指肝脏内脂肪的含量增加,而非正常的气囊化脂肪聚集。在脂肪肝患者肝细胞内的去氧核糖核酸(DNA)结构改变,脂肪酸代谢功能受到破坏,酵素活性发生改变,肝细胞代谢紊乱,胆固醇代谢障碍,胰岛素抵抗性增加等。脂肪肝的发生与过度饮酒、肥胖、糖尿病、营养不良、药物或毒物损害、遗传基因等因素有关。长期饮酒,变态反应胰岛素水平增高,易造成脂肪代谢障碍,导致脂肪肝的发生[4]。脂肪肝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会导致血清脂肪紊乱、代谢异常,肝脏细胞功能受损、炎症反应、纤维化与肝硬化等。脂肪肝特别是脂肪性肝炎可恶化肝功能与影响健康,及时诊断脂肪肝对患者至关重要。早期的脂肪肝可以通过一些改变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来缓解,并且可以预防挽救肝硬化等威胁生命的疾病。因此,定期接受医生的检查,及时掌握身体健康情况可帮助患者早期发现并治疗脂肪肝[5]。

目前,脂肪肝的病理学诊断方式为肝活组织检查[6]。肝活组织检查是目前确定脂肪肝最为可靠的方法。通过肝穿刺或肝活检,将肝脏组织取出进行镜下观察,用消化酶法、油红O染色法等方法进行脂质染色,判断脂肪细胞的数量以及分布情况,以及肝脏病理变化程度等。在实际应用中,以上诊断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肝活检虽然可以提供诊断准确性,但是因其操作过程较为痛苦且有一定的风险,同时也会受到抽样局限与组织伪影等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脂肪肝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就有可能出现肝活检失灵的情况[7]。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应运而生。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是一种基于磁共振成像技术实现的定量测量人体内脂肪含量的方法。在医学领域中,常常用于测量肝脏内的脂肪含量,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测手段[8]。测量脂肪肝的原理是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不同原子核的共振信号进行区分与分析。此方法中,通过选择不同的磁共振脉冲与参数设置,可以抑制掉不同核的信号,获得脂肪与水的信号。然后采用特定算法对所得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对脂肪与水的信号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肝脏内脂肪含量的数值[9]。具体过程为:在磁场中,将人体放入磁共振成像设备中,然后对肝脏进行扫描,收集由氢原子核共振信号组成的数据。然后,在计算机中利用特定的分析算法,通过分离水分和脂肪分子的共振信号,实现定量测量。通常用像素单位比较水和脂肪的相对含量,最终通过计算像素和面积的比例,算出脂肪肝的精确程度。与传统肝活检以及其他检查方法相比,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第一,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非侵入性,这种技术只需要患者卧位进入扫描仪即可,无需穿刺或注射任何物质;第二,它对肝脏脂肪含量的定量化检测能力强,可以精确计算出肝脏脂肪含量的百分比,而且可以分辨出肝脏中不同类型的脂肪;第三,它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影像,磁共振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多平面、高对比度的肝脏影像,能够显示出较小的异常改变,使医生能够更好地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第四,它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都比较好,可以在同一患者的多次扫描中重复使用相同的参数,从而减小误差。综合分析,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检测脂肪肝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为医生提供了一种准确快捷的诊断方法,同时避免了患者使用放射性物质的风险。与此同时,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检测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可以让医生评估脂肪肝的程度和进展,帮助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并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可以预测疾病进展风险;可以为脂肪肝的早期诊断提供准确的检测方法,避免脂肪肝进一步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在此次研究中,分析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的灵敏度、特异性可知,检测的灵敏度为90.98%,特异度为83.33%。可见,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它是一种无创的非放射性成像技术,可以避免使用X射线等有害的放射性物质,减少了对患者的伤害。其次,该技术利用磁共振信号特点进行检测,具有高分辨率与高灵敏度的优势。通过对信号变化的分析和比较,能够非常准确地确定变化发生的位置与程度,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最后,专业医师对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结果的细致解读也可以提高其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10]。同时,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诊断的准确率以及误诊率分别为90.80%、16.67%,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检测轻度、中度、重度不同程度脂肪肝的准确率为88.93%(217/244)。可见此项技术还拥有较高的准确率,造成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误诊的原因可能有多个,包括:检测过程中出现仪器等技术本身的误差;进行样本处理与数据分析的方法不当;肝脏内部脂质含量不均匀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最终检测结果的偏差。此外,还有患者个体因素,比如先前曾接受过药物治疗或者长时间饮酒的患者。为了避免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的误诊情况,尽可能地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采取以下措施非常重要:首先,对设备进行定期校准与维护,以确保仪器工作状态正常;其次,优化样本处理与数据分析的方法,从而减少技术误差的可能性。在临床应用该技术时,应当充分考虑肝脏内部组织的分布情况,从而制定更准确与贴近实际的策略。此外,也应在检测之前获取患者的详细病史,包括既往是否曾接受过药物治疗、是否饮酒等因素,以便评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这些措施的实施可大大提高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的诊断准确性,同时有效降低误诊率。

综上所述,磁共振水脂定量技术已经成为评估脂肪肝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有效提升脂肪肝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

猜你喜欢
脂肪肝磁共振定量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