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磁共振成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性探讨

2023-07-04 06:17刘文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9期
关键词:一致性胰腺胰腺炎

刘文生

(沂南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山东 临沂 276300)

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相对常见,是一种急腹症,发病时较突然,在发病后会出现剧烈的腹痛,并伴有血及尿淀粉酶增高这一特征,如患者未能及时治疗,胰腺炎的病情会继续发展,甚至发展成重症胰腺炎,增加了多器官功能障碍风险,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1-3]。临床上主张对急性胰腺炎尽早开展诊断,不仅需准确诊断急性胰腺炎,还需评估急性胰腺炎发病后病情严重程度,从而在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案制定时提供参考依据[4-5]。影像学检查是临床上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手段,常用的影像学方法有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CT和MRI这两种影像学方法的图像中均可显示胰腺病变,为探讨CT与MRI诊断急性胰腺炎所起到的作用,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探讨CT与MRI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46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9.57±8.24) 岁。患者对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患者恶心、呕吐、腹痛原因不明,怀疑发生急性胰腺炎;②均符合CT、MRI检查适应证,无禁忌证;③年龄18 ~80岁。排除标准:①伴有认知和精神方面的障碍;②合并其他部位病变或腹部外伤者;③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105例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均进行CT、MRI平扫、MRI动态增强扫描,具体检查步骤如下。

CT检查:设备为西门子双源Flash型号CT机,参数设置为管电流200 mAs,管电压120 kV,层厚0.625 mm,螺距为4.5。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尽可能屏住呼吸,扫描范围设定为膈顶至胰腺钩突下方1 cm水平线,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分别延迟20~25 s、35~40 s、60~70 s,获取CT图像的原始数据后,将数据传送至螺旋CT机工作站开展图像重建处理,由2名既往具有丰富CT诊断经验的医师负责阅片和诊断。

MRI检查:设备为飞利浦3.0T磁共振扫描仪。检查时,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在患者腹部安放相控阵体部阵线圈,先进行MRI平扫,扫描方向为头先进,扫描序列为横轴位T1WI和T2WI序列、冠状位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从多个角度采集患者的胰腺图像,由2名既往具有丰富MRI诊断经验的医师负责阅片和诊断。

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设备与MRI平扫相同,在MRI平扫图像获得后,患者保持姿势不变,继续进行MRI动态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患者肘前静脉注入12 mL Gd-DTPA对比剂,设置TE为2.1 ms,TR为4.5 ms,层厚2.5 mm,激励角度12°,持续扫描15 s后,获取MRI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交由2名既往具有丰富MRI诊断经验的医师负责阅片和诊断。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CT、MRI平扫、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结果,以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不同检测方式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②分析CT、MRI平扫、MRI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结果与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③对比CT、MRI平扫、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不同严重程度的检出情况,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区分按照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划分为轻度、中重度、重度。轻症急性胰腺炎:无器官功能衰竭,局部或全身并发症;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有短暂性器官衰竭(<48 h)或有局部并发症,或合并其他全身并发症;重症急性胰腺炎:持续性器官衰竭(≥48 h)。局部并发症:急性胰周液体积聚、胰腺坏死性积聚(无菌或感染性)、假性囊肿、包裹性坏死(无菌或感染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一致性应用Kappa检验,Kappa值≥0.75表示一致性良好;0.4~<0.75表示一致性一般;<0.4则表示一致性较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结果分析和对比

在选取的105例疑似急性胰腺炎的急腹症患者中,经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确诊65例急性胰腺炎,其余40例并未发生急性胰腺炎,均为其他急腹症(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CT检出阳性60例,阴性45例;MRI平扫检出阳性63例,阴性42例;MRI动态增强扫描检出阳性64例,阴性41例。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MRI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与MRI平扫的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表2。

表1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结果分析 单位:例

表2 不同检查方法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结果各项指标对比[%(n/m)]

2.2 不同影像学诊断结果与诊断金标准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分析

MRI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结果与诊断金标准结果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794,CT、MRI平扫的诊断结果与诊断金标准结果之间均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78、0.535。

2.3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不同严重程度的检出准确率对比

65例确诊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轻度31例、中重度24例、重度10例。MRI动态增强扫描轻度急性胰腺炎检出准确率高于CT、MRI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平扫的检出准确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CT、MRI平扫、MRI动态增强扫描中重度、重度急性胰腺炎的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不同严重程度的检出率对比[%(n/m)]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作为常见急腹症类型,患者发病急,发病后患者机体内的消化酶受到刺激而出现活化情况,导致消化液如胰腺液、胃酸等大量分泌,患者在餐后会出现恶心、腹痛等症状[6-8]。随着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加重,易累及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引发多种并发症,发展至重症急性胰腺炎后,预后较差[9]。

临床主张对急性胰腺炎进行及时治疗,早期诊断是给予急性胰腺炎患者及时治疗的关键,也是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重要前提。对于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当前以穿刺活检病理检查为主,这种诊断方法需经皮穿刺采集胰腺病灶组织,再送病理检查,尽管可准确检出急性胰腺炎,可对急性胰腺炎的病情进行明确,但该检查方法具有创伤性,等待结果需花费较长的时间。

以影像学检查为主的无创诊断方法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逐渐应用,如CT、MRI。CT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通过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对患者胰脏部位行多层扫描,获得胰腺组织多层CT扫描的影像学数据,对胰腺病变情况予以显示[10-12],但CT对胰腺组织的显像分辨率不高,存在显像不清晰情况,容易对胰腺病变产生误诊、漏诊。目前,MRI是具有最高软组织分辨率的一种常见影像学方法,近年来,MRI在胰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逐渐增多,MRI检查主要是通过在多个方位对患者胰腺部位实施多个序列的扫描,可获取胰腺在不同方位、不同序列的影像图,再利用图像重组技术,将不同方面的不同序列影像图进行处理,清晰显示胰腺部位情况,还可通过T1WI、T2WI序列扫描时的信号变化来判断胰腺是否发生病变[13-15]。MRI动态增强扫描是基于MRI平扫基础上增加动态扫描技术后形成的增强影像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注入对比剂,使得病灶轮廓得到增强显示,可更加清晰地显示胰腺病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界限以及胰腺病灶情况。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MRI动态增强扫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MRI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结果与诊断金标准结果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而CT与MRI平扫的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MRI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性。本次研究还发现,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轻度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高于CT、MRI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MRI动态增强扫描在急性胰腺炎早期发病阶段的诊断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对急性胰腺炎开展诊断时,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优于CT及MRI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胰腺炎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一致性胰腺胰腺炎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18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