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与MRI联合诊断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3-07-04 06:17王建良通信作者李嘉豪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9期
关键词:肠壁直肠螺旋

高 迁,王建良(通信作者),李 筠,黄 姗,李嘉豪

(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放射科 江苏 苏州 215300)

直肠癌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是世界三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直肠癌患者通常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可切除病灶,减少病灶转移,术前进行T分期,可为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指导,T1/T2患者通常只需进行切除手术治疗,而T3/T4患者则需在手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或放疗,以达到缩小肿瘤、降低T分期的作用[1]。根据T分期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手段,可大大提高患者治疗的成功率,同时有效改善预后,降低术后疾病转移率和复发率。多层螺旋CT与MRI是临床上诊断直肠癌T分期常用的两种影像学手段,多层螺旋CT具有耗时短、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等特点,但无法显示直肠肠壁分层,因此无法正确诊断T1期和T2期,MRI可弥补多层螺旋CT的缺点,对病灶部位与浸润深度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多层螺旋CT联合MRI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更高,更有利于患者的手术治疗及预后改善[2]。本研究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收治的65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在直肠癌T分期诊断中联合应用多层螺旋CT和MRI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收治的65例直肠癌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19 例,年龄40~73岁,平均(48.85±4.07)岁;病程5个月~9年,平均(5.51±1.77)年。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且自愿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直肠癌;②年龄>18岁者;③出现腹痛、腹泻、消瘦、便频、便血等症状者;④病理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完整;⑤术前未接受新辅助治疗;⑥依从性好,能积极配合检查者;⑦经影像学检查后于4 d内完成手术。排除标准:①影像学资料或病理资料不完整者;②术前进行新辅助治疗者;③对影像学检查所需的造影剂过敏者或存在其他检查禁忌证者;④影像学图像质量不佳者;⑤已接受放疗和化疗者;⑥转移性直肠癌、直肠癌复发或生存期<30 d者;⑦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⑧不配合检查以及伴有意识障碍或精神类疾病者;⑨伴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受损者。

1.2 方法

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前30 min肌肉注射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生产厂家: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2093,规格:1 mL:10 mg)10 mg,使肠管张力逐渐降低,缓解肠壁痉挛,从而达到减少肠蠕动伪影的作用。引导患者取左侧卧位,通过肛管向患者肠管内注入空气1 300 mL,注意控制注入速度,在注气的同时告知患者要注意腹胀情况,一旦腹胀难以承受,需立即停止注气。注气完成后告知患者改为仰卧位,之后以4.0 mL/s的速率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选择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生产厂家:德国西门子公司),管电流选择30 mA,管电压120 V,螺距1 mm,准直器宽度20 mm,从患者膈顶位置处至耻骨联合下缘位置处进行双期容积扫描。动脉期延时30 s左右,CT值达150 HU之后即可进行扫描,主要监测患者的腹主动脉,静脉期延时60 s左右开始扫描。

MRI检查:检查前引导患者应用清肠药,以达到清洁肠道的效果,同时禁水、禁食,患者取仰卧位,检查时选择Philips 1.5T磁共振扫描仪(生产厂家:荷兰Philips公司)。MRI扫描数据:①轴位T1WI,TR/TE为683 ms/20 ms,激励次数为4次,扫描视野为36~40 cm,层厚为5 mm,矩阵384×256,层间距为1 mm。② 矢状位脂肪抑制T2WI,TR/TE为3 150 ms/86 ms。③ 轴位脂肪抑制T2WI,TR/TE为3 150 ms/86 ms。④ 平衡式稳态自由进行序列,TR/TE为4 ms/2 ms,扫描视野为38 cm,偏转角为55°,层厚为5 mm,矩阵为224×224,层间距为1 mm,激励次数为1次。⑤弥散加权成像,冠状位T2WI,TR/TE为3 000 ms/99 ms,b为1 000 s/mm2,矩阵为128×128。⑥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T1WI以及矢状位T2WI、轴位T2WI、冠状位T2WI均选择VIBE Dynamic模式,扫描视野为36~40 cm,层厚为5 mm,重建厚度为2~3 mm,激励次数为1次,矩阵320×160。直肠中上段病变选择与肠管平行的方向扫描,直肠下段病变选择直肠矢状位、轴位以及冠状位扫描,以2.5 mL/s的速率团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生产厂家: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1368,规格:20 mL)20 mL,动脉期扫描时延时30 s左右,静脉期延迟扫描时间为90 s。

联合检查方法同上,综合分析检测结果,判断各分期情况并记录。

1.3 直肠癌T分期标准

直肠癌T分期可分为T1期、T2期、T3期、T4期,由于多层螺旋CT检查难以准确辨别T1期和T2期,因此将T1期与T2期归类为T1~2期。T1~2期:病变区域的肠壁外缘光滑,外层结构较为清晰,未出现结节影向外突出;T3期:病变区域的肠管周围脂肪间隙存在明显的小斑片影,多层螺旋CT显示为条索状高密度,MRI显示为低信号,通过增强扫描显示肠壁外缘呈结节状向外突出;T4期:邻近器官与病变区域肠管无脂肪间隙,病变已累及邻近器官,增强图像显示两者界限不清。

1.4 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分期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多层螺旋CT及MRI单一及联合T分期诊断结果,比较准确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65例直肠癌患者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8例(27.69%)患者为T1~2期,44例(67.69%)患者为T3期,3例(4.62%)患者为T4期。

2.2 多层螺旋CT诊断T分期与病理分期比较

65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检查后显示,T1~2期11 例,T3期47例,T4期7例;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显示T1~2期诊断准确9例,错误2例;T3期诊断准确38例,错误9例;T4期诊断准确3例,错误4例,见表1。

表1 多层螺旋CT检查T分期诊断结果 单位:例

2.3 MRI诊断T分期与病理分期比较

MRI检查65例患者T分期结果显示:T1~2期15例,T3期47例,T4期3例;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显示T1~2期诊断准确12例,错误3例;T3期诊断准确40例,错误7例;T4期诊断准确2例,错误1例,见表2。

表2 MRI检查T分期诊断结果 单位:例

2.4 多层螺旋CT联合MRI诊断T分期与病理分期比较

65例患者多层螺旋CT联合MRI检查结果显示T1 ~2期、T3期、T4期分别有15例、47例、3例;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T1~2期诊断准确15例,错误0例;T3 期诊断准确44例,错误3例;T4期诊断准确3例,错误0 例,见表3。

表3 多层螺旋CT联合MRI检查T分期诊断结果 单位:例

2.5 三种诊断方法诊断T分期准确率比较

多层螺旋CT与MRI单一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差异不显著(χ2=0.769,P>0.05),多层螺旋CT联合MRI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单一的多层螺旋CT诊断和单一的MRI诊断(χ2=9.286、5.123,P<0.01),见表4。

表4 三种诊断方法诊断T分期准确率比较

3 讨论

直肠癌是医院肛肠科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临床上通常认为与遗传、饮食、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3]。直肠癌患者早期症状不够典型,容易被忽视,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进展为中晚期。在统计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中发现,直肠癌患者发现越早,其5年生存率越高,晚期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0%,而早期Ⅰ期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4]。临床试验表明,手术是目前直肠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可达到完全切除病灶的目的,术前对患者进行T分期,根据分期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帮助[5]。

在直肠癌T分期诊断中,多层螺旋CT和MRI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可清晰、准确地显示肿瘤的重要信息,包括肿瘤大小、肿瘤形态及具体区域等,通过强大的后期图像处理技术,可直观显示癌灶软组织肿块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同时可显示肿瘤的一些继发征象,如淋巴转移、肠梗阻等,因此能够准确判断局部侵犯及病灶转移,不足之处是多层螺旋CT难以清晰、准确地显示患者的直肠肠壁分层,而直肠肠壁与T分期有密切的关系,肠壁外缘是否光滑、直肠周围脂肪间隙是否清晰、是否累及周围脏器等均是判断直肠癌T分期的重要内容,多层螺旋CT检查无法诊断直肠癌T1期和T2期,因此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上可联合MRI对直肠癌T分期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6-8]。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直肠癌T分期诊断中,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76.92%,MRI诊断准确率为83.08%,多层螺旋CT联合MRI诊断准确率为95.38%,表明联合使用多层螺旋CT与MRI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多层螺旋CT和MRI诊断。与多层螺旋CT相比,MRI检查可清晰显示病灶段的肠壁分层,能够直观地观察到肠壁是否光滑、有无凹凸,同时可观察直肠周围脂肪间隙清晰与否,观察肠壁与周围脏器的亲密情况,从而判断肿瘤是否累及周围脏器,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对直肠癌T分期有重要的诊断价值[9-10]。多层螺旋CT联合MRI检查大大提高了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更精准、更可靠的数据,不仅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减少术后转移,降低术后疾病的复发率,对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有积极性的影响[11]。

综上所述,采用多层螺旋CT联合MRI诊断,可提高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有助于手术治疗方案的确立,有利于术后机体的恢复,对改善预后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直肠癌临床诊断中推广。

猜你喜欢
肠壁直肠螺旋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旋风“螺旋丸”
螺旋变变变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