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血流参数及CT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3-07-04 06:17顾书成郭耀隆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9期
关键词:良性恶性乳腺

顾书成,郭耀隆

(宿迁市钟吾医院普外科 江苏 宿迁 223800)

现阶段,乳腺癌在人们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率越来越高。乳腺结节分为乳腺良性病变、乳腺恶性病变,临床对于性质不同的结节存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临床在制定治疗计划时十分重视结节形态性质,以这一维度为重心。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结节形态性质的检测方式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如超声检查、CT检查,上述两种检查方式在良恶性结节鉴别中存在不同的效能[1]。临床诊断乳腺结节以超声检查为常用方法,普及率相对较高,同时优势较多,如可重复检查、操作简单、无创等,诊断医师利用高频探头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结节病灶,进而可以更便捷且精准掌握基本信息,根据细微的形态变化进行检测,临床相关报道表示,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图像中会有毛刺状的边界、不规则的形态等,超声显示乳腺良性结节常常为圆形或者不规则圆形,通过观察边界也能够清晰地判断出来[2]。但从实际角度来看,部分边界相对模糊,尤其是一些恶性结节,需要结合超声来明确其性质,然而影像学分析技术也会存在较为微小的误差。CT检测的目的在于对结节的形态、边缘等进行仔细地观察,寻找判定乳腺结节性质的依据,若需要,患者可以在增强扫描环节当中进一步查看病灶的基本形态。从而对结节的性质进行综合分析[3]。本文分析不同检查方式诊断乳腺结节性质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宿迁市钟吾医院收治的200例乳腺结节患者,年龄23~57岁,平均(41.23±6.54)岁,平均体质量(60.54±4.28)kg;病理诊断确诊恶性结节患者74例,良性结节患者126例。患者及家属对试验内容充分了解,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有乳腺肿块,伴有不同程度乳腺疼痛或乳头溢液;②具有完整的临床数据和清晰的影像数据者。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妇女;②有认知障碍者;③有传染性疾病者;④精神系统疾病患者;⑤超声检查禁忌者。

1.2 方法

CT检查:仪器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CORE128 CT机。患者保持俯卧位,胸部需自然放松呈现下垂趋势。随后由医务人员利用设备进行扫描,扫描的方向为腋窝顶部到双乳下缘位置。确定位置后,将摄像头调到电影扫描的状态,并设置相关参数:电流、电压、速度、FOV、矩阵、层厚、扫描时间分别为80 mA、120 kV、1帧/s、30 cm、256×256、5 mm×4、60 s。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灌注成像。自肘前静脉注射碘海醇,间隔5 s后进行扫描。完成扫描任务后上传数据至工作站,同时采用Perfusion 4软件处理数据。

超声检查:采用西门子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患者取仰卧位,平举双臂,将双侧乳腺充分暴露出来。调整探头频率为7.5 MHz,纵向扫查顺着腋前线到胸骨缘处,然后沿着第二和第六个肋骨扫描,最后径向扫描乳头,以确定结节的确切位置。观察结节血流分布、边界的回升以及位置、形态等多种情况;对腋窝淋巴结进行常规扫查,对胸大肌受侵等问题进行重点评估。

1.3 观察指标和诊断标准

1.3.1 观察指标

①统计单一检查、联合检查的诊断结果,比较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②超声血流参数:比较恶性组与良性组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PSV)、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③CT灌注参数:比较良性组、恶性组两组表面通透性(surface permeability,PS)、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血流量(blood flow volume,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④CT形态学:对比恶性组、良性组形态分叶、非均匀强化等CT形态特征。

1.3.2 诊断标准

①恶性结节通过CT诊断的标准:肿块不规则;边缘的大部分粗糙,是分叶状;能够明显观察到毛刺结构,毛刺的分布不规律;增强扫描后不均匀明显;CT值增加超过20 HU。满足上述三条者则可判断是恶性结节。②超声通过乳腺BI-RADS分级确定恶性结节,恶性结节指的是不低于5级,具体包括:0级,不完全评估,需要根据检查结果了解;1级,阴性;2级,良性;3级,可能是良性发现,需要对患者进行短期随访;4级,提示为疑似异常,包括细小多形性钙化、复杂囊肿、纤维腺瘤实质性肿块等,建议活检;5级,高度疑似恶性,包括段样分布的分支状钙化、不规则边缘的高密度肿块等;6级,通过活检证实是恶性。③恶性结节联合诊断标准:CT诊断结果显示中≥3项且符合恶性结节标准;BI-RADS分级>4级。如若上述两项条件完全符合,则为恶性结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检测方式诊断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恶性结节患者74例,良性结节患者126例;CT检出恶性77例,良性123例;超声检出恶性66例,良性134例;联合检出恶性70例,良性130例。CT及超声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单一检查(P<0.01)。见表1。

表1 三种方式的诊断结果 单位:例

2.2 良恶性结节患者超声血流参数比较

恶性组RI、PI、PSV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超声血流参数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超声血流参数对比()

组别例数RIPIPSV/(cm·s-1)恶性组741.57±0.120.65±0.1415.87±3.49良性组1260.96±0.130.47±0.168.59±2.90 t 32.9508.03615.878 P<0.001<0.001<0.001

表2 不同检查方式诊断效能比较[%(n/m)]

2.3 良恶性结节患者CT参数比较

恶性组BF、BV、PS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1),两组MTT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CT参数对比()

表3 两组患者CT参数对比()

组别例数MTT/sBF/(mL·min-1·100g-1)恶性组7414.87±4.6036.51±14.66良性组12614.28±4.489.97±6.02 t 0.89017.933 P>0.05<0.001组别例数BV(mL·100g-1)PS/(mL·min-1·100g-1)恶性组745.61±2.4417.42±6.11良性组1261.11±0.601.93±0.70 t 19.74228.193 P<0.001<0.001

2.4 良恶性结节CT形态学特征对比

恶性组形态分叶率、边缘毛刺率、非均匀强化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1)。见表4。

表4 两组CT形态学特征比较[n(%)]

3 讨论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50万人由于患乳腺癌疾病而死亡,病死率仅在肺癌之下,而且发病人群日渐年轻化[4]。现阶段,临床对于预防乳腺癌并没有有效预防方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疾病预后改善的关键。所以,选择有效且科学的诊断方式是诊断、评估乳腺癌的重要依据。

对目前诊断乳腺结节的技术进行观察显示,超声属于应用次数较多的检查方式,乳房结节通常是通过触诊或超声检查诊断。临床对B超检查进行了多级诊断效果分析,如常规超声与造影术相结合,可提高BI-RADS 4型乳腺小结节定性的检测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穿刺活检术依赖;不同患病严重程度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其血流参数,方便临床鉴别诊断、病灶的分期[5]。详细了解超声诊断技术在良恶性结节中的表现,分析超声在结节基本构造以及严重程度上的紧密联系,在超声诊断乳腺结节中存在重要意义[6]。有研究分析超声影像中恶性结节、良性结节的表现特征,研究表明,在超声检查中,恶性结节可以看到模糊的边界和丰富的血流[7]。CT可以直接对乳腺结节诊断,有研究表示在乳腺X线和CT造影对乳腺分叶状肿瘤的定性诊断有类似的效用[8]。然而经过对临床的观察发现CT扫描是对钼靶X线的一种补充,可提升诊断乳腺癌的效能。相比于钼靶X线,CT检查密度分辨率很高,可排除病变位置、乳腺致密产生影响的不利因素[9]。以上方法尽管可以提供诊断乳腺结节性质的依据,但是,实际检测结果的受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因此医务人员需要从提高准确率角度出发,从多个维度分析多项检查指标,多种诊断技术联合应用成为热点研究[10]。

本研究分析CT与超声联合的价值,探讨对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具体效能。通过观察上文已有报道,在血清学指标、血流成像等方面,乳腺结节性质不同,其上述指标差异显著,在定性诊断结节中应用超声血流参数,对乳腺结节的血流情况进行观察,比较良恶性结节中PSV、RI等指标,在病情鉴别中存在的依据比较重要。本研究结果中恶性结节的血流参数指标值显著高于良性结节患者。分析原因:可能是在血流速度、血管粗细、血管分布等方面良性结节、恶性结节存在显著差异,两种结节在此影响下其存在的超声信号差异明显。有研究显示[11],乳腺恶性结节伴有多种情况,如血管数量增加、分布杂乱等,早期则存在血管被滋养的情况。目前关于恶性结节、良性结节超声信号强弱不同出现的原因并没有准确结论。按照CT灌注成像结果对结节性质进行鉴别,主要是和病灶性质不同而存在不同的血供特点。有研究表示[12],在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中,CT影像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能够根据患者病症特点以及病情进展选择针对性的检测方式。例如CT技术以及增强扫描技术科学有效地对结节的性质进行仔细判断。文章中从多个维度对结节的影像学分析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形态学指征、CT灌注参数,结果指出:①恶性结节的CT形态学特征主要为非均匀强化、形态分叶、边缘毛刺,如果存在以上特征,需要考虑可能是髓样癌、浸润性导管癌等;②恶性结节BF、BV、PS指标值高于良性结节,但是MTT值并无显著差异,说明在乳腺结节定性中可分析BF、BV以及PS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诊断模式的特异度、灵敏度是评价其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本研究表明,联合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可提升乳腺结节定性的准确率。

综上所述,恶性结节患者与良性结节患者在超声血流参数、CT形态学特征及参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联合诊断可以提升诊断准确性。

猜你喜欢
良性恶性乳腺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回声与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