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CT与MRI检查对盆腔恶性肿瘤诊断价值

2023-07-04 06:17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9期
关键词:盆腔准确率卵巢

成 娜,雷 炜(通信作者)

(庆阳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甘肃 庆阳 745000)

盆腔肿瘤作为女性常见疾病,多见于子宫和子宫附件处的肿瘤,包含卵巢肿瘤、输卵管肿瘤、子宫肌瘤等疾病[1]。但由于盆腔肿瘤的病因较为复杂,而在疾病早期部分患者常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导致诊治较困难,若患者未能及时接受正确、有效的诊治,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出现延误治疗或者治疗不彻底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2-3]。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对于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对于盆腔恶性肿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盆腔核磁、CT检查或者肿瘤标志物检查等辅助检查,而不同的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存在一定差异[4]。本研究为了探究CT与MRI检查对盆腔恶性肿瘤诊断的意义,将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疑似盆腔恶性肿瘤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次进行CT与MRI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集中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3月庆阳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85例疑似盆腔恶性肿瘤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50.38±4.19)岁,经病理组织活检可见63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其中26例宫颈癌、20例子宫内膜癌、11例卵巢转移瘤以及6例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经超声检查以及手术病理组织活检诊断为盆腔恶性肿瘤;②患者存在程度不一的腹痛、腹胀、盆腔肿块以及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排除标准:①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②患者存在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的异常;③患者存在碘过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存在心脏起搏器史、人工瓣膜置换术史等CT、MRI检查禁忌证;④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⑤同时参与其他研究或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CT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Perspective 64排128层螺旋CT机,扫描前2~4 h嘱咐患者口服1 000 mL泛影葡胺注射液(生产厂家: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2106)使肠管充盈;并大量饮水,保持膀胱充盈。准备结束后嘱咐患者采取平卧位,根据仪器说明书设置相应参数,根据患者扫描部位确认扫描范围。行增强扫描时使用80~100 mL的碘佛醇注射液(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895),以3.0 mL/s的速率进行静脉注射。

MRI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kyra3.0T磁共振扫描仪,嘱咐患者摘除金属物品后采取平卧位,采用体部相控阵线圈。常规盆腔MRI检查前2 h嘱咐患者大量饮水500 mL,使膀胱充盈。根据扫描部位的要求设置对应参数,依次进行矢状位、冠状位等方向的扫描。盆腔成像常规采用横断面T1WI、T2WI成像为主,配合矢状面和冠状面成像;子宫扫描时以矢状面为优;卵巢扫描时以横断面及冠状面为优;在进行宫颈扫描时可配合相应的腔内线圈进行检查。行增强扫描时使用0.5 mol/L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生产厂家: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2),以0.1 mmol/ kg的剂量、0.5~1.0 mL/s的速率进行静脉注射,再针对病灶部位依照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T1WI的顺序进行扫描。

1.3 观察指标

①以病理组织活检作为“金标准”,统计CT以及MRI检查结果,比较CT以及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②比较CT以及MRI检查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瘤以及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准确率;③绘制CT检查以及MRI检查的ROC曲线,并用ROC曲线分析计算相关指标对盆腔恶性肿瘤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95%置信区间、标准错误a以及渐近显著性b,探讨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最有效的诊断方式;④分析CT以及MRI检查典型病例图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

病理结果显示恶性63例,良性22例。CT检出恶性57例,良性28例;MRI检出恶性59例,良性26例;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MRI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2 两种方式诊断效能比较[%(n/m)]

2.2 两种方式检查不同类型疾病准确率比较

CT与MRI检查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瘤以及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准确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种检查方式不同疾病类型检出准确率比较[n(%)]

2.3 两种检查方式的ROC曲线分析

将CT检查以及MRI检查作为检验变量,并设置“患病=1、未患病=0”作为效应变量,依次绘制ROC曲线:其中CT检查的AUC值为0.680,95%置信区间为0.537 ~0.822;MRI检查的AUC值为0.703,95%置信区间为0.561~0.846,见表4、图1。

图1 两种检查方式的ROC曲线分析

图2 CT影像表现

图3 MRI影像表现

表4 两种检查方式的ROC曲线分析

2.4 典型病例影像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女性生活及工作压力不断激增,加上日常饮食及生活作息不规律,致使其盆腔疾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女性盆腔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5-6]。因此,尽早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开展针对性的检查,对于早期鉴别疾病类型并采取针对性强的治疗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在改善患者病情的同时有助于消除患者因疾病导致心理负担、经济负担以及改善预后[7]。

当前,对于盆腔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主要为超声、CT及MRI检查。其中由于超声检查具有治疗剂量低、无创、可重复多次检查等诸多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检查中,但检查时部分病灶的图像显示清晰度有限,极易造成盆腔内较小病灶的漏诊和误诊,且易受肠道气体的影响,不利于临床医生直接开展治疗[8-9]。CT检查作为一种利用X线束等射线对人体不同组织结构的穿透能力使患者的某一部位不同平面的图像被显示出来,具有扫描时间短、图像清晰等优势。在盆腔恶性肿瘤的应用中,CT检查在空间信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客观地观察患者腔内肿瘤的形态及密度,明确盆腔肿瘤、范围、大小和数量以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并且能够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腹腔积液、淋巴结肿大等症状[10]。对于肿瘤钙化病灶转移诊断,如子宫内膜、卵巢肿瘤钙化情况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杜灏蓝等[11]研究中发现:CT检查在体积较小的肿瘤病灶以及早期肿瘤的检查中敏感度相对较低,无法准确对子宫肌瘤、浆膜下肿瘤等病灶进行定位,并且对于晚期原发癌灶和转移灶的鉴别诊断效能较低。而MRI作为一种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检查,在盆腔恶性肿瘤定位以及判断良、恶性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助于对肿瘤的分期进行评估以及判断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情况,进而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12-13]。但对于发生钙化病灶的诊断准确性略逊于CT检查。

综上所述,在对于盆腔恶性肿瘤的诊断中,CT及MRI检查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在临床实际使用中,可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检查方式,若患者疾病需要可将两种检查联合使用,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猜你喜欢
盆腔准确率卵巢
保养卵巢吃这些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如果卵巢、子宫可以说话,会说什么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