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非洲猪瘟防控难题及对策建议

2023-07-06 14:07曹德才
新农民 2023年16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

曹德才

摘要:当前,基层非洲猪瘟的流行给生猪的养殖带来重大的影响,而且非洲猪瘟的致死率极高,导致生猪养殖行业不容乐观。对基层非洲猪瘟的治疗方式还没有有效的疫苗,所以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基层非洲猪瘟的防控难题,减少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分析基层非洲猪瘟防控难题及对策意见,为基层非洲猪瘟的防疫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非洲猪瘟;防控难题;对策建议

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安全的问题也受到了养殖户及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尤其是生猪疫病,极易对生猪的安全生产以及养殖户的整体收益、猪肉制品安全流通、消费者身体健康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解决基层非洲猪瘟防控的难题,对促进农村散养生猪及养殖场在内的整体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基层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及防控现状

1.1 流行特点

在我国,基层非洲猪瘟是威胁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基层非洲猪瘟流行范围广,流行方式为点状散发,相比于早期基层非洲猪瘟的大规模流行趋势,已经逐渐转变成局部、点状、散发的流行特点。基层非洲猪瘟病毒性复杂,且易与其他疫病形成混合感染,症状逐渐趋于非典型化[1]。虽然基层非洲猪瘟的流行后果虽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基层非洲猪瘟亚临床感染的问题成了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当前基层非洲猪瘟已经很少单独感染发病,多数都会与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等致病微生物发生混合感染。对基层非洲猪瘟实施防控措施滞后,猪群免疫压力不断增强,且促进了基层非洲猪瘟临床病症与病理变化,中猪、小猪,尤其是哺乳仔猪患基层非洲猪瘟死亡率偏高。

1.2 防控现状

在2018年,我国首次出现了基层非洲猪瘟,而且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并且在我国大范围流行。养殖行业以及防疫部门通过不断的努力,对非洲猪瘟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生猪的养殖以及生猪产品的区域调运性比较强,所以还会存在个别地区的猪瘟难以控制的问题,非洲猪瘟的流行对生猪养殖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且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有效地解决非洲猪瘟,极其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流行以及感染。当前发展阶段,成年猪的发病率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持续感染现象仍然较为严重,由于生猪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症状较强,饲养人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生猪持续排毒,最终造成猪群大规模感染问题[2]。规模化猪场中野毒感染率偏高,且基层非洲猪瘟病毒的主要流行基因型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基层非洲猪瘟的感染性较强,发病率高,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对生豬养殖造成严重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针对非洲猪瘟的有效疫苗,所以,基层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需要加强日常养殖的管理,才能有效地降低非洲猪瘟的发生。

2 基层非洲猪瘟防控难题

2.1 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不完善

当前,对大型养猪场的监管力度不足,相应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不够完善,经过兽医防疫机构改革,一些乡镇兽医站和林业服务中心进行合作,成立农业综合性的服务中心,这样就会造成一些防疫人员身兼数职,忽略了动物的防疫工作。很多县级的动物卫生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专业的防控人员,有的防疫机构因为自身的资金不足,没有聘用专业的疫病防疫人员,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不能实现对疫病的有效防控。目前基层动物疫病防控还存在很多普遍的现象,例如,防疫人员老龄化,缺少专业技术以及整体的素质不高等,这样的情况很难满足非洲猪瘟防控的工作需求,所以说,基层动物疫病防疫体系不够完善。

2.2 层生猪养殖水平低

专业的养猪场对猪的温度、湿度等环境进行控制,经运输到现场后,猪受运输、环境、饲料变化等应激因素,会引起抵抗力出现下降,引起疾病的发展,特别是会并发真菌病等情况[3]。养猪业属于是一种粗放型的养殖,但从业人员大多文化水平都是比较低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是比较弱的,疾病防治意识相对比较淡薄,日常的管理也是较粗放的,围栏卫生差,消毒不及时也不严格,这样的状况就会导致非洲猪瘟的发生。一些农村地区缺乏相应的动物防疫设施,而且养殖户自身的观念比较落后,通常是使用泔水进行生猪的喂养,而且刚购入的生猪也没有进行有效的隔离,严重缺乏生物安全的防控意识,也缺乏对非洲猪瘟的危害性认识,为基层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

2.3 饲料及餐厨余物监管难度大

目前,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有很多,饲料以及餐厨余物也能传播非洲猪瘟。很多不法商贩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会将一些病猪销售给小型的饲料加工厂,导致病猪被加工成饲料销售,而这样的做法也加大了非洲猪瘟的传播。此外,餐厨余物当中含有大量的油脂性物质,能够对生猪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生猪增肥,同时也会降低生猪的养殖成本,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农户都会将餐厨余物喂给生猪,导致非洲猪瘟的传播。非洲猪瘟传播到我国之后,相关的防疫部门也在禁止使用餐厨余物对生猪进行喂养,倡导无害化的生猪饲养,但是,基层缺乏餐厨余物的回收设施,就会导致非洲猪瘟的传播不能被控制,基层农户大部分观念比较陈旧,这也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

2.4 流通环节监管不力

目前,生猪的养殖规模比较大,而且涉及的流通环节也比较多,例如,生猪的运输,生猪产品的市场监管等。在进行生猪运输的过程中,如果有车辆被污染,或者相关的人员接触到病猪,那么可能造成病毒的传播以及感染[4]。由于生猪运输出现的非洲猪瘟比较多,所以需要合法引进生猪,等到生猪落地之后,需要加强生猪的监管,防止出现非洲猪瘟,造成大面积的危害。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大面积的感染,监管力度不足就会导致大量的病猪流入市场,造成严重的后果。猪肉的流通也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例如,屠宰之后的鲜肉以及冷冻肉等监管不到位,容易造成猪瘟的发生。

2.5 生物安全无害化处理力度不够

一般来说,病死的生猪器具或者饲料都能够都会携带大量的猪瘟病毒,如果没有处理好被污染过的器具或者饲料以及排泄物等,都会再次造成非洲猪瘟的感染。没有做好无害化的处理工作,那么就会导致健康的生猪感染非洲猪瘟,尤其是很多患病的生猪产生的粪便以及污水等容易被养殖户忽略,之后会通过养殖人员或者清洁工具等进行大面积的病毒传播,所以,需要做好无害化的处理工作,提升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效果。

3 基层非洲猪瘟防控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健全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完善的动物防疫体系,是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必要基础,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对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进行适当的完善。在对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深入贯彻相应的兽医体制改革精神,同时加强对乡镇兽医体制的建设,这是防控工作开展的基础。此外,需要加强对防控工作队伍的建设,在选择村级防控工作者时,尽可能选择一些责任心较强的应聘者,建立素质较高的工作队伍,以此来促进防控工作的开展。同时,还要对防控程序进行适当的培训,确保防控程序的合理性,这样才能提高防控工作的质量。最后,要加大对养殖户的宣传和教育,让其能够主动地接受防控工作。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作为非盈利项目,资金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上级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大防控工作的资金投入,采购诊断试剂与相关耗材,重点用于完善相应的设备设施,例如,完善的冷链设施设备和防疫物资供给,保证疫苗的正确运输与贮藏,并能按需领用,为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物资保障。此外,投入的资金还可用于聘请农村高素质工作者,优化基层防控队伍结构,促进其专业化发展,以保证基层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更好地进行。

3.2 提升基层养殖能力

想要提升基层的养殖能力,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推广技术,为养殖户提供相应的养殖技术辅导,不断地推进自繁自养的模式。相关的防疫部门需要加強非洲猪瘟知识的宣传,让养殖户了解非洲猪瘟的危害性,全面提升养殖户的观念以及意识,同时配合防控人员的日常工作。政府部门需要对落后的地区实施一些扶持政策,建立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实现粪污的资源转化以及利用,加强当地的经济效益,提升无公害的养殖能力[5]。地方的政府部门可以和与兽医站形成合作的关系,积极地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宣传的工作,从而能够保证养殖人员正确地认识到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要性,形成一种比较正确的防疫思想。要定期地为生猪做检查,以免出现感染传染病的现象,在实施猪流行病防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规模化猪场的发展。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开展疾病监测,或根据监测结果自行抽样委托合格检测机构开展疾病监测,制定或调整防控接种计划,随时将生猪纳入防疫保护范围。农场积极参加防控等技术培训,提升自身的养殖能力,采用正确的防控方法,对于非洲猪瘟应该加强生物安全的保护措施,确保猪场的安全。

3.3 严格监管饲料及餐厨余物

防疫部门需要对生猪饲料的厂家以及餐厨余物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处理,加强对饲料生产的检查,对餐厨余物等进行统一的回收和处理,通过无害化的方式让生猪的养殖工作更加安全,防止非洲猪瘟的发生,另外,对使用泔水等喂养生猪的养殖户需要加强监察,避免出现流行疫病。在日常养殖工作中,养殖人员必须积极开展饲养管理,优化饲料配比,保证猪舍通风条件,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使猪舍环境干燥,避免猪的常见疾病的发生。注重农场结构的环境保护、污染物的清除方式、饲料的配合等,积极推广清洁养殖模式的应用,注重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污染物末端的处理效果。鼓励农民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养殖模式,开发适合不同养殖规模的废气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新模式。要有效地实现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在当地畜禽粪便资源的消费和利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农田吸收能力和环境承载力,尽可能将畜禽粪便退回农田,防止二次污染。要把日常环境监测与日常监测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农场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同时,加强环境执法,将抽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重点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污染控制设施运行、废物综合利用等要求,查处农户记录,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要认清形势,面对现实。在现有的大型畜禽养殖场中,选择1~2个,进行重点监督,促进全区生猪养殖业专项环境执法工作。

3.4 加强流通管理

加强生猪的整体流通环节的管理,从流调到出栏以及市场流通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流通关口需要实施24h的值班制度,避免出现检疫的漏洞,对流通的人员以及车辆等进行消毒和清洁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非洲猪瘟的传播性。例如,在引进养猪的品种时,必须选择一种相对比较规范的养猪场,并严格按照规定运输。避免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引进,造成更加严重的非洲猪瘟。与此同时,引进的生猪也必须进行隔离。引进生猪后,应隔离进行繁殖,时间控制也要在一周左右,通过观察确定没有异常之后,可与其他生猪混合。应注意观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随时观察猪的精神状态、饲养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按照“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的原则,及时诊断和治疗病猪。发现疑似非洲猪瘟的情况,立即上报主管部门进行诊断。一旦确诊,那么就要积极的配合疫区防控工作,同时也要配合疫区的管理工作,对死猪采用一定的焚烧、深埋等无害化的处理。

3.5 强化检测工作,保障生物安全

从政策角度出发,可借鉴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在实际进行强制防控工作的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农村散养生猪养殖户来说,要把握机会,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可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作为重点内容,配合国内外,尤其是国内重大猪瘟疫病的典型案例,突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养殖户的防控意识,提高其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配合度。在实际工作当中,政府部门应该派遣专业人员对村级防控人员及其防疫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对于实际防疫工作当中都不良现象,例如,养殖户不愿意配合、村级防疫人员不愿意配合、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等,应该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工作经验等对其进行有效改善,以保证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与不断优化。结合当前“互联网+”以及农业大数据建设,为基层防疫员建立非洲猪瘟防控信息档案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提升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在线监测、审核、核实、评价等功能。对于防控效果的检测与评价,基层防疫人员可以将收集到的数据材料,在线上传至专业的检测与评价机构,从而及时明确自身在防控工作当中的不足,以及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明显减少其工作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防控程序,提升防控工作效率与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了解基层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以及当前的防控现状,利用合理的防控措施加强对生猪养殖的疫病防控,加强宣传与监督,提升流通管理,对基层非洲猪瘟防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其他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控,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李跳雪.娄底市基层非洲猪瘟防控难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动物保健,2022,24(9):108-109.

[2] 孟昭才.反思非洲猪瘟防控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J].中国畜牧业,2022(15):31-32.

[3] 王文建,李仕海,蒋辉胜.南漳县非洲猪瘟区域性防控病原学检测管理措施及对策[J].中南农业科技,2022,43(1):55-57,95.

[4] 陈立州.基层畜牧兽医站如何防控非洲猪瘟疫情[J].畜禽业,2022,33(6):39-41.

[5] 李英林,周可磊,徐文福.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下对凉山州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考[J].四川畜牧兽医,2022,49(6):15-17.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
县级电力财务稽核管理研究
关于师范类高校植物景观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文献综述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