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写好“五全”文章

2023-07-06 09:06孙泽宇熊黎明王俊杰
党员生活·下 2023年6期
关键词:枝江枝江市村民

孙泽宇 熊黎明 王俊杰

田間地头,村民共议致富道路;屋前院后,居民共建自治方案;园区工厂,企业共享产业资源……

2019年,宜昌枝江入选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第一批试点县市。

几年来,枝江市坚持以“共同缔造”活动为抓手,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形成理论全武装、触角全延伸、资源全整合、组织全覆盖、功能全提升的“五全”枝江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先锋引领 扮靓美好家园

在迎宾大道北侧一片狭小的空间内,原市文体局、市工商局、市图书馆、市广电服务公司和邹台一巷的5处居民楼,相互拥挤了30余年。

居民高昌玉说:“7堵围墙把这么小块区域切分得支离破碎,何时能推掉?”很快,这里被划入旧改片区。

破墙合体,党员先行。在七口堰社区党委指导下,5位住在不同小院的老党员组建新小区党支部。2020年底,小区49名党员带头,将院内围墙全部拆除。

原来的五小院也有了共同的新名字——新和小区,寓意新建家园、和美生活。

“请不起物业公司,大家得想办法自治!”小区党支部又发布“征集令”博采众议。“首先解决停车问题。”“我可以当管理员。”“车位开放社会共享,增加公共收益。”……大家共商自治方案。

去年,包含社会停车、道闸广告等收益,小区公共收入共计28863元,居民也有惠民分红。

眼下,一条长贯大院的晾晒杆成了居民的“连心桥”。“你帮我晒,我帮你收,五家人变成了一家人!”小区党支部书记耿顺安说。

庄园霓虹招彩、村居干净整洁、池水清澈见底……如今的董市镇曹店村,欣欣向荣,一步一景。谁曾想,村里此前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因周围8户村民私自填埋种菜,二组的一洼堰塘又脏又臭。

2019年,村党支部分别选出34名党员中心户和22名联户长。“吃了的吐出来,拿了的还回来!”湾子会上,二组联户长周绍云率先发话,舀了一盆石灰粉来到塘边,“我填了8米宽,我先划出来。”

“治水是好事,我也划出来。”党员姚国法主动跟进。就这样,装着石灰粉的小盆传到了第三户、第四户、第五户……

村党支部积极发动联户长、党员中心户,让群众站C位、唱主角。建设家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479户村民自拆猪圈、牛栏,主动迁走100多座坟,让地新建月季公园。

在枝江,通过构建并优化多层级、多类型、多功能的基层治理单元,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在城市和农村,枝江构建“社区党委/村党支部(总支)—小区(片区)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小组(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湾落党群服务站(党小组)—楼栋联户长/党员中心户—党员”五级架构,推动基层治理单元更好协同联动、服务群众。

目前,枝江成立154个小区(片区)党支部、推选921名楼栋党小组组长、明确1299个党员中心户,社区全覆盖;成立786个村民党小组、推选4430个村湾党员中心户,农村全覆盖;全市推选5059名联户长,将治理触角延伸至基层末端。

资源下沉 汇集治理末梢

共同缔造,需整合上下各方力量。

近日,问安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的3名年轻干部顶着烈日,一一走访全镇24个村和社区,悉心指导基层干部操作高科技设备。“编制下沉后,他们3个小伙子成了所里的中坚力量,也让镇里的管理能力强筋健骨。”问安镇党委书记杨爱丽说。

一直以来,镇所由市局垂直管理,一旦市局差人手,这3名刚到镇所没多久的干部,就会被借调走。

在该镇重点推进的耕地流出整改工作中,需要操作使用卫星云图系统,通过系统中显示的图斑,才能精准定位到具体整改地点。镇上、村里的干部大都看不懂系统,懂技术的年轻人常被抽调。

针对基层责大权小,事多能弱的困境,枝江市探索推进镇管理体制改革,增强镇管理社会和群众服务能力。6个镇机关内设机构由24个增加至36个,镇直属事业编制总数由31名增加至285名。

在问安镇,包含了人社、城管、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利等多个职能系统的18个编制下沉。“乡镇能拥有更加自主的调配能力,这些干部也能更专心地服务基层。”杨爱丽说。

6月6日,枝江市选派干部下沉社区工作对接会召开,现场为退休同志颁发“共同缔造社区指导员”聘书。在社区,一名退休老同志担任社区治理顾问,一名临近退休老同志进行传帮带,一名年轻同志挂职学习锻炼。

长期以来,枝江常态化开展“双报到、双报告”活动,66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方式,及时为群众纾困解难。截至目前,共选派245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担任共同缔造指导员,实现帮扶全覆盖。

今年,“一厅N点”自助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优化,174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枝江深化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聚焦群众和市场主体关注的热点、基层治理的难点,推动市级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下沉;加快教联体、医联体、农合体、安联体、智创体等公共服务共同体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除此之外,枝江深化镇(街道)财政体制改革,推动收入和财力向镇(街道)倾斜,建安税由原来百分百归市直,调整为属地乡镇分两成。去年,下划镇(街道)管理纳税户4606个,下划地方税收收入5.5亿元,让镇级有更大财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到底到边 覆盖最小单元

几年前,湖北省化肥厂将位于马家店街道的家属区移交地方,国企大院几十年较封闭的生活格局,一夜打破。

2020年11月,杨家垱社区党委成立,接管省化宿舍。“过惯了吃大锅饭的日子,现在却要外人来管。”居民心里不是滋味。“大家自己的小区,当然由大家自己来管!”刚刚上任的社区党委书记孟丽芳说。

了解到居民自發成立了20个文体社团,社区党委让出党群服务中心部分场地,并邀请居民来“选房”:“新面貌不能改了老传统。”

“一楼的大房间可以装上落地镜,给舞蹈队排练。”“剪纸社团得有个安静地方,顶楼远离喧嚣,可以给我们用。”……居民变身“空间规划师”,共同规划文体活动新阵地。

10余次议事会后,居民逐渐习惯自己协商小区事。社区党委一一落实,按照不同功能将20余间房装修一新,居民有了“共享舞台”。

共绘基层治理“同心圆”,枝江市坚持党建带群建,激活自治组织带动群众。全市483个自治组织围绕急难愁盼问题,组织群众参与社区公共事项协商、决策、实施和监督。

过上美好新生活,社区党员和社团成员发挥带头作用,吸纳百余居民成立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社区治理。

组织不仅凝聚了居民,还链接了产业。姚家港化工园内,龙头企业释放动能,与10余家企业共享了“化工血液”——工业蒸汽。

过去,园内企业各自为阵,彼此陌生。2021年,枝江市组建化工产业协会党委联盟,吸纳46家企业参与,企业之间开始“破冰”携手。

“1.7MPa的蒸汽管廊,急求!”去年,园内企业山东海科有了困难。“我们的蒸汽用量大,有富余,大家可以一起用。”会长单位湖北三宁化工伸出援手。

困难一起扛,办法一起想。眼下,山东海科共享了7.5公里的1.7MPa蒸汽管廊。“不用新建锅炉,节约了百万成本!”山东海科项目负责人说。

上下游互为配套,企业串珠成链。6月初,园内一座共享智慧仓库内,大卡车和小板车穿梭忙碌,热火朝天。

“仓库储存了阀门、螺丝、管道等通用件,供园内企业免费使用。”化工产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熊光福说,大家可以在公共网络平台下单,像网购一样方便。

在党建联盟的引领下,姚家港化工园相继组建化工产业联盟、科创智库联盟、企业安全联盟,各企业共同打造千亿园区。

凝心聚力 掌舵振兴之路

董市镇双湖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世世代代耕种水稻。1996年,秭归68户三峡库区移民迁来,村里人口多了近一倍。

然而,来自“脐橙之乡”秭归的移民,对水稻种植倍感陌生,十多年过去并无起色,甚至动摇了在枝江生活的信心。

2014年,移民户郑兴旺萌生了“改稻种橙”的念头。一时间,几十户移民纷纷跟进倡议。

水田改旱田,是摆在眼前的头号难题。村党支部找来农业专家,经历数十次勘查试验,终于成功。

近年来,在移民“反哺”下,不少老村民也“投奔”种橙大军。目前,全村共有200余种橙户,种橙面积超过2000亩。

郑兴旺掐指一算:原来一亩水田年产1200斤水稻,年收益1500元。而一亩旱田将近年产5000斤脐橙,一年下来能卖个万把块。

种上来自老家的脐橙,秭归移民在枝江越过越好。“我们早就忘记自己是移民了,好日子是大家共同干出来的!”郑兴旺笑着说。

议事共商的理念在枝江遍地开花。盛春时节,游客纷至沓来,问安镇的老街成了热门打卡地。

老街东边连着袁码头村,西边连着同心桥村。“两村之前都在种花卉和苗木,你搞你的,我搞我的,完全干不到一起!”袁码头村党支部书记艾华新说。

破除隔阂,组织先要融合。2018年,问安镇党委建立起同心缘片区党建联合体,邀请村民“街心夜话”,共同协商两村事。

“从现在起,你我重复的事别再干了。”艾华新说。“花卉和苗木,首先得分开种!”同心桥村村民也直抒胸臆。“你们村有花海,那我们就专心种苗木。”

眼下,同心桥村建成以观赏体验为主的同心花海景区,袁码头村则开发以采摘实践为主的农旅综合体殿春公园。两村一街珠连成串,融合成大景区,发挥出1+1>2的效果,每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

“同心花海有公厕了,再建旅游公厕就放在我们村呗!”“那你们就把民宿项目给我们搞,免得又‘打架!”……

产业同兴,村民同心。如今,两村实现了人力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等方面联享共通。今年,两村还携手办起了“村晚”和运动会,亲得像一家人。

通过广泛开展“湾子会”“屋场夜话”“七点议事厅”等议事协商活动,枝江变“群众想干的”为“我们要干的”。目前,各村(社区)已进行活动2万余场,协调解决群众诉求4600余条,为群众办实事1800余件。

筑基强效 共享致富红利

“对外餐饮怎么搞,大家今天议一议,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4月,仙女镇向巷村党支部通过湾子会、党员代表会等形式征求村民意见,共同商议这一新点子。

随着向巷村的“网红”流量不断增加,如何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饮食需求,成了新挑战。

“自己建餐馆投入太大,村里负担不起,万一没人来吃就亏大了。”“直接把公园里的铺位招租,又体现不出我们的特色。”会上,村民们抠起了脑壳。

“一户一次只接待一桌客人,让大家在投入最少的情况下增加收入。”村党支部委员王红梅建议各家开办“一桌饭庄”,大家纷纷响应,湾子会现场确定了第一批试点农户。

“一桌饭庄”启动营业至今,生意兴隆,每天订单不断。“我们每天只做一桌菜,平均利润是100块。一个月下来就有3000块钱收入,这样也没误了农。”村民张银梅说。

不搞单打独斗、坚持融合发展一直是向巷村的发展基调。近年来,枝江市仙女镇向巷村坚持党建引领,动员村民踊跃参与集体经济发展。

过去,依靠柑橘过活的向巷村求量却不求质,销售价格持续走低,橘农收入微薄。

“还是要让产业转向高质高效,让老百姓尝到真正的甜头。”村党支部书记周代年说。2018年,向巷村探索集体抱团发展之路,以200亩金秋砂糖橘为示范引领,连片带动全村26户村民柑橘产业品改。

立足产业,群众参与,共享红利。2019年,向巷村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吸纳村民现金入股74.3万元。去年首次分红时,最多的村民分得2197元。

为提升经济功能,枝江市探索“十位一体”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让农民深度参与产业链、价值链,共享改革发展红利。2022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1.6亿元,带动农民合作社594家,辐射农户18万户,增加农户收入10.8亿元。

随着共同缔造理念的深入人心,枝江的城乡面貌、群众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群众从旁观者转变成了主导者、参与者、受益者,政府单向管理转变成了社会多元参与。

近年来,枝江市坚持以共同缔造为抓手,强化组织引领作用,不断探索和完善共同缔造“枝江模式”,做到问需于民、聚力于民、赋权于民、问效于民、造福于民,真正实现“主意大家拿、办法大家想、事情大家做”。

猜你喜欢
枝江枝江市村民
小鬼当家
货比两家乐趣多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枝江石油的一次远足
枝江市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经验与不足
True Joys in Life
枝江柔雅白酒风格浅析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