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1

2023-07-07 01:56王景琳徐匋
古典文学知识 2023年5期
关键词:南郭子游齐物

王景琳 徐匋

〔题解〕自从刘向把《庄子》内篇一分为七,并把第二篇定名为“齐物论”,对这三字篇名的解釋可就热闹了。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第一种是把“齐物论”中的“齐物”二字连读,这样,“齐物论”的意思便是论说万物一齐的道理。但是《齐物论》开篇明明说的是齐同“是非”之论,也就是各种“物论”,于是就有了第二种解释:这就是把“齐物论”中的“物论”二字连读,“齐物论”的意思便成了齐同物论。第三种看法比较折中,认为“齐物论”包括了“齐论”与“齐物”两个方面。庄子先“齐论”然后“齐物”,“齐物”与“齐论”平分秋色。第四种看法是对第三种的发展,认为“齐物论”以“齐物”为主,兼顾“齐论”,但“齐物”的目的却在于“齐论”。

以上这四种说法在《庄子》研究领域都很有影响。相对而言,第三、四种说法对《齐物论》内容的概括更为全面。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庄子作《齐物论》,并不是要分别阐发“齐物”与“齐论”这两大命题,也不是要以“齐物”去“齐论”,而是要以“齐同物论”去“齐同万物”。也就是说,庄子论述“齐同物论”的目的还是落在“齐同万物”上,而不是反过来的。因此,《齐物论》一篇才从“齐论”入手,最终以“齐物”作结。

庄子为什么要通过“齐论”来“齐物”?这是由庄子“万物一齐”的思想主旨决定的。庄子所说的“物”,指的是世间的一切,自然也包括人,也就是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意思。而齐物的重点又在于“齐人”。当然,庄子“齐人”不是要齐人的高矮胖瘦,人形体上的差异,而是要齐人的生老病死,贵贱贫富美丑,齐的是人格,是人心。人心齐了,没有了“己”,没有了“成心”,物论自然也就随之消失了。

那么,怎样才能“齐”呢?关键是要用“心”来齐。庄子并不否认万物之间存在着差别,但是在差别中,却存在着同一性。这个同一性就是“道通为一”的“道”。假如人能够用“心”认识“道”、体会“道”,那就能够用“心”来泯灭“物”的差别。这也是为什么《齐物论》要从修“心”的“丧我”开篇。

庄子说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今译

南郭子綦靠在几案上,仰头朝天缓缓地吐气,似乎神与形分离了一样。颜成子游侍立在面前,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形体固然能让它像干枯的树枝,难道心灵也能让它像死灰一样吗?今天靠在几案上的您,与之前靠在几案上的您怎么完全不一样呢?”

南郭子綦回答说:“偃,你问得好啊!现在我已经完全没有了对世间万事万物的看法了。你知道吗?你只听到过由竹箫演奏出来的‘人籁,却没有聆听过‘地籁;就是聆听过‘地籁,也一定从来没听过‘天籁。”

说庄子

《齐物论》的开篇极富画面感:庄子推出的这位仰天缓缓吐气、形神分离、心如死灰的南郭子綦一下子便抓住了人的眼球。他在做什么?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一副离奇古怪的样子?原来这就是庄子要在《齐物论》中大做文章的重要概念“吾丧我”。

所谓“丧我”其实就是《逍遥游》中“至人无己”的“无己”。“我”和“己”意思相同,指的都不是人的形体,而是人在个体的人生经验中逐渐形成的对世界万物,包括人以及种种是非之争的固有看法。人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我”,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以“我”的一己之见,去看待、衡量周围的一切,于是“是非”“物论”也就随之产生了。庄子认为要“齐物”,先得从解决人心入手。一旦人能“心同死灰”,真正“丧我”,“无己”,就能进入“天籁”的境界。

与庄子《内篇》中所阐述的“心斋”“坐忘”“修德”“守”等修炼过程相似,“丧我”也需要一个修炼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这也是为什么颜成子游注意到“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的变化。按照庄子的设定,“丧我”的人,在外人看来表现出的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而他的心,他的精神却在一种特别的人心体验中,进入了一个“无己”的自在逍遥的精神世界。

“丧我”就是《逍遥游》中的“无己”,那么,什么是“人籁”“地籁”“天籁”呢?

“籁”即箫,是一种竹管制成的乐器。“人籁”指人吹竹箫发出的声音, “地籁”和“天籁”显然也是指声音。既然“三籁”都是声音,也都被南郭子綦用来解释“吾丧我”,从郭象《庄子注》开始,“三籁”相同的说法就占据了主流。可是,倘若“三籁”果真相同的话,庄子为什么不只用一个“籁”字,而要用“人”“地”“天”三个不同的词语修饰“籁”呢?

南郭子綦在解释“吾丧我”时,对颜成子游说“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在“三籁”中,南郭子綦认为颜成子游知道什么是“人籁”,所以对“人籁”一掠而过,而后极为详尽地解释了什么是“地籁”,最后又以暗示的方式,向颜成子游透露了什么是“天籁”。从南郭子綦详略不同的解释上,可以看出庄子绝不认为“三籁”是相同的。否则,颜成子游已经知道了“人籁”,也就同时知道了“地籁”与“天籁”,何劳南郭子綦再做一番解释呢!

既然庄子借南郭子綦之口,费了这么多口舌去渲染描述“地籁”“天籁”,这三者之间一定存在着极大的不同。而要了解“三籁”究竟指的是什么,彼此间有着什么不同,各自又有着什么样的象征意义,且看庄子慢慢道来。

庄子说

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而独不闻之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者、叱者、吸者、叫者、者、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今译

子游问:“请问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子綦回答说:“大地吐出来的气,名为‘风。风不发作则已,一旦发作,成千上万不同形状的大孔小穴都会随之怒吼起来。你难道没听过长风呼啸的声音吗?山林在大风中摇来荡去,百围大树上的窍穴,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张开的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柱上横木的孔,有的像曲木制成的盂盆,有的像捣米的舂臼,有的像深池,有的像浅洼;它们所发出的声响,听起来有的如急流激石,有的好似羽箭飞行,有的像叱咤风云的吼声,有的恍若低微细弱的呼吸,有的似乎是人在高声呐喊,有的又像人号啕大哭,有的如深谷发出的深沉慨叹,有的又像哀切的悲鸣。风在前面呜呜地唱着,窍穴在后面紧跟着呼呼地和着。清风徐徐,相和的声音就小;狂风呼啸,相和的声音就大。烈风一停,各种各样的窍穴就都寂静无声了。你难道没看到风已停,可树的细枝末叶仍在摇曳摆动吗?”

说庄子

好一篇精彩的“大风赋”!庄子不愧是文辞瑰丽、想象奇幻的文学大家,一连串的排比句,一气呵成,奔腾直下,把在风的作用下,千姿百态的洞穴发出的千奇百怪的“地籁”,写得酣畅淋漓。不过,庄子写风、写洞穴的真实目的,却不在于描摹风吹山林的自然景象,而是借洞穴隐喻庄子时代“物论”的喧闹,点出貌似惊心动魄、摧枯拉朽的“众窍”不过是在随风而应的和声而已,并无来自自身的声音。

战国时代,学派林立,每一派都有自己的领军人物。一旦领军人物发出一番“宏论”,不但自家大大小小的“弟子”必定随之喧闹一番,就是其他学派的各色人等也不免跃跃欲试地跟着大作一番文章。无论是“泠风”“飘风”还是 “厉风”,“风”吹向万物的力度都是同样的,但由于林中“窍穴”的形状大小、所处位置各异,反响也就大有不同。然而,这真的是“窍穴”自己发出的声音吗?“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泠风则小和 ,飘风则大和”,原来他们并不曾自己发声,只不过是随着风的大小应声附和而已。“窍穴”深且大,闹出来的动静自然也就大;“窍穴”浅而小,发出的声音自然也就微而弱。

这一幕幕风吹万物、惊心动魄的情景,不就是当时热衷物论的人们竞相喧嚣的真实写照!不过,尽管大大小小的物论制造者可以搅得一时天翻地覆,“拉杂崩腾,如万马奔趋,洪涛汹涌”(清宣颖《南华经解》), 可一旦“风”停,“众窍”也就一片寂静无声,消失得踪影全无。可见这些曾经貌似气势磅礴的“众窍”实际上竟腹中空空,并无一物;还有那些连窍穴都算不上的细枝嫩叶,风停之后还禁不住继续摇曳,以显示自己的存在,岂不是太不自量力,太可笑了吗?

庄子说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今译

子游说:“地籁是各种窍穴发出的声响,人籁指人吹箫管发出的音乐,那么请问天籁又是什么呢?”子綦说:“风吹万千洞穴所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而又能使它们自己停下来,这都是由于各种窍穴的形态所致,那么,使它们能够发出声音的又是谁呢?”

说庄子

南郭子綦很可能自认为他把人籁、地籁、天籁说得明明白白,颜成子游似乎也听明白了。可从庄子到魏晋只不过是几百年的时间,人们却闹不清南郭子綦究竟说的是什么了。

要想明白“三籁”到底指的是什么,我们还得先从“人籁”说起。

“人籁则比竹是已”,仅此一句,字面意思好理解,但是这一笔带过的话中又透露出怎样的信息?或者说有着怎样的寓意呢?

如果说“地籁”活生生地勾勒出了物论给当时文坛政界带来的群情激昂、鼓噪喧闹的众生相,“人籁”则是对另一类物论者的素描。“籁”是竹箫,一种乐器。“人籁”是人吹竹箫发出的声音,这里指的是取悦听众的演奏。要取悦听众,无论是独奏还是合奏,都得有一定的规则,必须按照既定的乐谱来,也不能吹出杂音。庄子在说“物论”时,特意捎带上“人籁”,实际上隐喻的是一批御用文人。御用文人发声的最大特点,就是无论悲喜都得遵从主办方或听众的意志,迎合听众的口味,是要看人眼色行事的。这一点,人人心知肚明,庄子自然也无需赘言。

与“人籁”相比,“地籁”的形式似乎大为不同。由于众洞穴形状各异、所处位置各不相同,随“风”发出的声音自然也就喧闹纷杂,好像大家都能自成一体,独立发声一样,不需要服从什么总谱。可庄子偏偏一语道破了天機,说这千姿百态的“地籁”,不过是“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的应声之作罢了。一旦风停,一切归零,就什么都没有了。很明显,“地籁”是当时“百家争鸣”喧闹景象的生动写照。这绝不是庄子所要肯定的。

至此,我们知道庄子的“三籁”中,“人籁”与“地籁”都是说物论的。那什么是“天籁”呢?

要解开这个谜,如何理解“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成了关键。仔细琢磨这几句话,确实让人疑惑,难道南郭子綦真的是在解说天籁吗?其实,他仍然没有正面回答什么是天籁,而是继续沿着“地籁”的话题说下去,来暗示天籁。

这两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地籁”都是由发声者自己随风而动,自己发声,而又自己止息的,一切受控于心中的“怒者”。这样来说的话,“怒者”究竟是谁就成了解题的关键。至此,我们不妨先回过头来,看看南郭子綦为什么要提到“三籁”。

“三籁”是从“吾丧我”引发出来的。南郭子綦说“三籁”是要解释“吾丧我”。这里的“怒者”应该是呼应“作则万窍怒呺”之“怒”,暗指那个“怒者”就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那个“我”。也就是说,“物论”犹如“人籁”“地籁”一样,都是人心也就是“我”造出来的。如果人能丧了“我”,没有了“怒者”,那就是南郭子綦“丧我”之后进入的境界,在外人看来是身如槁木,心如死灰,而在“丧我”者的心中,却是“希微杳冥,如秋空夜静,四顾悄然”(清宣颖《南华经解》),是一种“无声之声”,也就是没有是非物论的境界。这就是“天籁”,也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想境界。

所以说“三籁”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声音,更准确地说是代表三种不同的境界。“三籁”之间非但不同,而且“天籁”还是对“人籁”“地籁”的直接否定。只有“无声之声”的“天籁”才是庄子所推崇的,也才是与自然相通的。这样的境界,不需要通过声音来表达,而是要通过内心的领悟去感受。

◆ 王景琳

曾任教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现为加拿大政府外语学院汉语言文化教师

◆ 徐 匋

曾任教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现为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外语系教师

猜你喜欢
南郭子游齐物
LIFE, ENTANGLED
Life, Entangled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东小学作品集
谁在“滥竽充数”?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齐物观念
王汝青
Later Wittgenstein’s Rule-following Paradox and Chinese Philosophy of Meaning
练字
小八腊子游中国馆
上学大迷宫等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