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读文本到解读文化:论名著类课文阅读教学的应有视点

2023-07-10 16:25王永
考试周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王永

摘 要:文章从文化视角对小学阶段的名著单元——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名著教学进行了分析说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并不是纯粹的传统文化教学,但是就本单元独特的文本性质而言,传统文化的渗透是教学过程中避不开的目标。落实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从文化视角解读文本,将这个目标巧妙地融入文本阅读的教学中。

关键词:名著类课文;阅读教学;文化解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21-0055-04

教材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语文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分阶段规定了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小学低年级要“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小学高年级要“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的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有更高的站位,要明确把握编者的意图,在教学中尽量做到教学目标高立意、传承对象范围广、传承过程凸显语文学科特点等。

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文学名著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虽然同为小说,名著类课文因其文本的特殊性和典型性,对它的教学一定程度上要与其他小说类课文的教学区别开。

一、 教科书中的名著是什么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第5课《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第6课《景阳冈》选自《水浒传》;第7课《猴王出世》选自《西游记》;第8课《红楼春趣》选自《红楼梦》。

整整一个单元,聚焦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聚齐了古典四大名著。并且与以往的各个版本的教材主要区别在于,本单元节选的四篇课文对原著的改编较小,除《草船借箭》以外(课后仍补充了部分原文),其他三篇几乎是原汁原味的原著。这一特点让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压力倍增,既要照顾全文的情节,又要解释原著中年代久远的词汇;既要分析人物,又要传承文化。所以,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会无法实现教材编排的初衷。

二、 教科书中引名著为哪般

(一)激发兴趣

教科书中的名著,其实是教材编者投稿的一个“引子”。通过对这个“引子”的阅读、学习,引导学生领会名著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课外阅读整本书的興趣。这才是教材编排的重要目的,也是名著类课文教学的重要价值。

(二)习得方法

名著是经过时间沉淀,经过历史筛选流传下来的文学精华。鲜活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小学生看不透的,至少是暂时看不透的。所以,对这一类课文的教学,必须适当地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如何看情节、品人物等。这些读法的指导,将会在学生以后的阅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从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语中可以得到印证——“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三)传承文化

名著中的一器一物,一个人名一处地名,大多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相比于古诗文,名著类课文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更具影响力,因为虽然诗词歌赋有极大的文学价值,但是自古以来“细民所嗜,则仍在《三国》《水浒》”。

所以,对名著类课文的阅读教学,教师眼中不能仅有文本,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看得到文化、能够读得出文化。

三、 从解读文本到解读文化:名著类课文阅读教学的应有视点

基于以上分析,名著类课文的教学目标应该有以下三个:其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二,教会学生一定的阅读名著的方法;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在名著阅读中汲取文化营养。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目标三是目标一和二的载体,在课堂上要是重点落实的。道理在于,名著流传千百年,其自身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我们在阅读和教学过程中品读人物、情节、语言和写作手法,就是在接受文化的渲染。

所以,对名著类课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应该从解读文化开始。

(一)读人物——识文化符号

四大名著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有些人物已经成为某种特征的代名词,如,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关公,是忠义的楷模。经过几百年的流传,这些人物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殊的符号。所以,当我们在舞台或影视剧中看到某个历史人物,人们往往评头品足,说这个演得像,那个演得不像。难道人们见过这些历史人物?不是,那是因为这些人物的历史文化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形象。

从文化视角解读人物,原则是忠于文本,基于学情,但同时也要略高于学情。

以《景阳冈》为例。《水浒传》卓越的文学成就是刻画了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人有其性情,人有其声口”,作者凭着高超的手法,将一百零八将写得各不相同。武松就是作者着重墨刻画的人物之一,千百年来,武松凭着“景阳冈打虎”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带有强烈中国英雄气息的人物。相信课文编排的时候也受到这一现象的影响。

当然,课文选择这一篇故事还有其他原因。《水浒传》写人,往往会将人物的个性特点散落在一串的人物遭遇中完成,体现出人物的成长过程。但是武松例外,这个人物一出场,作者就将他的个性进行了定格,武松开场第一战,就表明了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态度。

当店家提醒武松山上有虎,武松先不信后发怒。当他在冈下看到官府的榜文,得知真的有虎,武松的态度先是“欲转身回酒店”,然而念头一转,“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于是,他把自己逼上了虎山,并最终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

这个经过会让人不自觉想起一个成语——暴虎冯河。笔者也相信施耐庵在写作时一定也深知这个成语的寓意,但是他刻意给武松安排这样的开场。“暴虎冯河”,出自《论语》,“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空手打老虎,死也不知悔改的人,我不和他交往。”武松不就是这样的人吗?武松自出场就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他代表的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类人、一类现象。这就是这个人物的文化属性。

有人说,这样的解读岂不是有损武松的英雄形象?施耐庵笔下的水浒人物不是神人,都是凡人,他们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凡人应有的缺点。《景阳冈》的故事,所要表现的只是武松的武艺高强。如果为了刻画武松勇猛,那么当他得知真的有虎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斗志昂扬,而不是轉身回去;如果安排他用刀或棒打虎,也不能充分展现武松武艺的高超。所以,我们很欣喜地看见在《景阳冈》课后的习题中,有这样一道辩论题:“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一种是勇敢,一种是鲁莽,你有什么看法?”这就意味着编者在以开放的胸怀,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也在引导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这个人物。

同武松一样,名著中的许多重要的人物、许多著名故事流传至今,仍在吸引一批批学者不断进行研究,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人物身上都带着浓重的传统文化气息,他们就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的符号。

(二)读语言——识文化载体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都离不开文字这一重要载体,汉字富有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伟大的祖先凭借着超人的才气和智慧为我们留下了瑰丽的精神财富,对其继承与发扬,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正是这个重任的核心内容。

与教学其他的文本所不同的是,名著的语言往往既有白话文的平铺直叙,又有诗词歌赋的诗意表达;既有书面语言的规范技法,又有街头说书文学的口语习惯。所以,教学名著类课文,仅有教学眼光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审美眼光。

以《猴王出世》一文为例,我们在教学时,需要抓住文本语言的以下两个特征。

1. 整齐美

课文选段没有选取原文中的诗词部分,但即便如此,文中仍处处可见诗词一般整齐的语言。

如开头描绘石猴出生后的生活状况“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用铺陈与排比相结合,“四四二”三个语块共十个短语组成一句,每个语块内的短语又以对仗形式组成,使得全句显得十分整齐。

这一部分并不是主要故事情节,教学中很容易被一带而过。然而这一类句子是最能表现名著语言特色的,所以,在解读文本过程中,我们必须擦亮审美的眼睛,不能轻易放过这样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2. 节奏美

像上面的语句,因为具有诗歌一样的形式,所以在具备整齐美的同时,往往带有明朗的节奏美,读起来是朗朗上口的。然而,名著语言的节奏美不止于此。

以《景阳冈》为例。故事主要分为喝酒、上冈、打虎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的语句多是长句,运用一组长镜头将故事缓缓讲出来。然而到第三部分打虎环节,短句渐多,目的是要利用句式的短促来表现打虎时武松的害怕,制造紧张气氛抓住读者的心。长短句节奏运用得恰到好处。

除此以外,从全书的故事安排来看,也充分照顾了读者的阅读情绪。林冲的故事读来让人压抑,所以安排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让读者畅快一回;宋江的故事读来让人憋屈,所以在柴进庄上将宋江暂时放下,开始写武松打虎。阅读情绪节奏的把握,使我们在读书时不会产生倦怠感。这就是名著,这样的文本价值应该转化为相应的教学价值,不然我们的教学将辜负“名著”二字。

(三)读情节——识文化内核

小说最精彩的、最能吸引学生的,自然是情节。读情节最直观有效的方法是看电视。如果我们的教学没有挖出情节背后的文化内涵,没有看透情节所要给予我们的启发,那还不如组织学生一起看电视剧。四大名著的很多故事情节中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内涵,所以,解读情节也是我们寻找传统文化的内核的过程。

以《猴王出世》为例。《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这样一部看似光怪陆离的小说,能够成为四大名著之一,与它深刻的主题、奇特的想象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开书第一回《猴王出世》,就已经表现出了这部著作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1. 石文化的崇拜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人、猴、石头,猴王出世,偏偏是从石头中生出,只是巧合?当然不是。

远古时代,石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工具。所以,直至今天,仍然有人喜欢把玩石头。这是融在血液里的石崇拜,所以猴王生于石头之中。

2. “石破天惊”的隐喻

人从石头里生出,是吴承恩原创吗?不是。《淮南子》中记载着一个小故事,治水的大禹的妻子化为了石头,后来石破生出一小儿,就是后来建立夏朝的启。无独有偶,石猴的出世,让原本处于自由王国的花果山,很快走向了王治。

3. “纵身一跃”的启示

猴子们来到水帘洞前:“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可后来我们知道,钻进去寻源这件事情是几乎没有难度的,猴子们都进得去。可是,偏偏是石猴成了王。这启示我们,很多事情往往没有想象得那么难,我们没做好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大部分情况下,是因为我们没有那纵身一跃的勇气。

4. “石猴成王”的象征

石猴仅仅跳进水帘洞又跳出来,就成了花果山的王。这一点本领能够服众吗?石猴成王的缘由并不仅仅于此。部落氏族时期,首领的产生,是看这人对部落有什么巨大贡献。石猴找到水帘洞,“大庇天下寒猴尽欢颜”,这才是它稳坐猴王位子的重要原因。

一斑可以见全豹。开篇第一章就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的文化长卷,可以想象《西游记》全书的文化内涵有多么深厚。当然,我们不是要将《猴王出世》教成一节中国古代文化的博览课,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小故事引入教学,作为拓展材料与课文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去发现课文背后的文化根基,这样的好处有以下三点:其一,可以大大激起学生对《西游记》的阅读兴趣;其二,可以纠正学生的观念,让他们明白,了解名著只看电视剧是不够的,只有阅读原著才能见识到更精彩的内容。而这一点正是课文编排的初心所在。其三,结合课文引出历史和文化,这是语文课程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自然的融合。

(四)读手法——识文化精华

小说,最早出现于唐朝,当时称“传奇”。经过宋元的传承演化,最终于明清时期,小说这种文体的创作水平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这个过程中,小说的叙事手法、人物的塑造手法经过不断地改进,最终成就了四大名著,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学阶段,我们不能开展小说创作理论的教学,这是偏离学情的高目标教学。但是,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基本的叙事技巧及塑造人物的手法,因为,这既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技巧,又是学生读名著的必备方法,还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的语文要素之一。

就小学生而言,我们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可以教会学生以下阅读方法:

1. 悬念设置法

《草船借箭》故事中,周瑜处处为难诸葛亮,而诸葛亮却自投罗网,将造箭时间从十天改为三天。故事中,诸葛亮偏偏不说明他这样做的道理和原因。不是诸葛亮不说,是作者不说。作者在这里是故意设计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去看看最终诸葛亮如何成功或是落得什么下场。对五年级小学生来说,这一种创作手法是完全可以看懂,并且可以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的。

2. 背面敷粉法

这是小说塑造人物的常用方法,现在多称作“侧面描写”或“对比描写”。这种手法不仅能够更加立体地塑造人物形象,还能够让读者在阅读时准确识读人物个性。

仍以《草船借箭》为例。就造箭一事,用鲁肃与周瑜对比,可以看得出周瑜奸险,鲁肃忠厚;用鲁肃与诸葛亮对比,可以看出鲁肃老实,而诸葛亮机智善变。

教学中,对故事的内容,学生读过课文很容易把握大意,从一定程度来说,读人物方法的教学要比故事的内容更加重要,因为这对学生后续阅读名著至关重要。

以《水浒传》为例。武松打虎算不算为民除害?我们可以拿他和鲁智深对比。鲁智深总会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及时出手,救金翠莲、救桃花山刘小姐、救林冲、救史进;再看武松,杀嫂、杀西门庆情有可原,可是,后来他为施恩出头醉打蒋门神,真的应该出手吗?

在這样的对比下,二人的个性区别顿时清晰。

文章从文化视角对小学阶段的名著单元——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名著教学进行了分析说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并不是纯粹的传统文化教学,但是就本单元独特的文本性质而言,传统文化的渗透是教学过程中避不开的目标。落实目标需要我们从文化视角解读文本,将这个目标巧妙地融入文本阅读的教学中;在教学时,结合着具体学情,将它恰当地嵌在教学活动中。这样的名著教学,才发挥了名著的阅读价值,实现了名著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温小军.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的“部编本” 语文教材[J].课程教学研究,2017(5):35-39.

[2]韩田鹿.成为更伟大的自己:西游启示录[M].上海:中华书局,2021.

[3]鲍鹏山.鲍鹏山新说水浒[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应拒绝“伪问题讨论”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