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3-07-10 17:08周艳杨宇亮周颖杰鲁春阳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18期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周艳 杨宇亮 周颖杰 鲁春阳

[摘 要]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针对既有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要求,探索适应新型空间规划的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以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在剖析人才培养方案定位的基础上,分析国土空间规划转型下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为丰富我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理论教育和实践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多尺度视角下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及其反馈机制研究”(42101278);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大项目“‘智能+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全面学分制的改革与实践”(2021SJGLX028);2022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数据赋能视域下高校教师智慧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2022YB0339)

[作者简介] 周 艳(1986—),女,云南兰坪人,博士,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讲师,主要从事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研究;杨宇亮(1974—),男,云南大理人,博士,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18-0101-04 [收稿日期] 2023-01-13

引言

2019年5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指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1]2020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印发《关于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相关领域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相关领域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全国高校积极响应国家空间规划改革,北京大学在地理学下增设国土空间规划博士点,南京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专业和学科建设[2]。目前,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改革、课程教学改革、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而人才培养模式则处于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3-7]。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国土空间规划联系密切,随着国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深入改革和编制工作的全面启动,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体系重塑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提出了新要求[8]。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和多行业的协同配合,在现有培养模式下,学生的知识结构受学科背景约束,学生的核心技能与应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3]。因此,探索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在分析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面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丰富相关专业的理论教育和实践建设提供依据。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

2018年,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编纂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地理科学类之下的非师范专业,并对专业知识有如下规定:“立足于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结合城市规划的技术路径与基本方法,以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掌握城乡规划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9]由此可见,该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对空间秩序的构建有很高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空间规划教育长期以五年制为主,工科教育体系下的城市规划或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偏重设计技能的培养,即重视在一定范围内人为构建空间秩序的能力,总体而言,容易忽略或轻视塑造人工秩序的人地关系这一结构性力量,对宏观空间的整体性认知较为匮乏,难以应对新型国家空间治理思维下的空间规划体系变革。因此,在以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为基础的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框架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其人地关系视角,具备天然的宏观视野与整体认知框架的独特优势,能够较好地适应空间规划框架重构,其也应当加强工科背景下城市规划专业的技能训练,形成具有工科特色的应用型地理专业。

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困境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为2008年设置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2013年,该专业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并于当年开始招生。多年来,该专业立足地理学部的资源与地方需求,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深入改革,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面临新的挑战。

(一)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有待加强

2021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爱国进取、创新思辨,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精术业、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掌握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专业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型和应用型复合人才为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成长为在教学科研单位、政府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城乡规划、区域发展等与地理科学有关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及管理的优秀专业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较为准确,但目标较宽泛,针对“专”的培养目标还有待加强,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

(二)课程设置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不足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地理学大类和城乡规划学大类课程。由于专业从属地理科学的特征,主干课程设置偏重地理学,将“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遥感概论”“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区域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作为专业核心課程。选修课则体现了一定的工科色彩,主要包括“城市建设史”“建筑学概论”“城市详细规划”“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课程。此外,还开设了“计量地理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方法类课程。在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土地方面的课程仅设有“土地利用规划”一门,学生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要求。因此,为适应空间规划体系改革,需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资源学”等课程,课程体系设置逐渐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此外,“城市建设史”调整为“人居环境史纲”,强调了城乡规划的人居环境构建空间策略的特征,更能够与人地关系的地理学本位匹配。“聚落与民居”“云南民族文化”等课程,则对应云南复杂的人文地理环境特点,使课程体系设置既体现学科交叉融合,又体现地域特色,为培养带有工科色彩、能够服务地方的应用型及复合型专业人才提供了支撑。

(三)学生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划CAD”“城市规划原理”“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等课程均设置了实践学分,但在具体教学中,多数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所占课时较少,尤其是“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由于没有与课程相配套的机房,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提交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基本农田保护和空间管制等图件,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国土空间规划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在教学中,以“理论+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主,实践教学环节仍然较为薄弱。在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人文地理综合实习和城乡规划综合实习主要以野外实习的方式进行,专业实习基本缺失,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三、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国土空间规划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空间规划转向背景下,国家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这也对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学生应掌握规划设计、土地科学尤其是国土空间规划、人文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此外,综合考虑云南师范大学的区位因素,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进行优化:培养立足西南、服务西南,为西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一定贡献,具备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专业理论和技术方法,富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调查实践经验,拥有不同的空间规划思维,能够在教学科研单位、政府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规划设计、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区域发展等与地理科学有关的研究型和应用型复合人才。

(二)构建与国土空间规划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国土空间规划融合了地理学、土地科学、城乡规划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目前,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以地理类课程和工科课程相结合为主,在土地科学方面的课程设置偏少,2021年人才培养方案中仅有“土地利用规划”一门课程。2022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取消了“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增设了“国土空间规划”课程,选修课中增设了“土地资源学”课程,学科体系设置不断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地理学和土地科学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有关土地科学方面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少,学生的知识结构受限,核心技能与应用能力难以满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因此,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需要以“国土空间规划”课程为核心,进一步增设土地管理学、土地信息系统、土地政策分析与评价等方面的课程,将国土空间规划理论、方法、技术、政策、实施评价及监督管理等相融合,形成与国土空间规划密切衔接的课程体系。基于重构的课程体系,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人才需求,提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思路,构建与“国土空间规划”课程体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相适应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三)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国土空间规划”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为例,在讲授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土地供需预测、居民点用地规划、交通水利用地规划、基本农田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等相关规划及具体案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土地利用基础数据(脱密处理),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国土空间规划融合了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导致学生目前具备的土地利用规划技能难以满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需求。因此,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国土空间规划”课程,替代原来的“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总学分2.5分(实践学分1.5分),实践学分占比有所增加。“国土空间规划”课程教学中,在对学生讲授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国土空间体系框架、具体编制程序、内容等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已公示征求意见的国土空间规划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高实践技能。云南师范大学需与云南省国土资源规划设计研究院、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云金地科技有限公司等承担空间规划编制的单位合作,搭建学生实践学习平台。通过实习,学生系统掌握了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究、规划文本编制及相关图件绘制等综合技能,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核心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操作技能,形成兼顾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基于空间信息科学的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与工科模式下的城乡规划专业相比,立足于地理科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具有空间信息科学的学科特色和匹配课程,能够更好地对应国土空间规划战略性、宏观性、系统性的基本特征,也能够更好地反映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内涵。空间信息科学是顺应时代脉搏的新兴学科,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效率、促进公众参与规划、提升数据的应用价值等,对于规划转型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基于空间信息科学背景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分析、应用大数据的能力,形成大数据背景下与国土空间规划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二,空间信息科学与国土空间规划密切相关,前者为后者提供数据支撑、技术支持平台、决策支持等,在空间规划中应用广泛[10]。因此,需重点培养学生主动结合空间信息科学的思维与能力,更新学生的知识体系,并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形成与基于空间信息科学的国土空间规划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结语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为地理学培养空间规划人才带来良好的發展机遇和契机,推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培养实践能力、与地理信息科学相结合等方式,形成与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培养复合型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參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A/OL].(2019-05-23)[2022-12-13].http://www.gov.cn/zhengce/2019-05/23/content_5394187.htm.

[2]黄梦石,肖少英.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研究:以河北工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39):61-64.

[3]陈逸,周悦,黄贤金,等.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1):2961-2974.

[4]杨永春,王梅梅,张薇.中国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本科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21(6):9-14.

[5]武荣伟,李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验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学与教育,2022(8):137-140.

[6]黄贤金.构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学科体系[J].中国土地科学,2020,34(12):105-110.

[7]赵映慧,左汶轩,姜博,等.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22(2):24-31.

[8]孙施文,吴唯佳,彭震伟,等.新时代规划教育趋势与未来[J].城市规划,2022,46(1):38-43.

[9]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49.

[10]项晓薇.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运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1(5):59-60.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 Oriented to Territorial Space Planning

ZHOU Yan1, YANG Yu-liang1, ZHOU Ying-jie2, LU Chun-yang2

(1. Faculty of Geography,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50, China; 2. School of Management,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ingdingshan, Henan 467000, China)

Abstract: The reform of territorial space planning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major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 As the exist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space planning, it is urgent to explore a new talent training mode adapted to the new space planning. Taking the above major from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listic dilemma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ansformation of space plann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path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oriented to territorial space planning,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relevant major.

Key words: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 major; territorial space plann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猜你喜欢
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之路
村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思考
明确国土空间规划法律地位的必要性
市县“多规合一”实现路径初探
改革备忘
国土空间规划对重点开发区域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