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探究

2023-07-10 06:32冯惠研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创设土壤情境

冯惠研

摘要: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地理实践力在课堂落实方面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式将地理教材内容与地理实践力相结合,在课堂上通过地理户外考察、社会实践调查、模拟实验等形式,提升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教学情境;核心素养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力和意志品质。第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在课堂上要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并让学生具备基本的活动经验。第二,在培养方式上,要注重课内(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户外实践(地理行动能力和实践能力)两种方式。第三,地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动脑动手运用地理实践能力来分析問题。

课堂教学情境是教师在课堂上将书本中想展现的知识点用直观的和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学生易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容易代入情境。感官是加强记忆的直接且有效的方式,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真实。感官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了解教学内容。

1   情境创设应与地理教材相结合

1.1教学情境与教材相结合的原因

创设情境就是让学生对知识注入思考,让知识情景重现。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为例,该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多采取地理模拟实验的课堂教学形式。同时,运用实践性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2地理教材与教学情境相结合的分类

教材作为地理课堂情境创设的依据,按照宏观分类,可以将地理教材分为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知识板块。学生可分为三类进行学习:第一类为认知性活动,它注重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接收,可以分为做题填表、填调查问卷等活动;第二类为探究性活动,学生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活动目的;第三类为实践性活动,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操作中进行学习,比如,组织学生去野外考察山体岩石的地质实践活动。不同的教学活动对应着不同体系的地理实践力内涵;教师应将知识点与地理实践力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联系,将其与课堂教学情境相结合,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情境。

1.3地理核心素养背景下情境创设应该遵循的几点原则

真实性与科学性。教材的真实性要求教学的过程为讲授知识、举例说明,实践活动的出发点皆是科学严谨的,保证知识的绝对正确性。同时,地理教育的科学性、真实性也可以通过创设不同的课堂情境去验证。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应推广问题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问题式教学模式是教师设置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进而学习,重视“问题链”,注意地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设置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促使课堂从教师主导的传统课堂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课堂转变,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征。学生的学习是分阶段的,教师要注意学生智力发展阶段,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创设情境。有一些课堂情境的创设难度随着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而变化。比如,新课时的课堂情境较为容易创设,可以用多种形式导入,如影片、诗词、实验等。而习题课的情境则较难创设,需要教师整合相似习题,让学生深层次消化吸收知识。

注重生活化地理的情境创设。将教材生活化是当今课堂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地理课堂上创设一些用于处理生活实际问题的课堂情境可增加课堂活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授课方式应符合当今的社会发展和学生的需要。地理课堂情境可以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将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学生在合理的教学情境中,能够顺利地完成对知识的情境化理解,并且将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

2   基于教学视角进行教学情境创设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用地理的眼光看待周围发生的事物,用地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所观察的事物。袁孝亭教授在《地理教学的视角》中认为地理学视角包括对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觉察力,空间关系分析、区域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思维品格,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一个好的情境设计可以与当下时事热点相结合,比如,将核心素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情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促进学生吸收地理知识点。教学情境的设计有诸多要求,首先,合理的教学情境应该符合地理教学逻辑。地理的教学逻辑分为两类,一类是地理的学习思维,重视学生学习地理过程的认知方法,另一类重视地理知识系统的类型。在面对地理学习逻辑时,教师要将认知方法与系统知识相结合,寻找培养地理视角的认知规律。比如,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对复杂的地理现象的感知和多要素复杂地理因果的分析具有一定难度,复杂的地理现象与空间格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学习规律,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合理地选择和设计教学情境。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考虑地理学科自身的教学逻辑,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系统地观察、实验和调查,正确地使用地理工具。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实践力课堂情境创设过程与教学设计

笔者以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土壤》为例,说明课堂情境的创设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3.1明确课标要求

本章节为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课题为《土壤》,课标要求通过野外观察土壤或观察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构成要素。本课题的行为动词是说明,本课题的认识内容为土壤的主要构成要素。

本课题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要求学生通过野外观察土壤或者观察土壤标本,明确土壤的物质组成,学会观察土壤。以此为基础,结合图文资料,说明主要的成土因素,并能解释相关的土壤现象。在教授本节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土壤类型,选取部分典型土壤制作土壤标本,以便于观察。

3.2明确教学目标要求

教学目标是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以及学业质量水平而制定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符合地理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培养标准,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要以教学目标为准绳。

教学目标:观察土壤标本,进行地理实验,观察土壤剖面,明确土壤的物质组成,学会观察土壤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地理实践力)。

结合野外考察,运用标本和图文资料,分析土壤的主要构成因素及影响,理解土壤是各自然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综合思维)。

结合地图以及各地土壤标本,解释常见土壤现象产生的原因(区域认知)。

辩证看待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认识养护土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土壤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3.3教学活动的实施

教师带领学生来到学校操场寻找一片空旷的土地,维持土壤原有特点,使其保持土壤原貌,从地下向地表挖出一块长度、宽度均为20厘米的土壤方块,将土壤放在实验用的白纸上,称出土壤块的重量。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土壤,并加强学生对地理实践力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选取相匹配的实验工具的能力。这能够使学生保持学习地理的热情并且发现地理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思维和欣赏地理环境的价值观。

4   针对地理实践力的教学情境内容选择

地理实践力强调对学生行动能力的培养,同时重视思维能力提升。针对不同的教学主题,可以创设不同的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相關的能力,如实验能力,观察、观测能力,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地理信息加工能力等。教学情境的创设途径有以下几点:

4.1可以通过问题创设地理课堂教学情境

以培养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的主题为例,教师在地理课堂中多采用地理问题式教学,用问题链的形式构建一个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地理问题并且能通过思维加工进行举一反三的教学情境,在此教学情境中强调用“问题”来整合相关的学习内容。

4.2可以通过组织活动创设地理课堂情境

以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观测能力的主题为例,详情可见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植被》,教师将带学生到学校的花园里,让学生准备好显微镜等相关仪器,记录学校里的植被类型和不同植被的外貌特点。这种通过实践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观测地理事物的能力。

4.3运用实物创设地理课堂教学情境

例如,在讲解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时,教师可以将地球仪作为教具,构建学生在想象与实物中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建立起对地球的认知。

还可以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地理课堂情境,这种方法常用于讲授课后习题,教师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新课标要求学生提升地理实践力,如今的地理课堂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识记能力和接受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处理地理问题的能力。笔者从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两方面研究来探讨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的策略。地理课堂应重视创新,将地理实践力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能让学生从现实出发学习地理,将自己头脑中的与地理有关的想法更多地化作执行力。这为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借鉴,使新型课堂的教学系统更加完善,促进了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罗玉梅.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2]罗红娟.浅谈地理实践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0(32):110-111.

猜你喜欢
创设土壤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土壤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灵感的土壤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灵感的土壤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