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人才培养背景下综合实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能的激发

2023-07-11 16:07牛建会王海超吕天舒许树学
科技风 2023年17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新工科创新创业

牛建会 王海超 吕天舒 许树学

摘 要:新工科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引领力量,是面向国家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为了加强地方工科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了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主要受创业者本人、学校和社会三方面主要因素影响,阐述了综合实践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改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素质的发展对策,尤其是從高校如何利用好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使其成为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推动力。

关键词:新工科;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

新工科建设正在进入朝气蓬勃的上升阶段,是从百花齐放到茁壮成长的新阶段。新工科建设从天津大学的“天大方案”到电子科技大学的“成电方案”再到华南理工大学的“F计划”这些政策全力推进、日新月异充分体现新工科建设的生命力,对国内外教育界、产业界的未来走向产生了极大影响。但根据教育部最新的数据显示,仅仅2021年,大学的毕业生就已达到909万人,再加上还有很多回国就业发展的海外留学生,这使得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困难。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愈发重要,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问题。

一、现状分析

自2019年以来,毕业大学生就业质量产生了很多“变化”。首先,在工作满意度方面,大学毕业生工作满意度水平出现明显下降,很多毕业生刚入职就有不满意的想法,大学生虽然能找到工作,就是找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还是比较困难的。其次,就业结构方面,大学生毕业就业选择发生了明显改变。与之前相比,现在毕业生们选择继续学习深造的学生比例大幅提升,大量的应届生选择专升本、攻读研究生;进入普通单位就业尤其非公企业如公司、工厂、设计院等工作的应届生比例明显下降;选择进入体制内、有稳定收入的单位就业如公务员、事业编制的比例小幅增加[1]。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影响因素

(一)学生个人因素

学生们缺乏创业兴趣,觉得创业对自己来说十分遥远,对学校开设的双创课程也以一种不认真的态度对待[2]。一些大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开展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他们被动地参加寒暑假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实践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得到一个合格的分数不至于挂科,或是为了在综合测评中加分,从而在奖学金评定中得到一些优势,不知道社会实践对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帮助,不理解学校和老师的良苦用心。

大学生创新创业缺乏目的性,这意味着学生创业没有方向,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创业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3]。当国家出台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后,这些大学生因专业能力水平不高、对市场环境不了解,没有形成创业的理念,即使踏上了创业之路,也因为专业基础不牢,对自己的公司定位不准、对公司经营管理等方面没有充分认知,导致不能独立完成创业项目支撑自己创业之路走下去。虽然有远大的创新创业梦想,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创业能力。

(二)学校因素

学校的原因也占很大部分,创新创业的教育是一个涉及制度、人员、平台等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和高校与学生、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社会、学生与社会等多个方面密切相关[35]。可以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与高校和学生有关,还与社会和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在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的形势下,引导学生走上创新创业道路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最优解。然而,部分高校对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等工作不重视,没有科学的、系统的双创课程体系,更没有配套的项目孵化平台,从而导致很多在校大学生也忽视了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内容,学生得不到指导,或者只是简单的理论皮毛,最终导致这些大学生没有形成创业意识。还有部分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的主讲教师主要是担任行政工作的老师,并没有实际的创业实践经验,同时也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在开展创新创业、职业规划实践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只是以教材理论内容为主重点在理论讲解而不是实际创业案例讲解,没有案例分析比对,提供不了创业实践侧的指导,导致课程理论与实践分离。

(三)社会方面因素

在国家、高校和社会的大力推动下,大学生们的自主创新和创业的意识有明显的提高,创新的成功率每年也有了大比例的提高,表明当前我国大学生自主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发展的潜力还是很大的[68]。怎样才能把这种潜能真正激发起来,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地方工科高校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毕业后可以独立胜任岗位工作需要,地方工科高校一直以来坚持的教育方向是能够为企业、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这样的培养理念与现在就业形势不符,以往的高校教育并没有重视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培养创新创业的意识,导致在学校的引导下,大学生双创跟不上时代脚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高,创业成功率较低。

学生创业资金不足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大学生有了要有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项目可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了,但却发现自己不仅需要自身实力硬,还得有充足的创业启动资金和必要资源。前者要求大学生利用在大学的时间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但创业资金就需要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的支持才能实现,二者缺一不可。在王章豹等[9]进行的相关调查问卷中显示:理工科大学生对于“希望得到政府多方面的创新创业政策支持”这一问题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肯定;“希望提供创新创业资金”,有50%的学生选择是;“设立专业化的管理、服务和中介机构”,选择“给予税收”“银行贷款”“审批手续等方面的政策优惠”的学生也有30%左右[9]。但从实际情况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参与度还不够,例如,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创新创业活动存有偏见,对其创业实践不看好,更希望孩子毕业后能进入国有企业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不愿提供太多的资金支持,这就导致大学生难以从家庭中获得创业的第一桶资金;社会舆论和大众媒体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宣传引导不够,大部分人都不重视大学生创业,不想轻易支持学生创业。

三、综合实践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

推进新工科建设,要持续优化新工科教育教学设计。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创新创业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在高校教学中体现,而实践主要在实践课程方面,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高校要为大学生安排2个学分的实践教学课程,实践课程不仅能对在校大学生专业知识进行横向培养学习,具有让学生从专业理论知识走向实际工程应用,纵向加深学习培养专业素养,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心理能力,具有为学生走向创新创业的过渡准备,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

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为例,按照培养计划的安排学生会进行金工实习、测量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等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实习课程,作为培养考查学生的重点,在实习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实际生产过程,让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到自己的专业,而对专业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为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此外,学校还安排了一些志愿服务、助教、助研、助管等工作,学生既锻炼了能力,又奉献了爱心。此外有些学生做在校勤工俭学、校外家教辅导等社会实践活动,除了获得一定经济收入之外,可以锻炼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然而,更多的大四学生则是愿意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单位实习,在实习的同时,学习更多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10]。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增强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不仅可以从中学习到关于行业更深层次的知识,以自己的角度发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发现创新点。这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奉献社会,而且也增加了一个创业者对行业发展走向的关注度。

四、提升学生双创能力的方法

首先,学校方面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拓宽创业孵化平台覆盖面。着重增加实践性的教学安排,让课程面向全体在校生,同时社会实践课程与创新创业理论课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建设要在教学体制构建、学生自主教育、核心价值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共同开展,优秀的教学体制是实现学生教育的前提,教育好学生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关键,学生成才有能力有抱负是完成创新创业梦想的基石。因此,增强社会实践教学比重,让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是促进双创体系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次,社会方面对创新创业扶持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支持[11]。政府方面把已出台的资金扶持政策、各种创业优惠减免措施加以深化落实或为大学生创业出台更多相应政策,让大学生创业者不必为创业资金担忧。同时资金来源要多元化,除了自筹资金外,还可以找金融机构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优惠政策。可以由相关单位牵头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大赛,以专业的角度进行评比,为优秀的创业项目颁发奖励及资金支持。高校加大资助措施,奖励那些有态度有想法的优秀创业者,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和创新精神。

最后,学生要发挥好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利用好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课程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利用综合实践的机会,找到自己的创新点,激发自己的兴趣,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

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为例,学校的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提供了30节免费的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就业指导等相关的视频课程。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行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协同。创新创业课程内容更聚焦社会发展方向,以国家发展规划为导向,做到了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具体步骤,构建独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倡导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全面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就业指导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怎么引导学生去建立自己的专业发展主体意识,在这一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从“为什么要开展创新创业”“生涯规划是什么”“如何开展创业活动”这三个方面入手去引导学生。指导老师为学生未来职业走向、自主创新意识、自我素质提升提供帮助,同时还能让学校低年级同学尽早了解专业,发现自己优势。对于有想法的高年级同学,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主动去接触个人理想和找到圆梦的方法,了解当前就业的新导向和就业前景,树立自己的就业价值观,促进毕业生满意就业。

结语

在新工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应广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努力让50%以上工科专业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真正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黎昔柒,易显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要正确处理好五对矛盾[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22(03):8789.

[2]刘忠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研究[J].秦智,2022(09):115117.

[3]吕玉芬.基于“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学生创业机制和影响因素分析[J].營销界,2022(03):4345.

[4]高小平.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升及影响因素[J].大众标准化,2019(16):7981.

[5]王胜曼,孙晓燕,牛博英.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调查与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7):3839.

[6]曾君,姚丹,龚丽萍,等.地方本科高校提升双创教育水平的路径研究基于“两大社会实践金课”视角[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9,22(03):9395.

[7]牛建会,步秋军,刘春蕾.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教育研究[J].科技风,2021(05):177178.

[8]曾阳桥,王伟.“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21(17):175176.

[9]王章豹,郑筱,李杨,等.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21(02):3038.

[10]陈俊.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8):3133.

[11]陈思慧,陈佳,等.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J].传播与版权,2018(09):122124.

项目名称:2021年度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课题“面向建设行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084);2022年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工科人才培养背景下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JY001);2022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新形势下实施三创教育及《工作实习》课程改革与实践”

作者简介:牛建会(1981— ),女,汉族,河北保定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制冷及低温工程。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新工科创新创业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