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画院的教育理念对当代高校通识美术教育的启示

2023-07-12 12:21梁冰杨斌宇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校美术通识教育美术教育

梁冰 杨斌宇

摘 要:宋代画院推动了宋代绘画的蓬勃发展,其教育理念对当代高校通识美术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阐释宋代画院发展的原因和背景,分析宋代画院教育与当下教育的相似点,结合当今高校通识美术教育存在的考核制度过于简单、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弊端,探讨宋代画院课程设置对当代通识美术教育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美术教育;宋代画院;通识教育;高校美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省级项目“宋代画院课程设置中的通识教育理念研究”(2020GXJK378)研究成果。

画院是中国古代绘画传统教育的典范,可追溯到五代时期西蜀南唐设置的翰林图画院。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烽烟四起,四川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相对较为太平安定,吸引人口大量涌入,加之前后蜀主以及南唐君主喜好绘画,设立翰林图画院,广招天下绘画人才,给予官职,统筹管理宫廷绘画相关事宜。宋代画院在继承前代翰林图画院的基础之上发展,成为在中国美术史上富有盛名的御用且权威的绘画机构。尤其是宋徽宗赵佶于崇宁三年(1104年)设立“画学”(图1),标志着中国统一政权下官方权威正式的美术创作和教育机构的出现,其对更好地培养选拔官方绘画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中国美术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靖康之变后,宋朝政权得以偏安临安(今浙江杭州),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经济和文化政治得以继续发展。此前的北宋大批画家得以在临安云集,南宋朝廷则顺势恢复了翰林图画院,一时间名家都集中于南宋,出现了刘松年、李唐、夏圭、马远等名家,他们的作品在当今广为人知,例如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图2)、刘松年的《秋窗读书图》(图3)、马远《踏歌图》(图4),为中国绘画史树立一座座高峰。

一、宋代画院发展的原因和背景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其中,两宋时期确立的画院制度,起到了广纳人才集中培养、集中创作,提高画家作品品质的作用,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宋代画院承担了教育的实质性功能。

在中国绘画创作史上,宋代画院的繁荣得益于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宋代统治者大多喜爱绘画,同时自身也精于书画。在宋代,很多皇帝都是书画高手,最典型的是宋徽宗赵佶,不仅自己画,同时特别重视画院的发展事宜,并在理论和实践方向上对画院的发展进行把握,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构想[1]。另外,绘画起着劝诫宣传的作用,例如佛教和道教会通过大量绘制壁画实现宗教宣传和发展,因此统治阶级往往会利用绘画宣传道德,以教化人民,巩固政权稳定性。

宋代画院的繁荣也脱离不了当时的社会背景: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促进文化的繁荣,当时的人们开始追求美化生活環境和丰富精神生活;其次,职业绘画者的出现,为画院人才来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当时的文人墨客重视文化修养,掀起鉴赏书画的社会风气[2]。

二、宋代画院教育与当下教育的相似点

宋代画院教育与当下教育的相似点首先体现在绘画分科和课程设置方面。绘画分科的教法源自苏州、湖州两地办学的胡瑷提出的“苏湖教法”[3],此法也叫“分斋教学法”。此法主要是开了分科教学、学科主修和辅修的先河,用当下的专业术语即必修和选修制度。由于当时此方法颇有成效,宋代画院也随历史潮流将分科教学法运用到实践当中,这同时也意味着宋代画院教学制度成熟。

通过考究《宋史·选举志三》可以了解到,画技、画理(绘画理论)以及文学素养是宋代画院课程设置的三大类别。其中,画技和画理属于专业性课程,文学素养类课程多种多样,这由学生在课程中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学生除了人物、山水、花鸟等潜心专业研究某一画科类之外,还要学习研究文化素养类的相关知识。这相当于当今的美术专业教学上所分的专业实践类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以及公共课。当今美术专业的专业理论课与宋代画院的画理相似,内容是与绘画作品相关的知识,指的是如何运用墨色、色彩、用笔等不同关系,准确地表达情感以及营造画面气氛。如“四格”的解释,宋代名家黄休复在著作《益州名画录》中,将“四格”重新排列为“逸、神、妙、能”[4],以“逸”为“四格”之首要[5]。在文学素养类课程方面,宋代画院一般要求画家掌握《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多种书目内容,以提高其内在的文化修养。宋徽宗赵佶规定,《周易》《黄帝内经》《道德经》等为大经,《庄子》《列子》《孟子》等典籍为小经。学习大经、小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更多动植物的名称、门类,通晓历史脉络,甚至是天地运行之常理,从而为提高绘画审美进行深一步的文化修养的积淀。这与当代高校中在专业课以外设置公共课的通识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当下高校公共课主要涉及绘画之外的文化修养知识,由学生选课进行选修,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出“一专多能”的画家。

此外,宋代画院的特点除了前面所讲的对文学性、诗性的强调外,便是对“形似”“格法”的注重。宋代画院在选拔人才的标准上,虽然反对创作者在作品的创作上摹仿古人,但却要求创作者重视古人“格法”和遵循自然法则。在艺术表现形式上,风格极为丰富就是“形似”,和“神似”兼备,即追求细节的精致描绘的同时,追求超越对象特点的典型性,体现形和神兼备的特征。例如在色彩运用上,宋代山水画主要采用了中低明度,色调较为沉稳;花鸟画在用色方面表现极为丰富,在宋代初期流行浓重的重彩设色,到中后期则流行轻淡的设色;人物画的表现手法也相较于唐朝更加轻淡,一般采用纯度较低的颜色来表现。总的来说,宋朝的绘画虽继承了唐代的“随类赋彩”,然而在色彩表现上,明显体现出由浓重的重彩设色向清雅设色的过渡性转变,从中反映了从华贵富丽堂皇向清雅轻淡审美趋向的逐步转变过程,这直接影响到当今中国绘画审美主张的清新淡雅的审美趋向。

宋代这种审美在绘画中有典型的表现,例如,南宋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图5),此幅作品是纸本水墨人物画作品,目前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泼墨仙人图》描绘的是一位已经心醉神迷的老人,目光迷离地望着前方。这位袒胸露怀的“仙人”,宽衣大肚,憨态可掬,像是步履蹒跚地行走在云雾之中,其脸部的眉、眼、鼻、嘴聚拢成一团,下巴胡子邋遢,似乎形象并不端正,但色彩和笔法运用上却是尽脱俗相,透出仙气。梁楷的画作重视水墨自身的表情和趣味,以削弱线条的作用。梁楷曾作过画院待诏,他的画作体现出由线的思维向墨的思维的转变,带有绘画革命性质的转变。另外,李唐的《采薇图》,此幅画作用笔精练而又富于变化,简劲锐利,线条挺拔,轻重顿挫似有节奏,墨法枯润适中,突出表现了衣服的麻布质感。肌肉部分的用线较为柔和,须眉用笔精细且多变化,显得蓬松软和。背景部分画家用笔较为豪放粗简:老松主干两边用浓墨侧锋,用浓墨细笔勾出松鳞,充分表现出了老松厚重的量感和体积;柏叶点染细密,浓淡变化细微;图中山石用极豪迈的大斧劈皴,以各种不同深浅、枯润的墨色有力涂抹,表现了山石奇峭和坚硬的质感;树丛中远去的河流轻毫淡墨,近处的山石焦墨浓厚,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营造出一种平静悠然的气氛。画面中的两个人物只是在静默地坐着,不露一点声色,前面在一边还摆着采野菜的小锄和篮筐,其生活的困苦可想而知,然而他们倚树席地而坐,却如坐在厅堂中一般沉稳,色彩运用上依然脱俗。以上分析的两幅画,就是典型的根据客观自然对象加以提炼,将人物特点刻画得入木三分,从而在特点上超越客观对象,形成超越客观对象的典型性,达到形神兼备的画面效果和作品冲击力,与当今绘画理论的追求和主张不谋而合。

三、当今高校通識美术教育存在的弊端

(一)考核制度过于简单

平时上课,一般只是图片的赏析,考试时候出几题简单的题目,草草了事,考察的知识过于简单,缺乏深度,学生很难真正学进去。此外,师生间缺乏审美精神上的交流,导致学生缺乏兴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通识美术教育普遍存在着课时量不够、理论课较多、实践课很少甚至没有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使课程流于表面。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通识美术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师授课和学生创作等方面往往停留在浅显的理论讲解以及搭配图片赏析层面,课堂教学深度不足,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上。高校教师可以适当加入技能技法、色彩审美的教学,甚至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美术馆和博物馆亲身感受体验,从而培育审美意识。

四、宋代画院课程设置对当代通识美术教育的

借鉴价值

对科学性的注重在宋代画院课程设置安排上一直伴随始终。画院课程设置有类似于现代高等教育的公共课或者选修课,当然除了绘画相关的专业课程之外,还设置了文学素养提升方面的课程,以便将绘画知识以外的文化知识更方便地传授给学生,如此一来既有助于画院学生对于绘画技巧、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加强了其人文素养的培养。宋代画院课程内容上,不仅囊括了儒家、道家、禅宗等各家的哲学理念,而且天文、地理和自然现象等各方面的知识也有所涉及,以便让画院学生能深度地理解所观察的事物,并进行有哲理性的绘画创作,从而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并且,其设置的课程灵活多样,目的性强,对于画院学生有着不一样的要求。在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和专研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体现出画院对于出身各异、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的原则。宋代画院课程设置中的教育理念,包括既重视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又强化了文学艺术造诣的培养,针对特点因材施教,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时至今日,这些对培养当代高等院校人才仍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借鉴意义。

当今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高校的通识美术教育基本是建立在西方外来科学教育形态和方式的基础上的,并以此为当下艺术教育的主要开展模式及理论指导,表面看来和传统中国绘画的精神不是一个体系,然而笔者认为并非如此。当今的美术教育也包含艺术教育,与古代画院机构的教学方法等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例如分科进行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和兴趣点因材施教以及注重传统文学素养的培养等。尤其在文学艺术修养提升方面,如何深入挖掘传统文学艺术的精髓并加以应用,是需要当今的美术教育者思考的根本哲理性问题。

参考文献:

[1]邓椿.画继[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604.

[2]魏华.“画学”与文人画的关系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8-40.

[3]范银花,李玉华.宋代画院课程设置中的通识教育理念管窥[J].美术教育研究,2019(13):162-163.

[4]葛路.中国画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崔成雨.由梁楷的《泼墨仙人图》看水墨墨象的独立品格:兼议中国水墨人物画发展的艰难历程[J].淮阴师专学报,1996(2):112-115.

作者简介:

梁冰,博士,广东金融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美学。

杨斌宇(通讯作者),博士,南宁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教育学(美术教育方向)。

猜你喜欢
高校美术通识教育美术教育
云南高校美术采风教学的应用研究
试论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方法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
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互动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