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皮影的崛起与发展

2023-07-13 13:41李为
百花 2023年4期

李为

摘 要: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历经风雨劫难、起落兴衰,并非一帆风顺。礼泉皮影在明清时期甚至更早就已产生,其后不断发展壮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的生产发展、民俗、宗教、风情、意识形态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礼泉皮影;传统手工技艺;主要价值

一、皮影戏的兴与衰

皮影戏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表演艺术,最早诞生于两千年前的西汉,俗称人头戏、影子戏、驴皮影,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与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的电影始祖。

从清朝一直到民国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到流行地域,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望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戏。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甚至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戏,热闹非凡。

盛况空前的皮影戏,它的诞生却跟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有关: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因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绵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的渊源。

皮影的制作比较复杂。首先,将皮子泡制、刮薄、磨平,艺人们将各种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用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后,再涂抹上颜色。雕刻时一般多用阳刻,有时也用阴刻。绘画染色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可达55厘米,低的有10厘米左右。皮影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別雕成的,用线连缀而成,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艺人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所以深受人民喜爱。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

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历经风雨劫难、起落兴衰。到了清代后期,有些地方官府害怕演出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牵连,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抗日战争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导致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重新开始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省、市级的皮影戏会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

二、礼泉皮影的发展和壮大

(一)礼泉皮影的历史演变

礼泉县皮影是在我国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艺术,是陕西古代人民思维与物质观念的产物。它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都是为适应古代人民生活和居住特点而产生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点。它符合百姓的审美,深受大众喜爱,具有美观大方、形象夸张、刻工精湛细腻、色彩明快、雅俗共赏等特征。

礼泉皮影主要分布在礼泉县境内及周边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礼泉皮影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皮影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通常以西安为界将陕西皮影分为东西两路,礼泉皮影属于西路皮影(也有将礼泉皮影归为以灰皮为主的北路的说法)。东路皮影以华县(今华州区)、渭南为主,其形制小巧,高约28厘米,男性多为豹头深目,女生角色妖媚秀丽,民间工艺性强。西路皮影分布在西安以西礼泉、乾县等地,其形制较大,高约40厘米,头脸多为通天鼻梁,具有粗犷的特点。

虽然礼泉皮影的产生年代不详,但种种迹象表明,礼泉皮影产生的年代十分久远,或在我国皮影产生之初就已诞生。《陕西皮影珍赏》一书记载:“明清时期的灰皮制作技术以礼泉县北屯镇为最好。灰皮制作技术是我国皮影制作史上的一项绝技,以制作的皮子色泽好、质地好、上色好而著称。高超的技术需要上千年不断总结和实践。”[1]由此可以断定:礼泉皮影在明清时期以前甚或更早就已产生,只可惜此项技术现已失传。另据《环县道情皮影志》一书记载,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老艺人都谈到自己的皮影箱子是从礼泉、泾阳一带购买。说明在清朝时期礼泉存在大量的皮影作坊,制作的皮影不仅供货给本地皮影艺人,还远销外省各地。[2]从清末到20世纪70年代,礼泉皮影曾一度销声匿迹,进入80年代,礼泉皮影的制作工艺空前发展起来。

(二)礼泉皮影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知名签手

礼泉皮影戏,多以弦板腔形式演唱。台内只有五六个人,这些民间艺人是一专多能。拉二弦的艺人兼吹唢呐、吹长号,包括营造马嘶、雷鸣效果;甩节子的艺人兼敲铜锣;坐鼓的艺人兼拨硬三弦、敲手锣;拉二胡的艺人兼拍镲、吹笛子。拉二胡的有1至2人。签手助理专供皮影剧中人,整理、安装、排列顺序。签手更是多才多艺,既是唱家,又是挑家,还要弹拉。演唱时,弹、唱、道白,嘴、眼、手、脚、腿全都用上,生、丑、净、旦全部角色艺人一人承当,全身使劲,诙谐有术。人们赞誉礼泉皮影戏是“一口说唱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礼泉皮影戏,能演出各种传统剧目,尤其是神话、童话和寓言故事,能表演腾云驾雾、钻天入地、斩头砍臂、吹胡子甩梢子,还能表演现代剧。礼泉皮影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独特的艺术技巧,现场十分热闹。这种强烈的吸引力,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礼泉的皮影社数量之多,技艺之精,在陕西可谓遥遥领先。著名的签手有杨五、王文、丁凤山、丁凤勤、丁继胜、丁俊魁、丁怀玺、程德恒、刘志俭、冯起章、韩士英、桓志恒等人。著名的签手王天德,男,1903年出生,礼泉县新时乡鹁鸽寨村人,艺名麦选儿,祖辈四代传人。他七岁随父学艺,吹拉弹唱,艺多才广。他先是坐鼓,到20岁当签手,取祖父唱文戏、父亲唱武戏的长处,文武兼蓄,继承并弘扬了皮影戏的传统艺术。唱腔圆润,高昂豪放,演技超群,真切动人。特别是王天德的“马线”戏,堪称一绝。“马线”戏交战双方,各乘坐骑,手持枪戟交战,时而人在马上交战,时而人下马,人与人战,马与马咬,马尾对马尾,后蹄踢蹦而战,反复上马战、下马战,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令人目不暇接。这种奇特的“马线”戏,只他一人两手操作,观者无不为之震惊。他不仅自己演唱,還自己编脚本。他的演唱本有130多本,大多是自编自唱的手抄本。刻制皮影也是他的拿手工艺。他刻制的皮影,造型逼真,古朴典雅,形态自然,线条明晰,色泽光洁清亮。1953-1958年,他带皮影班社多次参加陕西省木偶、皮影演出,曾荣获一等奖,至今陕西省电视台还保留有他的录音。1959年,县上调他进县人民剧团,将弦板腔搬上大戏剧舞台,变人唱皮影演为活人演唱弦板腔。王天德老人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了影戏事业,一生矢志不渝地坚持着“字音不正不唱,意念不确不唱,朝代不明不唱,皮影狼藉不唱,头身不称不唱,道具不全不唱,乐器不试不唱,场次不清不唱”的八不唱原则。1981年老艺人与世长辞,享年78岁。在他临终的前5天,老伴辞世3周年那天,他还为群众演了《摘星楼》,临终的前一天,他还伏在炕头上修皮影。

张冉村的杨五皮影社以演弦板腔出名,早年被列为咸阳、兴平、礼泉、乾县一带四大名班之一。王都村的刘延礼皮影社于20世纪60年代曾赴山西演出,他还为来西安人民大厦的法国哑剧艺术团演出弦板腔《西游记》,受到外宾高度赞赏。东张村的张国正皮影社于1975年11月代表礼泉县弦板腔皮影队参加全国木偶、皮影调演,演出《一棵苗》;1981年又出席了省文化系统表彰会。程家村的程德恒、王店村的张彦分别参加了省上的会演。

南寨村的梁思熔,从小喜爱皮影戏,喜欢绘画。他潜心于皮影雕刻艺术,创作设计了5800多件皮影,有3600多件远销英、法、美、日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创作刻制的皮影有《红楼梦》《三国演义》《白蛇传》《西厢记》,曾获国家工艺美术“百花奖”及省、市奖项。1988年,他携带380件皮影精品参加国家第七届访日团,一行8位艺人前往日本东京、京都、大阪等8个城市进行皮影刻制、绘画、剪纸等艺术表演,其中有30幅作品被日本人收藏。

2010年,“礼泉皮影”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于传统手工技艺类别。

(三)礼泉皮影的主要价值

1.皮影是一种植根于民间的艺术,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的生产发展、民俗、宗教、风情、意识形态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礼泉皮影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皮影作为一种艺术品,经常与外国艺术进行交流,展示了我国人民的艺术成就,为世界了解中国作出贡献。

3.礼泉皮影造型夸张,刻工精湛,色彩艳而不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四)礼泉皮影的濒危状况

1.现代电视、广播、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基本上全天都能收看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而皮影戏受到冷落,制约了皮影的发展。

2.作为一种艺术品,销路不畅制约了皮影扩大生产,艺人们不断转型,导致从业者愈来愈少。

3.资金匮乏,使皮影的保护、抢救、传承难以全方位实现。存世艺人年事已高或患病在床,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状况。

三、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面对礼泉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机状况,礼泉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付诸抢救行动。从2004年起,县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资金1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以10%的幅度递增,用于地方文化抢救和保护。礼泉县把礼泉皮影作为县域品牌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传播载体,建立了保护传承机制,使礼泉皮影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展。此外,政府强化了对皮影的保护措施:通过保护传承人达到保护作品的目的。为此,礼泉县已经命名了一批皮影艺人为民间艺术家,确认了相关传承人的地位,并对传承人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县政府还组织专家和学者对皮影的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搜集和整理,编入本县县志;举办和参加艺术节,扩大礼泉皮影的影响,提高人们对皮影的认识水平,增强保护意识。

源远流长的礼泉皮影正在礼泉这块沃土上扎根开花,春色满园。

(咸阳市礼泉县文化馆)

参考文献

[1] 沈文翔,陆萍.陕西皮影珍赏[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

[2] 康秀林.环县道情皮影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