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食品包装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2023-07-14 23:26徐敏吴丹
食品界 2023年7期
关键词:食品包装包装材料思政

徐敏 吴丹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因此,人们对生活质量和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包装可以大大满足人们对食品精致度和新鲜度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本文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结合食品包装学的课程特点,对在食品包装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途径进行了初步讨论。

1.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经强调要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食品包装学作为一门融入思政教育的改革课程,既能满足人们对食品精致度和新鲜度的要求,也能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实现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高校推行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学生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尽管很多高校课程思政推出之前就积极开展了学生思政教育,但是由于部分学生觉得政治远离日常生活,因此很难对思政有较高的认同感。因此,教育改革应从专业课程建设入手。将思政元素融入食品包装学的课程教学,教师不仅能够向学生传递专业的学习知识,还能够将知识与思政教育结合,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一举两得。

2.课程思政的建设背景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食品包装的核心是食品。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选修课之一,食品包装学综合了食品科学、包装设计、包装材料、标准法规等多领域学科。近年来,随着食品流通的快速发展,食品包装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正是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不少不良商贩,由此引发了食品包装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如塑化剂事件。因此,高校食品包装课程教师有必要向学生传递有关知识,如包装的工艺、流程、法规、包装材料的性质、食品存储、运输等等。食品包装学的教学内容包括绪论、材料概述、各类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包装设备、方法、技术以及各类食品包装的区别等等。因此,该门学科的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述食品包装材料、容器的性质、类型、使用方法,同时重点向学生介绍现阶段食品工业的发展情况及国内外食品包装的技术演变,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行业发展有客观认识,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掌握每一种包装材料的性质、使用方法及技术知识,为今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此外,该门学科的德育目标是通过行业发展现状和内容的讲解使得学生对食品安全、食品包装及食品物流等方面的知识有全面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专业眼光,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因为食品包装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而且涉及食品安全和生命安全。因此,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食品安全和食品包装的职业诚信,使学生抱以敬畏生命、诚实守信的态度进入食品生产、食品包装行业。

3.食品包装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可行性及切入点分析

作为哲学和科学的辩证统一课程,思政建立在社会和自然两大科学的基础上,本身就存在于社会大环境中,这使得各个专业课程和思政有着本质的联系。食品包装学课程本身所蕴含的哲学思想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对该专业和行业的发展有更全面的认识。与此同时,由于专业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学资源和课时安排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使得专业课能够引起师生的重视。不同于普通的思想政治课程,融入了思政元素的专业课不仅具备自身的专业特色,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影响,将思政元素和价值观念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大脑。在食品包装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具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食品包装的发展历史

食品包装经过了一段较长的发展时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食品包装有明显的改变,从最早的简约、实用型转变成了现在的创新、精致型。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对食品包装的发展和演变有更直观的认识。受行业利益的驱使,现阶段食品过度包装的现象日益严重。同样一种食品如月饼,在包装上可分为礼盒装和普通装。礼盒装是通过复杂的包装材料、花哨的设计等方式使得月饼提升好几个档次,既展示送礼者的诚意,又彰显双方身份。除去最外层的大包装盒以外,每一个月饼还有独立的小包装,每一个小包装里面还有其他包装物,每一个独立包装之间还有其他填充物,层层包裹、层层填充。一套月饼礼盒整体的包装材料用量巨大,这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针对食品包装的发展内容,教师可引入过度包装的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体会。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资源,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2纸质包装

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在食品包装行业中,使用可再生材料及减少塑料包装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这使得纸质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国家和政府的推动下,许多企业致力于研发新型的纸质包装技术。纸质包装材料具有安全卫生、易成型、便于加工、成本低廉、支持批量生产等优点。更重要的是纸质包装符合生态环保的理念,不仅是因为原材料容易被微生物降解无污染,更重要的是废弃纸质物品回收可用于制作其他纸质包装材料。

3.3可降解塑料包装

塑料作为一种化合物,是由大量小分子的单位聚合而成的。根据不同的用途,塑料包装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食品级包装,这类包装袋无毒、无害,通常情况下是用来包装食品,涉及的塑料包装有包装袋、饭盒、餐具、保鲜膜、水杯等等;另外一类是非食品级包装,这类包装的材料有毒,不能用作食品包装。塑料包装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然而其中蕴含的塑化剂却容易引发安全事件。因此,在对学生介绍塑料包装时,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加强对塑化剂的认识,向学生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虽然塑料有良好的可塑性,但是却不符合环保理念,因此包装行业将目光转向了可降解塑料材料的研发与使用。可降解塑料指的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下化学结构会发生改变,分子量下降,最终会被分解成低分子的一种塑料。可降解塑料既具备传统塑料的特点和功能,又能在完成包装使命之后通过紫外线或微生物的作用进行分解,最终重新进入生态环境而对环境不造成任何危害。尽管可降解塑料已经被研发并投入使用,但是其功能尚不完备,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勇于钻研,为行业发展和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3.4金属包装

作为冷饮包装材料,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与此同时,铝也是薄版制品的主要材料。教师可以通过铝制品的使用,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事物的两面性,帮助学生进行自身的合理定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3.5避光包装

避光包装的原理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通过包装袋实现遮挡或反射光。与此同时,避光包装还要防止水和氧气进入包装,避免水和氧气对食品产生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适当借鉴避光包装的原理,当问题实在无法解决时换个思路,通过绕开障碍的方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食品包装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切入点还有很多,例如,充气包装和生鲜果品包装,在此就不逐一列举。教师要灵活结合食品包装学的课程内容和特点,巧妙地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元素,不能为了教育而教育,这样不仅难以被学生理解,还容易激起学生的抵触情緒。

4.食品包装学课程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

4.1教学内容结合科技活动,嵌入科技思维

食品包装与科技发展密不可分。各类包装材料的推陈出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教师在讲解相关包装材料和容器时,可以跟学生介绍该类材料、容器的研发和应用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对包装材料使用、性能、成本等方面带来的改变,以及对相关企业的销售、成本、知名度等方面产生影响。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美化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前文介绍的过度包装产生的白色垃圾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小压力。由此可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能仅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诸多便利,还要处理好科技带来的不良后果。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人文关怀的视野看待科技的发展。

科学研究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探索不断发掘出新的规律和原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可以用于专业课程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述包装隔热材料的原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乌贼利用表面皮肤活动控制颜色的暴露面积来实现光学性能变化的例子,研究者正是通过研究这一现象发明出了智能隔热材料。这样的生物仿生技术的案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固定思维,挣脱思想的束缚,激发学生的科学思想。

4.2对学生进行专业伦理渗透和教育

学习的目的是实现学以致用,食品包装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主要是走向食品包装、生产、流通等领域的。因此,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专业伦理。近年来,食品包装领域中出现的塑化剂事件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教师要适当地结合案例,帮助学生认识到在食品生产、包装、流通领域中违反有关规定、破坏生态环境、投机取巧等行为将会造成何种食品安全风险,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最基本的要求,遵守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安全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保护环境已经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因此,教师在讲到绿色包装时,要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告诉学生履行岗位职责不应仅仅从成本和利益的角度出发,更应该考虑行业的长远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4.3实践和考核环节增加思政比重

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食品包装学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开展日常的包装实践训练十分重要。但是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学生对一些复杂材料缺乏直观认识,比如,聚乙烯、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等。因此,教师在组织实践训练时,要重点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解不同材料的结构、特征及应用场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理论知识讲解最好能够嵌入具体的实践环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车间和材料生产的过程,让学生对材料的性能有更直观的感受。此外,传统课程考核主要是以期末考核为依据,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食品包装学课程考核应探索出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过程考核应占据考核结果的60%。教师可依据学生过程考核的表现,跟踪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路径,对学生的阶段成长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结语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生存环境,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食品作为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其生产、包装、流通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食品包装学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不仅要实现专业知识的传输,更应该引导学生认识食品包装安全,激发学生的创新和环保意识。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食品包装学课程、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刻不容缓。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入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输出时,向学生传递专业伦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最后在实践训练和课程考核环节增加思政教育的比重,从而保证学生对食品包装学有全面、深刻且正确的认识。

猜你喜欢
食品包装包装材料思政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可降解包装材料,让“白色污染”成为绿色包装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食品包装发展趋势
天然生物包装材料将环保坚持到底
当归饮片包装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