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2023-07-14 23:42程群
食品界 2023年7期
关键词:添加剂液相色谱

程群

食物对人类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古便有俗语讲到“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存状态及向前发展的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模式产生了重大变革,我国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多的成就,应食品消费者的需求,食品生产、加工模式也出现较大改变。随机选择市面上正在售卖的几种食品查看,基本上都能从其配料表中看到添加剂的存在。添加剂用量合理则对食用者身体不会产生影响,但若是过量使用,则会严重危害食用者的健康。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效液相色谱法已经成为新时代食物检验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有效地检验出食品中的添加剂和其质量,从而有效地保护食用者的健康安全。基于此,本文将深入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未来食品检测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

1.食品检测概述

从宏观层面来讲,食品检测是一项关乎国家发展的工作,它关系到各层面(如国家、经济以及民众)的安全性。如今,高效液相色譜法已经发展为食品检测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精确地测定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剂和毒害物质,从而更好地提高人民的健康生活水平,保证食品生产质量的稳定性。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我国食品产业不得不加大相应的检测力度,以保证企业能够稳定运营,并合理地防范经营风险。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为消费群体带来了健康、安全、可靠的消费保障。目前,我国食品检测存在巨大潜力,无论是资源、环境、社会等方面有所需求,同时在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日益增长的需求,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都值得广泛推广。

2.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2.1定义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英文缩写为HPLC,高压(速)溶液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等均表示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技术隶属于色谱法的范畴,是色谱法的主要研究之一,它利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含有各种极性的单一或混合性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含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完成相应的分离操作,最终让相关成分依次流入检测器,以实现对样品的准确测定,从而获得准确的结果。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对样品加以分析。这种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商检和法检等领域,成为这些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分离分析方法。

2.2特点

“三高一广一快”是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特点的概括,针对这几方面特点展开分析,首先解析“三高”,其主要表示的是高压、高效和高灵敏度。高压就是说流动相是液体,其流过色谱时所受阻力较大,为了保证流动相能够正常通过,要求在载液中施加足够的压力;高效代表的是这一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表现出的分离效能比较优越;高灵敏度指的是紫外检测器灵敏度能够达到0.01ng,进样量在uL数量级。其次,“一广”代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应用空间较为广阔,适用性优良,大约七成左右的有机物质都能够使用该技术方法进行检测,尤其是一些沸点高、分子体积大、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最后,“一快”指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分析速度快、载液速度快。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尤其是经济方面发展速度的加快,国民生活水平开始持续性地提高,食物生产企业和加工工厂纷纷采用添加剂、营养剂等新型原料,以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食物的需求。为了确保食品质量达到安全标准,食品检验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以确保消费者的安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当今食品检测领域最普遍的技术之一,它可以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营养物质的组成、有害物质的残留量及其他成分的添加情况,从而有效地识别出食品的品质,并以此为基础对食品的安全性展开等级性划分,从而保证食品市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下文主要围绕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营养成分、添加剂、食品污染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展开进一步阐述。

3.HPLC技术在食品营养成分检测方面的应用

3.1氨基酸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食物中的氨基酸含量,从而更好地了解食物中酶和蛋白质的含量,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氨基酸在保障人体营养摄取方面有促进性的作用,对维持人体生存状态的正常性具有积极意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领域展开有关安全性的检测时,可以充分利用其高灵敏度的特性,准确地测定出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氨基酸对生物而言是其机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参与酶的形成,还是蛋白质构建的基本单位。因此,测定食物中氨基酸的含量对食品检测工作来说至关重要。近年来,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已经逐步代替了常规的颉三酮分析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

实验室使用C18反相色谱柱对乳制品中十六种氨基酸的浓度开展了测定,期间选择的检测技术为HPCL法。实验发现,该方法不但有着较好的重现性,而且色谱分离时间和分离度也达到了预期的水平。

3.2糖类

糖类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其成分主要有葡萄糖、淀粉、果糖和蔗糖等。然而,由于糖类食品具有还原性和易溶于水的特点,在开展糖类检验时,很难准确提取和分析其中的有关参数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糖类检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以准确测定碳水化合物,并且能够有效地判断糖类物质的质量。近年来,这种检验方法在食品检测领域受到了广泛认可,并且在国际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3.3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主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对维持身体内部各系统的正常运作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用来检测维生素B1和B2等,它操作简单易行,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而且限制性因素较少,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维生素类营养成分的检测中应用较多。维生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这类物质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食品检测中,我们可以通过液相色谱分析来测定不同橙汁样本中维生素C的含量。这种方法可以根据试样的特性和浓度加以处理,以便更准确地测定出维生素C的含量。经过测试,不同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区间为73.1-73.8ug/mL,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传统的维生素检测方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为传统方法中必须先从试样中抽取维生素,再加以测试,这样就会导致维生素的含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测试结论的准确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试样测定所需的环节,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和准确度,可以用来测定试样中的维生素含量,进而提高检测效率。

4.HPLC技术在食品添加剂检测方面的应用

4.1食品甜味剂

在食品添加剂方面,可用的种类较丰富,其中甜味剂的应用较多,其属于一种增味剂,能够使食品产生甜味。结合有关研究分析,这一添加剂的适量应用能够促使食品的风味得到提升,但是若是添加量过高,则会产生一定的毒性,若是消费者食用了含有过量甜味剂的食品,则会对其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可以将甜味剂分为两种,即天然、非天然(人工合成)。通常情况下,人们在食品配料表中看到的甜味剂都属于后一种类型,如糖精钠等。这种甜味剂在食品生产、加工中的使用频次比较高,若是用量控制适宜,则无较大的问题,但若是使用过量,则会影响食用者的健康。故而在食品领域中,加大对糖精钠这一甜味剂的检测力度显得尤为重要。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联用荧光检测法、紫外检测法可以有效获得糖精钠的相关含量值,这一联用技术在该测定工作中可以展现出快速、准确、可靠性高等诸多优势。

4.2食品防腐剂的检测

添加人工合成的防腐剂是一种有效的食物保鲜技术,它有助于促使食物的保质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延长,使其得以长久保鲜。一般来讲,防腐剂多属于化学剂,是由人工合成的,这些化学剂通常包括山梨酸及其钠盐、苯甲酸及其钠盐等,它们都可以有效地延缓食物变质,从而提高食物的新鲜度,增强口感。尽管防腐剂的危险性并不大,但是过量使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食品生产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添加防腐剂。为此,高效液相色谱法就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用来检测防腐剂的添加是否合规,它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饮料中的苯甲酸和山梨酸。

4.3香料

添加香料可以显著改善食品的口感和风味,但是由于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部分食品生产商或加工商为了能够缩减成本、提升销售量,会违规添加香料,这会影响食品检验的合格率,若是稍有疏忽,致使这些违规添加香料的食品在市面上流通,则会引发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香料类添加剂的成分具有较高的复杂性,这使其测定工作变得难以推进,加上传统的气相色谱技术带来的检测结果不够精确,为高效防范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可以将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于该领域,进而利用高精度的色谱仪进行动态观测和分析,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4食品色素

食品色素的使用已经渗入各行各业,它们能够优化食品的色泽和口感,提高消费者的食欲。食品色素的来源可能是天然的,也可能是人工合成的,相比于后者,前者通常是从动植物中提炼而来的,安全系数较高。而人工合成的食品色素则大多需要从煤焦油中分离获取。因此,这类色素的过量使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食品中可食用色素的含量,以确保食用者的安全和健康。在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色素的过程中,粉碎提取法和漂洗法均可获得良好的测试效果,其准确性和可信度得到了有力保障。

5.HPLC在食品污染领域的应用

5.1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是当前食品安全领域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食品中残留的农药含量,我国对此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若是食品生产或者加工厂家未能将农药残留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则会大大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对此,我们可以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来对食品农药残留情况展开相应的测定分析。

5.2其他来源化学污染物

当前工业领域的发展势态良好,受这一情况的影响,其产生的诸多有害物质经食物链进入食品中,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

利用HPLC-FLD分析检测法对三种天然维生素E中的高分子量多环芳进行了精确的测定分析。为此,采用中性氧化铝柱色谱技术,对样品进行净化,并以乙腈水(8020VN)为流动相,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经过测试,八种高分子量多环芳的最低检出限在0.05-0.45ng/g之间,而定量限则在0.18-1.50ng/g之间。

5.3霉菌毒素

食物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等,不仅会使农作物变质,还会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们的安全,若是食用不当,还会对人畜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在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中,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黄曲霉毒素展开了相应的测定分析,在其试验中,首先需要对样本进行提取液处理,然后加入适量的碘衍生剂,最后经过色谱分析,以确保四种黄曲霉毒素在七分钟内顺利完成检验,而且最低检出限也不违反pg标准。

另外,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还可以用来检测微生物产物。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酵母菌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能够用来发酵面包、馒头等产品,还能够在消化道和口腔中形成菌群,因此,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可忽略的是,一些微生物的存在或许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在制作植物油的过程中会出现黄曲霉素,这是一类致癌化学物质。若食品中的黃曲霉素浓度超标,将会导致人们患肿瘤的危险性大大提升。黄曲霉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通过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能够有效地辨识出食物中的有害菌群,如幽门螺杆菌和大肠杆菌,这些菌群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与常规的气相色谱检验技术相比,液相色谱检验方法能够更加精准地测定食品中的菌群代谢化学物质,更准确地鉴定食品中的菌群数量,进而更有效地保证饮食的安全性,保障人们的健康。

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促使食物生产及加工方式不断改变和升级。然而,由于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普遍使用及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保障食品安全已经成了社会各界关注且热切讨论的重要话题。HPCL是一类有效的测定方法,可以用来检验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农产品中残留农药和营养成分。在上文,我们重点探讨HPCL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高效液相色谱仪器也在继续改进和完善,它们与各种检验技术手段的结合形态也越来越丰富,为食品检测提供了更多可能和机遇。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十分关键,对从事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人员而言,其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深入探索、改进和创新食品检验方法,进一步提高检验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以实际行动来建立我国食品安全的坚固防线,从而积极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添加剂液相色谱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赢创扩大在华涂料添加剂产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地理复习课的“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有多可怕?
会变魔术的添加剂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紫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