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2023-07-14 16:09张信勇梁春雨
电脑迷 2023年3期

张信勇 梁春雨

【摘  要】 教师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能够有效维护、提高自身和学生的心理水平。如果教师缺乏心理健康素养,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无法及时识别学生不良的心理状态,也无法为学生提供及时和恰当的帮助。国内外研究发现,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教师在心理疾病知识、心理疾病污名态度、心理求助的行为及意愿方面不尽如人意,而通过项目培训、多元干预和职前培训,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心理干预手段;心理疾病污名态度

2015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健康中国”的概念。其后,政府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相关文件提出要提高国民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并指出“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重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奠定健康的心理基础。

一、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

心理健康素养(Mental Health Literacy)是指帮助人们辨别、管理和预防心理疾病的知识及信念。Jorm等人首次提出了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其内涵包括识别特定心理疾病的能力、如何寻找心理健康信息和判定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具有自我干预和寻求专业帮助的知识、信念[1]。研究发现,高水平的心理健康素养,有助于个体尽早识别心理疾病,减少心理疾病污名,获取及时、有效的支持和治疗,进而改善心理健康水平[2]。

二、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

国内有关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研究,以理论探讨居多,实证研究很少。王向阳等人对中山市12所学校的983名教师进行了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对精神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总体较好,但对具体病种的掌握不均衡[3]。陈坤等人通过调查河南省的367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发现,其心理健康素养属于中等水平[4]。

而国外在开展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研究时,大多围绕心理疾病知识、心理疾病污名态度、求助意愿或行为、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感四大主题进行。

(一)心理疾病知识方面

不同国家的教师对不同类型心理疾病的掌握情况存在差异,发达国家教师的心理疾病识别率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教师。例如爱尔兰小学教师对儿童焦虑症和抑郁症状的识别率,分别达到84%和71%;日本的高中教师对儿童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恐慌症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54.1%、35.3%和78.0%[5];尼日利亚东南部的高中教师对抑郁症的正确识别率只有16.3%[6];而巴基斯坦小学教师能识别出自闭症是一种精神疾病的正确率是44.2%。可见,相比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教师对儿童常见心理疾病知识的识别率相对较高。

(二)心理疾病污名态度方面

研究表明,公众对心理疾病及患者的污名有跨时间和跨文化的稳定性,教师群体也是如此。心理疾病的污名包括自我污名、公众污名、连带污名和结构性污名。教师公众污名是指教师对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的刻板印象、消极态度和歧视。在日本小学中,能够正确识别精神分裂症的教师的污名得分只有56.7,比台湾小学教师的得分还要低。在巴基斯坦对大学生和大学教师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在25岁以上的师生中,有61.90%的人認为精神分裂症是危险的,并将病因归咎于患者其自身;57.40%的师生认为抑郁症是危险的,他们认为患者过于软弱,需要振作。尼日利亚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在1003名教师中,有54%的教师认为,精神病患者对周围的人具有危险性,且有51.6%的受访者认为其具有不可预测性,会随时做出攻击行为。捷克的一项比较医学生和教师之间污名化态度的调查发现,教师比学生的污名化程度更高。而在对突尼斯的304名高中教师的调查中发现,49.7%的教师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是不可预测的,且59.2%的教师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缺乏意志的表现。可见,教师群体对心理疾病及患者的态度都比较消极。

(三)心理求助行为方面

针对教师的心理求助行为,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教师寻求心理帮助的方式和态度;二是关于教师支持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决策行为。无论在哪个国家,教师向精神科医生或者心理医生求助的态度都比较消极,比起正式求助,他们更倾向非正式求助的途径。土耳其某所大学在调查了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和求助行为后发现,39.2%有心理困扰的教师不会寻求任何帮助,剩下约三分之二的教师,大部分更倾向非正式的求助路径——求助朋友、父母或兄弟姐妹,而不是寻求专业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医生的帮助。在加拿大的小学教师中,心理健康素养较低的教师能向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的策略较少;与心理健康素养高的教师相比,心理健康素养低的教师难以提供具体的策略来支持具有特定内化(对立违抗障碍、抑郁症)症状的学生。由此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会直接影响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方式。

(四)对学生的帮助意向、行为和信心影响方面

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对学生的帮助行为和意图,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通常,青少年不会自己寻求心理服务或者心理治疗,他们往往是被其他成年人引导并接受治疗的,例如父母和教师。教师作为“守门人”(Gate Keeper)之一,在支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教师群体可能是第一个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为其提供建议和支持的人。在爱尔兰的一项调查中,小学教师认为,他们没有接受足够的培训来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接受调查的一半教师表示,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从外部给予学生帮助,具体包括转诊给专业人士或建议父母为孩子寻求专业帮助;另一半的教师则倾向内部提供帮助,即在学校内部实行干预。例如,向学校更高级的工作人员寻求建议,与学生或家长讨论问题,以提高相应的支持。

由于教师本身缺乏一些心理健康、心理求助和心理急救的相关知识,因此不同国家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信心,普遍呈低水平状态,但也呈现出随经济发展水平逐渐上升的趋势。例如加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支持学生处理心理问题方面的信心较高;来自特殊教育和合作教育机构的教师,更了解中学生面对的心理健康挑战,并更有信心协助学生应对心理健康问题。

三、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策略

由于教师在预防和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大多数教师在心理疾病知识、心理疾病污名化态度、心理求助的行为及意愿方面不尽如人意,因此迫切需要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

(一)通过项目培训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

近年来,学校对教育工作者实施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课程培训,已经成为一种较新的教育策略,且呈现出项目形式和内容多样化的趋势。培训项目通过增加教师识别心理健康问题所需的知识、技能减少其污名化态度,增加其帮助学生的意愿和自我效能感,从而达到增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意识、减少污名、提高求助意识的目的。研究发现,通过培训项目对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具体表现为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减少了教师的污名态度,提高了教师帮助有心理问题学生的信心,并激发了其帮助行为,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许多精神障碍病人在中学时就表现出病情,但教师并不能很准确地判断学生的症状,而教师经过心理健康课程培训后,能够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寻求治疗的认知和减少接受治疗的污名。

如今,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开发了一系列以学校为基点的心理健康项目培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我国,虽然大部分学校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和政府的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应对日益严峻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建立心理辅导室、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和举办专题讲座等,部分学校还配备了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暂未开发和建立系统、有效的培训项目。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素养教育培训项目在持续时间、项目规模以及课程设计(教授方式、课程教师)方面差异很大,各个培训项目的效果仍需要进一步检验。最近的系统综述表明,与短时间、精简的培训项目相比,周期长(分散在几天或者几周内)、干预手段多样化的项目,对减少污名的效果更好。因此未来的培训项目,可以考虑适当采用多样化的干预手段。

此外,未来基于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对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的干预措施的发展研究,可以增加长期效果评估,包括对干预措施有效性的后续测量等,以维持项目的有效性,从而不断改善培训项目的内容和形式。

(二)多种干预形式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

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的干预形式包括一次性研讨会、基于学校心理健康课程资源的培训、基于心理健康急救项目的培训、在线数字化干预和沉浸交互式干预等。一次性研讨会通常持续一天到几天,主要是由专业人士给教师普及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常见的心理疾病知识。基于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培训,主要是使用国家开发的标准化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培训教师,然后由经过培训的教师在课堂中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基于心理健康急救项目的培训,主要通过向社区成员传授急救技能,以支持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从而提升社会大众的心理健康素养。在线数字化干预是通过线上的方式提供学习资源,以一种交互式的体验帮助教师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沉浸交互式干预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虚拟角色扮演,让教师在虚拟环境中体验与学生互动时,如何运用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和具体的心理干预策略。

具体的干预措施可以结合主题讲座、短视频教育、发放阅读材料、团体讨论和线上模块学习等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干预手段,可以培养教师识别出需要心理健康帮助的儿童和青少年,并具有适当转诊的能力,确保青少年能够以可持续、全面和非污名化的方式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三)加强职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培训

为职前教师开展心理健康素养教育,是帮助其在未来的教学生涯中更好地满足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的有效途徑。现阶段,国外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职前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素养。例如,加拿大针对教育学院的学生(准教师群体)开发了相应的心理健康素养必修课程,其目的是提高职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未来的教育工作做好准备。在我国的师范生教育和教师职前培训中,虽然也有心理学知识培训,但是培训内容以教育心理、发展心理为主,培训形式以主题讲座为主,比较缺乏心理健康常识、心理疾病知识、心理干预技能等与心理健康素养领域密切相关的内容,并且在形式上也没有与教育现代化的数字化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我国亟待加强职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培训,从而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素养。

参考文献:

[1] Jorm A F,Korten A E,Jacomb P. “Mental health literacy”:A survey of the publics ability to recognise mental disorders and their beliefs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J].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1997,166(04):182-186.

[2] 明志君,陈祉妍. 心理健康素养:概念、评估、干预与作用[J].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01):1-12.

[3] 王向阳,任衍镇,李元春,等. 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J]. 四川精神卫生,2015,28(03):248-251.

[4] 陈珅,陈科,李永鑫. 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08):1219-1225.

[5] Yamaguchi S,Foo J C,Nishida A,et al. Mental health literacy programs for school teacher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arrative synthesis[J]. Early Intervention in Psychiatry,2020,14(01):14-25.

[6] Ayub A,Naeem B,Ahmed W N,et al.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regarding autism among primary school teachers:Accross-sectional survey from pakistan,South Asia[J]. Indian Journal of Community Medicine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Indian Association of Preventive & Social Medicine,2017,42(0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