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黄沙地,奋斗绽芳华

2023-07-14 08:11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15期
关键词:莫高敦煌石窟敦煌研究院

1988年出生的王娇,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敦煌研究院,7年来一直从事敦煌石窟考古报告的编写工作;1987年出生的杨金礼,19岁来到莫高窟,成为一名壁画修复师;90后刘小同2014年加入,专注为莫高窟“画像”……如今的敦煌研究院拥有一支200余人、產学研一体的保护队伍,其中不乏80后、90后。他们在青春年华来到敦煌,深深扎根,为“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而坚守、奉献。

在莫高窟,时间是一种特别的存在。刘小同和同事们致力完成的莫高窟第172窟的整窟复原临摹工作,始于2017年,预计2023年结束;王娇参与编写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二卷《莫高窟第256—259窟考古报告》,已历时10余年。以5年、10年计的一项项目标清单,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时间刻度,也映照着当代莫高人青春奋斗的足迹。文物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文物工作者接续奋斗,久久为功。

适用主题:接续奋斗;择一事,终一生;久久为功;薪火相传……

运用示例:在敦煌研究院,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家大家,也有许多默默坚守的年轻人。他们受前辈感召,追寻艺术理想,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各展其才、各尽其能,传承莫高窟的保存、保护、研究事业。莫高人身上那份“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那种“夜夜敦煌入梦来”的炽热情怀,那份“做好传帮带、传好接力棒”的担当,始终在赓续绵延。新一代莫高人正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为敦煌文化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继续努力,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莫高敦煌石窟敦煌研究院
敦煌石窟
营造现实版的西天净土:敦煌石窟的性质
敦煌石窟艺术的特殊呈现——以曹氏三窟为中心
敦煌研究院与大英博物馆首签合作备忘录
历史留恋与粉本传承——敦煌石窟西夏千佛图像研究
探春
探春(短篇小说)
Effect of 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4, TNF-alpha polymorphisms on osteosarcoma: evidences from a meta-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