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校地融合“绍兴典范”开启“双一流”建设征程

2023-07-14 10:06敖夏
职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故事

敖夏

在浙江省绍兴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绍兴科创走廊群贤路南侧,一座兼具艺术感与生命力的现代化校园拔地而起,成为绍兴北部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正是绍兴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即将迁入的新校区。

雄跨东西、宛如拱桥的校门,行云流水、兰亭行书般的建筑群,碧波荡漾、水汽氤氲的校园环境,生动展现了绍兴源远流长、人文荟萃的深厚底蕴,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俯视之下的主建筑楼,俨然一张兼具数字感与潮流感的巨型“芯片”,仰视之间形状如绍兴水巷中的一艘乌篷船。“新”与“旧”的融合,恰如绍兴近十年来“三缸”(酒缸、酱缸、染缸)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以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三片”(芯片、布片、药片)产业发展之路。学校多年来始终与绍兴发展“同呼吸、共命运”,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深化产教融合、成立地方产教联盟,有力破解了绍兴主导产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难题,实现了技工院校与地方城市的双向赋能、双向服务、同频共振,成为绍兴校地融合发展的典范之一。

校地融合典范关键词之一:讲好绍“芯”故事,入选十大民生实事

近3年,学校先后入选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一流技师学院培育单位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和浙江省教育厅“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进入高质量发展提速期。随着办学内涵的不断丰富,学校显然需要一个更大、更高、更强的物质和精神家园助力全国优质校发展愿景的实现。

学校即将迁入的新校区,毗邻绍兴国家综合保税区和集成电路创新产业园,投资近10亿元,占地面积263亩,可满足6 000名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需要。

“十四五”期间,绍兴市将“打造滨海新区高能级战略平台”“高起点建设杭州湾先进制造基地、全国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产业高地”“高标准建设新时代综合保税区”。而在绍兴市“十四五”期间重点实施的“双十双百”集群制造培育行动中,滨海新区将重点培育十大产业集群中的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学校占地利之便,将与集成电路创新产业园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持续精准对接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讲好绍“芯”故事。

早在2019年,學校就主动寻求与产业龙头企业中芯集成电路制造(绍兴)有限公司合作,在全省同类院校中率先成立微电子学院。2020年,学校又进一步牵头成立绍兴微电子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并被选为理事长单位。

在此基础上,学校整合微电子学院、绍兴集成电路企业和微电子产教联盟三方资源,搭建形成绍“芯”微电子产教融合平台,将学校建在产业园,把企业搬进学校,构建校企一体化微电子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享教学资源、共研创新技术,因岗定教,打造内外融合的实践育人基地。推动“四方协作、八链对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一体协同。

学校开设大数据、云计算、微电子技术等新兴专业,做大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群,含微电子专业的智能制造专业群成功入选浙江省技工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合作企业浙江华越芯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捐赠价值707万元微电子实训设备,与学校共建微电子产教融合实训室。与浙江朗迅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开展集成电路技能人才专项培训。由学校校长亲自担任导师,邀请企业、高校专家共同组建“1+4+N”教学创新团队。团队开发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集成电路封装”等精品课程相继成型,双语教材《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出版,专业课题成果获省级一等奖。组织开展微电子专场招聘会,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开发《微电子粘晶》等职业技能培训包,为集成电路企业设立定制培训班。

目前,微电子学院学生规模已近千人,累计为行业输送毕业生400多人,微电子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获批浙江省“五个一批”产教融合工程。2023年,学校将开启微电子区域中高职一体化、微电子“3+4”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为集成电路企业输送更多优质“芯”人才模式。

学校的绍“芯”故事已被国家级、省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微电子学院更成功入选绍兴市人民政府2022年度十大民生实事,成为校地融合发展的又一有力佐证。

校地融合典范关键词之二:服务绍兴新兴产业,打造无界产教联盟

学校根据绍兴市改造升级“三缸”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三片”产业的整体规划,建设升级智能制造、康养旅游、数字产业、文化创意4个专业群。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对接168家企业(其中头部企业56家),并先后牵头成立绍兴市旅游职教集团、绍兴市机电职教集团、绍兴市微电子产教融合发展联盟。绍兴市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成为绍兴市唯一入选的职教集团。

学校依托地方产教集团和联盟,建立校企无界化大环境,通过实行“订单培养+定制学徒”无界化培养方式,打通课程链和岗位链;通过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共导”无界化师资团队,打通师资链和技术链;通过举办“职业培训+行业大赛”无界化研修活动,打通能力链和价值链,开展学生与企业、教师与企业、员工与学校的耦合建设。

建立“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联盟办学载体。创建二级现代产业学院,已建成和正在规划建设微电子产业学院、高端制造产业学院、甲骨文数字产业学院、朗讯科技产业学院、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东西部合作产业学院、中德双元产业学院、腾讯大数据产业学院、绿茶产业学院、时尚产业学院十大产业学院。

依托产业学院等办学载体,深化实施“六共五接四定三段”,即共同招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开展教学、共同考核与评价;学校与企业对接、岗位内容与课程内容对接、岗位标准与课程标准对接、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对接、学校实训环境与企业生产车间对接;定岗位、定内容、定标准、定目标;划分人才培养基础应用阶段、岗位应用阶段、创新应用阶段,全面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校地融合典范关键词之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留住绍兴产业人才

绍兴地处杭州、宁波两大城市之间,为了减轻周边大城市的“虹吸效应”,扭转本地制造产业高技能人才的“空心化”局面,学校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开展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中德双元制等人才培养试点,满足学生与家长对学历与技能双提升的现实需求,以及对高质量就业、高品质生活的美好向往,为绍兴产业发展留住人才。

学校邀請浙江工业大学、晶盛机电、中芯绍兴等高校及龙头企业,对接绍兴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及集成电路等区域性产业,共同制定相关专业长期发展规划,构建专业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重构“6+1+N”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即“德、智、体、美、劳、信息技术+毕业证+多项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复合型人才。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开发精品课程,推动“互联网+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建设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题库,实现“学历+技能”双提升。

学校探索中德双元制本土化建设,引进国际化优质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认证证书等,与三花股份和捷昌驱动联合招生,开设首届中德合作特色班,开展校内项目教学1.5年和校外学徒教学1.5年的双元制培养,首批30名毕业生已被合作企业全部预订。

为解决地方“用工荒、用工难”问题,学校积极参与东西部协作,创新“2+1.5+1.5”跨省合作育人模式,实行“五免式”补助,目前已与四川乐山、仪陇等地合作培育技能人才近百人,首届东西部协作班学生实习期间平均月薪超过5 000元,100%的学生留在绍兴就业。

近3年,学校共向绍兴本地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1 700余人,就业率达到99%,留绍率高达90.39%,18%的毕业生月薪超过10 000元,成为令人艳羡的“技校生”。学校在绍兴市教育满意度调查中名列前茅。在绍兴市统一平台同步招生中,一次性投档招满,招生热度位列全市第一,办学成效得到本地市民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学校各专业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行业大赛中共获22块金牌,绍兴市授予学校“冠军选手单位”。全校50位机械电子、微电子、旅游烹饪专业教师中,涌现出10位全国技术能手、省首席技师、省技术能手,占比高达20%。学校教师团队在首届浙江省技能大赛中综合技能成绩排名全省第二、绍兴市第一,师资水平大幅度提升。

学校党委书记、院长盛锡红表示,下一步,学校将以新校区搬迁为起点,开启创建“全国优质技工院校和优质专业”的新征途,同时,在助力绍兴高水平网络大城市构建,服务浙江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实施,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谱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

猜你喜欢
故事
为“故事”买单
故事细节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