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剑走天涯,天涯亦我心

2023-07-14 06:33欧阳漠霖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措辞发言稿气节

欧阳漠霖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为了引导同学们做好人生规划,明确求学方向,某高中“追梦”社团举行了一次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主题的畅想会。会上,下面几所中学的校训引起大家的极大关注:

雅礼中学:公、勤、诚、朴

长郡中学:朴实、沉毅

长沙市一中:公、勇、勤、朴

湖南师大附中:公、勤、仁、勇

明德中学:坚苦、真诚

周南中学:诚朴、健美、笃学、奋进

请从中选择两三则校训,或从以上校训中选择两三个词语,写一篇发言稿向同学们谈谈你的人生规划和价值追求。

要求:选好校训或词语,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银河如练,掬一捧星光万点。

遥忆当年斧钺相加的无畏,笔削春秋而令乱臣贼子惧,华夏那些民族筋骨般的品质,在血液里稀释,却仍可在苍凉乱云的天空,耀如星灯。

“勇者不惧”始于《论语》,意在申明有勇之人的无畏。然则“勇”的姿态有多种,鲁迅先生曾一度反对“匹夫之勇”,主张“智先于勇”。今天我在此标新立异,同诸位聊一聊“隐忍之勇”。

所谓“勇”,与其理解为一种无畏,不如解为“心灵气节”。

我们常言“民族气节”,然则个人又何不彰显气节?“心灵气节”的本源是一种定力,不为外物所动。是“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是己度有三分,而不乱于人之阵脚。在这种定力的驱使下,我们处事果断,不言春阴上马迟,而会见机行事,处事得宜,此乃大家熟识之勇。

而“隐忍之勇”却另加一份“不卑不亢”的节制。

一个无能的懦夫才会为片刻的得失绝望地死去,而一个真正的勇者会为自己渺茫的事业卑微地活着。“隐忍之勇”能纳地位卑贱,能纳外物艰难,亦能纳仇恨怨情。

孔子曾表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是君子的隐忍之勇;林教头误闯白虎堂,一直隐忍,直到逼上梁山,是好汉的隐忍之勇;如今在座的各位十年寒窗苦读,待以身报国,是诸位的“隐忍之勇”。是故勇者有“心灵气节”的定力,能屈能伸,却不是逆来顺受,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后的“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凋零,天涯之心若不复存在,离散之勇将如天边遥远的寒星,等待时间的巨鸟来啄食他们。

何为“天涯之心”?释义为“仁”。

仁者,二人也。然则此“二”实为虚指,更应指天下人。“仁以为己任”强调的是持有心济天下、以天下为中心的“向心力”,是勇的初心与最终目标。

《乡土中国》中曾把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作水波的遞推,以己为中心,一圈一圈地外延。我不以为然。早在春秋时期,中国人就有了“国”的意识,古人更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识理念。应该说,华夏文明的天下观是与生俱来的,由此对“勇”的初心也落到实处。同样是率兵参战,岳飞之勇为“精忠报国”,安禄山之“勇”却成为“安史之乱”。由此,不难看出“仁”立于“勇”之上,天下为先的大局观。

执剑走天涯,天涯亦我心。只有“仁”与“勇”的相辅相成,以仁为初心,以勇为行为准则,方能平地楼台,成就千秋伟业,渐成蔚然大观。

与诸位共勉!

(指导教师:周述乔/编辑:王冠婷)

评点:李凤成

思考新颖,措辞有力是本篇发言稿鲜明的亮点。在立意方面,作者主张“隐忍之勇”,以天下为先,敢言人之所未言。在运用素材方面,作者敢于对《乡土中国》中的经典观点进行颠覆理解,体现了独特见地。在措辞方面,作者用语的显著特点是选词多用浅易的文言词汇、措辞大都整齐,体现演讲特点。但文中还是有不少可商榷之处:“隐忍”可以归入“勇”的范畴吗?心灵气节之说与“隐忍之勇”稍有脱节,且“气节”本就发乎心灵;“诸位的‘隐忍之勇”这种一刀切的互动也不太妥当。

猜你喜欢
措辞发言稿气节
气节,一个人的精神脊梁
我来做侦探
“小康社会”主题班会发言稿作文导写
竹外疏花
日语专业学生的语用误用以及相关教授法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
《老人与海》男女译者译本对比
气节重如山——国画《八女投江》再赏析
中国人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