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梅拾璎
世界不仅在书里,还在书外。这个暑假,请给孩子上一堂自然教育课,让孩子在自然中探索、思考并付诸行动,获得成长的力量。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对有的家长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有些家长就认为,到大自然中去纯粹是玩,是浪费时间,他们很难明白广阔的原野、潺湲的溪流、橘红的落日对一个孩子成长的意义,不明白大自然那伟大的魅力究竟在哪里。而我,也只了解到一些局限。
有人可能会迷惑不解,大自然不就是那些树呀,云呀,山呀,湖泊呀,动物呀,旷野呀,科学经验怎么会跟这些简单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呢?
是的,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离不开想象,而想象力是一种宝贵的直觉,是形象的延伸,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丰富的人对宇宙万物充满好奇,通过细密的观察和联想,可以提炼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从而形成智慧。而缺乏想象力的人,也就缺乏创造力,他们习惯于将自己桎梏在眼见为实的牢笼里,不会大胆假设,从而掩盖了想象和直觉的光芒。
人们总是认为科学、美学、人文、艺术才是有价值的,却忘了大自然才是诞生它们的温床与母腹。
当我的两个孩子还在妈妈子宫中安睡的时候,我便带他们到自然中去,让他们熟悉大自然的声音和呼吸。等他们出生后,我推着婴儿车,或抱着他们,走进林中,在河畔漫步,听小溪的鸣唱和瀑布的轰响,凝视水面的蓝蜻蜓,抚摸野菖蒲涩涩的叶子,让他们把手伸进清澈的湖水里,感受春日湖水的清凉……大自然对孩子的浸润总是不动声色的,当孩子慢慢长大,看过的花,踩过的水,摸过的树,爬过的山,都能为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让他们成为想法独特的人。
我还清晰记得,女儿到初中学地理海陆等温线分布时,她居然跟我解释,为什么初冬湖上的冰是中间薄边缘厚,而冬末是中间厚边缘薄。因为她在那样的湖边走过不止一次,等时机来到,便可以把看到的现象和学到的原理联系起来。或许是因为见识过数不清的树和各种各样的动物,儿子学生物如鱼得水;可能无数次耳闻目睹过自然中的雾雨雷电,并数次思考和存有疑问,姐弟俩的物理都学得很好。在我看来,这与他们亲近大自然是分不开的,大自然启发了孩子们的心智。
科学知识、科学道理的真正源泉不在书本,而在大自然,在河流、草地、山岭、树林之中。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小孩叫帕夫,他的爸爸妈妈非常爱他,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他吃妈妈准备的营养均衡的食物,打市面上最新的疫苗,从不参加剧烈活动。他的手不能有一点儿细菌,不吃带籽的水果。他围着妈妈亲手编织的围巾,不让感冒病毒有机可乘。可是,帕夫还是得了很可怕的病,妈妈带他去看医生。没有打针,不用吃药,医生开了一张清单,列了帕夫必须做的事情:去户外玩耍,认识新朋友,照顾小动物,做白日梦,根据自己的心情在高处鸟瞰或者低处仰望。
帕夫的病会好吗?当然会好的,这个高明的医生开出的药方十分符合一个孩子成长的规律:生活自然、自由,并有适当的界限。
虽然帕夫是绘本里的人物,可现实中和他一样患上“自然缺失症”的孩子并不少见。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家长带孩子在公园里玩,不让孩子抓沙子,害怕孩子乱跑,禁止孩子席地而坐。哪怕孩子搂抱一棵树,盯着一只蜘蛛好奇地看,家长们都会赶紧提醒:“脏啊,宝宝,离远一点儿。”他们不懂得,帮孩子脱掉鞋袜,把工具放在孩子能够到的地方,把他们丢在沙坑里,蹲在他们旁边,任凭他们察看昆虫、张开小手去摸想摸的东西,这才符合孩子的成长天性。
“一个人能观察落叶、羞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不知道你如何理解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一个能从细微处欣赏世界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里,会保持天真和质朴,温柔且敦厚。哪怕遭遇艰难困苦,不得不踏进荆棘之地,看见一簇野花依然能心生爱意;就算他们的人生路途无比顺遂,也能记得璀璨的星空,时时对它保持一份朴素的爱和纯真的向往。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不再把花从枝头上撸下来,而是安然地抬头仰望它;不再凌驾于万物之上,而是能用温厚的眼神跟它们坦然相对;不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懂得把浑浊的汗水滴进泥土。那么,孩子就拥有了与自己、与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品质与能力,成为一个精神上永远富足的人。
正如毕淑敏所说:“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我想,哪怕我们的孩子不能卓越,他的心灵都会像童年那样,纯真、好奇,无论他长到多大的年龄,依然对世界充满汹涌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