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期望流动: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集聚的异化与对策

2023-07-17 04:17王华华
现代管理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

[摘要]就近城镇化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对于提升经济绩效、增加就业供给、拓展消费空间、促进共同富裕有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究生产要素如何“有效集聚”,构建了就近城镇化区域内生产要素“期望集聚”到“非期望流动”的运作机制,通过分析无锡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非期望流动”的城市个案,验证了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集聚异化的原因和发生机理。结果表明:化解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集聚异化的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发挥市场供需共振调节作用,增强市场虹吸效应;二是拓宽政府城镇政策开放程度,畅通高效物流体系;三是激励企业转型升级生产要素,催生新的消费模式;四是提升生产要素集聚的创岗效应,增加有效就业供给;五是夯实共同富裕的公正分配机制,满足人民民生需求。

[关键词]非期望流动;就近城镇化;期望集聚;要素集聚;共同富裕

作为经济学经常使用的高频“热词”,生产要素的集聚与分流构成了就近城镇化的基本经濟活动。就近城镇化中劳动、管理、技术、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集聚的多寡,以及在一个地区的科技领域、生产领域、金融领域、生物医药领域、教育文化领域、交通领域等分域的配置情状,不仅会影响该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经济总量的“存量发展”,体现在经济发展的规模上,也会影响该地区城镇化建设经济总量的“增量发展”,体现在经济发展的质效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1]。从经济发展的实践看,党的政策转化为国家意志所推动的“城乡要素流动”,其政策目标是寻求“生产要素有效集聚”,从而助力城乡经济有序发展并非生产要素在特定生产区域内的“净流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出现各类“市场风险”,导致生产要素由“期望集聚”的“热流动”转向“非期望流动”的“净流出”,影响特定就近城镇化区域内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由此,理论界也对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集聚的可行性和异化性问题展开了多角度探讨,期望通过经济调控、税收调节、金融支持、环保措施、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政策来推动生产要素发生“期望集聚”的“热流动”,实现就近城镇化中产业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然而,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非期望集聚”的异化现象时常发生,导致生产体系萎缩,影响了就近城镇化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选取城市个案,研究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集聚异化的市场选择问题,分析生产要素在就近城镇化区域内“非期望流动”的运行机理,对于推动就近城镇化区域内生产要素有效集聚、实现产业兴旺、增强民生就业有着重要意义。

一、 期望集聚: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热流动”的政策理性

从就近城镇化发展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基于“资本要素”逐利的需求,合法且有序集聚在一个地区进行社会化大生产,整合土地、技术、管理、劳动等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搭建生产空间,构建现代生产体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商品的生产、运输、流通和交换[2]。就近城镇化中,除土地要素外,资本、劳动、技术、数据、管理等方面的生产要素在一个地区公共政策驱动下实现“集聚多分流少”,就构成了该地区城镇化生产要素所“期望集聚”下的生产要素“净流入”,而这种生产要素“净流入”也被称作生产要素的“热流动”,它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稳定且可持续增长。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形成政策调控所期望的“热流动”,主要具有以下作用:

1. 生产要素科学配置提升经济绩效

就近城镇化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地区就地取材地通过建筑高楼大厦和开设工厂来“塑形城市”,而应深入研究就近城镇化背后技术、资本、劳动、数据等各类生产要素如何在政策驱动下实现“要素集聚”“科学配置”和获取“经济绩效”。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政府调控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就近城镇化生产要素有序集聚的作用日益明显,并在该地区以外的城市竞争中呈现出“配置效用差异化”的特征[3]。部分学者以经济增长理论的Malmquist指数和Prodest生产函数法为模型,用国家统计局数据作面板,对1998—2015年中国285个主要城市的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效率及其动态演变进行测算,发现我国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效率呈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状态,且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要素配置效率要明显高于成渝城市群[4]。另有学者从宏观(经济区)、中观(城市群)和微观(行政等级)等尺度上构建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洛伦兹曲线,进一步表明政府政策驱动生产要素集聚和科学配置方面的经济效用[5]。因此,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形成政策调控所期望的“热流动”,能够进一步推进产业经济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生产要素科学配置的经济绩效,实现就近城镇化有序发展。

2. 生产要素有效集聚增加就业供给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金融支持、税收调节、经济调控等各种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期望吸引各类生产要素有效集聚到城市周边,搭建工厂,畅通物流,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资金链高效对接,有效构造现代产业体系,从而为新型城镇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6]。以就近城镇化中农民进城为例,农民工身份转化为市民身份,需要解决城市体面工作问题,而政府在推动就近城镇化中又通过生产要素有效集聚搭建生产体系来吸纳农民工就业,并通过教育培训、信息咨询、就业服务等扶持政策,满足农民工就业需求,增强农民工生计的恢复力[7]。生产要素向就近城镇化区域集聚,除了吸纳农民工就地“入厂”“打工”“上楼”,还进一步为其他社会群体提供了多元化就业岗位,进而需要技术、管理、科研、市场营销、法务、大数据等各领域的人才,使得政策主导的生产要素有效集聚所产生的“就业供给”效应凸显,有利于拓展城市空间发展、人口集聚和产业转型升级[8]。

3. 生产要素有序组合拓展消费空间

就近城镇化中政策驱动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不仅搭建了城市发展的生产空间,还拓展了居民消费空间。生产的过程本身就是对资本、技术、劳动、土地、数据等各类生产要素“消费”的过程,在创造新的产品和有形建筑的同时,也生产出了“更大的消费空间”,包括住房、教育、医疗、文旅等各领域的消费需求。生产即是消费,消费即是生产。马克思指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9]就近城镇化,以房地产领域为例,房地产有序整合了多种生产要素,集聚起来的生产要素创造了更多的城市居住空间,不同的高楼大厦、小区、商场为消费者不断制造新鲜感,也由此吸引更多人生活在城市,而这些人群的各类需求又共同形塑了更宽广的“消费空间”,拉动了城镇经济发展[10]。从“供需平衡”视角看,地方政府推进就近城镇化,以政策驱动生产要素向城镇有序集聚和合理组合,所期望的目标在于改善产业布局,推动市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拓展城镇消费空间,培育市场需求侧的有效需求,实现生产和消费的有效平衡,助力就近城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11]。

4. 生产要素公正分利促进共同富裕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要素集聚本质上是为了“要素增值”或“要素收益”,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要素禀赋、要素流动与要素收益分配构成了中国城镇化的基本经济活动[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这“关系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1。我国就近城镇化政策驱使生产要素集聚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生产要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实现合理的“按要素产值公正分配利益”,防止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要素裹挟权力”,避免资本逐利过多造成社会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和“极化效应”,从而提升“共同富裕”的可及性和可实践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13]。由此,生产要素参与就近城镇化的生产过程,既要“按生产要素产值”参与利益增值分配,也要重视“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中的“劳动价值”,进一步吸纳城市边缘群体的合法利益,并扩大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实现[14]。

二、 非期望流动: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集聚异化的市场选择

生产要素朝着政策预期的方向“有效集聚”是就近城镇化经济发展的理想类型。然而,受制于城镇开放程度、交通物流状况、市场红利减弱、生产要素升级乏力等“非主观因素”的影响,生产要素也会在就近城镇化区域发生“集聚异化”,即生产要素基于“市场选择”或“利益理性”而发生政策所非期望的“要素外流”。就近城镇化中资本、劳动、技术、数据、管理等方面的生产要素在一个地区公共政策驱动下实现“集聚少分流多”的“集聚异化”现象,其原因具有多样性。

1. 城镇区域闭塞:政策开放度低,市场流动变弱

城镇区域的开放程度直接影响着生产要素能否实现向就近城镇化区域的“期望集聚”。传统经济理念认为,市场调节越活跃生产要素越流动,市场经济越强劲城镇区域越开放[15]。然而,决定城镇区域开放程度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市场调节”,而是政府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包括法律规约、市场准入制度、银行利率政策、价格监控等,并且,政府调控的政策越“封闭”,越容易导致政府干预经济不当的“负效应”,如城镇区域居民“本土意识强化”带来的排外性,市场经济伦理发展缓慢等[16]。以银行贷款政策为例,地方政府调控银行贷款在生产领域的流向,可以约束或引导生产要素向特定领域“流入”和“流出”,而这种引导或约束如果背离了市场对经济调节的“正向作用”,那就会导致城镇区域的开放程度变低,市场流动变弱[17]。类似的生产许可、市场准入、税收优惠等方面政策设计的“不合理”,背离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合理性”,也会导致城镇区域的开放程度降低,使区域更加闭塞。

2. 要素升级乏力:科创投入不均衡,结构性矛盾突出

就近城镇化本质目标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生产要素通过转型升级或优化组合来解决市场规模扩张诱发的生产相对过剩问题,摆脱生产要素隐没成本显性化带来的生产成本困境,从而实现经济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化的高质量发展[18]。从“投入-产出”成本理论看,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的“期望集聚”建立在生产要素能够实现“要素升级”和“要素优化”带来的“要素收益”基础之上,而“要素升级”出现乏力状况,则说明“低级生产要素”向“高级生产要素”晋级的“科创投入显性不足”。以我国半导体产业的R&D投入为例,半导体上市企业创新能力与其对半导体R&D投入成正比,政府扶持和企业投入资金越多,考核管理越科学,股权分配越合理,科技创新成效越突出,生产要素升级的韧性越强[19]。由于地方财政资金有限,若科创投入在“半导体”领域多,则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云计算等其他领域就会减少,使得产业领域出现生产要素组合的结构性矛盾,以致探索“学科+产业+人才+研发”的创新模式“存有不足”,无法进一步有效集聚和组合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20]。

3. 交通物流受阻:短期内流动弱,生产要素外溢

现代交通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于就近城镇化强化生产要素集聚和提升经济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在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双循环”背景下,交通物流发展对于就近城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正面”导向作用,它可以盘活就近城镇化区域生产系统的“要素存量”,带来生产系统空间集聚的“要素流量”,增强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性,降低生产要素流通受阻的多元风险,促进就近城镇化区域产业链、人才链、价值链、供需链、物流链、空间链达到“链链相联”“环环相扣”的效果,实现要素收益分配、要素自由流动和要素质量升级[22]。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交通物流是生产和消费始终无法避开的环节,即便是数据生产要素的集聚也需要一定的交通物流作为支撑,如网购消费等。

4. 市场红利减弱:利益增值短缺,集聚动能不足

利益增值是资本驱动技术、劳动、管理、信息、数据、土地等各类生产要素有效集聚和优化组合的根本动力。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生产要素,资本要素向就近城镇化区域的特定生产领域期望集聚,其本质目的是通过搭建生产体系和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来获取市场红利。我国改革开放初中期的“三来一补”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的粗放型经济,赚足了劳动力廉价的人口红利和市场规模庞大的市场红利[23]。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我国经济发展“软着陆”迫切需要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粗放型到集约型再到高精尖型的发展,而部分行业领域产能过剩和市场红利减弱,如多晶硅、钢铁、玻璃、印染等,原有的生產要素组合已经出现利益增值短缺的问题,期望要素集聚的动能不足,生产要素开始分流,并向就近城镇化区域其他产业流入或直接流出该城镇区域。

从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博弈的角度看,生产要素在就近城镇化区域内由期望集聚到非期望流动的运作机制,可通过图1来作分析和说明。从理论上看,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在政府调控下由“期望集聚”转向“非期望流动”,主要原因包括城镇区域闭塞、要素升级乏力、交通物流受阻、市场红利减弱等多个层面。从实践上看,生产要素在政策驱动下的“期望集聚”会受到市场调节的多元影响,而这个过程中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的耦合作用,又会演化出多种风险变量,导致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发生“非期望流动”。因此,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集聚的异化,是生产要素受政策驱使在就近城镇化区域“期望集聚”的异化,囿于政府政策科学性、城镇开放程度、营商环境、要素升级、市场活跃性等各方面因素的错综作用,生产要素并未朝着“政策期望集聚”的方向发展,反而,从就近城镇化区域不断流出,影响了区域空间的生产可持续性,弱化了城镇市场经济景气程度。

三、 个案分析:无锡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的“非期望流动”

江苏省无锡市作为“苏南模式”的创造者之一,已成功跨入“万亿GDP城市俱乐部”,依靠政策调控成功驱动就近城镇化生产要素发生“期望集聚”的绩效,但也面临生产要素“非期望流动”的市场风险。结合表1来看,分析无锡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非期望流动”的个案,科学总结其经验和不足,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集聚异化的问题。

1. 生产要素“非期望流动”:政策失灵与市场弱化

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的愿景是期望生产要素在就近城镇化区域合理集聚,搭建生产空间,吸纳社会面就业,扩大生产和消费需求,增强市场流动性,而生产要素由“期望集聚”转向“非期望流动”,本质原因是政府调控的政策失灵和市场经济的市场弱化。市场弱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场调节发挥作用的需求侧受阻,居民消费需求无法在市场区域内得到满足和释放;二是市场流通的供给侧不畅,如生产的商品无法通过物流输送到需求方、购买方、消费方手上,买卖合同无法成交;三是市场交易的利益减少或得不到有效保障,如市场红利减弱等。从实践角度看,无锡通过政策调控,期望生产要素在就近城镇化区域实现空间集聚,前期以完善市场规则、开放城镇、畅通物流、监管市场等方式,驱动生产要素集聚,发展了集成电路、物联网、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搭建了“产业强市”的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然而,随着市场弱化和政策失灵作用的交织,无锡部分县(市、区)生产要素集聚面临风险增多,市场风险转移失衡,部分行业市场红利减弱,资本逐利效应不明显,要素升级动力不足,城镇政策趋向保守,市场调节效应减弱,生产要素出现外溢现象,相关定性分析的评述可见表1。

2. 生产要素“由集聚到分流”:“能人经济”短板

江阴市华西(新市)村就近城镇化生产要素集聚的经验,既在生产要素集聚发展经济过程中彰显了“能人经济”的优势,也在生产要素“由集聚到分流”中凸显了“能人经济”短板。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推崇“分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华西村“逆向行驶”,坚持了“集体所有制”及相应分配机制,建立社队企业,并率先发展乡镇企业,既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顺利实现了华西村的工业化。2021年,为了适应无锡“产业强市”和自身转型升级需要,华西村进行用人、股份、制度三大改革,实行外来人员与本村村民同工同酬,允许外来高层次人才持有华西股份,进一步调动生产要素向就近城镇化中的华西村集聚。华西村就近城镇化发展凸显了“能人经济”驱动生产要素的优势,但也在近年发展中暴露出“能人经济”管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如“重领导、轻制度”“利益分配矛盾”“企业能耗高、效率低”“土地利用率低”等。

3. 生产要素“集聚发展的风险增多”:产业联动不够

就近城镇化生产要素集聚需要遵循产业结构驱动的客观规律,在促进乡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基础上,逐步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宜兴市徐舍镇美栖村的就近城镇化整体上凸显了“产业驱动型”生产要素集聚的特点。为了整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优势,结合美栖村就近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美栖村聚焦了“花田产业”,以玫瑰花种植产业为基础,集聚了相关生产要素向美栖村集聚,线性联动了产业下游,包括产品深加工、观光休闲等“三产”业态。但是,美栖村在农业经济结构上仍略显单一,着重产业型的经济驱动,缺乏其他相应产业的有效“联动”和多样“联动”,难以抵挡市场对于“玫瑰花”食品和观赏玫瑰的需求波动风险,如CPI指数上涨等,从而不利于就近城镇化生产要素集聚的多样化和可持续性。可见,美栖村就近城镇化中“因地制宜”发展了高效农业,但仍需“因农制宜”发展有效工业、“因产制宜”落脚多类型商业来“多样化”地驱动生产要素有效集聚。

4. 生产要素“政策驱动集聚的异化”:市场需求不足

无锡市高新区太湖湾科创城的建设是“政策造城”的典型案例,它是以政策驱动就近城镇化生产要素集聚的现实范本,但对市场需求不足欠缺估测,导致生产要素受政策驱动的集聚发生异化。依据《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太湖湾科创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太湖湾科创城定位“湖湾明珠,科创名都”,按照现代化、国际化、都市化标准,划定科创载体、城市功能、产业园区、居住区域,围绕物联网、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造太湖灣科技创新带的创新发展“智核”,期望实现“推动科创城高端人才持续汇集、创新要素高度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目标。总体上看,无锡太湖湾科创城的就近城镇化生产要素驱动力主要是政策驱动,重视政策许可、政策投入、政策保障,以政策意志牵引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对于快速就近城镇化“做大规模”有益,但对于“双循环”背景下科创城发展的城市内部和长三角一体化市场需求、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需求欠缺总体考量,实践中面临着市场需求变化引发的经济风险。

四、 高质量发展:推动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可持续集聚的对策建议

结合无锡就近城镇化生产要素“由期望集聚到非期望流动”个案分析,本文科学总结其“特殊性”和“共性”,提出进一步推动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可持续集聚,需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发挥市场供需共振的调节作用,增强市场虹吸效应

推动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可持续集聚,本质上要依靠市场调节的驱动力,依靠市场驱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向就近城镇化区域“期望集聚”和“转型配置”,发挥市场“逐利”的竞争作用,增强市场对各类生产要素集聚的“虹吸效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要遵循价值规律,从完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决策机制等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生产和流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和结构,刺激生产企业不断改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为人民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无锡新吴区太湖湾科创城出现“政策驱动生产要素集聚的异化”,恰说明“政策造城”对于市场需求不足欠缺合理估测,而杭州未来科技城则注重“市场虹吸资源效应”,在市场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引导之间寻求“供需共振”平衡,吸引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大批产业入驻,提升产业联动性和共振性,为市场发展提供满足民需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形成生产要素可持续集聚的“闭环效应”。

2. 拓宽政府城镇政策的开放程度,畅通高效物流体系

地方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性”,政府对于城镇政策的开放程度越高,物流体系进入到该城镇区域就越畅通,也就越能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在就近城镇化区域集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供给链,化解市场各类“梗阻”带来的风险,助力城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京津冀都市圈”“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特大区域的发展,都重视政策开放性和畅通物流体系方面的积极作用。我国改革开放初中期的需求侧管理,以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刺激性拉动经济增长,并不是凯恩斯主义的简单刺激,而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不是新供给主义的减税增资,它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拓宽经济发展的“开放程度”,提升生产要素转型升级的科创活力,畅通高效物流体系,依靠劳动、土地、资本、技术、创新等要素的科学配置,提升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和收益,实现经济“软着陆”的平稳增长。因此,拓宽政府城镇政策的开放程度,畅通高效物流体系,降低运输链和供应链成本,有助于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可持续集聚。

3. 激励企业对生产要素转型升级,催生新的消费模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和质量。生产要素转型升级,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也会进一步创造新的消费模式,如智能手机的从无到有、大数据引导的“元宇宙”消费、数字技术下的“直播消费”等。企业推进“技术创新”“要素升级”“要素革命”,既要靠内部的企业“R&D”投入,也需外部的政府激励制度。一方面,地方政府推进就近城镇化生产要素“期望集聚”过程中,要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情状和地理特点,深化地方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选择符合国家规划导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2项或3项,平衡科创投入的分布领域,化解研发不均衡的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完善招才引才政策和服务人才的机制,吸引人才带项目加入企业和安居城市,激发创新活力,并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4. 提升生产要素集聚的创岗效应,增加有效就业供给

就近城镇化通过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共振作用来集聚生产要素,组建生产体系,推动分工专业化,提供更多就业渠道和工作岗位。生产要素集聚的創岗效应,不仅增加了有效就业供给,也使得城镇居民有了更多可支配收入,从而转化为现实消费力,扩大城镇消费市场,以消费拉动生产,进一步助力社会再生产,形成生产要素“期望流动”的集聚效应。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就近城镇化区域内的生产体系逐步由粗放型到集约型再到高精尖型发展,实现传统产业和未来产业统筹兼顾,产业体系也日益多元化,形成了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化工等在内的不同产业集群,构筑了上海生物医药园区、无锡金投集成电路产业园、杭州智慧谷、南京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产业园区,均释放了生产要素集聚的创岗效应。因此,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可持续集聚,需要提升生产要素集聚的创岗效应,增加有效就业供给,培育“有支付能力”的消费市场。

5. 夯实共同富裕的公正分配机制,满足人民民生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主张“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1]。从公共性角度看,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集聚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发展经济的有力方式,它通过集聚生产要素有效组合企业和搭建生产体系,推动科技创新,盘活市场要素,供给就业岗位,让人民公正地共享发展果实。事实上,生产要素集聚组合所搭建的企业,可通过参与ESG、改善企业财务绩效、提升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做大蛋糕”,也能够改善企业内部的要素分利“分好蛋糕”,促进共同富裕在企业层面的“优先兑现”[24]。共同富裕的公正分配机制是导致生产要素在就近城镇化区域可持续集聚的动力源,没有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生产要素参与生产、流通、交换等各个环节就失去了存在价值,也就无法调动生产积极性,导致城市更新行动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失去“要素支撑”。因此,夯实共同富裕的公正分配机制,满足民生需求,可为就近城镇生产要素可持续集聚提供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刘玉娟,王华华,张红阳.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集聚的驱动力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22(9):99-106.

[3] 祝宝良.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 提升经济增长质量[J].清华金融评论,2020(11):49-51.

[4] 陈创练,朱晓琳,高锡蓉.中国城市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效率动态演进及其作用机理——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的Malmquist指数和Prodest生产函数法[J].经济问题探索,2020(12):89-95.

[5] 李储,徐泽.经济新常态下的城市生产要素投入均衡度及形成机制探讨[J].生态经济,2021(11):92-97.

[6] 郑筱婷,袁梦,王珺.城市产业的就业扩张与收入的代际流动[J].经济学动态,2020(9):59-74.

[7] 杜巍,车蕾,郭玉.就地就近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生计恢复力测量及现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9(4):95-104.

[8] 熊爱华,魏玉婷.城镇化对就业的影响机制及促进就业的路径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9(12):73-77.

[9]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 王磊,李安琪,杨文毅,等.城际房地产消费流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因素研究——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9(12):46-55.

[11] 王华华.供需共振视阈下地方政府新型城镇化政策创新研究[J].求实,2016(11):63-70.

[12] 盛斌,黎峰.经济全球化中的生产要素分工、流动与收益[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21(5):1-22.

[13] 王灵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J].中国社会科學,2022(3):77-96.

[14] 王华华.“驱赶”或“包容”:城市边缘群体的政治吸纳研究[J].探索与争鸣,2018(3):101-108.

[15] 张珂涵,张蔚,赵文,等.对外开放、产业结构高级化与高质量发展——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中国市场,2022(14):53-56.

[16] 童有好.我国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失衡的成因[J].改革与战略,2014(6):27-32.

[17] Zhao C M,Wen L,Zhao M C.Financial Constraints Impact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ese Industrial Enterprise[J].Economic Survey,2015,32(3):66-72.

[18] 王玉柱.生产要素组合优化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和改革路径[J].上海经济研究,2020(7):40-48.

[19] 张晴晴.国内半导体产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22(9):74-80.

[20] 杨洋,魏江,罗来军.谁在利用政府补贴进行创新?——所有制和要素市场扭曲的联合调节效应[J].管理世界,2015(1):75-86.

[21] 王圣云,王鑫磊,戴璐.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物流——经济网络及其空间组织战略[J].江汉论坛,2012(10):27-32.

[22] 盛斌,黎峰.经济全球化中的生产要素分工、流动与收益[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21(5):1-22.

[23] 唐代盛,盛伟.人口城市化、结构红利与时空效应研究——以劳动力市场效率为视角[J].中国人口科学,2019(5):29-42.

[24] 聂辉华,林佳妮,崔梦莹.ESG:企业促进共同富裕的可行之道[J].学习与探索,2022(11):107-116.

基金项目: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2022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就近城镇化生产要素集聚的驱动力不足与对策研究——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项目编号:2022DXXTZDDYKT136);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优秀青年项目“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可持续集聚的风险及化解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S2022SSSJ8301)。

作者简介:王华华(1984-),男,博士,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无锡分院(无锡市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聘研究员,无锡市社会工作和社区管理学会会长,研究方向为党建引领就近城镇化发展。

(收稿日期:2023-02-10  责任编辑:殷 俊)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努力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改革——基于浙江省域的探索与实践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同享共同富裕 共绘绿色港区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碳中和愿景下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探究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