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优计划”建设意涵、推进逻辑与实践路向

2023-07-17 06:52周如俊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3年2期

【摘 要】“双优”建设作为新时代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主题,蕴含了建设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效能”“高特色”等意涵。建设“双优”学校,要准确把握建设的 “本位逻辑”“目标逻辑”“功能逻辑”“治理逻辑”等推进逻辑,全面审视建设实践路向:党的全面领导是保障,决定了“双优”建设的方向和效果;专业(群)建设是核心,体现了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数字化技术是支撑,促进数字技术与教学治理深度融合;开放办学是路径,为“双优”学校建设迈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舞台搭桥建路;提升能力是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双优计划”;建设意涵;推进逻辑;实践路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26-0007-05

【作者简介】周如俊,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灌南,222500)副校长,正高级讲师,江苏理工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研究方向为职业院校教学管理。

2022年,江苏省教育厅决定在省领航计划学校和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优秀中职校和优质专业(以下简称“双优”)建设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江苏品牌、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中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中职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江苏省已有30所中职校入选优秀学校建设,151个专业入选优质专业建设。因此在“双优”项目建设方兴未艾的实践探寻阶段,有必要明晰“双优”建设的意涵、研究推进的逻辑与把握实践的路向,为推动中职校“双优”建设提供背景理解和经验借鉴。

一、“双优”建设的意涵

“双优”建设是江苏省中职校在“国家示范校”“省现代化示范校”“省领航计划建设学校”“三年行动计划”之后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项目引领发展战略,更是对江苏中等职业教育站在“十四五”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战略思考。

1.“优”在高质量

高质量体现“双优”项目学校面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主动配合和全力支持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深度适应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新要求[1],提升服务产业创新发展与个体适应性发展的能力高度。即以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核心,立足类型教育,定位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引领学校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产教融合、育训结合等方面,打造江苏优秀职业教育品牌,形成一批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借鉴意义的建设案例,并据此制定相关的标准与政策。

2.“优”在高水平

高水平体现在“双优”项目学校面向类型化发展的引领示范——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的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即创新产教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铸牢“政行企校”协同育人的发展共同体意识,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形成多元参与、人才共育、培养方案共订、基地共建、资源共享、过程共管、成果共用、责任共担的产教合作体制[2],精准对接人才需求、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提升“双优”学校的认可度、参与度和美誉度。

3.“优”在高效能

高效能体现在“双优”项目学校面向创新驱动战略的主体地位——服务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注重模式探索和制度创新,提升服务“中国制造”和产业升级的办学效能。即以新技术、新行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重要支撑,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策略,瞄准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技术开展专业群建设[3];以“数字校园”建设为抓手,重点打造线上与线下融通、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融合、沉浸式体验与对话式分享学习的混合式教学生态,最终达成人才培养促进经济社会与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优”在高特色

高特色体现在“双优”项目学校立足内涵特色发展的内生定位——秉持着“形似而质异”的发展理念,探索国际研究视野与本土实践特质的融合机制,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为重,在各自专业领域和区域办学领域探索适合的发展模式。即扎实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专业建设、课程整合、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以优质专业(群)为依托打造办学特色,树立产教研深度融合的新标杆,最终建成“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渠道、终身发展有基础”的“双优”项目学校,使“双优计划”建设成为具有显著江苏特色、国内比较优势的现代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

二、“双优”推进的逻辑

逻辑是指“双优”建设行动的内在规律。建设“双优”学校,要准确把握建设的逻辑主线,正确处理好“双优”建设过程中问题认识与行动目的的因果联系,找准项目建设的内在发展逻辑、推进的发力点和实施的关键点。

1.本位逻辑

“双优”建设的本位逻辑就是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人才。一是人才培养本位。基于素质教育导向,构建全面发展育人体系,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于就业岗位导向,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与职业迁移能力培养;基于职业生涯导向,注重终身学习理念教育与终身学习习惯培养。二是学校发展本位。全面认识和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类型定位为治校起点,系统规划“双优”学校建设,坚守跨界融合的办学主色,重新架构、谋划办学模式和管理方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与规模,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本土实践经验、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目标逻辑

“双优”建设目标逻辑就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实施,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4]。“更多”意味着“双优”项目学校发展对扩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存量的紧迫性,“高素质”表明“双优”项目学校发展对技能人才质量的高要求、高规格[5]。一是构建供需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專业集群为支撑的产业群、人才培养结构与需求结构相匹配的“共生”教育生态圈,实现人才培养的精准供给。二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推行“岗课赛证”一体化育人,着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潜心钻研、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三是提升学生的“数”智能力。对接数字化生产流程,以智能技术赋能驱动学生生命特质的多元化、个性化与自主化发展,为数字经济人才厚植成长沃土。

3.功能逻辑

“双优”建设功能逻辑就是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培训一体化,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有效衔接。一是深化人才培养与培训模式改革。对接产业与技术发展趋势,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构建双创融合课程体系,打造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专业素养、责任意识。二是推进教育要素与产业要素的耦合互动。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找准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映射关系,发挥“三化”(专业集群化、资源集聚化、管理集约化)效能;立足“1+X”证书制度试点,探索“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机制,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高质量就业;健全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相互兼职的常态运行机制,支撑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以合作企业真实岗位工作任务为牵引,校企共同开发“课教一体”的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和数字教材。

4.治理逻辑

“双优”建设治理逻辑就是以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为目标,持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市场等协同共治的现代治理体系。一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以章程为统领,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逐渐形成适应办学形态变革需要的内部治理结构。二是健全质量治理机制。以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为抓手,以校本数据中心为支撑,推动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三是构建学业考核评价机制。健全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构建“评价—反馈—改进”反复循环、螺旋上升式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四是构建质量多元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目标管理、过程监控和评估结果等评价体系,聚焦人才培养的增值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推动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有机融合。

三、“双优”的实践指向

以党的全面领导为保障、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开放合作为路径、以提升能力为目标,是“双优”建设的实践路线,最终实现办学定位有“高度”、专业建设有“精度”、课程构建有“广度”、产教融合有“深度”、教师培育有“力度”、资源建设有“效度”、人才输出有“认可度”的建设目的。

1.党的全面领导是保障

党的政治建设决定了 “双优”建设的方向和效果。一是以党建为引领。提高政治站位,实施党建领航“四引”工程(引领学校发展、引领专业发展、引领学生成长、引领服务社会),推行党组织建设“三项计划”(推进党组织“对标争先”、支部书记“双带双培”、群团组织“同心联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高度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6]。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实现知识(技能)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和人格塑造的有机统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形成“铸魂育人大思政”格局。三是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产教融合”创新“三全育人”新模式,构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等新型育人体系,增强嵌入式、融入式、渗入式协同育人效应。

2.专业(群)建设是核心

专业结构和水平体现了“双优”项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一是对接产业发展与主流技术。专业设置精准匹配产业链或职业岗位群,体现教产之间的映射吻合;人才培养规格与岗位素养要求匹配,体现学校与职场的合一。二是聚焦人才培养与特色凝练。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走向结构化和模块化,实施书证融通工程;建设校企联合、专兼结合、协同发展与融合提升的“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着力提升教师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与技术技能积累创新能力。三是推进资源整合与治理优化。建设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下的“岗课赛证” 融合的课程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重点项目,扩大专业优质资源共建互享范围。四是瞄准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以专业群为载体,打造产教融合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致力于科技开发、技术攻关、成果推广,服务行业企业技术进步与职工素质提升[7]。

3.数字化技术是支撑

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治理深度融合是“双优”建设的重要任务。一是多方位打造一体化的数字校园。搭建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与安全可靠的数字校园,体现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资源数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生活数字化和“一站式服务”。二是多主体开发供给数字教学资源。多主体协同、多标准融入与协同共建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新形态优质教材,为数字化教学提供高质量资源保障。三是多维度构建“虚实联动”的学习环境。聚焦数字化产教融合新平台、智慧学习工场、虚拟仿真实训空间等建设,营造“云课程+智能技术+虚拟现实”联动的智慧教学环境,倡导在真实的企业生产车间、虚拟的网络空间进行多元化与自主性的学习。四是多层次推进大数据内部治理改革。推进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支撑下的教育治理模式改革,建立“教—学—管—研—评”一体化的校本数据治理系统,优化管理流程,促进教学改进、管理优化、绩效提升。

4.开放办学是路径

校企协同、育训并举、国际合作等开放办学为“双优”项目学校建设迈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舞台搭桥建路。一是构建开放的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融通发展,构建中高职贯通培养、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社会大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二是丰富办学形式。推进“政行企校”多主体办学,共建职业教育集团、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办学载体,搭建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三是育训并举。探索建立育訓结合、书证融通相配套的制度体系,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释放办学活力。四是拓展国际合作。服务国家沿海开发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参与“郑和计划”与“一带一路”培养合作联盟建设,参与开发国际通用专业标准和教学资源,打造“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发展模式,为世界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8]。

5.提升能力是目标

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是“双优”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要职能。一是打造人才培养高地。推进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德为先,五育并举,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深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专业为单元,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开展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学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学徒制办学实践。系统推动“三教”改革创新。推进“金师”建设工程,打造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9];推动“金程”体系构建,支撑行动化的课程内容;推行“金课”标准,重构教学实施的流程[10]。二是打造创新服务高地。构建校企教学共同体平台,融入行业发展。搭建校企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服务共享、特色共享、品牌共享的教育教学创新平台,创新“校地联盟、行校联合、园校联结、院企联建”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融入产业发展。校所企共建生产技术培训中心,推动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构建校院(企)共建能力提升平台,融入人才培养。学校企业(行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以产业先进元素“反哺”专业群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构建培训服务平台,融入社会服务。政、校、企三方联动,构建开放式数字化社会培训服务平台,推进“产城乡”人才培养深度融合[11]。

【参考文献】

[1]黄一涛,罗尧成.我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价值逻辑与实践指向 [J].教育与职业,2022(16):34-40.

[2]陈华.“双高”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维度、限度与向度 [J].教育与职业,2022(22):36-39.

[3]马成荣.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之“五型”设计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5):16-22.

[4]張志东. “双高计划”:新时代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 [J]. 山东教育(高教), 2020(4):20-21.

[5]蒋士会,张钰与.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五重逻辑” [J]. 教育与职业, 2023(5):29-36.

[6]牛彦飞.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逻辑主线、目标框架与行动方略 [J]. 教育与职业, 2021(8):34-40.

[7]孙辉,唐振华,朱正茹.“双高计划”: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3):16-23.

[8]周如俊.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政策指向、时代意蕴与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7):13-21,37.

[9]缪昌武,陈浩华.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推进“三金”工程,搭建“四个平台”,打造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N].新华日报,2020-07-23(12).

[10]尹成鑫,漆家庆.“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价值取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6):44-49.

[11]周如俊,陈冬云,陆道华. “三金”共建:推进“三教”改革的实践探究——以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江苏教育,2021(46):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