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

2023-07-17 04:23杨倩雯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策略核心素养

杨倩雯

[摘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优化和提升教学目标,积极探究践行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评一体化为探究方向,围绕核心素养,确立教学目标;创新学习方式,培育学科素养;贯穿教学全程,合理开展评价,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策略

“核心素养”和“教学评一体化”是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关键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践行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积极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策略,以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课标突出了核心素养导向,将“教学评一体化”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来实施。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新课标在课程内容方面提出“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并在系统地介绍每一个学习任务群相关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提示板块,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内容,为教师提供了合理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三者的关联性和一体性。新课标这一特点突出强调了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性,教师要意识到践行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围绕核心素养,确立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三个活动的开展需要靠教学目标的达成来实现。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设计和完成教学目标,并将其作为核心方向来指引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应结合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目標维度,创新教学方式,找准教学方向,确立教学目标,从而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以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

(一)挖掘教学内容,找准教学方向

识字教学是第一学段(1-2年级)教学的重要环节。本篇课文包含了“卖”“牌”“播”等12个需要学生认识的生字和“搬”“泉”等8个需要学生会写的生字。课文逻辑清晰,系统阐述了青蛙为卖泥塘所做的事情,还蕴含了一定的哲理。同时,课文引入两张插图,第一张插图展示了“烂泥塘”的景象,第二章插图展示了青蛙修饰后的景象。最后,课后习题板块引入了多个练习,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演绎故事,梳理课文内容、总结故事寓意。基于此,教师提取出识字教学、朗读教学、课本剧表演,作为核心教学方向。

(二)结合核心素养,确立教学目标

在明确教学方向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认真解析本篇课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和内涵,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文化自信,即学生在总结感悟课文所蕴含的哲理的同时,认同和懂得“美好生活由自己的双手创造”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的真谛。语言运用:学生在理解、积累、梳理和整合语言的基础上,能够准确运用所学字、词、句,开展口语表达或书面交际活动,丰富自身的语言运用经验。思维能力:在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和逻辑关系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发展分析表达能力,在引导学生演绎课文内容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审美创造:即促进学生在课文解析中感知课文中的思想美、文化美和逻辑美,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在练习选做题的过程中培养自身创造美的能力。

教师通过细致分析教材,找出教学方向,并围绕核心素养设计出了“四维”目标。这样,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均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二、创新学习方式,培育学科素养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要以此为参考,有效引导学生思考,避免产生压抑、沉闷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具身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升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的思维和素养。鉴于此,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作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土壤,在布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找出连接教与学的纽带,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开展深度学习和主动探究,达成“道而弗牵”的目标。教师可根据任务完成过程和取得的成果灵活提供教学策略指导,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思考和探究,做到“强而弗抑”。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具体任务,以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为主要任务形式,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如下学习任务,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学科素养: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进能力发展

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勇于探究的意愿,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具体实施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组织竞赛、鼓励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教学中,为了达成“引导学生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学习并积累文言词语”的语言运用维度教学目标,以及“辅助学生感受司马光智慧、勇敢的品质”“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和喜爱”的文化自信维度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了以“小老师讲故事”为主题的自主探究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对照注释,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课文。

教师先行与学生展开互动,请学生回答问题:“相信大家已经可以熟练朗读这篇文章了,谁来展示一下?”从而初步培养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完成字词梳理、注音释义,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描述自己想象中“群儿戏于庭”的场景。待学生描述过这一场景后,教师要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如果同学们给别人讲故事,一定可以吸引很多听故事的人。”此时可以相机出示本次学习任务,将课堂带回教学核心主线。学生在完成任务期间,教师要参与其中,巡视指导,积极回答学生的问题。针对部分学生难以理解“众人皆弃去”的原因,则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联想的方式,将自己带入课文场景中,由此提炼出“心里很害怕”“想要找家长救人”等观点,从而有效理解句子的内涵。

在上述案例中,学习任务的设计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通过文言文学习活动树立文化自信。此外,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获得感。

(二)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提升学习实效

引导学生之间展开合作,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助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为提升合作学习效果,教师要掌握合作学习的时机。通常来说,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取得阶段性独立思考成果或难以独自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同时,教师也要通过提出合作学习要求、参与学生讨论等方式适度将教学活动有机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本课“小老师讲故事”探究活动,在多数学生都已經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组织开展合作学习任务。首先,将学生划分为多个成员数为3-4人的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组内展示思考和探究的成果,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司马光》的故事,在此过程中各组员需要及时补充和完善,共同讨论如何将故事讲好。为保障学生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1)突出“瓮”“皆”“迸”三个字所描述的场景;(2)做到细致且合理地阐述故事内容;(3)尝试分析总结司马光身上的优秀品质。之后,鼓励各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班级中展示探究结果。

在上述过程中,通过在学习任务中引入合作学习环节,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从而加深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这样,教师就能将教学指导渗透于学生的合作学习环节中,进一步强化教与学的关联,同时促进学科素养的培育。

三、贯穿教学全程,合理开展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全程开展评价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效果和学习状态,并在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引导与启发。因此,在“教”“学”结合的基础上,教师应合理地将评价贯穿于教与学的全程,进一步强化教、学、评三者的关联性,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效果,突出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应用价值。以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续写故事”教学评价方法为例:

(一)把握评价时机,巧用评价技巧

如何把握评价时机是困扰很多教师的难题。霍桑效应指出,当学生受到公众的关注时,会意识到自己是团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增加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因此,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出现注意力分散、学习动机不强、畏难情绪等情况下通过评价使其意识到自己其实受到了关注。在把握评价时机的基础上,教师也要运用评价技巧,既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指明学生的学习方向,又要避免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下面以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写作知识学习和运用任务的教学片段为例阐述:

片段1:当学生完成“设计续写提纲”的任务后,容易出现在课堂上无所事事的情况。教师询问后发现,学生认为自己组的提纲写得又快又好,出现了骄傲的倾向。鉴于“傲不可长”的道理,教师及时点出该组学生提纲中的两个问题:(1)只关注了事件的经过,但未能突出习作重点部分的内容。(2)结尾未总结全文,没有突出主题思想。同时,为避免学生的写作信心受到打击,教师同样肯定了他们提纲中的闪光点,即层次、环节设计紧凑,结构完整且内容具有生活性等。

片段2:一部分学生在写作环节存在动机不强的问题,表现在写作语言缺乏特色,不够生动。鉴于这些学生的写作提纲设计得较好,教师可先予以肯定,指出他们成功地在提纲中呈现出了人物的心理变化,突出了故事的曲折性,在此基础上指明方向,让他们完善作品。

在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写作成果进行观察和指导的基础上,教师应及时把握评价时机,巧妙地开展评价,这样就能取得较好的评价成果,助力学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二)丰富评价主体,全面开展评价

落实评价任务期间,为保障评价效果,教师需要丰富评价的方式。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学情,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展开评价。其次,教师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进行自我评价,或者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班级内进行评价。此类评价可以让学生从不同方面来认识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自我反思,增加学习收获。此外,教师也可以从知识素养、思维品质、审美创造等不同角度对学生开展评价,以增强教学评的一致性。

在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鼓励学生开展以“自评”和“互评”为主的习作评改活动,修改和完善习作。待修改完成后,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指出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并指导学生二次修改。“评价→修改→再评价→再修改”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形成团结互助、合作探究、交流互动的意识和学习品质。这样,通过合理设计评价途径的方式,教师就能将评价贯穿于教与学的全程,通过教学评一体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应优化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评的方向,创新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升学习效果,达成教学目标,发展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娟,沈振文.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浅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11).

[2]赵秀峰.以评价手册促“三全”评价——以小学语文学科能力评价为例[J].现代教育,2021(03).

[3]白春荣.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校本化的改进[J].语文建设,2020(22).

猜你喜欢
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策略核心素养
教学评一体策略在高年级英语课堂的实践
“教学评一体化”研读,孕育成长勇气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应用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的实践策略研究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