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英语使用者的语言态度与身份建构研究

2023-07-18 23:28刘丽军张彦春
关键词:身份建构课程思政

刘丽军 张彦春

摘 要: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各个领域的突飞猛进,结合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实际,“课程思政”的概念,成为了高校教育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高校各类课程的努力方向。作为与国外思想文化碰撞最为激烈、最易受外来思潮和文化影响的高校师生,在全球化和中国不断崛起的大环境下,传统保守追求“地道”英语语言学习和使用的态度以及“拓展圈”固有的语言学习身份与认同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与危机考验。本文对高校师生英语使用的传统语言态度和身份认同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应该建立植根、开放、融合、包容有效的语言态度和平等的”对话交流者”的身份认同与建构,从而提升文化自信和增强国家、民族以及个人身份认同自豪感。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英语使用者;语言态度;身份建构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和语言发展的全球化和本土化,英语逐渐成为表达多种不同文化的多元变体。长期以来,中国高校英语的教与学传统上都是以英、美“本族语”变体为标准,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势必会带来目的语文化的冲击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改变以及对母语文化的削弱。在这种英美“标准变体”文化中心主义甚至文化霸权模式下,很多师生在英语使用上出现母语“失语”现象,他们的语言使用态度和文化身份甚至完全被目的语文化和价值观所取代。随着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这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校英语使用者的语言态度和文化身份建构与表达急需改变,也一直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一、世界全球化与中国课程思政背景

近年来,中国国力的不断强大和国际地位的不断崛起和提升带来了各个领域发展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实际,中国政府提出和倡导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普及,成为教育学界学者和各类语言学家新的研究热点以及高校许多课程的努力和改革方向。在中国当今的社会形式下,课程思政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层面的整体要求和全面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层面的新理念。作为英语使用的前沿阵地,高校师生与国外思想文化和语言的碰撞与融合最为激烈、也最易受外来思潮和文化影响,但是又承担着语言文化的继承、传播、创造和使用的重要角色与任务,他们的语言使用态度以及文化身份认同在中国现有的语境下至关重要。在英语使用的过程中,如何适应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课程思政”理念的倡导,改变传统保守的追求“地道”英语语言和“忠实的模仿者”的学习和使用态度,在全球化视域和中国“课程思政”背景下建构新的语言学习身份与认同,正确把握思政内容形式与英语使用的有机结合和发展,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和迫切。而身份认同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协商和变化的过程,因此高校英语教育和师生英语使用面临着新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建构过程的要求与挑战,正确地定位自己,在课程改革中改变传统的自身角色和身份认同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当今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并进行针对性的语言教学从而促成新的语言态度的产生和身份的重新构建,从而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0世纪90年代,印度著名的语言学家Kachru(1982/1992)就提出将世界上英语的使用分为“内圈”(本族语变体)、“外圈”(传统的二语变体)和“拓展圈”(传统的“外语”中介体变体)[1]。作为“拓展圈”的亚洲核心国家代表,中国对英语的学习和接纳态度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身份认同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变体特征,其对英语变体的语言态度以及文化认同研究多年来也一直成为二语习得理论界研究的典型代表。关于“拓展圈”中介体变体的语言态度和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加拿大心理学家Lambert(1974)以语言态度为研究核心从语言社会心理研究范式的角度提出了两种著名的语言态度:“附加性双语(additive bilingualism)”和“消减性双语(subtractive bilingualism)”。附加性双语指的是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个体依然植根于母语和母语文化,并在交流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语言使用环境,自由切换母语和目的语的使用。削减性双语指的是个体在学习和使用目的语的过程中,逐渐削减和放弃母语的主导地位,甚至呈逐渐“失语”模式[2],最终成为目的语忠实的效仿者和追随者,失去本国和本族语以及个体身份认同。针对“拓展圈”语言学习态度和身份认同,法国社会学家Bourdieu(1990)也从社会学理论的视角提出,在英语教育和英语使用场域中,部分“忠实的模仿者”已形成稳定的群体习惯,毕恭毕敬地聆听英美地道语言,以其为言说模板进行学习投资已经融入很多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的血液中,并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得以持续和不断强化[3]。中国英语教育和英语使用长期以来都以英美“本族语者”变体为中心,追求地道的目的语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呈现机械保守和追随模仿的“忠实的模仿者”身份认同形式。

二、高校英语使用者的语言态度与个体身份认同危机

身份认同是一个动态的甚至有时候是一个自我冲突的多维度建构过程,上至国家、民族、社会、文化、族群,下至自我、他我、内心建构等多种维度,并伴随着社会人际和交往过程不断变化和更新重构。如今,随着全球化现代时空模式不断消解传统模式的地域内涵,去地域化作用逐渐成为个体身份认同的新的参照框架[4]。学者任裕海认为,全球化形成了一种复杂的联结,“自我身份界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国际社会,已经不是某个个体或群体可以确定的,语言使用长期以“本族语标准”为标准会造成他国国家、民族和个体文化认同危机”[5]。另一学者韩震在《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認同》中也谈到“全球化进程中的去地域化会造成人们对于自身本族语身份认同的焦虑”[6]。因此,在世界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的影响下,个体身份认同除了本身的个人身份,专业身份认同、处境身份认同、职业身份认同等以外,在新的环境和新的交流活动中还需要在国家、民族、社会文化层面上对新的经验和语言符号意义进行重新整合。当今,伴随着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明显和中国国力的迅速增强,这种保守刻板的语言态度与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教育的“课程思政”的倡导是相矛盾的。作为国际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问题,全球化背景以及中国教育的“课程思政”为英语使用者的语言态度和身份认同与建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和特殊的语言使用环境因此,如何在英语使用与教与学中促成高校师生转变语言学习态度和建构新的文化身份与认同从而有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了外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新热点。余铭松(2010)在其《文化认同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中提出,构建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实际上是在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7]。赵秀忠和赵恒(2012)认为,在各种身份认同中,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应该是最高的认同层次,文化认同是最根本的层次,因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建立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的[8]。因此,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作为“拓展圈”的中国,英语使用的语言态度和身份认同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尤其在中国教育当今“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师生依然热衷成为英美英语的“忠实模仿者”,甚至对我国语言文化和英语使用呈现歧视的态度,不能适应“一带一路”扩大国际交往的形式。因此,对英语使用的传统刻板模仿以及保守的语言态度和身份认同需要重新培养和改变,虽然对母语的植根性有较好的基础,但是对自己的国家、民族、家乡以及母语(方言)等的身份认同与建构尚需在与多元文化比较和鉴别中加强与提升。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英语使用者语言态度与身份认同建构策略

高一虹(2014)对英语学习和使用者身份认同分为几个模式:(1)“忠实的模仿者”,这种模式的语言使用者在语言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努力效仿本族语者,期待完全准确无误地掌握目的语语言使用规则和创造语言使用环境,从而造成越成功的模仿,越忠实地使用语言,语言学习越成功,自我身份认同越失败,最终会导致母语完全“失语”,完全失去身份认同,这是最早期的语言教学和语言使用低级模式;(2)“正规的发言者”,这种模式的语言使用者认为,语言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都有不同的变体和当地使用规则与标准,因此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完全被目的语本族文化影响和掌控,应该具备与本族语者相同的权力和地位。但是这种语言模式机械地将目的语和母语二元对立,有过于简单化、机械化和本质主义地对待文化的危险;(3)“嘻戏的编创者”,这种语言使用模式是新的历史时期呈现的一种后现代主义创造性使用语言的一种模式,年轻一代和嘻哈文化使用者将语言杂糅、语言混杂新奇使用来消解目的语文化从而表达特性自我,崇尚语言和话语的创新。这类语言使用语境主要局限于网络、流行文化等语域或语类,但不适合作为主导语言模式用于正式的语言环境。根据“生产性双语者”的定义,高一虹认为中国英语使用者理想的语言态度应具备四个特点:植根性(即对母语有稳定深厚的语言认同),开放性(即对目的语及其变体尊重和接纳),融合性(即认同多种语言能力之间相得益彰的促进作用),有效性(即能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解决沟通中的问题[9]。在英语全球化和本土化以及全球命运共同体失语下,结合中国课程思政国情背景,高校英语使用者语言态度和身份认同建构有如下策略。

(一)以“课程思政”内容为指导,树立中华民族本位的世界公民跨文化传播意识。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英语使用实际上渗透着母语与目的语两种文化之间的博弈,如果对目的语文化忠实效仿亦步亦趋,失去发展自身文化的基本诉求,就会造成中华传统“文化失语”,难以在全球化过程中保留自身生存的空间。因此,批判地吸收目的语文化的精髓,确立中国文化基础地位,在“课程思政”内容和形式上加强中西文化平等对话的能力,广泛地对外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热爱和认同自己的母语、国家标准语,同时对不同的语言及其变体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树立中华民族本位的世界公民跨文化传播意识,以达到促进自身文化发展的目的。

(二)以“课程思政”形式为规范,重构开放、包容、理解的语言使用态度

在跨文化传播中,实现平等对话的根本前提是交流双方都能正确清晰的使用语言和保持双方的国家民族身份认同。传统的对英、美本族语全盘效仿而成为“忠实的模仿者”的语言态度而导致母语和母语文化“失语”在如今“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是不适合的。因此,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化语境中,保持正确的语言使用态度和主导身份认同,超越自卑与自大的二元对立,尊重每一个文化的完整性与整体性,形成开放的、包容的、理解的新的语言使用态度与话语惯习[10]。在课程思政内容和形式上,可以尽量使用具有本土化特征的英语语言素材,以自身民族主导文化为本位,摒弃中西二元对立和对抗,通过生产性对话的语言教学与语言使用,充分利用高校课程思政这一主要阵地和平台,树立中华民族立场与诉求,积极主动发出“中国声音”,提高中国文化话语权。

(三)以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契机,建构“对话的交流者”身份认同模式

良好质量的自我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际交流的必要前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国力和向心力以及凝聚力不断加强,“世界英语”“英语通用语”“全球英语”等概念不断深入人心,更要求语言使用者在交流的过程中能以尊重和反思为基础以及辩证双向的批判性思维,在尊重目的语国家文化的完整性和整体性的同时,能保持自身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根植性认同,响应国家建立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一带一路”的号召,在国际交流中具备世界公民身份意识,建构平等互助的“对话交流着”身份认同模式。

作为全球化背景和中国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英语使用者认同基础,“对话的交流者”身份认同是一种植根性的、包容的、开放的和融合的语言使用态度和身份认同模式,目前已被很多语言学者和语言使用者所接受。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的日益崛起需要语言使用者和语言教学超越中西二元对立和对抗,建立平等的世界公民语言使用意识,以中国课程思政为平台,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契机,以平等的“对话交流者”身份参与国际事务和交流,建立全方位的跨文化沟通。

参考文献:

[1] KACHRU, B.B. 1982/1992. The Other Tongue: English across Cultures. 2nd ed.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 LAMBERT, W. E. (1974). Culture and Language as Factors in Learning and Education. In F. E. Aboud & R. D. Meade (eds.), Cultural Factors in Learning and Education. Bellingham: Washington Stage College.

[3] BOUEDIEU, P. (1991).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J. B. Thompson; Translated by G. Raymond & M. Adams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 高一虹.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发展:四年五校跟踪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 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J].求是学刊,2005(5):21-26.

[6] 任裕海.全球化、身份认同与超文化能力[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丛书,2015(9):281.

[7] 于铭松.文化认同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1(1):50-54.

[8] 赵秀忠,赵恒.中华文化认同与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J].廣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0(4):81-85.

[9] 高一虹.忠实的模仿者、正规的发言者、嬉戏的编创者——英语学习者认同典型模式回顾[J].外语研究,2014(2):33-39,112.

[10] 岳文侠.文化 身份 视角——试论当代中国高校英语演讲教学的新起点[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33(3):3-6.

[11] 高一虹.“对话的交流者”——英语学习者认同典型模式的新发展[J].中国外语,2014,11(2):54-59.

猜你喜欢
身份建构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女勇士》中的华裔女性身份建构问题研究
《穿越雨林之弧》中的创伤与身份建构
游戏中的自我追寻与身份建构
新媒介环境下网民集体认同感的自我建构
中学英语女教师在课堂中的身份建构
复杂身份建构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