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营造中社区感的应用分析

2023-07-18 19:50雷世睿
公关世界 2023年12期
关键词:凝聚力居民社区

雷世睿

摘要:在新时代中,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新形势对社区的管理产生了新的挑战。社区感能够大大提高居民和社区的情感粘连性,从而提高社区的凝聚力,使社区工作开展起来事半功倍。因此运用好社区感来进行社区营造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将从社区心理学和社区感理论出发,结合中国社区感的发展和研究情况,以及参考中国台湾社区营造的发展经验,探讨社区营造中社区感应用思路。

关键词:社区,居民,社区感,凝聚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这是国家对社区管理提出的新方向,强调治理的重心要下移至社区。而在此之前,社区管理属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在地方政府管理的诸多事务中,社区管理是被忽视的一个部分。而现代社会生活中,随着网络和各种智能化的发展,社会管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社区营造中,社区感的应用显得尤为有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探究新时代社区营造中社区感的应用现状以及提出应用社区感的创新策略,为实际社区管理工作提供新的启发和思路。

一、开展社区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社区的划分模式是以“单位大院”为主。在这种模式下,社区居民大多来自同一个工作单位,有着共同的生活经历,对社区自然产生亲近的社区感。但在90年代的商品化住房改革后,社区中的居民除了有原来“大院”的居民,也有很多来自五湖四海分散的个体,社区对于他们来说也许只是休息的物理空间,他们并没有形成对社区的情感依赖,对社区更是没有归属感。“去集体化”的个体如一个个原子,与原有社会关系的纽带逐渐弱化。[1]而网络的高速发展加剧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社区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疏离,沟通也越来越少,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变得稀少。

近年来,全国在应对突发事件上,防控措施也发展为精细化防控,管理细化到以社区为单位,街道、社区成为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管理单元。而以往对社区的管理,更多的是从行政管理角度考虑,将社区作为一个行政整体,被动接受与执行自上而下的管理规定。并没有更多地考虑社区中人的因素,更没有从人的心理需求出发考虑管理政策制定的适宜性。因此在当前的复杂形势下,以人为本,从社区心理学的角度来开展社区精细化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二、社区感发展和研究概述

我国社区现代化管理的滞后,对社区心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还比较少。“社区心理学”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心理卫生工作的迫切要求。在当时,心理治疗是解决人们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但是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很少,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且心理治疗更多是对已出现心理问题的人进行治疗。也就是说,心理疾病的预防工作做得极少。再加上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与人的和谐发展,于是社区心理学应运而生。

社区心理学涵盖的理论体系非常庞大,其中受学者们重点关注的三个理论分别是“生态理论”“心理社区感理论”“赋权理论”。社区心理学在理论研究中提出,生态理论并不是孤立地看每个个体,而是将人放入其所处的环境中,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在此环境中人的适应性。而心理社区感理论认为处于环境中的人与该环境在互动过程中,形成一种相似的感觉。赋权理论,由Reppap提出,该理论包括四个特征:个体是需要与权力的完美整体、对似是而非论点的关注、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相异且辩证,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急不可待。和传统心理学相比,现代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几个方面的转变:“研究视角从个体主义视角到生态学视角、干预模式从治疗到预防、研究主题从关注个人心理健康到关注社会公正、公民参与等价值主题、研究方法从自上而下转变到自下而上。”

而在我国,传统的社区概念是由宗族、血统等伦理关系建构的群体,自90年代开始的商品住房及城镇化建设,社区概念开始改变,转变为在某一区域共同居住的人群。

我国在社区心理学方面研究还处于早期,社区心理学在社区管理中也没有被重视。社区管理仍然是自上而下,是国家行政单元的延伸,由“居委会”管理,商品住宅小区会有物业管理。“居委会”更多是贯彻国家的政策,保障社区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物业管理侧重于对小区公用设施环境的维护。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完善,精准防控落实到街道和社区,社区管理的好坏程度直接影响到小区居民生活水平。虽然社区管理现在已经开始精细到街道和社区,甚至是小区里的每一栋楼,但是也只是着重强调管理,主要的职责还是管理。甚至虽然每栋楼都有安排工作人员协助管理,但是大多相关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也都只是传达社区和街道的通知以及在群里面调节部分矛盾,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所以,当前,心理社区感理论在社区精细化管理工作中,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社区管理是一门实践性的工作,社区心理学更是要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如何让居住在社区中的每个个体、每个家庭与社区产生联系,进而整个社区形成一个联结的网络?社区不再仅仅是居住的物理场所,而是情感有依赖的心理归属。由松散社区到社区网络,由“我”到“我们”,社区心理学家萨拉森率先提出“社区感” (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的概念,以此指称人在与社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所依托、有所归属的心理感受,并认为这一心理感受是“自我界定(self-definition) 的主要基础之一”。[2]社区感指社区成员之间及其同团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归属感,通过彼此承诺而使成员需要得以满足的共同信念,并且以社区历史为基础所形成的情感联结。社区感,又叫社会归属感,就是把自己当成社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的一种心理状态。研究者们发现,社区感强的居民更加愿意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配合社区合理的管理工作,更加关心社区的发展状况。

在社区感研究中,学者们将其从概念上分为地域型社区感 (sense of geographic communities)和关系型社区感(sense of relational communities)。[3]地域型社區感,主要强调的因素是居民居住的空间地域,比如共同居住在一个小区。关系型社区感更多的是在虚拟社区的平台下,成员间产生的一种归属和依赖的情感联结。随着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同属于相同地域型社区的人也有共同的微信群,群中有群管理员发布关于社区的通知、消息等,也会有群成员分享资源等。也就是在地域性的社区中,因为共同地域这一媒介,社区中的居民产生了关系型的社区感。传统线下社区,需要人与人面对面交流,而基于微信群实现的虚拟场景,实现了一对多、多对多的多元互动交流方式。[4]

三、社区感的应用——社区营造

基于社区感的理论,对社区管理应用较好的实践活动是社区营造。社区营造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共同体为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保护地域风貌独特性及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多方参与共同解决社区问题,以提升社区社会资本,实现社区的自组织、自治理及自发展的社区共建共治过程。[5]

社区营造不同于社区规划,前者更多的是强调将社区作为一个有机体,系统的、生态化的、长周期的进行管理,更重视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自主参与,居民对社区有社区感和文化认同感。而社区规划是机械的,由行政职能部门自上而下统一指挥,只是作用于社区的物理空间,而忽略了空间中的人以及这些人的心理需求等因素,传统的社区规划只是社区营造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只涉及社区的物质建设方面。所以,没有以人为本的社区规划是无法承担起现代化社区管理的职责的,而社区营造的中心和重心都是社区中的“人”。

社区营造是指居住于本社区内部的居民自发性组织很多小团体,自我治理,自己解决诸多社区问题,又能在大集体中和谐共存,协商解决矛盾,提升居民的各种能力。社区营造的主要目标是帮助社区居民满足社区需要,自己解决社区问题,培养社区成员的参与感和使命感;更深层次的目的是挖掘居民自我价值,增加居民信心和社区自组织的权利,改善社区环境,并促成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形成社区自治,建立永续社区。例如:蒲韩乡村社区横跨山西永济蒲州、韩阳两个乡镇、43个自然村,耕地4万亩,4300户,将近2万人。蒲韩乡村社区以农民协会为组织载体,兼顾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目标的综合发展,开创了一种综合性乡村社区治理模式,在此模式中,农民被有效地组织起来,探索出了一条“共同致富、集体发声”的综合发展之路。在蒲韩乡村社区由农民自己出资,自我经营,已形成了22个经济合作社、10余个社会组织的整合体,恢复了乡村社会互助合作的生活方式,重建了社会信任和信用,以综合农协的集体力量促进组织资产增长和农民增收,使分散的小农户恢复自信、自强自立,使农村基层社会充满活力。

社区营造会让居民拥有社区意识,也会调整或改善社区关系,减少社区冲突,建立社区归属感。社区意识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民主的主人翁意识,即个人对于所属社区拥有的一种同体共感和衷共济的一体感。此种一体感植根于个人对社区的直觉和态度,同时表现出认同、关怀、参与的心理作用,要建设一个良好的社区就要通过社区营造来推动居民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增强社区成员对社区事业的关心和介入,并通过共同的工作计划或项目,推动社区发展,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而在社区活动中也会涉及各种问题,例如参与活动的居民的职业、习惯、爱好、背景等都有不同的地方,在大家参与活动的同时也会不断地进行沟通,发生矛盾也会有社区管理人员从中进行调解,从而不断地调整、改善社区关系,以此来减少社区冲突。在大家不断的沟通交流中,也是在不断地帮助社区居民培养互相关怀、彼此互济的美德,建立社区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四、社区感的应用——社区营造的措施

在社区营造过程中,只有居民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同时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以及专业规划人员在吸收居民意愿之后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社区的物理空间进行合理的整合与分割。但是每一个社区的情况各不相同,针对每一个社区的情况做定制化的设计方案,政府与市场无力或不愿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领域,就需要引入社会组织的参与[6]。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可以更好地使社区营造的活动正常地运行,更可以使社区活动变得更加的多样性,丰富社区居民的社区活动。社区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空间存在,而是社区居民平时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在社区营造中,需要通过对物理空间的设计与改造,创造出更多方便社区居民活動和交流的场所。由物理环境的改变,引发社区居民对所居住社区情感的变化。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也是提升社区感的重要途径。社区文化建设涉及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社区营造过程中,对社区的空间规划就要考虑到文化建设的因素,首先可以在社区空间设计中多加入文化元素,比如文化长廊、社区图书室等都是增强社会文化氛围的经典场所。其次,社区管理机构和组织要根据自己社区的特色,提炼出社区核心文化思想。例如,如果社区是老年人比较多的老社区,那么可以重点推行“老有所乐,孝道同行”的社区核心文化思想。在保障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便捷的同时,多宣传中国的传统美德孝道,引导年轻人多关心老人、高质量地陪伴老人。一个“孝”字可以把社区居民都凝聚起来,提高大家的社区感和幸福感。或者是如果社区小孩较多的话,可以重点推行“大手牵小手,你我共成长”的社区核心文化思想。在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的同时,也可以将各个家庭连接起来,可以更快地把社区居民凝聚起来,来提升大家的社区感和幸福感。

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流动性增大,个体逐渐“原子化”,城市中的“新移民”与城市联系的第一条纽带就是所居住的社区。以往对社区的管理更多将社区街道归类为是国家行政单元,采用行政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忽视了社区中居民对社区的心理依赖及归属的诉求。但随着社区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化,对社区的管理也需要更多地考虑社区居民的心理需求。由此学者们对社区管理提出社区感理论。然后基于社区感理论,在社区管理实践中提出“社区营造”活动。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借鉴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社区营造经验时,还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社区营造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不能生搬硬套,抱着开放学习的心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和尝试,社区感在社区营造中定能发挥出非常大的积极作用,从而大大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PR

参考文献:

[1]陈剩勇,徐珣.参与式治理: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可行性路径——基于杭州社区管理与服务创新经验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13(2):62-72+158.

[2]张曙光,赵丽娇.联结“我”与“我们”——社区感研究的梳理、反思与展望.社区心理学研究,2018(2):3-26.

[3]李须,陈红,李冰冰,廖俊,杨挺,刘舒阳.社区感:概念、意义、理论与新热点.心理学进展,2015(7):1280-1288.

[4]罗坤瑾,郑裕琳.社区感:社区组织的新媒体形式与关系连接——基于慈善组织义工微信群的研究.学术研究,2022(3):64-70.

[5]范建红,梁肇宏,赵亚博,金利霞.资本、权利与空间:日本社区营造的经验与启示.城市发展研究,2020(1):102-109+124.

[6]宋道雷.社会治理的“中间领域”以社会组织为考察对象.社会科学,2020(6):58-70.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凝聚力居民社区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