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化的“轻量化”传播探究

2023-07-18 03:42耿紫琪师涌航
艺术科技 2023年14期
关键词:轻量化

耿紫琪 师涌航

摘要:孕育中华文明的长江文化在对内与对外传播过程中容易陷入“微观切口不足,宏观意义难以消化”的困境,而“轻量化”传播的运用可以促进长江文化深刻内涵的生动化与可视化表达。因此,文章以纪录片《再会长江》为例,研究长江文化的“轻量化”传播。纪录片《再会长江》作为日本导演竹内亮继《长江 天地大纪行》后拍摄的又一长江题材的作品,在国内外网站一经上线便受到广泛关注。在制作过程中,导演竹内亮以内聚与历时视角实现对长江文化的“轻量化”透视,以板块式叙事与群像故事讲述展开“微距化”敘述,以符号象征与共情传播寻找情感认同,多维度实现对长江文化的“轻量化”传播。纪录片《再会长江》所体现的“轻量化”的叙事特点提示我国文化题材纪录片创作应当把握微观阐述策略,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前提下采用多种叙事视角,以人物故事带动主题表达,实现中华文化深刻内涵的可视化表达,为新媒体时代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内外传播增加内驱力。

关键词:长江文化;竹内亮;《再会长江》;轻量化

中图分类号:J952;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4-0-04

长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之一,以自然地理风貌记录着中华文明千百年来的发展演进历程,积淀着华夏民族在长江孕育之下生发的独特精神标识与珍贵文化遗产。通过长江文化的国内外传播,于内可以传承长江流域的千年文脉与精神涵养,也可以作为中华文明的经典符号跨越思想、宗教、意识形态的藩篱,于外可以促进中华文明的交流认同、思想宣介。

1 长江文化纪录片概述

当下,长江文化的内外传播大多是纪录片的形式,由央视出品的《话说长江》《再说长江》《长江》系列纪录片聚焦全知视角,或通过宏大客观的镜头展现长江及其流域的蓬勃壮美,或通过地理知识概述分享长江的起源与发展。然而,与熊猫、功夫、中国红等具有代表性的直观文化符号不同,长江文化作为一个涉及山川文化、建筑文化、酒文化等数个文化类别的完整体系,仅通过景观风土的呈现与地理知识的科普,往往会面临“微观切口不足,宏观意义难以消化”的窘境,对外传播时还会出现高低语境差异带来的文化折扣。对此,可以在不失深度的前提下对宏观题材进行“轻量化”处理,将长江文化呈现为具有新颖视角、亲民语态、共通价值的影像作品,竹内亮执导的《再会长江》恰好填补了这一创作缺口。

《再会长江》是日本导演竹内亮继2012年为日本NHK电视台拍摄《长江 天地大纪行》后创作的又一长江题材的纪录片作品。该作品延续了竹内亮一直以来崇尚的参与式记录,由导演本人扮演主持人、体验者与解说员的角色,从长江源头出发沿线探访,重寻十年前拍摄时遇见的景与人,透过一条江以及依江而生的人的故事,管中窥豹,反映十年间长江的景乃至中国在经济、民生、生态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再会长江》将微观叙事具象化,对以《话说长江》为代表的以宏大叙事为母题进行全知视角阐释的纪录片进行了有效补充。

2 《再会长江》中长江文化的“轻量化”传播策略

《再会长江》目前在视频平台上已连载9集,从高原山镇到城市内陆,从异域风俗到现代潮流,从老友重逢到新识相遇,从十年对比到未来展望,竹内亮带领摄制团队以“轻量化”视透视焦、“微距化”内容呈现、深入浅出的价值阐释展开叙事,横向追随长江地理流域,纵向探索十年的变与不变,尝试建立一个打破既有时空限制的新时空场域,证明长江文化的“活态”属性。

2.1 他者视角的“轻量化”透视

2.1.1 “他者之镜”的内聚视角:介入体验引发真实感触

在哲学领域中,“他者”是一个与主体相对应的参照体,而“他者视角”即在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体系中,相对于“自我”的另一方看待事物的立场和角度[1]。在当下的纪录片创作与研究中,很多学者强调以“他者之眼”体验与叙述我国文化传播内容,以此减少“自说自话”带来的语境差异,增强内容的创新性与真实性。但也有学者表明,“他者之镜”要注意避免在宏大主题的表现上浅尝辄止,面对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不能仅以“场面话”来表述,只有经过实际的介入体验,才能将真实感触呈现给观众。

《再会长江》作为“他者”视角下的产物,从导演到主持人,从体验者到解说员,完全由日本人竹内亮一人担任。竹内亮虽为外国导演,但对长江文化的见证并非惊鸿一瞥,甚至因十年前的长江行毅然决定移居中国。在纪录片中,竹内亮时不时因长江景观的波澜壮阔发出感叹,对元谋县的大坝建设、宜宾江边经济作物带、泸沽湖风俗人情等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不忘自己日本人的身份,热情地和湖南岳阳农民介绍日本的农产品价格,聊天式地进行“日语教学”,站在异文化视角,以客观立场与主观感受看待、记录与认知长江文化。

在《再会长江》中,纪实审美的体现从来不是在冷眼旁观中进行,而是在创作者投入了情感与评价的“参与式观察”中完成的。影片以竹内亮第一人称“参与+解说”展开叙述,边“游玩”边“评价”,类似Vlog记录模式。以长江流域的地理知识为导言,影片一边通过高旷宏远的画面语言为观众带来视觉震撼与审美体验,一边通过“蹭饭”式参与采访来呈现以江为饮水源的高原生活、以江为酿造源的泸州酒文化、以江为风俗源的母系社会文化、以江为休闲地的桨板运动等。在第一集中寻找第一滴水时,竹内亮数次亲自触摸、饮用来自沱沱河流的清澈江水,时而发出“好喝”的感叹。在第四集中偶然见证长江最南端元谋县的变迁时,坦言移居的人们是在以另一种方式接受长江的恩惠。竹内亮导游在“旅游式”参与记录的同时,抛出社会话题,接着以平淡的语气将长江流域的社会变迁娓娓道来,如此真实的感触是全知视角无法体现的亲切与深刻,也为纪录片赢得了“真诚”“平淡又热烈”的高评价。

2.1.2 “影像史学”的历时视角:变与不变彰显长江十年

美国历史哲学家海登·怀特提出了“影像史学”的概念,主张让历史借助现代传媒重新走向民众[2]。《再会长江》中“十年”的时间设置虽未达到被称为历史的广度,但这十年所具有的意义却有历史的深度。2012年到2022这十年,不仅是竹内亮阔别长江的十年,放在中国背景下是党的十八大后的十年,是社会各方面迅速发展的十年。对长江流域的寻访跨越中国,其人文建筑、山川地貌、内外建设“变”与“不变”的背后反映了我国在脱贫攻坚、生态建设、教育资源方面的巨变,映衬宏观主题,进而以柔和的方式激发国家认同。

在“影像史学”的历时视角下,竹内亮频繁地将十年前的同地拍摄素材与当下进行对比呈现。在对金沙江大湾进行十年再现时,不变的是宏伟苍凉的长江水流,改变的是修缮在金沙江边可供车辆穿行的马路;帕纳海边不变的是香格里拉的原野景观,改变的是日益高涨的旅游经济;宜宾江边不变的是缓慢的生活节奏,改变的是日益增加的高楼建筑。语言未说,而画面有声,这十年间我国在经济、民生、科技方面的成果透过画面对比被逐一呈现,让观众在收获审美体验的同时激发民族自豪感,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加深国际观众对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认同。与宏大主题的直接阐释相比,以人文地理自然类软性话题过渡到经济民生类硬性话题,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此外,从长江到中国,竹内亮以人为介,以人的变与不变连接景色与国家的变与不变。第二集中聊到茨姆当初因父母之言实行婚嫁时,其家人表示现在尊重孩子的婚嫁观,即使孩子到30岁再结婚也不再阻拦,竹内亮随即感叹“流传千年的婚嫁习俗,竟短短十年就改变了”。第三集中,生活在母系社会的甄甄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改变了自身“走婚”习俗的方式,获得了同样有孩子的竹内亮的理解。通过片刻交谈,将十年间因时代发展而产生巨变的思想展露出来。

竹内亮每到一处、每遇一个人,便会将“有什么变化”的问题抛给他们。从长江景观到中国发展,从思想态度到风俗习惯,《再会长江》透过历时性镜头以小见大,见证了顺应长江一起向前奔腾发展的人生、社会与世界,带给观众更多的人生感悟。

2.2 宏观内容的“微距化”叙述

2.2.1 “似有若无”的叙事结構:“随机”探访拼接内容板块

《再会长江》采用板块式叙事结构,即在“长江十年”这一总的主题下,以长江流域在地理位置上的线路串联起来依次探访叙述,按照“一个地点,一些人物,一个故事”的线索分成各个板块,各板块主题相对独立的同时又相互联系。与此同时,各个板块的素材收集遵循竹内亮一贯坚持的“偶遇”手法,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这种“似有若无”的叙事结构,既打破了纪录片的“预设”,将纪实感与冒险感最大限度地呈现给观众,又保证了影片整体的顺畅与完整。

从唐古拉山镇到沱沱河,从香格里拉到宜宾泸州,一路上竹内亮常把“不知道那里会是什么样”“不知道他/她还认识我么”这些表达期待与紧张的话语直接袒露出来,将与故人重聚的期待感传达给观众,让观众不自觉地随着自己体验“好奇—期待—恍然大悟—回味”的心路历程,将人物故事与观众的距离不断缩短。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强“偶遇”素材带来的真实感与意想不到感,除了鲜少几个能提前联系到的老友,大部分重逢都是在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在第三集重访元谋县的杨芹会时,竹内亮一行人到了地方才发现过去的元谋中学早已因大坝建设被拆移,昔日的元谋村也已沉入江中。在养蜂人与摆渡者的指引下,改名为新月村的元谋县才出现在镜头里。导演将这条意外的探访经历放入片中,接着以杨母区别于十年前的生活现状作为内容过渡,自然地将影片话题转向值得深思的经典话题——大坝建设下周边居民的得与失。就这样,大坝建设作为长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毫无预设的情况下以别样的方式被呈现出来并引发思考。

此外,影片中“深陷泥潭的越野车被救援队拉出后,到救援人员的蒙古包中做客”“在唐古拉山镇偶遇咖啡店志愿者,进而体验环境保护的志愿工作”“跟拍重庆棒棒的工作,见证旁人对棒棒师傅的为难”等意外情节,皆是在“按部就班”的偶遇中所得,增强了纪录片的戏剧性。

2.2.2 “依江而生”的群像故事:记忆重寻唤起情感共鸣

微观的切入点和宏大叙事主题,凸显了近年来众多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特征。以长江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具有高语境、深内涵、全体系的特点,如果内容叙事方面仍停留在宏观主题本身,就会因不符合观众的视听习惯而出现传播隔阂,而群像叙事恰好能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透过小人物的故事激发观众的情感认知和共鸣,彰显高深的文化价值。

《再会长江》由数个人物与故事板块构成,他们的参与成为影片叙事直接的推动者和观众感受长江文化的联结者。常年奔波在可可西里的长途师傅李武、在故乡开民宿的姑娘茨姆、以个人方法传承“走婚”习俗的甄甄、高龄却仍然坚持劳作的“棒棒”老蒋、热衷于传播武汉文化的教师小熊等,跟随这些依江而生的普通人,竹内亮带着观众感受根植于长江文化的水系文化、酒文化、过早文化、“走婚”文化、渡江文化、大坝文化等。竹内亮不满足于从个人视角展现对长江文化的理解,同时不断映衬气候变暖、教育建设等严肃话题,表达对社会的观照。例如在第四集,竹内亮询问因大坝建设而移居的居民是否更怀念以往的江边生活时,将老年人与年轻人对此的不同回答呈现出来,以小故事展现经济发展带来的得失感悟,以柔和的方式引起观众思考。

除此之外,以小我的聚集构建长江精神图系,凸显长江儿女的勇敢、质朴、无畏和强大生命力。基于长江展开的对长江文化与人物生活的关注和展示,将长久以来长江文化的传承脉络符号化地呈现出来,这种社会记录是带有个人主观感受的记录,是真实而有温度的记录。

2.3 “深入浅出”的价值阐述

2.3.1 生命、伙伴与童年:符号意义加深文化内涵体悟

网络传媒的发展使人们更多地沉浸在图像世界中。受众通过视觉媒介构成的虚构地点,形成对某个区域文化形象的刻板印象[3]。长江本身作为一个地理符号而存在,长江文化也常被简单地当作流域文化的集合。如果仅依靠地理知识理解长江,将无法真正理解长江文化的内涵与存在的意义。《再会长江》利用影像手段将长江塑造为可视化、易理解的符号形象,以具体符号为抓手,将宏观意义上的长江文化剖析得具有贴近性与亲和力。

长江对依江而生的人来说并不抽象。在《再会长江》第一集中,长江并非汹涌到难以掌控的水流,相反,她被赋予“生命水源”的符号意义进行具体化展现。在藏族牧民索南旦真眼中,长江是一家人饮水的源头,自己每隔几天便会到溶于雪山、最终作为沱沱河支流汇入长江的一条小河边去取水。此外,竹内亮频繁从水流中舀水自饮也在加深“生命河”符号印象,母亲河的形象不言而喻。在第三集中,居住在长江第一湾旁石鼓镇的寸耀辉认为,长江是自己童年的象征。他年少时经常逃课跑到山坡上瞻望金沙湾的浩荡之势,然而对如今困于现实的寸耀辉来说,长江仍在,童年的好奇与闲情却已然消失了。而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人的眼里,长江是朋友,是伙伴,是与他们共同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母亲河、童年象征、城市伙伴、经济供给、鼓舞的力量,长江的精神内涵汇聚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关注与多种解读,并不断巩固成为人们不断传承与丰富的共享文化概念图。原本难以把握的价值内涵通过“深入浅出”的阐述,能加深观众的理解与体悟,带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共通的价值感悟。

2.3.2 梦想、人生与疫情:情感认同激发全龄段体悟

共情传播的本质是打破跨文化传播的认知壁垒,通过情感的共鸣唤起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体制对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和理解。以共通的价值主题唤起不同年龄阶段观众的情感认同,从而实现共情传播,是《再会长江》贯穿始终的叙事目标。导演竹内亮通过群像故事凝聚人生、梦想与现实、疫情、故乡等多种经典主题,透过人物经历营造特定的时空情景,触发观众对这些与自身息息相关的话题的感悟。

以梦想主题为例,纪录片中同样怀揣梦想的茨姆、丁耀辉和杨芹会,一个十年逆袭成功,经营起自己的酒店,一个与厨师梦想失之交臂却心有不甘,一个因家贫放弃了女兵梦想,安于现状。在与他们的交谈中,竹内亮有意谈到“梦想”,透过他们反映出当下千千万万相似的年轻人的群像。而观看纪录片的观众,是否也像茨姆一样为了梦想奋力拼搏,也像其他人一样困于现实与梦想失之交臂?第七集中,龚胜男与继芳在武汉疫情最严重时依旧奋战在一线。在三年疫情终于走向结束之际,他们在镜头面前抒发对工作、对家庭的不同感触。纪录片将此类主题暗含在紧凑的叙事节奏中,使人物形象迸发出来的情感更具感染力与穿透力。

将情感汇于故事中,再与风景交织,《再会长江》在每一次探寻重逢后,有意识地将主题升华到全人类共同的情感层面,并以此为抓手跨越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对外传播温柔又坚定的长江文化气质。

3 结语

《再会长江》“轻量化”的叙事特点为新媒体时代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内外传播提供了可借鉴的策略。在习近平总书记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新目标的指引下,我国纪录片创作应把握宏观母题的微观阐述,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前提下采用多种叙事视角,以人物故事带动主题表达,实现中华文化深刻内涵的可视化表达。此外,还要弥补《再会长江》在传播渠道“轻量化”方面的不足之处,对内积极进行社交媒体平台的话题互动,对外采用多元化的宣发推介模式,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凝心聚力。

参考文献:

[1] 李晶.国家形象构建的自我与他者视角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43-45.

[2] 海登·怀特.叙事的虚构性[M].马丽莉,马云,孙晶姝,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15.

[3] 马强.图像媒介与地域文化空间形象的建构:以网络媒体图片有关“内蒙古”的地域形象分析为例[J].内蒙古大學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5):123-127.

作者简介:耿紫琪(2000—),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师涌航(2000—),男,贵州贵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数字人文、智能传播。

猜你喜欢
轻量化
基于ABAQUS的某轻卡车蓄电池支架轻量化
重卡车架轻量化设计
汽车轻量化集成制造专题主编
2021亚洲汽车轻量化展览会
四点接触球转盘轴承的轻量化材料应用
425轻量化桥轴承座工艺改进
瞄准挂车轻量化 锣响挂车正式挂牌成立
用户:轻量化挂车的使用体验
焊接夹具中base 板轻量化设计及计算仿真
碳纤维成汽车轻量化时代“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