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 of Science的远程护理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2023-07-19 09:10佘桂芳王娅鑫李娜雷青孙鸿燕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慢性病远程聚类

佘桂芳,王娅鑫,李娜,雷青,孙鸿燕,2

(1.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四川 泸州 646000)

美国门诊护理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mbulatory Care Nursing,AAACN)将远程护理定义为“是在护理实践中通过电子通讯技术的传输、管理和协调为服务对象提供的保健和护理服务”[1]。远程护理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慢性病患者提供连续性的护理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弥补现存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2]。中国于2021年和2022年分别提出《开启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和《“十四五”卫生健康标准化工作规划》,强调了网络技术的运用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性[3-4]。本研究资料选取自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结合CiteSpace的分析结果和相关文献回顾,对远程护理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国家合作现状、期刊分布情况,探索远程护理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以期为国内开展远程护理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Web of Science是当前国际上最具学术权威的综合型数据库,收录了自然科学、生物医学等各领域影响力高的核心学术期刊,并且其特有的引文索引功能为引文分析创造了独特的条件,因此考虑以此作为本研究的文献数据来源[5]。选择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运用高级检索,检索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先以检索式((((((TS=(telecare)) OR TS=(telenurs*)) OR TS=(“remote care”)) OR TS=(“remote nurs*”) )OR TS=(“distance care”)) OR TS=(“distance nurs*”)) OR TS=(telemedicine)进行检索,得到2 037条记录,然后按照精炼依据进行筛选:文献类型限定为article OR review,语种选择English,共得到1 602条有效文献记录,以全记录与参考文献的“文本”格式导出数据记录纳入分析,数据下载日期为2023年1月10日。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研究内容以远程护理为主题研究文献。排除标准:(1)会议摘要、报纸、新闻、资讯、征订启示等非学术类报道;(2)同一研究内容重复发表、文献信息不完整或只简单涉及远程护理领域应用的文献。

1.3 研究方法

本研究工具选择的是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软件,该软件可进行各种类型的文献计量学分析研究,生成文献所属领域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并且直观地展示发展趋势和新动态[6]。将数据导入CiteSpace 6.2.R2,并利用其自带功能去重,软件基本参数设置如下:时区跨度为 2007至2023年,时间切片为1年,阈值选择Top50,网络裁剪选择寻径法或切片网络、修剪联合网络、最小生成树精简算法,对所得文献的国家合作、期刊分布、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出远程护理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2 结果

2.1 时间分布情况

自2007年以来,远程护理研究的发文数量逐年增加且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护理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在2010至2014年,发文量快速增长,尤其是2011、2013、2014年度增长率分别达到31.58%、39.62%、45.95%。2020至2021年发文量大幅度增加,2021年出现远程护理领域发文高峰,文献年增长率达到74.05%,可能原因是2020年初,全球遭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远程护理文献时间分布见图1。

图1 远程护理研究领域发文量趋势图

2.2 期刊分布情况

远程护理文献发表期刊分析结果显示,发文量排在首位的期刊是Journal of Telemedicine and Telecare (占总数的 8.80%),其次是Journal of Medical Systems (占总数的5.50%)和Telemedicine and E-Health (占总数的4.93%)。远程护理发文量排名前5位的期刊见表1。

表1 远程护理文献发表数量排名前5位期刊分布

2.3 国家分布及其合作情况

国家合作网络(图2)分析结果显示,生成73个节点,255条连线。从国家分布来看,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中国,见表2。中心性表示与其他国家合作的密切程度,中心性数值越高,表明合作越多,其中美国以0.31排在首位,结合图2可知,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连线最多,说明美国与多个国家均有广泛的合作。而中国的合作中心性为0.06,意味着中国目前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比较欠缺,未来远程护理研究需要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

图2 国家合作网络图

表2 不同国家远程护理发文量和合作中心性

2.4 关键词分析

2.4.1 远程护理的高频关键词分析

高频关键词可以科学归纳该领域的研究核心以及展现研究热点,同时关键词的中心性数值与其在该领域的重要性呈正相关,故将本研究前10位高频关键词进行整理总结,见表3。研究热点主要是远程医疗、远程护理服务以及远程医疗信息系统(telecare medicine information system,TMIS),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慢性病患者的远程健康监测和自我管理,研究目的以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主。

表3 前10位的远程护理高频关键词

2.4.2 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并使用对数自然率(LLR)算法标识不同聚类标签,以便确定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果显示,共生成15个聚类,477个节点,698条连线,密度为0.011 1,所形成的网络模块值为0.822 9,意味着划分出来的社团结构合理,平均轮廓值为 0.868 6,接近于1,表明聚类结果合理可信,本研究聚类结果见图3,其S值均大于0.7,表明每一个聚类所代表的研究方向均有很好的同质性。通过阅读文献并结合表4将15个聚类分为3个方向:#0、#2、#3、#9主要围绕TMIS的应用以及改进,#1、#4、#7、#10、#11、#13、#14主要是远程护理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糖尿病以及癌症患者,#5、#6、#8、#12主要是远程会诊、偏远地区的远程护理和初级医疗保健服务。

表4 15个聚类的聚类成员列表

2.4.3 突现词分析

关键词突现有利于分析远程护理的研究趋势和研究前沿[7],按照时间顺序,远程护理的发展趋势可以分为3个阶段(图4),第1阶段是2011至2016年,突现词主要集中在智能卡、协议、密码分析和用户匿名等,该阶段目的是改进和优化用户身份验证方式及提高远程护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第2阶段是2013至2017年,突现词主要为心力衰竭、COPD。此阶段的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远程护理在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该阶段扩大了研究范围,并且开始指向性地对某些慢性病患者进行服务并关注其自我管理以及生存质量,如慢性心力衰竭、COPD等。第3个阶段是 2019至2023年,远程护理领域的突现词有痴呆、框架、虚拟护理和新型冠状病毒疾病。该阶段远程护理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痴呆症、虚拟护理。

25个突现性关键词自上到下分别为“随机对照试验”“护士”“心力衰竭”“护理协调”“国民保健服务直线”“益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智能卡”“高效的”“密码分析学”“安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改善”“用户认证”“家庭健康监测”“密码认证”“协议”“系统”“用户匿名”“体力活动”“meta 分析”“虚拟护理”“痴呆”“新冠病毒”“框架”图4 关键词突现图谱

3 讨论

3.1 远程护理的研究热点

3.1.1 TMIS的数据安全

从表4聚类#0、#2、#3、#9中的关键词可见,远程护理相关信息平台的研究热点是TMIS、匿名、智能卡及认证方案等方面。TMIS为患者提供无缝的医疗信息转移和及时共享,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挖掘导致的网络安全风险和患者个人隐私泄漏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各学者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保护远程护理过程中互联网数据的方案。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文件的通知》,为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提供指导意见,强调远程诊疗中网络安全、操作安全、数据安全及隐私安全的重要性,并指出各方应当加强信息安全和患者隐私保护[8]。中国仍需不断完善和更新远程护理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从而实现远程护理系统的个人健康管理与信息保护并重,推动远程医疗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3.1.2 远程护理在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

根据表4中聚类#1、#4、#7、#10、#11、#13、#14的关键词可知,在疾病应用方面的热点关键词为慢性心力衰竭、COPD、患者满意度、家庭健康监测、生活质量等。截至2019年底,中国因慢性病死亡人数达到总死亡人数的88.5%[9],由此可见慢性病对中国居民身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结合慢性病病程长、迁延不愈的特点,慢性病健康管理进入信息化时代[10]。远程护理应用于慢性病患者主要包括自我管理指导、健康信息监测、同伴支持资源、医疗健康资源及心理支持等5个方面[11]。Hernandez-Quiles等[12]随机对照研究表明,远程家庭监护可降低晚期慢性心、肺疾病患者的住院率、急诊入院率以及病死率,改善其心肺功能状态。同时,平台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若程序烦琐不利于操作会使患者焦虑感增加[13],中国在慢性病管理方面仍有很大发展与改进空间,如完善患者对相关系统的评价体系、电子健康应用的开发等[14]。

3.1.3 远程护理在农村医疗保健的应用

结合表4中聚类#5、#6、#8、#12的关键词可知,远程护理的热点有远程会诊、农村和远程护理、电子健康和护理人员等方面。目前,中国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医疗资源在区域、城乡间呈不均衡分布,农村的医疗人力资源及卫生资源严重匮乏,人们获得医疗保健的机会较少[15]。世界卫生组织提倡使用电子健康来确保护理的连续性,增加偏远和弱势群体获得医疗服务的机会[16-17]。通过远程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提升护理质量、护理效率,并且降低医疗护理成本。Rush等[18]研究表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居住在农村的人们对远程医疗的依赖程度提高,即远程医疗、心理健康在线程序和虚拟服务的使用率都有所增加。一项随机对照试验[19]表明,通过远程系统为农村地区的HIV感染者提供医疗服务,他们能很好地获取HIV连续护理。

3.2 远程护理的研究前沿

本研究的突现词结果表明,远程护理的发展前沿是虚拟护理。虚拟护理指的是使用技术(同步或异步)来支持医疗保健提供者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包括视频访问、电子邮件、短信和电话访问等。电子健康素养是影响用户使用虚拟护理的能力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即从电子来源寻求、查找、使用和评估健康信息的能力[20]。同时,电子健康素养与虚拟护理满意度呈正相关[21]。然而,中国该领域的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且慢性病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较低[22],故加强慢性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3.3 远程护理的展望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远程护理需拓展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学习和交流,借鉴国外研究热点方向,推动远程护理进一步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以提高人民健康为核心,以基层为重点,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服务体系;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23]。目前,中国的远程护理研究人群主要是慢性病患者,未来研究人群不仅局限于慢性病患者,可拓展至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远程护理。目前想要进一步促进远程护理在中国的发展,仍需多方面共同努力,政府的管理、社会的支持与认可、医院的重视和相关临床护士的培训均是远程护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远程护理的实施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夯实的专业知识、果断的判断力、良好沟通能力以及熟练运用互联网系统等。

本研究挖掘了远程护理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但仅选择Web of Science数据库作为资料来源,并且主题词的合并与聚类效果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研究者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主观判断,这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期待未来更多学者开展远程护理的相关研究,优化和完善远程护理方法与实践内容,促进远程护理发展。

猜你喜欢
慢性病远程聚类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远程诈骗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