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物理课的情境创设

2023-07-20 16:16崇风
幸福 2023年7期
关键词:创设物理科学

崇风

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是学生探索科学、发展科学素养的主要渠道。物理学科研究事物的自然规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物理学科的科学价值越来越凸显,由此,在物理教学中,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一种追求深度体验的物理教学方式兴起——情境教学。它具有非常独特的教育作用,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应当积极探索情境创设的方式,以满足学生物理探索的需要,促进他们的物理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发展。

物理情境创设的现状

情境教学是教师结合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创设生动形象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在其中体验并思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促进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学习物理的需求。物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引导学生真实体验,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但是当前的物理情境创设并未重视物理学科的实践性价值,情境创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情境创设的重视度不足。虽然情境教学对于物理课堂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部分教师仍然在创设情境时不够重视,习惯于从自己教学的角度出发,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据此,课堂仍然以实验和理论讲解为主,未有效地融入情境。

其次,情境创设的信息化较弱。在时代发展进程中,信息化手段渗透进课堂,能辅助教师创设更多生动形象的场景。但当前信息化融入较弱,教师常常会忽视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在创设情境时只选择简单的、直观的场景,未有效发挥信息化的优势。

最后,情境创设的应用性不强。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开展应用是必要的。但在当前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时,往往只注重理论的理解,没有进一步拓展,以实际的应用锻炼学生的物理能力,因此,就会使得情境教学难以发挥其应用价值。

物理课堂开展情境教学的意义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课程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从自然、生活角度认识物理,通过科学探究提升科学素养,借助实验学习养成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能力。由此可见,物理课堂应当以形象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方式呈现。而情境教学正符合物理课堂的本质特点。利用情境教学,其形象生动的体验场景,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物理探索中感受趣味,从而增进学习的主动性;利用情境教学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使他们在不同情境的迁移应用中逐步养成科学思维;利用情境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生活,从生活视野发掘物理原理和现象,由此就能促进他们更好地认识生活和自然,能运用自己的双手和能力改造生活,实现科学技能的发展。为此,在初中物理课堂开展情境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具有很强的教学意义。

初中物理情境创设的路径

初中阶段是学生科学探索能力发展的核心时期,此时学生的思维灵活,探索意识强烈,追求更好的学习体验,因此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依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有效地创设物理情境,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充实学生的学习过程,推动他们物理能力的全面发展。

合理利用问题情境,激活物理探索兴趣

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元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恰当的问题能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主动去思考和探索,由此不断提升学习效果。但是问题并不是盲目地提问,而是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依据合理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达到推动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依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地创设问题情境,用实际的、具体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提升探索物理的兴趣。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为例,该课主要学习有关声音产生的原理以及声音传播的条件等内容。声音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接触到的,说话声、汽笛声、水声、风声等等,在自然和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呢?这也是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由此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用一系列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推动他们深入探索。例如教师先提问:“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声音,比如我现在说话的声音,拍手的声音、走路的声音等等,那么你们想一想,怎样才能发出声音呢?”依据这个问题,学生会就着问题思考拍手、走路时人的动作变化,此时他们会激烈地讨论,认为声音是由于碰撞产生的,然后教师提问:“那么我说话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是什么和什么碰撞产生的呢?”此时学生就会产生困惑。随后,教师再引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原理,让学生从他们所认知的“碰撞”到物体产生振动,再到发出声音,从表面到本质,更具趣味地了解物理现象,由此就能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深入地思考。

积极运用生活情境,帮助物理理论理解

物理是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与生活和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物理原理都源于生活中的现象,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探索和总结,由此,在物理教学中,任何知识和理论的学习都离不开生活。如果脱离生活,学生不仅难于理解,更加无法掌握物理科学的奥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地创设生活情境,引入真实的生活场景或生活现象,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物理变化和物理规律,这样学生就能形成直观的认知,在观察、体验和探索中逐步增进对物理理论的理解能力,强化物理基础。

以八年级上册《熔化和凝固》教学为例,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两种物态变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从液态再变为固态,就完成了熔化和凝固两种变化形式。而这样的物理现象虽然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但学生不容易直观地去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来帮助学生学习。比如教师可以从“点蜡烛”的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回想日常生活中点蜡烛时,蜡烛的变化过程。学生经过相互沟通交流,就能想到蜡烛在点燃后,会有蜡油滴下来,而滴到桌面上后,就会逐渐变成硬块。随后教师再鼓励学生回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熔化和凝固的现象,有的学生结合点蜡烛的情境,就能直观地理解这两种现象的含义,随后就能提出冰化成水后又结成冰的生活现象,甚至还有学生提出用铁水铸造器具的过程,这些都是基于最亲近的生活情境而开展的深入思考,据此,学生就能更清晰地理解物态变化的内涵,抓住物态变化的本质。

有效设置探究情境,提升科学思维水平

物理课程虽然理论性强,但也是以实验为核心的学科,是需要学生真实地参与到实验中以获取科学能力的一门学科。学生只有在真实的操作、探索、思考、总结、分析等一系列环节中,才能逐步获得科学研究的能力,汲取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这也是物理教学的关键目标。而探究情境是围绕特定的主题,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具体的场景中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情境,它很符合实验探索的需要。因此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有效地设置实验探究情境,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索契机,这样就能让他们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科学能力,形成科学思维。

以八年级上册《眼睛和眼镜》教学为例,该课是建立在掌握凸透镜成像原理基础上的拓展课程,学生需要结合凸透镜的特点,去探索眼镜矫正视力的原理。这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自主探索眼镜成像的过程以及眼镜矫正的效果,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他们的科学思维。比如教师先给出眼睛的简单结构,然后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分析眼睛是怎么成像的,又在怎样的情况下会造成近视或远视。这给了学生极大的挑战机会,他们会尝试查阅资料,自主建造模型,甚至绘制图片,开展实验等等,然后给出相应的结果。随后教师再引导他们运用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来“尝试矫正”,以验证他们探究结果的准确性。此时学生就会动手操作,运用简单的凸透镜和眼镜作为实验道具,在实验中获取结果。这样的情境具有开放性和深度性,能让学生更全面、更严谨地进行科学思考、探索,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

灵活创设信息情境,推动难点实验探索

现代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堂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很多重要的实验无法开展,即使有探究情境,也只能供学生亲身体验少数实验。所以教师此时就可以灵活地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信息化情境,运用科技的形象化和可视化,为学生提供直观的难点实验场景,让学生通过真切地观察和虚拟的操作,来进一步强化实验效果,补充学生实验过程的缺失,提升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以八年级下册《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为例,该课主要讲解了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及其相应的转化过程。这些能量的转化原理虽然在理论上能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实验器材等条件的制约,学生很难直观地去掌握。但能量的转化是初中阶段物理学习的重难点,学生只有真实地去感受和观察到了,才能形成形象认知,运用其它有效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创设信息化情境,用直观、立体、形象化的动态场景,向学生演示水能、风能等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还可以将局部物理现象放大,给学生更清晰的观察空间,使他们在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中建立形象化的模拟实验结果。据此,在信息化的情境下,這些难点的实验就能高效地予以“实施”,学生能对这些无法直接操作的实验有更深的了解,继而加深实验学习效果,提升物理认知。

充分融入实践情境,促进物理应用能力

物理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物理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形成科学探索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据此,教师在教学时就不能忽视实践环节的融合。教师可以创设实践情境,以生活为基础,提出一些需要学生解决的实际生活问题,然后鼓励他们结合物理知识来解决。这样的情境将物理与生活紧密关联,为学生提供了施展能力的舞台,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物理应用能力的发展。

以八年级下册《滑轮》教学为例,该课介绍了滑轮这种简单机械的特点和应用原理。而滑轮在生活中其实有着很多应用场景,那么怎样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滑轮的特点和原理呢?教师不妨融入实践情境,给学生一个自主设计和制作滑轮的机会。比如如下情境:“学校升旗的器械,已经不够灵活,需要重新更换,请你设计并制作一个新的滑轮装置,以保障升旗效果。”依据这样的情境,学生要去了解原有滑轮装置的构造,搜集旗杆、旗帜、绳子等的特点,随后再结合自己学过的不同结构的滑轮,进行创新式的设计与制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形式相互配合、相互探讨,研究并进行实验测试等等,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对物理原理就掌握得更加透彻,对现实生活中物理原理的应用就更加熟悉,由此就能激发他们迁移应用的积极性,推动他们物理应用能力的发展。

总之,情境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物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物理课堂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融合丰富的实践应用环节,对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有着巨大影响。而情境教学可以依据不同的场景,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知识中跳脱出来,在体验和尝试中逐步深入地理解并实现应用,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物理技能和知识水平。因此,教师可以从问题情境、生活情境、信息化情境、探究情境以及实践情境等多样的情境出发,灵活地安排物理课堂教学,以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中,实现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中学)

猜你喜欢
创设物理科学
只因是物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处处留心皆物理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科学拔牙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