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儿媳拯救“作”婆婆:你是我的人间四月天

2023-07-20 02:42晓月
知音·上半月 2023年7期
关键词:婆婆化疗

晓月

婚前,陈小静一直“粗糙”地过着自己的人生,却没想到结婚后,竟会遇上一位极其精致的婆婆,婆媳矛盾与日俱增。

直到婆婆罹患小细胞肺癌后,在照顾婆婆的过程中,陈小静用“糙”彻底征服了婆婆,而她也在不知不觉间,活成了婆婆曾经的样子……

家庭大作战,精致婆婆VS粗糙儿媳

2016年10月2日早上,当陈小静睡眼迷蒙地从睡梦中醒来,顶着一头乱蓬蓬的头发出现在客厅时,婆婆方怡已经化着精致的妆容,坐在书房里看着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桌上还有她临摹的一幅水墨山水画,陈小静心中一阵凌乱……

1989年出生的陈小静是陕西省榆林市人。父母都是当地自来水厂的工人。她自小被放养长大,每天不是上树掏鸟蛋,就是下水玩泥巴,丝毫不介意别人说:“你是个女孩子啊!”好在虽然家境一般,但父母极力培养她,2007年,陈小静考入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四年后,她进入北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实现了鱼跃龙门的理想。

2014年,陈小静进入北京一家国有企业担任技术主管,在工作中结识了北京男孩田子琪。田子琪比陈小静大一岁。他的父亲田力是北京知名企业的高管,母亲方怡曾是北京音乐学院的副教授,妥妥的高薪高知家庭。

田子琪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创办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和陈小静所在的公司有密切的合作。当时,田子琪因为一项技术难题求助陈小静。作为技术咖的陈小静很快修复了漏洞,她的专业干练令田子琪刮目相看,而田子琪的幽默风趣也深深吸引了陈小静,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

2016年10月1日,田子琪和陈小静结婚。婚后第一天,婆婆就给了她当头一棒,让她觉得,和婆婆比起来,自己简直粗俗不堪!

不仅如此,方怡每天都会洗头、化妆,衣服要成套,鞋子要一尘不染。她对吃食尤其讲究,水果要进口、蔬菜要有机;就连家里的抹布都要分工,进过厨房的抹布是绝对不能擦茶几和柜子的。

在陈小静眼里,“精致”是要花费大量时间的,而她太忙了,小时候有写不完的作业;大学里有做不完的实验;更不提工作后,隔三岔五就要加班……她在心里吐槽:“我有那时间,还不如睡个觉!”

起初,陈小静在婆婆面前还有些谨小慎微。可时间一长,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恨不得倒头就睡,婆婆却总让她去洗澡,洗完还要收拾浴室,清洗衣物,陈小静忍不住问:“还要不要人活了?”

然而,公公和田子琪已经习惯了婆婆的“一言堂”,陈小静反抗无效。她能感觉婆婆对自己的嫌弃,觉得她来自农村,日子过得太粗糙,可她不想改变。婆媳俩仅维持着表面的和谐。

生下儿子轩轩后,陈小静虽然休着产假,但月子里还要对着电脑工作。方怡看到后直摇头,当即没收她的电脑,提醒她月子里要保护好眼睛。陈小静对吃食也不上心,哪怕凉了也无所谓。方怡就为她炖燕窝,督促她按时吃饭。

不仅如此,作为新手妈妈,陈小静不懂如何去呵护一个小婴儿,不是洗澡时把他磕着了,就是让他从床上翻了下来。婆婆嫌弃她说:“你带个娃都这么粗糙!”然后,亲自为孙子精挑细选纯棉的衣服,买最有保证的辅食,承担了照顾轩轩的责任。偶尔,陈小静也很感激婆婆给了儿子最好的呵护。但她心里并不认同婆婆的生活方式,只是把这当成婆婆疼爱孙子的一种方式,任由婆婆去折腾。

然而,让陈小静没有想到的是,2018年4月的一天,婆婆突然在家晕倒,被紧急送往医院。没想到医生在检查后,竟当场要求住院做活检。

三天后,检查结果出来,方怡被确诊小细胞肺癌并伴有淋巴转移。一家人如遭晴天霹雳,怎么也不肯相信这个事实。之后,夫妻俩又带着方怡去了北京协和医院做检查,可得到的結论还是如此。

那段时间,家里乱成了一锅粥。从前,公公和田子琪被婆婆照顾得很好,婆婆倒下后,父子俩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在陈小静很快冷静下来,当即听从医生建议,安排婆婆住院。然而,医生说,小细胞肺癌无法手术,也没有靶向药,只能先化疗,走一步算一步。

第一次化疗后,方怡被折磨得整个人再无往日的风采。化疗的副作用让她不断地呕吐,床单上、衣服上很快就沾上了污渍。没几天,她的指甲也开始发黄发黑,一头乌黑的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她哭着对家人说:“我受不了这种没尊严的日子,我要回家,我不治了。”这在陈小静看来,简直就是矫情。有病就得治,这是她的认知。

可婆婆一旦无理取闹起来,公公和田子琪完全无法招架。眼见公公唉声叹气,田子琪也是一副天塌下来的样子,陈小静气不打一处来。她用命令般的语气对这对父子说:“你们该工作去工作,该出差去出差,妈既然病了就好好治病,我来照顾她!”

婆媳变闺蜜,不同的世界同一种爱

2018年5月,陈小静向单位请了假,又把儿子送回老家,交给父母照看。然后,她回家拿了婆婆惯用的床单和被套,给婆婆铺在了病床上,又用手机播放了一段儿子喊“奶奶,奶奶”的视频,对方怡说:“你难道不想看看你孙子长大后的样子?好好振作起来,接受治疗,小宝还在家里等着你。”

也许是陈小静的话触动了方怡,她渐渐冷静下来。那天晚上,望着守护在床前的陈小静还不忘拿着笔记本工作,方怡扭过头去,没有再折腾。陈小静会心一笑,觉得自己征服了婆婆。

然而,她实在是低估了婆婆。第二天一早,婆婆醒后精神不错,想要洗漱。陈小静却忘带婆婆的洗脸巾和电动牙刷,不得不去超市买来普通的牙刷、牙膏。可婆婆看不上,说那种硬毛的牙刷简直是刷鞋的,很容易引起牙龈出血。陈小静忍不住白了婆婆一眼,当着她的面,用那把牙刷刷呀刷,刷完还故意给婆婆看,揶揄道:“看,没流血吧!”

中午,陈小静特意点了一家清淡的外卖。好不容易等来了外卖,婆婆却说外卖不干净。陈小静只好一边吃,一边对婆婆说:“我小时候我妈常对我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要不你试试?”她那夸张的表情,让婆婆直呼:“没眼看。”

陈小静粗心大意,照顾起病人也总是丢三落四,这让方怡不能接受,三番五次抗议。可一旦遇到专家查房,陈小静总是第一个站起来,一笔一画记录医生的话;一旦听说哪家医院有新的治疗方案,陈小静务必会带上病历跑一趟;她还四处托同学帮忙买进口药,丝毫不含糊。

时间一长,方怡觉得陈小静是个很神奇的人。她不仅能在医院陪护,还能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工作,对丈夫孩子也没有忽视,丝毫不像别的病患家属那样方寸大乱。陈小静告诉婆婆:“我只是把那些不重要的事情省略了。比如,平时出门,你需要花费一个小时用来化妆、搭配衣服,我却只用五分钟洗一把脸就能出门了,再比如点外卖,别人要精挑细选看干不干净,好不好吃,半个小时就过去,我却觉得只要能吃就行。这时间可不就多了。”

方怡不服气地问:“你这也不在乎,那也不计较,那你觉得什么事才重要?”陈小静看着婆婆,突然说:“生死之外,都是小事。”方怡顿时语塞。

很快,方怡要开始进行第二次化疗了。化疗前,方怡的情绪万分紧张,陈小静和她说笑,可她一句话也听不进去。直到陈小静为她戴上耳机,耳边传来了一段录音,竟是月下风吟的声音……

当天,方怡听着陈小静特意为她录制的林间鸟叫、清泉叮当的大自然美妙奏乐,挺过了一个半小时的化疗。化疗后,方怡疼得在被子里打战。突然,一双纤细的手缓缓抚摸着她的后背,在给她做抚触按摩,想要缓解她的痛。那天,方怡痛了一夜,那双手也给她按摩了一夜。

第二天,方怡才从儿子那里听说,陈小静咨询了很多病友,了解到抚触按摩可以缓解身体上的疼痛,特意找按摩师学了一个多星期。不仅如此,陈小静得知婆婆喜欢收集大自然的声音,特意跑到郊区去帮她收集了各种声音。

然而,这次化疗后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方怡的心情一度跌到了谷底。眼见婆婆的头发掉光了,连眉毛也没了,从前那个又美又飒的老太太,从100斤瘦得只有80多斤,陈小静也很难过。

可她知道,不能让婆婆沉浸在对疾病的恐惧和悲哀里,医生说,这对病情无益。为了让婆婆的心情能够好点,陈小静從家里带来婆婆的眉笔,对婆婆说:“就算病了,也得做个精致的老太太。”

当时,方怡因为太过虚弱,手总是忍不住颤抖,根本拿不住眉笔。于是,陈小静就上网跟人学画眉,然后自告奋勇地给婆婆画眉,结果一不小心给婆婆画出了蜡笔小新同款,婆婆哭笑不得,原本压在心中的那块石头,好像轻松了不少。这之后,陈小静没事就在自己的眉毛上练习,坚称要给婆婆画出最好看的眉毛。然而,她的眉毛本就浓郁,画那种纤细的眉毛并不好看,婆婆端详了她半天,用颤抖的手帮她调整,终于画出适合她的眉形。陈小静去单位上班,竟破天荒迎来了同事的称赞。

方怡好面子,病后一直不愿意出门。陈小静一有空,就用轮椅推着她到处走。每次出门,她都会事先替婆婆穿上漂亮的裙子,戴上美美的假发。陈小静还去商场给婆婆买了最新款口红,回到医院后,她对婆婆说:“导购说这个颜色最适合你这个年龄,特意买回给你试试。”方怡却说:“这款番茄红的颜色太深了,不适合我的皮肤,涂上去会显黑。”

陈小静研究了半天,说:“口红颜色不都差不多嘛,你要是不用,那我就自己留着吧,还挺贵的。”之后几天,见陈小静涂着番茄红的口红实在是太过土气,方怡跟她普及了十几分钟的“挑选口红要素”和“口红的色彩搭配”,陈小静震惊于婆婆对时尚的敏锐,也成功激起了她心中爱美的那份天性。

此后,婆媳俩似乎有了共同话题。在医院,她们一起议论哪个小护士适合画卧蚕;回到家,她们给彼此化妆,俨然像一对闺蜜。

你是人间四月天,生命尽头爱的互融

也许是因为心态的转变,那段时间,方怡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医生说是个好现象。陈小静比任何人都开心,为自己和婆婆一人点了一份外卖。方怡能看出来,陈小静给自己点的很随意,反而给她点外卖时,仔细琢磨了很久,要注意干不干净,还要研究适不适合化疗的病人。

之后,看着陈小静吃得津津有味的那份麻辣烫,方怡有些嘴馋,忍不住问:“麻辣烫真的这么好吃?”陈小静见婆婆看着自己,当即从自己碗里夹出一块藕片放到方怡碗里。

突然间,陈小静似乎想起婆婆从来都不吃麻辣烫,更不吃别人的“口水”,顿时有些尴尬,可这一次,方怡并没有嫌弃,反而很自然地吃了起来。最后,她还对陈小静说:“味道还可以,下次也给我点一份,就是少放点辣的。”陈小静诧异不已。

精神好的时候,方怡会趁着化疗间隙出院回家。每次回家,她都会坐在钢琴前弹奏一曲。一日,夕阳的余晖落在琴房中央,映衬到方怡的身上,似乎给她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外衣,那份古典高雅的气质,让一向不以为然的陈小静直呼“好美”,竟主动让婆婆教她弹钢琴。婆婆打趣她:“你不觉得这些浪费时间了?”

方怡开始一点点教陈小静认识五线谱,在弹奏时也有意放慢速度,让陈小静能清楚地看到她指尖的跳动。在婆婆的指导下,陈小静终于可以完整弹奏一曲《梁祝》。这年的公司年会上,陈小静用这首曲子为自己赢得了掌声,还拿了“多才多艺”的美名。

陈小静很感慨,这几年,婆婆拖着病体一点点教会了她如何优雅地生活,怎么精心培养儿子,维系家庭的和睦。那些她曾经不以为然的优雅生活,似乎让生活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幸福感如影随形。

然而,好景不长。2021年12月,方怡的癌细胞已经侵蚀到脑部,她几乎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这让方怡完全受不了,觉得这样没有尊严的日子实在是太痛苦了。陈小静干脆请了长假,贴身照顾婆婆。

陈小静每天像哄小孩一样劝婆婆吃饭、吃药,又为婆婆按摩、擦澡、梳头。她一改以往的大大咧咧,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照顾起婆婆也事无巨细。她学着婆婆在月子里照顾她的方法,给婆婆买了鹿茸、灵芝,四处寻找食疗的方子,为婆婆精心熬制成药膳;婆婆生病前最喜欢喝五红汤,她就特意去超市选了最精良的食材,熬制了整整一夜。当香甜的滋味送到婆婆嘴巴,她终于张开了嘴。

陈小静还主动学习护理知识,坚持每隔两个小时给婆婆翻一次身,给婆婆做按摩。卧床半年,方怡身上没长褥疮,房间里没有异味,反而因为每天都摆放了鲜花而飘香四溢。亲戚朋友来了,都说这不像是个病人的家。陈小静很欣慰,她就是要让婆婆每天都活得体体面面的!

不仅如此,婆婆喜欢古典诗词,陈小静就主动给婆婆读诗,跟她一起背诗。她说上句,婆婆背下句。每次玩飞花令,婆婆赢了,脸上也会浮现笑容。而好胜心作祟,陈小静也在闲暇之时,爱上了读书,渐渐也有一种“腹有诗词气自华”的气质。

这年年底,陈小静的单位要晋升考试,一开始因为忙于照顾婆婆,陈小静没有报名。婆婆知道了,非常生气,说不能再耽误她的事业。婆婆要求儿子多承担家务,给陈小静腾出时间复习。

田子琪的动手能力奇差,日子一朝回到解放前。可让陈小静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精致了一辈子的老太太,居然真的喝起了儿子熬得有点煳的粥。见陈小静一脸不可思议,方怡也学着她从前的语气说:“糙就糙点吧,日子也能过。”一家人哭笑不得。

2022年7月,随着癌细胞对身体的日夜侵蚀,方怡的精气神终于耗尽,进入弥留之际。7月12日晚上,方怡安详地走了,陈小静哭得不能自已。陈小静找出婆婆生前最喜欢的旗袍替她换上,为婆婆最后一次化上精致的妆容。婆婆的后事,陈小静办得精致又体面。方怡生前喜欢花,陈小静就把婆婆的墓碑周围栽满了鲜花。没多久,这里变成陵园里最美丽的风景。

婆婆去世后,陈小静觉得自己变了,她越来越会打扮自己,儿子常夸她是幼儿园最漂亮的妈妈;生下二胎后,她也没有手忙脚乱,而是知道如何去呵护一个娇小的孩子,女儿被她养得肉嘟嘟的……她似乎在不知不觉间活成了婆婆曾经的样子。

2023年清明节,陈小静和丈夫带着儿子去看望婆婆。坐在墓前,陈小静恍惚想起了从前种种,她拿起婆婆生前常看的那本书,一如既往地为婆婆朗读:“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声点亮了四面风……”

编辑/包奥琴

猜你喜欢
婆婆化疗
怀念杨婆婆
别把婆婆当成妈
婆婆的特殊致敬
跟踪导练(二)(3)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献给婆婆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
新癀片糊剂治疗化疗致组织损伤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