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积极人口老龄化战略的思考

2023-07-21 05:17黄有泰李志民伍小明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老龄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黄有泰 李志民 伍小明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党和政府制定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思想新观点为理论遵循、适应我国国情、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龄事业的正确战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新思想新覌点,深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含义及其特点,准确把握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丰富内涵和繁重任务,解放思想观念,创新路径方法,把党和政府坚持积极人口老龄化战略及一系列相关方针政策落实落细,是推动中国人口老龄化事业不断高质量发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龄事业的关键。

关键词:积极人口老龄化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龄事业;老有所为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3)03-0071-08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性的人口现象。我国人口老龄化晚于西方发达国家,但进入21世纪,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199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0%,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2021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十四五”时期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到2035年前后将进入重度老龄化,2050年左右人口老龄化达到峰值。以什么样的战略应对日益加速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事关我国亿万百姓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历史和现实呼唤我们坚持积极人口老龄化战略,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龄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我国人口结构演变、老年人占比提高的大势,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高度重视。他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动,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又把这一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郑重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1]。这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根本行动指南。我们要以此为根本遵循,努力做好老龄工作,既实现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又释放老年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把我国老龄事业深度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全局。

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科学涵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与一些同志把老年人单纯看作是社会财富耗费者、把应对老龄化简单地归结为做养老工作等不同,他坚持全面地、辩证地、历史地看待老年人群体的地位与作用,强调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把各项尊老孝老敬老工作做好,使老年人安度晚年;要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根本原理,把老年人看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思想新观点为理论遵循,总结吸取国际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吸纳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优秀文化传统,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全面、科学、精准把握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所形成的置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中的一种制度安排。这是应对世界上老龄人口规模最大的使命光荣、任务极为艰巨的一种国家战略。它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为”为核心要义,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引领“五有”(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提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全面推进,建立让老年人群体活力迸发、健康幸福的理想老龄社会的老龄化战略;是通过建立完善政策制度体系保证国家战略部署落实的老龄化战略;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的老龄化战略;是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工作格局、形成最大合力的老龄化战略;是保证老龄事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老龄化战略。按照国家战略做好积极应对老龄化工作,是我国最大的一项民生工程,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组成部分。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作为适应我国国情、推进新时代老龄事业发展的正确战略,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是政治性。新时代的老龄事业和党的其他事业一样,社会政治属性强。开展这一事业,首先是要举旗定向,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思想观点,树立“四个意识”,和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发展养老事业,兴办养老产业,开展一切涉老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根本价值取向。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老龄事业方向不偏、步伐不乱。二是差异性。老年人有老年人的共性,但不同的老年人之间差异很大。如前期老年人(学界大多主张以75岁为界)与后期老年人有差别,党员干部老年人与非党无职老年人有差别,从事脑力劳动老年人与从事体力劳动老年人有差别,体质硬朗老年人与体弱多病老年人有差别,等等。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要有普适性、普惠性的政策、措施、办法,更应注意了解掌握特定群体的情况和诉求,甚至掌握一些特定个体的情况和诉求,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三是协调性。老龄事业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包括许多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統,彼此之间需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套。协调性是其重要特点。从大的方面讲,办好养老惠老事业与做好老年人能量开发事业要相协调相配套,物质养老与精神养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相协调相配套,等等。老龄事业这一系统属于社会建设的一部分,而社会建设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一部分,因此老龄事业及其所属各项工作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又必须相协调、相配套。四是时代性。我国的积极老龄化战略,是新时代社会建设实践的产物,它站在时代前沿,回应了时代对人口老龄化的关切,具有时代性特点。实践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在保持这一战略基本稳定的同时,也要适时充实新的时代内容。

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丰富内容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宏大艰巨的事业,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有着丰富的内容。

第一,积极看待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是把双刃剑,它有给国家财政带来压力,给改革发展带来挑战的一面,也有给国家财政带来红利、给改革发展带来机遇的一面。国际社会在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从经济视域看,存在老年人贡献大于消费的情况。2011年,英国《卫报》作家大卫·布林德尔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将高龄者的税收、购买力、照顾责任和自愿工作的付出合并计算,发现其对社会的贡献比社会花在他们身上的公共预算支出还高出400亿英镑。我们党对老年人的地位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胡锦涛说“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2]251,习近平总书记将老年人特别是老干部定位为“优势突出、作用明显、值得尊敬的特殊群体”,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资源”。[3]47我们党坚持立体思维,不光从经济视角还从多个维度上肯定老年人的正能量。

第二,努力实现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国共产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党。老年人在党和人民的事业继往开来中作出过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他们随着由中青年人生走向老年人生,看到国家日益走向辉煌,因此在想用自己的余热特别是专长抓紧时间作贡献的同时,也产生了期待更高、更趋多样化的需求。我们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既尊重老年人在历史上的贡献,也充分考虑他们的现实需求,坚持把增进老年人福祉放在第一位,让老年人及时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大大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尊严感、幸福感。

第三,重视老年人能量开发利用。国际社会在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中,不少学者主张仍要发挥老年人作用,提出了老年人人力资源开发的命题。我们借用但不照搬这个概念。我们使用这个概念是把老年人当作国家主人翁、社会历史创造者看待的,并将老年人的知识和技术、经验和优势定位为对党和人民事业极有价值的正能量,这与国际社会那种把仍有“人力资源 ”的老年人当开发的对象是不一样的。我们认为,对老年人自身固有的能量可以作不同的划分。从老年人是否正在使用的能量可分为动态能量与静态能量,从这种能量以何种形态发挥作用可分为刚性能量和柔性能量。刚性能量大多富含在前期老年人中,他们中不少人仍然可以用体力和智力付出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柔性能量则是老年人以他们的政治定力、人格魅力、精神风貌等发挥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社会新风、培育下一代茁壮成长等作用。这种能量不仅前期老年人有,后期老年人也有,特别是年高德劭的老年人。发挥好老年人的积极作用,就是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科学地激发老年人的正能量,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第四,运用老年人自身力量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应对我国巨大的老龄人口规模,需要极大的投入,但工作做得好,也有极大的产出。产出率越高,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就会相对越低。我们认为,老龄事业的产出,不限于通过能量开发激发老年人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还包括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老年人幸福指数、全国老年人人均寿命、老年人及家属对国家应对老龄化工作的满意度等等。这些既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应对老龄化工作走在世界前列的主要标志。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老年人自身的力量。老年人只有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老年人生,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党和国家尊老养老惠老的政策,知足常乐,自找其乐,对党和国家始终有信赖感、感恩心,好的政策措施才能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才有更大的产出,人们担心的危机就可转为先机,压力就可变为活力。

第五,把弘扬孝亲敬老美德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范畴。价值观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起中轴作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是我们中华民族抢占世界精神文明制高点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中,道德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110在我们民族的道德文化中,孝亲敬老历来是重要的美德,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始终把尊老奉为立身处世的大德。我国古代思想家在这方面的论述、历代以来的孝老故事不胜枚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5]23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切实安排和抓好孝亲敬老的道德教育,注重发掘历史上的和当代的孝亲敬老典范,同时收集和宣传孝亲敬老的好人好事,以此教育、感化广大群众,在全社会培育孝亲敬老的道德风尚。同时,从理论和实际、现实和历史的结合中,加强对孝道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对传统孝道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六,充实、完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制度。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着力完善老龄政策制度”[3]108。充实和完善政策制度,保证老龄事业规范有序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和有力保证。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制度已有不少,但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政策制度也需要调整、充实、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老年人家庭赡养和扶养、社会优待、宜居环境、社会参与等一系列思想,我们要以此为依据,在对现有政策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科学判断的基础上,通过废改立释,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策制度都能建立与完善起来,同时根据新的情况加以补充。在充实、完善政策过程中,要坚持客观、全面、辩证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论证,保证政策制度的适应性、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

第七,构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格局。构建起健全的工作和领导格局,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有力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導、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3]106,形成科学的工作和领导格局。这是做好老龄工作的基本方针。在我们国家,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1],党的领导是“全面领导”,在老龄工作中各级党的组织,要按照“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要求,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政府作为行政领导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自己的职责,按照国家战略做好规划、部署并付诸实施,发挥好在老龄事业中的主导作用。各个群团组织、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不仅应关心、支持老龄事业,还要动员、引导、团结自己所联系的广大群众支持应对老龄化的工作。每一个公民,都应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支持、参与应对老龄化的工作,从而形成最大合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龄事业提供强大支撑。

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实施路径

积极落实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全党全民的共同责任。我们要解放思想,创新路径方法,把党和政府的相关方针政策落实落细,推动中国老龄事业不断高质量发展。

第一,加强和改进老年教育。抓好老年教育,尽可能扩大教育覆盖面,对于帮助老年人紧跟形势,防止精神之“钙”流失,坚定理想信念,守好初心使命,进行科学理论、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的再投入、再供给,实现思想觉悟再改造,保持乃至升华政治站位;温习和巩固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努力获取新的知识技术,进行本领再造,提高社会参与能力;满足求知求乐需求,充实精神文化生活,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方面,一生重视学习、重视自我改造的周恩来总理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习近平总书记说“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周恩来同志的座右铭”[6]。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领导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要保证老年人的“五有”中都有“老有所学”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还强调“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对此作了进一步强调,并要求教育部门“牵头研究制定老年教育举措”。因此,各级地方政府要继续办好老年大学,推动行政部门、企业、高校的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开放办学,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老年学校;出台老年教育建设标准,加强城乡基层老年学习场所建设,完善老年人社区学习网络,探索“养、医、体、文”等场所与老年人学习场所的结合;加强老年教育专、兼职教学人员队伍建设,增强教学科学性、针对性、适应性、趣味性,构建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对于高龄老人,可安排力量送教上门,使他们做到“老者不出门,也知天下事”。老年教育的开展,使许多老年人特别是原来素质能力强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专家学者等不仅能献余热,也能献新热。

第二,大力做好养老服务工作。做好养老服务工作,事关亿万老年人的福祉,是保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付诸实施的最重要举措。亲老、孝老、敬老、惠老都是服从于养老的,不做好养老工作,一切都是空话。养老工作,从养老金的供给看,有依靠退休金养老、再就业及靠其它劳动收入自我养老、子女赡养养老、国家养老保险金养老、社会力量资助养老等情况;从养老方式看,有居家养老、机构(主要是敬老院、幸福院等)养老;从养老内容看,有物质生活资料养老、文化娱乐养老、宜居环境养老、休闲旅游养老、健身健康养老、心理慰藉养老、失能失智老人照护养老等。各种养老资源、力量、方式互相区别又互相依存,要做好彼此间的协调、匹配、整合工作,形成养老服务的科学体系。

第三,鼓励、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社会参与就是老年人走出家庭,积极参加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环保的等一切社会性的事务。老年人参与社会事务,是他们奉献智慧和力量,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增添正能量的有效途径。不仅如此,它也是老年人养生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说,老干部“闲在家里,无所事事,不仅对党的事业是个损失,而且也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3]8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也说过“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有利于他们重见老朋友,结识新朋友,获得新信息,学到新知识,得到尊重,实现自我,产生成就感、快乐感、精神寄托感、充实感、安慰感,从而增进自己的身心健康。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内容很多:一是政治活动参与。維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用新旧社会对比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行使自己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对基层事务民主监督、对领导者批评与监督等民主权利;引导群众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二是改革发展参与。深入改革发展第一线参观考察,为改革发展建诤言献良策,甚至根据需要与可能到基层单位挑重担、出大力,当好改革发展的“助推者”。三是文明创建参与。运用老年人的优势,大力宣传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宣传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的红色文化和优良传统,积极参加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四是移风易俗参与。老年人大多喜欢环境优美,爱护花草林木,要引导他们继续以自己的示范带头作用带领周围群众和广大青少年投身美丽中国建设,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营造者”。五是关心下一代工作参与。老年人的政治定力、道德风范、经验见识,对青少年影响很大,一些事业有成、年高德劭的老者还是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的工作,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和促进青少年茁壮成长,成为“新竹高于旧竹枝”[3]6的扶持者。参与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接受组织交办的任务、建言献策、投身志愿活动、依靠各种平台参与。身体好的前期老年人还可根据需要重返一段时间的工作岗位,等等。对老年人参与社会事务,必须做好相关的保障工作,如在他们尽力而为的时候,要提醒甚至督促他们量力而行;安排任务要尊重老年人意愿,不要勉为其难;要特别重视做好老年人在社会参与中的安全和医疗保护工作,各种后勤保障工作也要及时跟进。老年人在社会参与中也难免有失误,更要建立起容错纠错机制,给他们以宽容、安慰和鼓励。

第四,大力引导、帮助老年人做快乐老人。快乐与健康密不可分,健康需要快乐,快乐利于健康。做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要把引导、帮助老年人做快乐老者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一要引导老年人积极看待老年人生,不要把“人老了,没用了”挂在嘴上,而要看到老年人生是每个人的必经阶段。经历这一阶段,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应有之义,自觉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保持年轻状态,其心理自然就乐而无忧。二是多开展一些老年人感兴趣、喜爱做的活动,如旅游、棋艺、垂钓等。三是引导老年人正确对待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政治地位的差异。我国实行兜底扶贫和老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包括农村五保)后,老年人中已不存在绝对贫困问题,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老年人中还会存在相对贫困与生活富裕的差别。这样,有些相对困难或与社会公职无缘的老年人就会在盲目攀比中产生不平衡心理。要引导这些同志进行正确的比较,思想政治上与贡献大的同志比,生活待遇上与收入低的同志比,特别要看到我们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是党和政府关心的结果,真正做到知足而乐、知足常乐。四是引导老年人自寻其乐。如鼓励老年人养花、摄影、听音乐、练书法、写诗词、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等,从中寻找自己的乐趣。五是多做善事、好事、助人为乐,为社会献力,为他人解忧,为党争光,为国添彩,让自己也从中收获欢乐和喜悦。

第五,推进老龄工作队伍建设。从事老龄工作的队伍主要包括各级离退休干部工委、老干局、老龄委、单位的老龄工作部门等,他们是做老干部工作和老年人工作的专门力量,是党委、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参谋和助手。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过得硬、离退休干部信得过”[3]90的要求,加强老龄工作队伍建设。一要把人员配齐配强。要挑选精兵强将做这一工作,不能把老龄工作部门、内设机构作为安排“剩余人员”甚至是“甩包袱”的处所。二要加强教育引导。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组织老龄工作者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学习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认清老龄工作是光荣的事业,做到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三要加强业务培训。引导老龄工作者学习先进文化、科学知识和老龄工作专业知识,以开阔眼界对工作进行创新,以精湛技术把工作做实做好。四要厚植敬老情怀。教育引导老龄工作者常到老年人的家里、身边走走,和他们聊天谈心,加强思想沟通、情感沟通,想老同志之所想,急老同志之所急,解老同志之所难,释老同志之所惑,帮老同志之所需。老龄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老龄工作队伍中要当好带头人,做老年人的贴心人,把工作做到位,发挥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事业中的骨干作用。

第六,建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财力投入机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除了需要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养老开支外,还需要多方面的费用,如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活动费用,老年人活动阵地建设及社会参与平台建设费用等。解决这些问题,亟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建立经费保障“财政支持机制”[3]94-95,从多方面筹措、解决好老龄工作的财力保障问题。一是国家要随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数量增加及需求结构变化适度增加财政投入。二是鼓励民营经济按市场机制兴办老龄服务业。三是要求有关部门、单位对体制内的老年人活动给予一定的支持。四是倡导有条件的社会各界人士献爱心,为老龄事业解囊相助。

第七,以监督执纪为老龄事业发展保驾护航。推进老龄事业,既离不开老龄工作者和老年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也需要以监督检查执纪加以督促,传导压力,约束行为。在监督内容上,对政治、作风、纪律、工作等各方面进行监督,保证老龄工作者把好政治方向,强化服务意识,弘扬优良作风,敢于担当作为;督促老年人保持政治本色,彰显浩然正气,乐于奉献余热,守好人生晚节。在监督重点上,强化对老龄工作领导者这一关键少数的监督,使他们不越雷池,不逾底线,更不碰高压线。加强廉政监督,注重营造平等和谐的同事关系、规矩清明的上下级关系、亲和清白的内外关系,加大对人才选用、重大决策、财务开支等监督,形成“三不腐”机制,营造起风清气正的老龄事业环境。把上级监督和群众监督、自我监督和接受外部监督结合起来,形成严密的监督体系,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發展保好驾护好航。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光明日报,2022-10-26(3).

[2] 胡锦涛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51.

[3] 中共湖南省委老干部局,中共湖南省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M].长沙:内部印刷资料,2018.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10.

[5]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3.

[6] 新华社.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8-03-01)[2023-02-0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3734981407327374&wfr=spider&for=pc

责任编辑:詹花秀

猜你喜欢
老龄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