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培养导向下劳动课程资源与敦煌文化元素潜在联系的探索路径

2023-07-21 07:02王志芬
求知导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思维培养小学

摘 要:在新时代人才需求转变的情况下,思维培养成为教育行业重点关注的内容,也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挖掘探索小学劳动课程资源与敦煌文化的潜在联系,有助于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得到文化素养和思想精神的同步发展,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有效助力。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思維培养的价值和在劳动课程中渗透敦煌文化元素的可行方向,进而提出了思维培养导向下探寻劳动课程资源与敦煌文化元素潜在联系的可行路径,为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找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劳动课程;小学;敦煌文化;思维培养

作者简介:王志芬(1973—),女,甘肃省敦煌市南街小学。

小学劳动课程着重强调对学生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能力等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更加健康地成长、发展。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元素与劳动课程的潜在联系,可在原有劳动课程的基础上加强文化素养的渗透,让劳动课程的内涵更加丰富,进一步增强教育意义。在以思维培养为导向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在深入挖掘劳动课程资源与敦煌文化元素潜在联系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通过开展多样化活动、及时引导等助推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一、思维培养价值分析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一个人能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否快速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的标准。在具备思维能力的情况下,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将其存储在自己的知识库,并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实践应用[1]。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思维培养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能够促使教学工作的科学性、教学环节的丰富性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提供极大助力。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多元性,主要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度性、逻辑性、严谨性等,教师若想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来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让学生的多元思维同步发展,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成长夯实思维基础。

二、在劳动课程中渗透敦煌文化元素的可行方向

(一)从内涵的联系性入手

劳动课程和敦煌文化元素都具备较为深厚的思想文化以及精神内涵,在劳动课程中渗透敦煌文化元素时,教师可以从两者内涵的联系性着手。在探寻劳动课程与敦煌文化潜在联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从劳动课程的内涵着手,对即将展开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选择敦煌文化中与其内涵适配度更高的分支,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开展教学工作,增加教学的深度,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二)从形式的联系性入手

劳动课程的内容具有丰富性,因此,劳动课程内容的展现形式也大不相同。而敦煌文化因其极强的包容性也存在不同形式的文化内容。所以,在劳动课程中渗透敦煌文化元素时,教师可以从形式的联系性入手,根据劳动课程内容的展现形式选择形式相同的敦煌文化元素,让学生快速理清两者之间的关联,避免学生出现割裂感,从而有序推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从特点的联系性入手

劳动课程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并且每个教学内容都独具特色,敦煌文化中的不同元素也是如此[2]。因此,在劳动课程中渗透敦煌文化元素时,教师可以从两者特点的联系性入手,实现对两者潜在联系的有效探寻,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个性化发展,同时,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课程学习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三、思维培养导向下劳动课程资源与敦煌文化元素潜在联系的探寻路径

(一)开展混合式教学,促使学生自主探索

混合式教学是信息科技不断发展的成果,也是教育行业基于当前社会所需和学生成长所需创新探究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以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和实践活动时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对学生多维能力与多元思维的培养训练。在探寻劳动课程资源与敦煌文化元素潜在联系的情况下,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让学生在线上拥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在线下拥有能够应用所学知识的契机,促使学生在混合式教学中增强思维的广阔性、转换性、发散性等,实现思维品质的高速发展,助推学生成长[3]。

以劳动课程“纸黏土浮雕”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将敦煌文化的彩塑与之融合,在线上为学生介绍敦煌莫高窟,让学生对敦煌文化进行初步了解,并着重强调其中与彩塑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彩塑的魅力。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现纸黏土浮雕的内容,并发布任务:在网络上查找敦煌文化彩塑和纸黏土浮雕的相关内容,完成将两者融合在一起的设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为每个小组分发实践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道具,让学生在优化设计后尝试动手制作。最后,教师可在线下利用投屏功能将学生的成果展示在班级大屏上,让学生互相点评、分析。教师要通过混合式教学加强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严谨性、批判性等,助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同时,要加强劳动课程资源与敦煌文化的深度融合,精准挖掘两者的潜在联系,丰富劳动课程的内容。

(二)加强教学的灵活性,激发学生兴趣

在探寻劳动课程资源与敦煌文化元素潜在联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的灵活性,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以及思维的发展变化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使教学计划更符合学生实际所需,并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因此,在强调思维培养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加强对教学灵活性的关注,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和了解,在精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前提下灵活调整教学工作,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思维训练,实现思维的多元化发展。

以劳动课程“巧手制作贺卡”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从绘画的角度将敦煌壁画引入课程之中,带领学生了解贺卡绘画前和绘画后的变化,感受图画对贺卡的重要影响,再利用信息科技展示敦煌壁画,引导学生感受敦煌壁画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学生对敦煌壁画和贺卡制作感到好奇时,教师可以开启学生活动环节,让学生基于自身对敦煌壁画的感受和对贺卡制作的理解尝试自主制作贺卡,而在此之前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贺卡制作的正确步骤、技巧等,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等[4]。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缺乏探索欲,教师就可以适当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或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问题,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加强教学的灵活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出现抵触心理,同时,也可以增强思维培养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三)增强课程的深度,引导学生深层感悟

敦煌文化经过长期发展已极具深度,想要探寻劳动课程资源与敦煌文化元素的深层联系,教师需要着重增加课程的深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實现学生劳动意识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基于此,在强调思维培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增加课程的深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深度感悟,助推学生思维深度性、严谨性等的发展,为学生的科学成长提供助力,让劳动课程的教育意义得到进一步增强。

以劳动课程“制作七巧板”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抓住劳动课程内容和敦煌文化背后的古人智慧展开教学。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由七巧板拼成的不同图案,引导学生观察通过不同的方式拼接七巧板,使其变换成不同图案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七巧板的原理和制作方法。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七巧板的制作,并在学生完成制作后,将敦煌壁画引入课堂之中,带领学生欣赏壁画蕴含的故事,为学生介绍壁画中的不同人物,让学生还原故事。在学生了解了壁画的故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七巧板和壁画的深层内涵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赞叹古人的智慧,认识到传承这些文化的重要意义。教师通过分析课程内容和敦煌文化的深层内涵,可强化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不断发展[5]。

(四)打造引导性课堂,使学生深入思考

要想让劳动课程取得良好的育人成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使学生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明确劳动的内涵以及重要意义,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在强调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打造引导性课堂,在观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的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思路思考问题,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加深学生对劳动课程内容和敦煌文化的理解。

以劳动课程“班级标志我设计”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敦煌文化作为教学载体,在讲解课程知识前,先为学生展示敦煌文化,在展示过程中强调敦煌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内容,通过类似“为什么人们在提到飞天相关的文化时首先想到的便是敦煌文化呢?”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标志的内涵,进而设计出能够体现班级特色的标志。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班级特点、班级发展目标等寻找班级的特色,从而产生初步的想法。最后,教师可让学生基于自身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完成班级标志的设计。教师打造引导性课堂,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有助于强化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等,助推学生思维发展。

(五)增加展示型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实践

在开展劳动课程时,实践环节一直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实践环节是自主应用所学知识、自由发散思维的环节,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同时能让自己全身心投入课堂,得到更多成果[6]。对于教师来说,实践环节是观察、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环节,能够让自己直观、清晰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情况,以提高后续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此,在探索思维培养导向下劳动课程资源与敦煌文化元素潜在联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开展展示型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强化思维的独立性、逻辑性,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以劳动课程“巧手工艺坊—个性相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敦煌文化引入学生自主实践的展示环节。在学生了解相框的制作方法、制作流程、制作思路后,为学生展示不同内容的敦煌壁画,让学生从中选择两个内容,尝试为这两个内容设计相框。在学生完成相框的设计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双屏功能展示班级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扮演小评委的角色,为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分。在学生评分结束后,教师可以随机选择几名学生,让其阐述评分理由,借此了解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情况,以提升后续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思维独立性、逻辑性等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夯实思维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劳动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敦煌文化的深度挖掘,不断探寻两者之间的潜在联系,让敦煌文化元素的渗透助力劳动课程的有效开展,促使劳动课程的价值不断提升,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有力跳板。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从思维的多元性出发,通过更多样、更灵活的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度性等,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汉辉,程飞燕.开发劳动课程 促进劳动教育:咸宁市崇阳县第五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8):17-18.

[2]周敏.唤醒儿童心智,培养劳动新人:小学劳动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2(24):35-37.

[3]代文.依托劳动教育 践行儿童德育渗透:对小学劳动课程中德育活动模式的策略性构建[J].名师在线,2022(22):69-71.

[4]王素东.新时代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探索:江苏省东台市新街镇小学“以垦树人”特色课程建设[J].中小学校长,2022(7):51-54.

[5]许丽美.城区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困境与开发实施路径探索: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开展农业生产劳动实践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6):13-15.

[6]邬丽萍,朱慧征.基于STEAM理念的小学劳动课程项目式学习研究:以《绿色快乐农耕园》课程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21(4):29-32.

猜你喜欢
思维培养小学
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网络环境下中学图书馆的创新管理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