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机技术教育发展路径及其当代启示

2023-07-21 07:00杨梦颖 王欧
职业技术教育 2023年15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乡村振兴

杨梦颖 王欧

摘 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在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推进国家工业化战略背景下,农业机械化事业迅速启动。为适应农机化发展形势,特别是解决人才供给不足问题,农机技术教育探索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即在教育结构上实行专业培训与学制教育并重,教育原则上坚持理论与实践并举,师资队伍建设上推动引进与培养并行。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机技术教育发展的现实启示是:完善农机技术教育体系,关照群体异质性;拓展农机技术教育领域,增加办学适应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教育针对性;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育质量稳定性。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农业机械化;农机技术教育;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G7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15-0074-07

作者简介

杨梦颖(1993- ),女,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史(北京,100810);王欧(1975- ),女,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农业农村发展史

开展农机技术教育是推进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基本环节,也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农机技术教育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既对启动发展新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也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机科技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在吸收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文献史料为研究对象,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机技术教育的发展路径及其当代启示进行全面审视。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农机技术教育的主要背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受长期战争破坏和国民党政府腐败统治影响,农业生产方式极为落后。全国范围内基本以人畜力为主,只有千台左右拖拉机和少量排灌机械零星分布于江浙和东北地区,对农业生产作用微乎其微,绝大多数地区都采用传统简易的犁耧耙锄等“老四样”进行生产,偏远山区甚至处于刀耕火种阶段。解决农机具匮乏落后问题,已成为影响新中国农业恢复发展的重要因素。鉴于此,1949年12月,全国农业生产会议提出将增补改进农具作为实现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要求“大量增补和修造农具,有重点地制造一些新式马拉农具,试办马拉农具站”[1]。随后,中央进一步指示,创办国营机械化农场和国营拖拉机站,装备新式农具和国外进口机械,通过发展农业机械化“完成国家和人民所给予的生产任务”。可见,由于基础条件较差,新中国推进农业机械化并非单纯以机械动力代替人畜力,同时也包含了以畜力替代人力以及对畜力农具进行改造升级的过程。

推进农业机械化关键是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对新中国而言,农业机械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的新型事业,不仅需要农业、机务、水利工程及勘测、设计等多方面的技术专家,还要配备制定规章制度、安排生产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等工作的经营管理干部。故农机技术教育的重点不仅在于培养农业机械的操作手,还要培养农业机械化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但是,新中国成立时,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全国平均每万人口中,只有小学生450人,中学生23人,大学生2.2人[2],农村教育情况更不容乐观,文盲率高达95%以上,农业机械化面临无人才可用的尴尬局面。面对这一状况,中央从其他部门抽调了一批管理人员筹备农机化事业,并以大批转业军人作为筹建国营农场和国营拖拉机站的技术骨干。但面临的问题是,由于缺乏专业训练,农机手时常因机器操作不当造成责任事故,管理干部甚至因不熟悉业务知识,采用小农经济耕作方法经营拖拉机站,致使农业减产[3]。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克服各种不利因素,通过开展农机技术教育,提高现有干部和技术人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并培养大批新的农机技术人才,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起步必须面临的问题。

1953年后,随着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和工业化建设全面展开,加强农机技术教育更加刻不容缓。新中国选择的是重工业优先的发展道路,需要充足的农业剩余物资作为战略支撑。因此,第一个五年计划明确提出“发展农业是保證工业发展和全部经济计划完成的基本条件”,必须保证各项农作物“在每年都有必要的增加”,并进一步要求扩大国营农场的数量至308处,试办194处拖拉机站[4]。此后,农机化事业的大幅拓展和农机具数量的迅速增加使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以管理干部为例,据1954年全国干部统计资料显示,在全国3761448名干部中,农业技术人员只有52485人,这些干部按文化程度分,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30.28%[5]。农业部国营农场总局局长刘培植直接提出:“干部决定一切”[6]。除管理干部外,机务、维修等各类技术人员的供应也难以满足客观形势的需要,制约着我国农机化事业的进展和农业增产计划的实现,也制约着新中国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在这样的形势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农机技术教育、培养各类农机专业人才始终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与重视,并在实践中形成了满足中国农机化事业稳步推进和农业生产全面恢复发展所需的独特发展路径。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机技术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专业培训与学制教育并重的教育结构

新中国农机技术教育对象较为广泛,且需求不一,故教育结构上采取了专业培训教育与学制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前者应急需,后者重储备,以便实现用才和蓄才的统一。

专业培训教育,即通过办培训班的方式培养人才,主要目的在于为农机战线开展具体工作输送急需人才,以缓解供应紧缺局面。“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是培训教育的基本原则,因此,从培训对象到培训内容均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办完即散。如1949年12月,为在全国范围内筹建国营农场,农业部在北京双桥农场开办了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突击学习驾驶拖拉机;1950年9月,适应新式农具推广工作需要,农业部在北京南苑举办了农业部新式农具训练班,学习农具操作和安装等技术。这两次培训均从全国抽调培训人员,结业后受训者返回抽调地,帮助各地推广农具、建设农场,对我国农机化事业起步意义较大。除中央政府外,地方农机部门也根据现实需求启动了培训工作。如1951年山西省举办了新式农具训练班,为当时全省开办的6个新式农具站培养技术骨干43名[7]。1955年山东省为适应拖拉机站迅速发展形势设立了机耕训练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269名[8]。

专业培训教育遵循即用即训的原则,其具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许多工作用人急、时间短、任务重,因此培训教育重点突出。如1956年吉林省农业厅受中央农业部委托,于5月和8月两次举办拖拉机站驾驶员学习班,但内容各有侧重,前者针对荻蒂-431拖拉机的驾驶,定位为驾驶学习班;后者针对匈牙利产拖拉机工作中的常见故障,定位为故障排除学习班[9],指向性非常明确。第二,培训形式和方法不拘一格。由于条件落后,这一时期国内培训工作缺少常设机构和固定场所,处于“游击”状态,领导临时定、教师临时抽、教具临时凑、场所临时找乃常态,培训形式和方法也因地制宜、机动灵活,专题培训、以师带徒、以会代训、以修带训等都较为常见。第三,培训对象较为广泛。学员们既有转业军人、管理干部、技术骨干和普通农民,也有农场、拖拉机站等相关领域工人。如1955年10-12月贵州省镇远专署举办新式农具训练班,参加学习的除农具推广站负责人及管理员外,还包括供销社主任、营业员,以及供销社、互助组的新农具使用骨干[10]。但这也导致受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需要不断对部分人员进行复训,才能满足技术要求。

学制教育,即通过学校系统培养学生,主要目的在于储备人才,以解决农机工作稳步发展后专业人员缺额的问题。学制教育包括中等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两类,前者多是由培训教育发展而来的正规化教育,侧重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后者依托与农业机械化有关的高等院校,重点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干部。经过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和统筹发展,到1956年,全国农业机械化中等技术学校已发展到16所;高等院校除专门成立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外,还有8所农业院校设置了农业机械化专业。

实践发展中,学制教育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第一,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教育质量。学制教育以培养高质量的农机事业后备军为主要目标,故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高要求。如为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養,学校系统开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程,并结合专业开展时事政策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农业、热爱劳动和共产主义的人生观教育;为提高专业素养,学校普遍开设了俄文课,且授课时间长,学分占比高,以便更好地学习介绍苏联农机科技。第二,细化专业分科,学科建设走向系统化。为细化人才培养,中等技术学校普遍设立了农业机械班和会统班,华东机械化农业学校等部分学校还下设补习文化课的预科班[11];高等院校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分别设置了重使用和管理的农业机械化系和重设计制造的农业机械设计系。第三,教育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中等技术学校普遍制定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课程标准文件,以西北农学院为代表的农业高等院校逐步总结了“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口试、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等一整套教学环节[12]。同时,各个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建立了实验室、模型室、陈列室、展示厅等,教学设备逐渐完善。

(二)理论与实践并举的教育原则

为推动学员快速适应工作,承担起农机岗位职责,这一时期农机技术教育十分重视理论教育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办法,主张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农业机械化事业刚刚启动之时,培训教育最典型的教学方法为“二带二参一结合”,即老驾驶员带新驾驶员,驾驶员带农具手,驾驶员参加修理,修理工跟车参加作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3]。这种以老带新,在生产实践中推进理论学习和技术训练的教育方法,能够迅速锻炼出一批全能型农机技术人员。此后,随着国营农场和国营拖拉机站逐步建立,为了培养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都较为扎实的业务人员,许多培训都以发展条件较好的农具站、国营农场或国营拖拉机站为依托,让学员们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在实践中锤炼,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解决学校与农业生产相脱节的问题,是学制教育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考量。如东北农学院在建校初期便明确其教学方法是:“从当时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倡重点学习,培养专长,学习与生产结合,试验与经营结合,学做一致,重视对农民的生产经验研究。”[14]沈阳农学院也强调要注意纠正过去“背诵式”的与实际脱节的教学方法,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15]。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理论教学的直观性与联系实际的参与性,许多学校都设置有实习基地,让学生通过实习作业法参加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双桥机耕学校建立后便以双桥农场及附近的国营农场供应站和修配厂作为经常实习基地,让学生参加机耕、播种、麦收及修理等实践活动[16]。北京农业大学成立后,以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农机工厂——九龙山华北农业机械总厂和双桥农机供应站作为农机系学生实习的场所[17]。除实习作业法外,各学校也经常选择演示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感性知识,提高实践技能。

2.教学内容与计划安排

按农时组织教学,农忙时多实践,农闲时重理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辅相成是培训教育教学计划的主要特点。如东北农业部公营农场管理局在1950年第一至第三季度主持了三期农业机械技术训练班,第一期安排在春耕以前,将已有的斯特兹、哈利散等6种拖拉机和五铧犁、播种机、收割用具等13种从春耕到秋收的各式农机具进行操作学习,第二期在春耕和中耕除草期间,学习内容以农业机械构造为主要理论课程,第三期在麦收临近时期,学习内容以“康拜因”的原理及使用为主[18]。再如黑龙江省双城县培训农机人员时,以当地庆城拖拉机站为依托,作业时节以车代训,冬修时期以修代训,农闲时组织人员进行系统理论学习[19],这种依农时而定的教学计划有利于学员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吃透理论,教学效果显著。

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将实验、实习、劳动锻炼等实践环节纳入教学计划是学制教育的重要特点。东北人民政府曾明确规定,实验、实习的时间一般应为相应课程教学时间的30%~40%,以此为指导,沈阳农学院规定每年4月6~20日为学生春季实习时间,在此期间学生参加春耕、播种、植树等工作,同时还规定了暑假实习时间[20]。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的教学计划更具代表性,其在农业机械化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五次实习,即校内进行金工实习和驾驶实习,校外进行机耕、麦收和大修实习,实习过程中师生足迹遍及关内外各国营农场、拖拉机站及修理厂,与生产部门建立了广泛联系[21]。此外,为加强生产实践,各学校也经常组织学生下乡支援农业生产,如双桥机耕学校安排师生参加青田洼开荒和芦台农场建场劳动[22],华东农业机械化学校组织学生赴黑龙江北大荒参加友谊农场的创建[23],北京农业大学要求大学一年级所有系的新生到卢沟桥实习农场开展全过程的旱作农耕学习[24],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们为农爱农思想和实践工作能力均得到普遍提升。

3.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

这一时期,农机技术教育遵循面向农业,服务农民的指导思想,以为农村培养掌握一定农机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如培训教育普遍要求农业机械操作学员达到懂机械构造与原理、懂机务规章、懂交通规则,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会农田作业的“三懂四会”结业标准,从而能够熟练运用机械进行农业生产。

学制教育也强调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沈阳农学院提出其办学宗旨和任务为“培养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掌握有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与农业技术的高级农业建设专门人才,提高农业技术,以适应东北农业发展的需要”[25]。西北农学院明确办学宗旨是:“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育方法,依据西北地方之实际需要,培养具有高级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成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西北高级农业建设人才。”[26]山东省济南农业机械化学校在1956年首届招生简章中也提出,其培养目标为具有马列主义基础知识、普通文化知识、技术知识,掌握一定农业机械化理论与技能,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中级农业机务技术干部[27]。教学实践中,各学校普遍要求学生强化基本技能、大练过硬功夫,如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要求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必须掌握驾驶拖拉机作业、维修保养、机具拆装等基本功[28]。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制定的教学任务,明确农业机械化专业本科生在毕业前必须达到三级钳工、三级驾驶员、三级修理工的操作技能[29]。

(三)培养与引进并行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机教育系统的教师多数来自生产第一线,实践经历丰富,但理论储备和教學经验不足。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教育系统通过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双向途径,培养塑造业务水平更为精湛的教师队伍,以此提高农机技术教育质量。

一方面,坚持科学引进,整合国内外人才资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绝大部分农机依赖进口,相应的开展农机技术教育时普遍引进国外专家传授使用、修理等技术。如农业部主持举办的全国首期拖拉机训练班,便聘请了美国专家韩丁及其妹妹韩春和部分苏联专家,讲授拖拉机的构造原理和使用维护知识,以及各种农具使用操作技术[30];1952年冬农业部开展的拖拉机站长训练班也邀请外国专家按照专题技术培训的方式进行授课,培训拖拉机站机务技术干部。除中央政府外,地方政府主办的培训教育也会聘请国外专家授课,1954年10月-1955年8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十月汽车修配厂针对农机干部举办的拖拉机修理技术训练班,便由当时援华的苏联农机修理专家莫洛佐夫、卡拉辽夫讲授拖拉机修理标准工艺[31]。为提高办学水准,中高等院校也会聘请国外专家传授农机操作技术和管理经验,并指导学科建设。农业部北京双桥机耕学校成立后,便聘请苏联专家传授苏联国营农场和拖拉机站的机务技术,并系统介绍苏联国营农场和拖拉机站的管理规章制度。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则专门成立了专家工作室,聘请苏联专家思科脉洛托夫、苏联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学院副教授特鲁勃尼科夫到校担任教学副院长及农机化系主任顾问,既对教师进行示范性教学,又帮助学院举办研究生班和建立模型室。

由于农业机械化是一个综合性学科,许多高等院校还竭力从国内调集数学、力学、农业工程等方面专家来校任教,充实专业师资队伍。北京农业大学农机系系址设在九龙山华北农业机械总厂内,教学人员不足时便聘任总厂工程技术人员兼课,同时,还聘请北大、清华工学院的教师兼任基础课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成立后,以北京农业大学农机系为基础,从华北农机总厂、农业部拖拉机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平原农学院等单位调来一批老师,组建起学院最早的一批教师队伍[32],而后又设法把知名的农业工程科技人员调来学校,旧中国先后约有30多人在国外留学学习农业工程,建校时已在学校的有曾德超、陈立、万鹤群等人,这一时期又陆续调进李翰如、柳克令、陈伯川、吴留青等专家,建立起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在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方面,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先后调入国内知名数学教授余介石、材料力学教授余新福,以及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电工学教师汪树模等,并聘请北京航空学院的材料力学知名教授李寿同来校兼课。

另一方面,强化自身培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这一时期,农机教师队伍的培养层次和培养方式实现了从低级到高级,从应急分散到专业集中的梯级攀升。农业机械化事业刚起步时,受师资力量短缺影响,许多地区经历了先培训教师,再由教师培训学员的过程。如1954年3月,江苏省推广新式农具时,省农林厅便在淮阴杂谷试验农场举办马拉农具训练班,学习新式畜力农具的构造、拆装、调整和操作,为各地培养师资,嗣后各地在举办各类新式农具训练班时,再由培养的师资训练操作手。随着各地农机化事业的拓展和中高等农机化学校的建立,根据高教部规定,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于1956年设置了农业机械化教育系,毕业生毕业后便在农机化中等学校或大专院校农学类各专业担任农机通论课程师资。同时,作为国内当时唯一一所农机化专业学校,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为强化本校师资力量,不仅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学院乃至苏联的高等院校进修,还于1956年选派55、56届毕业生6人赴苏联攻读农业机械化及农业电气化副博士研究生,为学院进一步发展和建立农业电气化专业准备师资。

在自主培养教师队伍过程中,各地均重视思想工作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以保证教育的适用性和科学性。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人员政治素养不高,认为从事农机技术教育工作大材小用,秉持着“有技术就可以吃饭,谁都需要我们”的错误思想,扎根农村和服务农村的意愿不强。因此,各地农机部门、学校均组织教师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使其提高政治觉悟,接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另一方面,为了在业务上适应新时期避免注入式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要求,各地除安排教师进行参观学习、外出交流或出国进修外,还部署了教具自制与拆解、外出参与社会实践和各类实习等系列工作,以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机技术教育发展的现实启示

(一)完善农机技术教育体系,关照群体异质性

农业机械化过程复杂多面和地域影响多变的特点,决定了农机技术教育对象多维多层的特征。要根据分级负责、分层管理、互相协作、多元融合的原则,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建立起科学合理、相互贯通的农机科技培训教育体系。

具体来看,农机职业培训要面向广大基层农机职业人才队伍,改变传统“按批不按类”“按量不按层”的“漫灌”思路,从日渐复杂的农机职业人员结构及其教育基础、发展需求出发,围绕产业发展新趋势,开展普及性培训、专项农机技能培训、农机技能综合提升培训等,把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到田间地头,并就学用效果进行跟踪调查,让专业技术真正落地生根。

农机职业学校教育应以“双高计划”为发展契机,致力于培养实践和服务能力较强的农机应用、推广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鉴于各地间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发展趋向以及农机企业的市场布局、人才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开展农机相关专业的职业学校应把教学与产业密切结合,主动对接并服务农机企业,加快产教融合,把学校办成培养农机职业人才队伍和农机公司产业工人于一体的教学实体,实现农机产业提质增效与人才培养提质培优相互支持、协同共进。

普通高等院校要强化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农业机械化高层次人才。合理布局农机高等教育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培养框架,将学术型人才培养置于农机化发展薄弱环节研究一线,聚焦“卡脖子”问题,开展高水平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应用型人才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定位在技术推广应用和转型升级的产业发展一线,并将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融入教学过程中,推进产教协同育人。

各级各类农机技术教育要加快协同贯通融合步伐,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普通高校要加快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建立面向新型职业农民的开放式农机职业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农机职业教育要改变现有“重职业技能训练、轻基础知识体系”的倾向,通过向普通高等教育延伸来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满足新时代对知识技能型和高层次创新型农机人才的需要。另外,推进职业培训与职业学校教育衔接协调,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学校教育,避免出现农机职业教育脱节和重复现象。

(二)拓展农机技术教育领域,增加办学适应性

面对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变化,农机技术教育必须主动走进农村,在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变革,拓展办学空间,主动增强办学适应性。

一是拓展教育手段,用现代技术赋能教育。农机技术教育要积极运用互联网基因改造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利用信息交换的實时性增强农机技术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特别是抓住疫情背景下线上教育资源迅速扩张的趋势,建立和完善教学资源平台,扩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范围,实现多维教学资源按需化应用和便捷化操作。如开发分层化的农机技术教育网站和多样化的技术技能培训优质课程;通过个性化的移动终端建设农机虚拟仿真技术教学平台;与企业合作共同制作农机技能培训小游戏等,以此满足教育群体个性化、多样化、趣味化和终身化的学习需求,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是拓展教育内容,动态更新课程。农机技术教育应坚持教育内容相对稳定性与随机应变性的统一。一方面,坚持基础内容的稳定性。如在培养学员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强化爱农为农思想教育和价值塑造,把学员依靠农机科技致富的愿望与家国情怀结合起来,增强和坚定学员对投身农机化事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历史责任感,实现专业教育与情怀教育有机融合;另一方面,主动贴近产业开发实用课程。结合国际发展经验和国内政策方针,深入农机生产应用一线汇集共性问题,进而对农机技术更新与产业升级需求作出及时的判断和反应,并据此调整更新教学内容与课程安排,增加前沿知识理论及应用,以提升学员对不断发展演进的农机科技和产品的适应能力,避免其在过快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被淘汰。

三是拓宽培育对象,调整优化人才结构。以农机维修人员、农机操作手等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农机事业的一线操作人员为教育对象,加快实用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农机生产及使用一线的“土专家”。深化对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农机职业经理人等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打造农业机械化事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生力军。大力遴选和挖掘农村返乡创业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潜能,加大扶持和教育力度,壮大农机人才队伍。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契机,面向广大新型职业农民建立开放式的农机技术教育体系,培育一批既懂生产又善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教育针对性

理论与实践互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农机技术教育要改变教学计划和培养模式呈现出的理论与实践融合程度不高现状,提高教育的后劲和生命力。

一是改革教学计划。成立由行业专家和企业领导者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以改革普遍存在的“先理论后实践”施教方式为着力点,制订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环环相扣、互相辅助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安排,使理论教学“看得见”“用得到”,防止二者陷入割裂化状态。同时,强化教学计划的目标导向,以各类职业技术鉴定和培训中心为依托,明确学生获得职业技术资格或通过职业培训考核的结业标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走出浅层化和表面化怪圈。

二是拓宽教育模式。农机技术培训要探索预约培训、专题讲座、网络会诊、田间施教、实地调研、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多种培训模式,以及以会代训、以修代训、以检代训、以赛代训等多元培训方法,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培训服务,准确、及时、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增强教学活力;农机职业学校教育要通过推行现代学徒制、“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不断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农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相衔接,进而构建多方融合、多维拓展的办学机制;普通高等教育可探索建立独特的校外导师教育模式,邀请农机专业实践领域的优秀人才以校外导师的身份指导学生参与专业实践,与产业及社会接轨。

三是加强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构建实践育人平台。农机教育实训基地是学员技术技能知识得以深化、修正和应用的重要载体,要以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业教育集团等组织为载体,推动农机推广部门、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共同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如农机推广部门可与当地多个规模化生产的农机大户或农机合作社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构建系统性、固定性、跟进性的农机职业培训基地,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技能掌握水平。大型农机企业可模拟自身生产环境,以产學协作的方式与学校共建共享高标准、实战化农机专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工程创新基地,推动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育质量稳定性

师资力量在农机技术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要通过多渠道选聘、多方式培养、多素质提升,改变目前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于农机技术教育发展需求的状况,确保教育质量的稳定性。

一是农机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应加强多渠道选聘。探索“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的师资模式,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农村一线“土专家”为兼职教师,到学校任教授课,把他们在生产第一线掌握的新技术、新工艺充实到实践教学中去。政府加大卓越农林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农机人才的支持力度,大力遴选和培养农机生产及使用一线“土专家”,弘扬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实用人才在推动技术进步和机械化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重视和加强农机成人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或基地建设,集中经费、专家、设备等力量,培养骨干教师,以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教学、教研队伍。

二是农机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应坚持多方式培养。对标世界水平,以开放的心态加强农机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合作,如围绕农机领域发展前沿和“卡脖子”技术,组织国内外优秀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和交换学习。同时,注重部署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适应农机教育事业向纵深发展的需要。如完善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教师实践假期制度,支持在职教师定期到农机企业和广阔田间实践锻炼;通过组织参加函授、远程教育及补习班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提高农机成人教师的学历升级教育;各级政府要通过项目支持、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农机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开展教育培训,培养农机生产、作业操作、维修等各类实用性技能人才,储备师资队伍。

三是农机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应坚持多素质提升。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教师应以产业发展和技术革新为牵引,不断补充和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专业技术的实际使用和操作技能,从师资层面保持学术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与平衡。同时,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掌握农机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增强教师队伍从事农机技术教育的自觉性和科学性。此外,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增强爱农情怀,将农机事业随农村而生、因农村而强、为农村而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学员。

参 考 文 献

[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0-1966.5)第15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77.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487.

[3]农牧渔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重要文献资料汇编[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9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86.

[5]国务院人事局.历年全国干部统计简要资料(1952-1956)[Z].1957:12.

[6]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1:36.

[7][30]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山西省志农业机械化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2:405-406.

[8]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志农机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140.

[9][28]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 卷十六 农业志/农业机械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307.287.

[10]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 农业机具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09.

[11][23]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志编篡委员会.江苏省志农业机械化志(1912-1988)[M].内部印刷,1991:100.

[12][26]关联芳.西北农业大学校史[M].西安:陕西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72.69.

[13]广饶县农业机械管理局.广饶县农机志[M].内部印刷,1990:265.

[14]东北农学院校史1948-1988[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8.17.

[15][20][25]沈阳农业大学校史编委会.沈阳农业大学校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17.17.11.

[16][21][22][29]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四十年编写组.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四十年[M].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2:2-3.15.3.

[17]北京农业大学校史资料征集小组.北京农业大学校史[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14.

[18]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第十四卷国营农场志[M].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2:83.

[19]双城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双城县志[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240.

[24][32]宋毅,夏明,张桃英.汪懋华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7:40.46.

[27]山東理工大学史编写组.山东理工大学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4.

[3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志编纂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机械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365.

The Development Journe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the Early Days of New China and the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s

Yang Mengying, Wang Ou

Abstract  In the early day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1949-1956),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sum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romoting the n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strategy, the cause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started rapidl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speciall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talent supply,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has formed a unique development path, that is, in the educational structure,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school system education should be paid equal attention to,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in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parallel introduc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he practical enlighte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s: improving t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echnology education system, and taking care of group heterogeneity; expanding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increasing the adaptability of running school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improving the pertinence of education; enhancing the team building, and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education quality.

Key words  the early day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ural revitalizat

Author  Yang Mengying, assistant researcher of Rural Economic Research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0810); Wang Ou, researcher of Rural Economic Research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化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梨树县发展农业机械化凸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