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栏目的策划与品牌建设

2023-07-23 17:53沈丹李海中来向红
新闻世界 2023年7期

沈丹 李海中 来向红

【摘   要】特色栏目能够提升学术期刊的品牌影响力,“特色”是长期的栏目策划自然而然呈现出来的结果,栏目策划的过程不能拘泥于“特色”。以《阅江学刊》的特色栏目《气象与人类社会》为例,栏目策划主题分散,面临稿源不足与作者较少的双重瓶颈。为了摆脱策划困境,《阅江学刊》聚焦气象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的前沿热点问题——“碳达峰碳中和”,借助中国知网开展数据挖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栏目策划,从内容策划和传播策划两方面实现突破,凝聚《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专家队伍,维护跨学科学术共同体。

【关键词】特色栏目;联动传播;问题策划;跨学科学术共同体;碳达峰碳中和

【基金项目】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2021年度编辑学一般项目“学术引领、问题策划与联动传播——社科学术期刊创新思想供给研究”(YB2021041);江苏省期刊协会2022年资助课题“社科学术期刊提升学术组织力、学者凝聚力、创新引领力、品牌影响力的对策研究”(2022JSQKA15)。

栏目是学术期刊的窗口,是学术期刊根据主办单位的优势和特色、自身的办刊宗旨和定位、编辑成员的学科背景等因素,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综合论证之后确定的论文板块。栏目的质量与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栏目的特色彰显学术期刊的侧重点和发文风格。[1]學术期刊是一个大的总平台,每一个栏目(无论是否具有栏目标题)都是分平台。[2]栏目是单篇论文与整本期刊的中介,通过论文、栏目的有机组合,特色栏目与学术期刊之间能够实现“1+1>2”的效果。然而,在数字化时代,特色栏目遇到了发展瓶颈——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单篇论文检索对栏目具有消解作用,整体性的期刊评价标准对特色栏目发展存在不利影响。[3]突破发展瓶颈,特色栏目需从“特色”向“品牌”发展,呼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栏目策划。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栏目设置主要有两种导向:一种是根据优势学科设置栏目,如《文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等;另一种是根据热点问题设置栏目,如《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智慧教育》等。《阅江学刊》的特色栏目《气象与人类社会》则属于第二种。

一、《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创设与发展

《阅江学刊》的主办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气象为办学特色,大气科学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2009年,《阅江学刊》创办之初便设立《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主旨是引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综合,鼓励社科学者从气候变化和气象问题切入对现实社会的研究,吸引自然科学的专家更多关注经济政策、社会治理等领域,为气象学研究开拓新的领域。《阅江学刊》编辑部为了突出《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气象特色,在栏目策划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一方面,与校内文科学院合作,邀请人文社科领域专家撰写相关稿件,涉及气象文化与文学、气象服务管理、大气污染治理、国际气候谈判、气候变化与伦理等各个方面;另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请校内大气科学的专家引荐高端学者,撰写宏观层面的稿件,先后获得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赐稿。14年来,《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累计刊发200余篇稿件,以气象与人文交叉的特色在学术期刊界赢得了一定的口碑,先后获得多项奖励。

二、《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策划困境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以气象特色提高了《阅江学刊》的整体知名度,但是栏目策划也受困于“气象”二字,发展面临稿源不足与作者较少的双重瓶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稿源不足与作者较少是一个问题在两个方面的表现,本质是《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凝聚的学术共同体范围较小。相比主流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难度往往更高,交叉学科的研究者相对较少,很多学者就“人文社科+气象”或“气象+人文社科”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之后,又回到了原本的主流学科之中。

具有旗帜性引领作用的高端稿件可遇不可求,要维持栏目的发展,必须要有质量和数量都比较稳定的稿源。《气象与人类社会》的栏目看似新颖、覆盖面很广,实际上刊发文章的主题分散不聚焦;刊发的稿件确实与气象相关,但是关注的问题“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整体而言往往不尽如人意。主题分散导致作者与作者之间没有共同关注的话题,无法长期交流对话,不能有效地扩大作者队伍,吸引挖掘新的作者,不利于拓展学术共同体。为了保持栏目整体的延续性,编辑部有时候不得不稍稍降低用稿要求,但是,这样做对栏目乃至期刊的整体发展都是不利的。从量化指标来看,有些稿件的下载量、引用量都比较低;从主观判断来看,个别理论性不强、社会效益不高的稿件生拉硬拽地“凑”气象特色,长此以往,难免会影响栏目和期刊的口碑。

三、《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问题策划探索

学术研究一般是从发现并提出“问题”开始的,问题既体现某一学科链的必要延伸,又体现多个学科生长点的有效聚合。期刊和栏目的特色化、品牌化建设可以是专题化的,以问题为中心来进行选题策划。[4]这样的问题必须是“真问题”,不仅要反映学术研究的热点前沿,而且要呼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问题的研究既有阶段性,又有持续性。为了摆脱《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策划困境,编辑部决定放弃刻意追求气象特色的策划导向,聚焦气象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的某一个具体问题集中突破,借助中国知网开展数据挖掘,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栏目策划。在问题策划的实践过程中,编辑部逐渐认识到,策划不仅包括内容策划(刊发哪些论文),也包括渠道策划(怎样宣传论文)。

(一)发现问题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5]10月29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6]。面对国际气候治理的形势和国家转型发展的需求,《阅江学刊》敏锐地发现了“碳达峰碳中和”这个社会热点,迅速做出反应开展问题策划。

(二)挖掘数据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长期关注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刊发过很多低碳经济方面的稿件,有一定的作者储备,这是开展问题策划的基础。但是,仅仅依靠曾经在《阅江学刊》上发文的作者来进行问题策划显然是不够的。学术期刊的发展产生并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基于电子期刊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编辑部可实现特色化的选题策划、精准化的组稿策划和个性化的运营策划。[7]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开展问题策划的同时,编辑部利用中国知网进行数据挖掘,检索低碳经济、能源结构转型、国际气候谈判等领域的高被引论文、高被引作者和高产出机构,仔细分析已发表的研究成果与“碳达峰碳中和”问题是否具有密切的联系,筛选之后制定下一步的约稿和栏目策划计划。

(三)举办会议拓展学术共同体

2020年11月9日,编辑部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组织学者举办“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行动方案——‘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气候治理”专题研讨会。生态文明研究所与《阅江学刊》是长期合作的学术伙伴,参会者既包括生态文明研究所的研究员、生态文明研究所邀请的其他学术合作伙伴,也包括编辑部根据数据挖掘结果筛选的可能对“碳达峰碳中和”问题感兴趣的学者。尽管此次会议的规模比较小,但是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来自不同机构、学科、研究领域的专家就“碳达峰碳中和”问题畅所欲言,编辑部结识了更多的学者,进一步拓展了《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学术共同体。

(四)联动传播扩大学术影响力

会议召开以后,《阅江学刊》编辑部迅速整理与会专家的思想精华,请专家本人审定以后以笔谈的形式在2020年第6期刊发,[8]并利用中国知网的“优先出版”功能缩短出版时间,在纸刊付印之前提交中国知网发布,以便抢占传播的先机。笔谈于2020年1月9日在中国知网上线,5天后的下载量为214次,1个月后的下载量近1000次。截至2023年2月,中国知网下载量近5000次,被引45次。

这组笔谈在中国知网发布以后,《阅江学刊》利用微信公众号实施联动传播。编辑部预先设定了“总—分—总”的传播方案,首日推送编者按、专家简介和笔谈大纲,再将笔谈拆分为9篇专家的观点精粹,重新编辑整理文字,配发插图,增加相关的数据表格,逐日推送一篇。9篇观点精粹推送完毕之后,将9个单篇链接制作为一篇合辑,再次编辑推送作为总结,新关注的读者点击单篇链接就可以阅读感兴趣的内容。通过“总—分—总”的微信公众号推送,这组笔谈获得了更大的传播效果。根据微信公众号的后台统计数据,发布1个月之内,笔谈系列推文的阅读总量近4000次,篇均阅读量350次,被其他微信公众号转载6次;单篇最高点击量约1100次,朋友圈分享近200次。推送笔谈系列的11天内,《阅江学刊》微信公众号新增关注用户100多名。

此次联动传播实践将纸刊、电子期刊数据库和微信公众号的力量结合起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形式不再只是简单的点对点的线性模式,而是围绕信息中心呈现圈层式的多层联动传播模式。通过信息转发,专业领域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平台价值和功能被进一步整合,由此,学术信息可以轻松地扩散到非学术领域,在学术共同体和社会公众层面实现联动传播,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提高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2021年5月,这组笔谈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全部转载,得到进一步的肯定与传播。

四、问题策划的再次实践与改进

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2021年,我国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目标,因此编辑部认为围绕这个问题可以深入挖掘,延长学科链、拓展作者圈、扩大学术共同体,阶段性、持续性地进行栏目策划。

总结2020年11月的问题策划经验,编辑部再次尝试并有所改进。2021年3月28日,《阅江学刊》联合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召开“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行动方案——碳中和实现路径与政策选择”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进行,20余位专家参加线下会议,3位专家线上参会。同时,向公众开放会议视频,《阅江学刊》在会议召开之前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邀请感兴趣的社会公众利用腾讯会议APP远程参加会议。会后统计,共有200余位线上观众参与会议。

会议结束后,编辑部将与会专家的精彩观点整理成笔谈在2021年第3期刊发。[9]另有2位专家主动将自己的会议发言润色成稿,增加内容、更新数据,以成熟论文的形式提交编辑部发表。编辑部继续借助中国知网的“优先出版”功能,在专家审定笔谈和论文的内容之后,于6月11日在中国知网推出。截至2023年2月,这一期《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下载量近6000次,被引18次。

之后,编辑部再次以“总—分—总”的形式将笔谈与2篇论文在《阅江学刊》的微信公众号上向公众推送。2021年7月9日—8月12日,《阅江学刊》微信公眾号一共制作发布13篇推文,阅读总量约5500次,篇均阅读量423次,被其他微信公众号转载9次;单篇最高点击量750次。

五、针对问题凝聚学术共同体

《阅江学刊》是综合性学术期刊,编辑部在构建运作良好的跨学科学术共同体方面不断下功夫,[10]从大而全和小而精两方面着手。

(一)不断扩大《阅江学刊》全体专家微信群

组建《阅江学刊》全体专家微信群,征得同意以后,及时邀请新的作者和审稿人以及对《阅江学刊》感兴趣的专家加入微信群。编辑部定期将期刊的近期动态、最新刊发稿件、会议通知、征稿启事等信息在群里发布,邀请专家参会、撰稿;不定期地设置话题,主动与专家交流,促进微信群中专家彼此的交流,做好跨学科学术共同体的维护工作。

(二)凝聚《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跨学科专家

针对《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围绕“碳达峰碳中和”这个具体的问题,维护跨学科学术共同体。编辑部为两次会议的专家们专门建立联络微信群,邀请《气象与人类社会》其他的作者和审稿专家加群、线上参加会议。会后,编辑部坚持维护微信群,不仅将该栏目的刊发稿件定期推送到微信群,还不定期地推送该领域的热门文章、群内专家的新作力作等。编辑部请专家学者推荐与“碳达峰碳中和”有关的学者微信群,编辑主动加群,在群内介绍《阅江学刊》,挑选群内专家感兴趣的论文进行推送宣传。微信群内的专家来自高校、科研机构、政策制定机构、行政主管部门、低碳减排相关行业等,尽管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研究方法有差异,但是都共同关注“碳达峰碳中和”问题,因此,这种文献推送服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毋庸置疑,不仅有助于提升期刊传播效率,而且能够将《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刊发文章传播到社会的各领域,扩大影响范围。每到年底,编辑部在发布来年的栏目选题策划方案之前,在微信群中征求专家意见,集众人智慧,以便更好地把握最新研究动态、学术关注点,同时进一步凝聚学术共同体。

结语

特色栏目能够提升学术期刊的品牌影响力,“特色”是长期的栏目策划自然而然呈现出来的结果,但是栏目策划的过程不能拘泥于“特色”,一味强调特色进行栏目策划有可能事倍功半。从《阅江学刊》特色栏目《气象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来看,呼应时代需要、反映学术热点、鼓励学科交叉的问题策划能够将不同领域、不同圈层的学者凝聚到以问题为中心的学术共同体之中,利用纸刊、电子期刊数据库、微信公众号、线上会议等各种媒体的联动传播能够大幅度提高新成果、新观点的传播时效性和广泛性,扩大影响力,进而有效促进特色栏目的可持续发展。依托问题进行栏目策划,尽管策划的过程不强调“特色”,但是聚焦的问题体现出栏目的特色,事半功倍地实现特色栏目的建设目标。围绕真问题、站在学术前沿进行栏目策划,可以让学术共同体对期刊产生更强烈的期待感、满足感和归属感,依托特色栏目促进编辑、专家和作者的融合发展,有助于树立期刊品牌,提升社会效益。

注释:

[1]张益嘉.普通高校科技期刊特色栏目建设之路探析——以《渤海大学学报》《食品科学》栏目建设为例[J].编辑学报,2021(01).

[2]杨健民.学术期刊的平台策略[J].澳门理工学报,2020(04).

[3]臧莉娟,唐振贵,卢芳.学术期刊栏目数据库的建设与栏目评价[J].科技与出版,2019(12).

[4]刘曙光.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岭南学刊,2017(04).

[5]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3(003).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001).

[7]张福颖,倪东鸿. 数据挖掘助力科技期刊选题策划——以《大气科学学报》为例[J].编辑学报,2021(01).

[8]柴麒敏,郭虹宇,刘昌义等.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行动方案——“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气候治理(笔谈)[J].阅江学刊,2020(06).

[9]董戰峰,季曦,刘宇等.碳中和实现路径与政策选择(笔谈)[J].阅江学刊,2021(03).

[10]叶祝弟.面向生活世界本身——综合性学术期刊内涵发展探赜[J].澳门理工学报,2020(01).

(作者:沈丹,博士研究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社会科学处《阅江学刊》编辑部编辑;李海中,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中心副主任;来向红,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社会科学处《阅江学刊》副主编)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