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化转型到工业化探索

2023-07-23 21:03翁旸
中国电影市场 2023年7期

翁旸

【摘要】自1993年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至今,在经历了电影管理政策的完善、进口分账大片的引进、国有电影制片厂的改制、电影院线制的推行、民营电影制作机构的崛起、资本结构多元化的发展、国际合作交流的加深、金融与互联网基因的注入、科学信息技术的赋能等一系列发展变革后,中国电影制片业走过“市场化转型”,迎来了“产业化实践”,并逐步开启了对“电影工业化”的初步探索,用三十年的时间,谱写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

【关键词】电影产业改革 电影制作 电影工业化 电影投资 电影项目管理 虚拟制作

本论文系“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项目(The Project of Cultivation for young top-motch Talents of Beijing Municipal Institutions)”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BPHR2022032。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目标。为了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同时为了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 1993年,广电部发布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国电影业也由此开启了一段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改革新征程。电影制片作为电影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政策的完善、技术的迭代、产业的进步、市场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升级。三十年间,中国电影制片业历经“市场化转型”“产业化实践”与“工业化探索”,开辟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制片变革之路。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全面转型期,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电视、录像机等新型娱乐媒介的普及,电影曾经的“文化一哥”地位受到了严重冲击。加之来自电影业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的束缚,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电影业可谓江河日下,中国电影制片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也由此进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探索阶段。

(一)管理制度逐步“松绑”

1993年1月到1994年8月,广电部连续印发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提出将电影发行权下放至电影制片厂,打破了在新中国建立后沿袭了四十余年的电影“统购统销”模式,在形式上拉近了制片主体与市场之间的距离。

随后,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又陆续配套出台以《关于改革故事影片摄制管理工作的规定》《关于试行〈故事影片单片摄制许可证〉的通知》《〈故事影片单片摄制许可证〉试行办法》为代表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1996年3月23日,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提出推进影视一体化,拓宽电影资金渠道的四项政策。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发布,电影管理制度逐步“松绑”,不仅打破了原有十六家电影制片厂的摄制垄断地位,还从扩大制作主体、引导外部资本入场、进一步放宽生产限制、降低电影制作准入门槛等方面,为后续电影制片行业吸纳资金、汇聚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二)商业电影初露锋芒

在这一时期,好莱坞进口分账大片被引入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国有电影制片厂拉开了转企改制的序幕,民间资本开始尝试以不同方式进入电影制作领域。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商业电影初露锋芒。

从外部环境看, 1994年11月,好莱坞商业大片《亡命天涯》在国内公映; 1995年,中影公司开始以票房分账的方式每年引进了十部“进口大片”。这不仅将中国电影观众再度请回影院,同时也在国内传播了关于“商业电影”的制作理念。

从制作主体看,一方面,传统的国有电影制片厂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开始了面向市场的改制之路: 1999年,长春电影集团公司成立; 1999年中国电影集团成立。另一方面, 1995年,国家广电部颁布《影视制作机构管理暂行规定》,放松了对民营资本进入影视制作行业的限制,以华谊兄弟、北大华亿、北京新画面影业为代表的一批民营制作主体出现,开始尝试以不同方式参与到电影制作当中。民营资本的入局,不仅激发了国产影片的创作与制作活力,并且在电影类型和数量上弥补了国有电影机构的不足。

从电影创作角度看,中国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的创作风格、主题表达、价值取向,以及生产制作模式都在该时期发生着转变,出现了以《甲方乙方》(1997)、《有话好好说》(1997)、《不见不散》(1998)、《没完没了》(1999)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较强商业化意识的国产电影,为下一阶段国产商业电影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三)合拍片模式初步探索

20世纪90年代,中国内地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和相对低廉的摄制成本,吸引着境外电影制作机构与电影人。与此同时,失去了计划经济支持的国有电影制片厂,在国家电影管理制度不断“松绑”的背景下,也在积极尝试以各种“创收”方式来弥补制片厂内部的资金缺口,而对合拍片模式的探索,便是其中一条重要路径。

在这一时期,各大国有制片厂推出《黄飞鸿之狮王争霸》《黄飞鸿之王者之风》《东邪西毒》《霸王别姬》《六指琴魔》等大量合拍影片。通过这种合拍片业务模式的开展,一方面国有电影制片厂提供场地、人员劳务服务,提高了制片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电影合拍项目,海外电影较为先进的制片管理经验被引入内地,为之后国产商业影片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進口分账影片的引进数量从每年10部,提升至20部。为了应对来自好莱坞的外部威胁,同时也为了中国电影业的内部发展需要,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电影明确定义为“可经营的文化产业”,这一举措奠定了电影作为产业来发展的历史基调。中国电影制片业的产业化进程在这一时期正式拉开序幕。

(一)制作主体多元化发展

在中国电影制片业开始进行产业化实践的这一时期,电影制作的“国家队”、民营电影制作机构,以及海外电影制作力量都积极投入电影项目的生产制作之中,电影项目的制作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

首先,以上海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制片“国家队”,在这一阶段基本完成了企业改组,初步理顺产业链,各大电影集团公司纷纷成立(参见图1)。

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下文称“意见”),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和国有控股电影企业重组上市。以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头部国有电影公司,率先在2010年完成了股份制改制,这不仅是实现IPO筹划的坚实一步,更激活了“国家队”这一制作主体的市场活力,开启了对于新主旋律电影生产创作规律与市场运作模式的新探索。在这一时期,由电影制作的“国家队”领衔,推出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十月围城》《中国合伙人》等一系列既能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又具有一定艺术追求,并且获得市场与观众认可的优秀国产影片。

与此同时,从2001年起,国家通过发布政策,鼓励各种市场主体进入电影制作环节,电影制片领域的市场准入政策由封闭逐步转向开放。2001年颁布了《关于实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发行行业准入制度的实施细则》,取消了个人、私营企业原则上不得设立影视制作机构的条款。之后,随着《电影管理条例》与《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三个文件的颁布,基本放开电影制片业,民营电影企业获得和国有电影企业一样的市场主体地位。以新画面、华谊兄弟、博纳影业、光线传媒为代表的一批民营电影制片机构强势崛起,显示出了空前的市场活力与行业竞争力,出品了如《英雄》《十面埋伏》《无极》《手机》《天下无贼》等商业影片,开启了中国“商业大片”的新时代。

此外,以2003年6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贸易关系安排》(简称“CEPA”)和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签署为契机,海内外的电影制作机构、制作资本、制作人才及发行渠道更加紧密地进行整合。电影项目制作主体的多元性得到极大丰富,先进的类型观念、制作理念和市场运作经验也被引入内地,生产了大量高质量的电影合拍片。

(二)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加大金融机构对电影各类企业和电影的投融资政策支持。同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鼓励通过金融手段活跃电影市场、拓宽融资渠道。这些政策文件的发布,从根本上确定了这一阶段电影与金融的融合发展趋势。于是,在政策引导下,民营资本、海外资本对电影业的投资持续增长;同时,商业银行、VC、PE等机构也开始从资本层面介入电影制作市场。

从企业侧看,该阶段电影制片机构开始积极建构与多层资本市场的链接,希望通过IPO和并购重组等方式,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资源整合,推动业务扩张。2009年至2012年,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光线传媒、华录百纳与新文化这五家民营公司率先登录深市创业板(参见表1);博纳影业也作为第一个在海外上市的中国电影企业,于2010年登录美国纳斯达克;多家影视制作公司也在同期与已上市的业内外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形成了一波强势的电影企业资本浪潮。

从项目侧看,该阶段随着银行资本的介入,影视产业基金的兴起,电影项目的资金来源逐渐摆脱了过去主要依靠政府资金、企业自有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的局面,电影项目的融资渠道得到明显拓宽,形成了银行贷款、版权质押、产业基金、信托计划、直接投资、广告植入、版权预售、政府出资及影视众筹等多元化、多层次的项目融资通道(参见图2)。

(三)电影题材类型多样化呈现

在该阶段,随着国有电影企业制作活力的复苏、民营电影企业的强势崛起,以及电影合拍片模式的不断成熟,国产影片的制作质量有了大幅提升,电影题材类型日趋丰富,形成了“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艺术电影”多元化发展的局面。

2002年,电影《英雄》开启了国产商业电影的“大片时代”,内地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借鉴好莱坞“大投入、大明星、大营销”的商业电影模式。随后以《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十面埋伏》为代表的一批国产影片共同缔造了我国商业大片的鼎盛时期。

与此同时,主旋律电影也在该阶段开始突破刻板印象,尝试引入一些商业电影元素,以增加电影的市场号召力,例如启用全明星阵容,成功推出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影片。

此外,我国的艺术影片也在海外市场屡屡折桂,例如《十七岁的单车》获得第51届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可可西里》获得第17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三峡好人》获得第63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图雅的婚事》获得第57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左右》获得第5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3]。同时,在内地电影市场也出现了以中国电影资料馆、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为代表的艺术电影放映机构,汇聚、培养了大批艺术电影观众,从需求侧助力我国艺术电影的发展。

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与美国电影协会共同发起“中美电影人才交流计划”,旨在增进中美两国电影产业间的合作交流。几年间,包括乌尔善、郭帆、陈思诚、宁浩、肖央、路阳、徐峥、管虎在内的一批中国新生代导演赴好莱坞完成观摩学习及业务交流[4]。赴美之旅,使这批优秀创作者们,切实感受到中国现有的电影生产制作方式与好莱坞电影工业模式之间的巨大差距,同时“电影工业化”的种子也就此植根于他们心中。多年后,这批青年导演经过不懈努力,创作出以《唐人街探案》《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封神》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中国电影工业化基因的优秀电影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发展希望。

在笔者看来,对电影工业化的探索,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电影的工业化实践,并非是为了解决头部电影的生产制作问题,而是通过对工业化的探索,实现电影项目生产流程的规范化、岗位分工的专业化、管理方式的科学化、制作工具的标准化,以及组织形态的体系化,以此达到降低电影项目次品率,提升中国电影平均制作水准与产品品质的目的。同时,中国的电影工业化也不可能仅仅依靠几部头部电影项目的探索或成功就能实现,它的发展需要依托于成熟完善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金融体系、科创体系、监管体系、评价体系、人才梯队体系的支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2015年2月11日,时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的张宏森在上影集团电影创作座谈会上指出“国产电影根本没进入电影工业时代”[5],由此引发了业界及学界针对“电影工业化”的持续性讨论及思考,中国电影制片业开始迈向了对电影工业化的初步探索阶段。

(一)电影制片管理理念迭代升级

近十年间,在电影工业化的探索进程中,随着电影技术的迭代,以及一批批专业化程度更高的青年电影人的成长,传统的电影制作模式与制片管理理念也进行着调整升级,先进的项目管理思维、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开始逐渐融入电影项目的制片管理过程中。一些诸如风险评估机制、完片担保机制、SPV制、保险制度被引入到国内,并进行着本土化的项目实践与优化。

国内的一些头部电影制作公司开始参考好莱坞的“电影绿灯机制”,形成了自己的“绿灯系统”或“绿灯委员会”。通过内部绿灯系统(指内部项目审核,一般包括剧本分解、创意设计、类型分析、定位标识、竞品分析、票房分析、宣传分析等环节)和外部绿灯系统(指针对海内外发行、后产品开发、项目投资等方面的新一轮评估),从制作、发行、商务、融资各个层面,对待开发项目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通过这样一种相对平权的集体决策过程,降低投资风险。

越来越多的电影项目开始引入市场调研机制,通过聘请专业的第三方咨询或调研公司,从电影项目开发、剧本创作、影片粗剪以及成片试映、物料测试、舆情反馈等各环节为电影项目提供服务,从而控制电影项目的制作宣发风险。

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电影创作者和管理者,在电影项目的前期筹备、中期拍摄和后期制作过程中,开始使用诸如安捷秀、云尚制片、Final Draft、Shotgun、Movie Magic等数字化管理系统或工具,用以提升电影项目的制作管理效率,推动电影行业提质增效。传统的电影制片理念在该阶段得到迭代升级。

(二)电影制作新势力逐步崛起

近十年间,在电影制作环节,电影制作機构的“新势力”与电影项目创作的“新力量”逐渐显露头角,推动着中国电影制作市场格局发生进一步转变。

1.电影制作机构的“新势力”

自21世纪初,民营电影企业获得和国有电影企业一样的市场主体地位后,以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博纳影业为代表的传统民营电影企业与国有电影企业共同成为我国电影制作市场的两大主体。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入局和新影人力量的崛起,我国电影制作市场出现了两类制作“新势力”———一是以阿里影业、腾讯影业、爱奇艺影业为代表的互联网影视企业;二是一些新型民营电影制作机构,这些机构既包括一些跨界进入电影制作行业的公司,也包括一些以业内知名创作者为核心组成的电影工作室或电影制作公司,如坏猴子影业、亭东影业、郭帆影业、登峰国际、嘉行传媒等。在电影制作领域,形成了国有电影企业、老牌传统民营电影企业、互联网影视企业与新型影人公司协同发展的市场新格局。

与此同时,随着电影项目体量的增大、投资金额的攀升、电影项目的制片风险日益增加,不同类型风格的电影制作机构也更加倾向联合出品的方式以降低项目风险,头部电影项目的出品方一般会有十几家甚至数十家之多。电影制作主体之间形成了紧密连接、竞合发展的新态势。

2.电影项目创作的“新力量”

电影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电影人才的支撑。近年来,各大影视机构、行业协会及政府相关部门不约而同地重视起青年电影人才的培养,例如华谊的“H计划”、万达的“菁英+”计划、阿里“A计划”、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青葱计划”等。

在这些计划的推动下,我们看到一批伴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步伐成长起来的青年电影创作者快速崛起。尽管他们的身份各异,或是导演,或是编剧,或是演员,或是摄影,或是制片人;尽管他们的入行方式不尽相同,既有传统的“学院派”,也有非科班出身的“跨界”者。但这群电影创作领域的新生力量,以青年人的视角对电影工业、电影技术和电影美学进行新的理解与解构,对电影的类型范式、叙事方式、运作模式进行着大胆探索,为观众带来了《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少年的你》《误杀》《哪吒之魔童降世》《送你一朵小红花》等一批类型各异、风格多元的优秀电影作品。

这些电影创作的“新力量”不仅热爱电影艺术,更能够尊重电影项目的商业运作规律,具有敏锐的电影品牌意识。在短短的数年间,已经打造形成了多部较为成熟的IP系列作品,如《唐人街探案》系列、《流浪地球》系列、《绣春刀》系列、《战狼》系列、《前任》系列等。在电影项目的实践中探索着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可能性,成为中国电影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希望。

(三)科技对电影制作持续赋能

科技信息技术在其不断迭代升级和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对各行各业进行赋能。而在近十年的电影制作领域,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发展,科技持续助力电影工业化的实现。科技与电影制作的融合,不仅改变了电影制片业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流程,更在电影项目制作的各个生产阶段实现高效赋能。

1.科技改变电影制作流程:从“线性制作”到“虚拟制作”

所谓的传统“线性”电影制作流程,是指一个完整的电影项目主要包括项目策划开发、前期筹备、生产制作这三个主要环节,后一个环节的开始一般是建立在前一个环节基本完成或全部完成的基础之上,遵循线性工作方式,依次开展。

而虚拟制作则通过诸如可视化预览、表演捕捉、实时镜内视效、实时混合视效等一系列虚拟制作技术,对传统电影制作流程中的三个阶段进行了重新整合。后期制作的工作被大量前置,现场拍摄阶段的压力与风险很大程度被转移到了策划阶段和前期筹备阶段,并通过虚拟摄影棚、虚拟引擎、云服务等技术的加入,实现了制片人、导演、摄影、灯光、美术、视效艺术家、后期制作人员跨岗位、跨部门、跨地域、跨系统之间的交互协作。传统的线性制作思维和线性工作模式被打破,一种迭代式的多线并行、实时调整的生产制作方式出现。

近年来,虚拟制作技术在《金刚川》《刺杀小说家》《外太空的莫扎特》《独行月球》《流浪地球2》《长空之王》等国产影片中已经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虚拟制作与电影制片业的融合探索意义在于它不仅可以帮助电影创作者“所见即所得”地看到影片的可视化效果,更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电影项目的制作周期与成本预算,提高对项目生产的可控性,实现资源集约化的目的。此外,电影项目中所沉淀下来的数字资产不仅可以多次复用,降低场景建设和人物建模的边际成本,还可能为相关企业或项目带来进行进一步资本化的可能性。

2.科技赋能电影制作全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影制作早已步入了数字时代,科技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到电影项目的开发-筹备-拍摄-后期制作各个阶段,从辅助内容创作、辅助项目决策、辅助项目统筹、辅助电影拍摄、辅助后期制作等各方面对电影制作的全阶段实现高效赋能。

赋能内容创作:随着今年GPT-4的发布、百度“文言一心”面向公众开放,人工智能技术愈发深刻地介入到了电影内容的创意策划阶段,通过对海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可以为电影内容提供更丰富的创作素材,帮助创作者完成剧本框架的初步撰写,以及分镜脚本的基础创作。

赋能项目决策:传统的电影项目决策,更多是凭借直觉和经验。而随着机器学习、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人工智能可以对大量过往案例进行分析建模,拆解剧本中的人物、对话、场景等多要素,对电影类型、目标受众以及口碑评分做出预测,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决策支持。

赋能项目统筹:目前国内的云尚制片、安捷秀等优秀的项目管理系统在筹备期可以利用自然语义分析自动拆解剧本,识别标记人物、场景、时间以及服化道等关键元素,在系统内自动建立多维度关联,自动生成顺场景表并创建拍摄计划,提高统筹的工作效率。

赋能电影拍摄:无论是可视化预览、数字角色、VR全景、表演捕捉,还是LED矩阵幕墙与镜内视效等虚拟制作技术,都能帮助影片主创打破传统制作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充分释放想象力。

赋能后期制作: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将二维图像渲染为三维图像,并可以经过大量的样本学习后,完成打点标记、自動轻量剪辑等基础工作,节省人力成本;虚拟制作的远程合作和后期预览技术也可以为电影项目的后期制作带来更多的工作便利。

(四)电影业与金融业的“相爱相杀”

在近十年的中国电影发展探索过程中,金融业扮演了重要角色。电影业与金融业的融合走向,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行业发展的周期性变化以及政策方向的调整。2012年,中国电影年度产量与电影票房这两项指标的增速双双达到30%,行业的利润率与市盈率均处于较高位,吸引了金融资本的青睐。2014年6月,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大力推进电影企业直接融资;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颁布,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电影金融”,电影业与金融业产生了深度融合。

在资本的助力下,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一部部现象级的头部电影项目顺利与观众见面,但资本作为一柄双刃剑,如果不加正确引导与合理规范,也会反噬市场。因此,在该阶段也出现了一系列诸如高溢价并购、商誉爆雷、不正当关联交易、风险阻隔机制缺失、P2P欺诈、税务处理不当等问题。从2018年开始,电影主管部门开始出台一系列规范市场秩序的文件,资本市场的监管政策也开始收紧,出现了“监管从严,资本退潮”的现象。

总体来看,自2013年至今,电影制片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13—2017年的深度融合期;第二阶段是2018年至今的调整升级期。

1.深度融合 金融创新(2013—2017年)

自2013年起,无论是电影企业的证券化事件、并购重组事件,还是与影视概念相关的私募股权市场融资事件都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发展态势,头部电影企业的市值一路攀升,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影视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显著提升。有关数据显示, 2013—2015年影视业并购重组分别发生了29起、46起和88起,涉及资金218亿元、359亿元和435亿[7]; 2012年至2017年, 21家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平均增长率达16. 67%,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8]。

在该阶段,从企业侧看,头部电影企业的资本化程度不断加深,电影企业IPO的热度持续攀升(参见表3),并且形成了与商业银行,以及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比较稳定的融资合作关系。

从项目侧看,以《美人鱼》《港囧》《叶问3》《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代表的多个电影项目,也纷纷进行了信托投资、资产证券化、P2P融资、互联网众筹等不同方式的电影金融创新。

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电影+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一方面,互联网公司入局电影业,改变了中国电影业传统的内部生态结构;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也搭建了更多元化的电影融资平台,出现了P2P融资、电影众筹等新型互联网融资方式。

2.调整升级 去泡沫化(2018年至今)

电影与金融的携手,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行业的快速扩张,助力了电影工业化的实践探索,也帮助部分头部影视公司走上做大做强的发展道路。但与此同时,也催生了诸多市场投机行为,积累了大量行业泡沫,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利用电影项目洗钱、数据造假、合同作假、偷税漏税、天价片酬等行业乱象。面对电影业内的诸多问题,自2018年国家层面开始从严监管,收紧影视行业的金融政策,加强对影视业乱象问题的治理。

而金融资本对于政策和行业的敏感性,在该阶段又一次显现无疑。随着电影业受到政策层的监管,电影公司的上市并购重组受到限制,同时二级市场的估值持续下降,资本开始退潮。从 2018年开始,行业逐渐回归理性,进入了“去泡沫化”的盘整阶段。2023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后,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且通胀数据低位运行的大背景下,资本流动性持续收紧。同时,市场对高杠杆、低现金流的企业降低估值,加之疫情对电影行业整个制作-发行-放映链条的全面影响,使电影业与金融业又将进入新一轮的调整周期。

(五)电影国际合作交流的积极推进

近十年,在“一带一路”“亚投行建立”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在中国电影产业呈现高速发展的行业进程中,中国电影已经逐渐具备了融入国际市场的实力与底气。目前,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合作交流主要通过以下三种路径来助推实现:

1.通过电影项目层面的合作制片,加深国际化合作。近十年中国电影通过合拍片的方式,更广泛地汲取国际电影制片经验、更充分地利用国际资源,推出了以《狼图腾》《长城》《我们诞生在中国》为代表的合拍片,推动了中国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传播。

2.通过电影企业层面的国际化布局,加快国际化进程。即部分头部电影公司通过海外投资、在海外设立子公司、与海外影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等方式,来实现进军国际电影市场的发展目标,如华谊兄弟在美国特拉华州设立全资子公司、华策影视和韩国NEW成立合资公司“华策合新”、万达电影并购美国传奇影业。

3.通过积极举办、参与国际电影节展,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平台。电影节展作为重要的国际电影交流场域、交易市场和展映平台,其作用不容小觑。近十年,在地缘政治、审美评价、市场诉求,以及社群认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电影节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以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为代表的大型综合性国际电影节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出现了一批可以紧密配合国家战略、具有自身特色定位的年轻电影节展,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平遥国际电影展、FIRST青年电影展、金砖国家电影节等,促进了海内外电影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但是,在中国电影尝试以上几种不同路径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每年能顺利进入海外发行渠道/窗口的中国影片数量非常有限,国际票房成绩不甚理想,以2022年全球票房TOP100的影片为例,仅有4部中国电影上榜。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进程仍旧任重而道远。

(六)电影内容呈现形式不断丰富

在近十年的电影产业升级与工业化探索进程中,中国电影的内容呈现也在不断丰富,实现了传统主旋律电影向“新主流电影”的进阶,出现了一批通过不同类型、题材、风格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优秀电影作品。众多电影创作者与制作者们也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坚持守正创新,不断优化处理电影弘扬主旋律和发展多样化的关系。

(七)电影产品与多种媒介形态广泛融合

在该发展阶段,电影产品也开始与多种媒介形态、行业业态进行融合,通過电影与游戏、电影与旅游、电影与消费品、电影与剧本杀等跨媒介、跨业态的广泛联动,激活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多样化发展基因。

回望历史,是为了发展未来。回顾中国电影制片业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观照当下新时代发展的语境,我们看到,在新冠疫情的阴霾逐渐褪去后,中国电影业又站在了一个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转折点。2021年,国家电影局发布《“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中国电影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而电影产业的工业化探索,则是中国电影实现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远景目标的必经阶段。笔者认为,中国电影制片业在未来,将会从加快管理升级、加强技术赋能、推进媒介融合、加深国际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发力,迎来它的“未来式”。

注释

[1]资料来源:根据各电影公司官方网站公开资料整理。

[2]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数据截至2023年5月8日。

[3]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各部影片获奖资料整理。

[4]陈旭光,刘祎祎.中国电影观念流变70年[J] .未来传播, 2019 (10)

[5]人民网,《电影局长张宏森:电影人应该拿作品说话少些埋怨》, 2015年2月13日。

[6]资料来源:猫眼专业版App。

[7]饶守春,黄可妤.《影视并购行至低谷 严监管趋势难改》,《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年8月4日

[8]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8)》, 2018年8月

[9]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数据截至2023年5月8日。

[10]资料来源:国家电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