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下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施

2023-07-24 13:41孟佳娜,薛明亮,李威
高教学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创新意识专业课

孟佳娜,薛明亮,李威

摘  要:课程思政融入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中,能有效发挥课程的立德育人功能,同时专业课在工程教育认证中也具有支撑必要要求指标点的作用。提出在计算机类专业课教学中,将课程思政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理念,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链条式课程思政教学。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刻苦钻研的科学观;同时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应该具备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从业素质。

关键词:课程思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计算机类专业;专业课;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8-0177-04

Abstract: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omputer specialties course teaching can play effective function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have effective on support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index poi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chain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ethod in the computer specialties course teaching, combining with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We lead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We train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assiduous study scientific concept, at the same time, cultivating students'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that they should have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develop good professional quality.

Keywor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computer specialties; professional courses; innovation awareness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思政教育要遵循规律,因课而异,应该把核心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关键课程和重要载体[1-2]。高校肩负的一大重任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管是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还是能力培养都要重视起来。如果能把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充分利用起来,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以专业技能知识作为载体,将会比单纯的思政课程有更大的作用[3]。传统的人才培养指的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而课程思政就是对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即由传统的人才培养转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价值引领”的更高目标四者之间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4]。课程思政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专业课程思政,专业课本身潜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以专业课程为载体进行思政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出专业课本身的特点和长处,实现知识建构、能力培养和精神塑造、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下简称“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同时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我国在2016年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代表着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综合《华盛顿协议》成员实施的专业认证标准,工程专业毕业生要具备两类能力:与技术相关的能力,称为技术能力;与技术关联较弱,但对为了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能力,称为非技术能力。我国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的毕业要求(能力达成要求)共12条,具体为:5条涉及技术能力(①工程知识、②问题分析、③设计/开发解决方案、④研究和⑤使用现代工具);4条涉及非技术能力(⑧职业规范、⑨个人和团队、⑩沟通、?輥?輰?訛终身学习);3条涉及技术与非技术能力的融合(⑥工程与社会、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輥?輯?訛项目管理)[6-7]。由此可见,非技术能力与技术能力一样,同样也是工程专业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国内外的行业/用人单位还是高等工程教育者,对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均有高度一致的认识:非技术能力与技术能力同样重要[7-8]。与此同时,在科技飞速进步的当下,更加注重技术教育而缺少人文社会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而人文社会教育正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工科专业通过课程思政达成工程教育认证中要求的素质和能力,是合理且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

一  课程思政和专业认证的一致性和融合性

专业认证有三大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不同学科门类的专业认证要按照通用的标准来要求,强调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和课程的支撑关系。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点可以体现专业认证三大核心理念的课程目标,而这对于课程思政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对于课程思政和专业认证,二者不管是目标设置还是育人格局设计,都有极大的相似性和一致性[9]。专业认证的概念最早源于国外,其专业认证理念已受到国际认可且深入人心,课程思政是我国提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育人目标,不是专门为专业认证而设,但其符合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二者殊途同归,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方面有较大的共通之处。

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 为了满足非技术指标点的毕业要求,国内高校陆续增加通识教育环节增强学生经济、社会、人文和环境等方面的素质,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起到支撑作用。但是,非专业性才是通识教育的本质,这使得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和学生专业特点进行融合,也导致同一课程支撑了不同专业的毕业要求指标点,造成一药治百病的现象。因此,有效地利用专业课支撑非技术指标点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目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尽管有专业课能够强支撑一些非技术能力指标点、技术与非技术能力的融合指標点,但总体来看在很多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没有广泛设计支撑这些指标点的相应教学目标。在计算机实际工程问题中,运用非技术因素能力也是关键因素,通过专业课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既能满足专业课的育人目标,又能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非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因此应深入挖掘。从工科专业课程的本质出发,通过深化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评价等教学的各个方面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强化学生工程伦理观念和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10],从而使课程内涵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相统一,达到课程思政和工程认证的有效融合,既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要求,又达到国际工程认证通用标准。

二  融合课程思政和专业认证的关键因素

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来说,培养方案中专业课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如果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缺失,必然造成思政教育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欠缺,而专业课也为工程教育认证中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提供重要支撑。专业教师需要根据本课程承担的毕业要求非技术指标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深挖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在知识点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研判。

(一)  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可以分为三部分,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其中素质目标是专业课达到育人效果的关键。教师要将学生思想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在教学体系中合理地将思政因素融入其中,深入研讨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将思政内容贯穿课程内容中,从而融入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毕业要求中。经过系统化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11]。

(二)  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认证的关系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第一责任人,因此要首先认识到课程思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要对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有明确认知,围绕自己所讲授的专业课的课程目标,在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有明确意识地设计教学环节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加深对课程思政内涵与教学要求的理解。

(三)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

以学生为中心是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之一,同时课程思政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以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和专业课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贯穿至课程思政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教育认证的通用标准为目标,使得教学目标、思政目标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能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对怎样将专业知识点与思政要点有机结合进行深入思考,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三  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的总体设计

目前,课程思政改革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专业课中要及时发现、总结在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出一条符合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改革道路。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教学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浸润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还承担了专业认证毕业要求的相应指标点达成任务。表1展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非技术能力7项毕业要求及其详细描述。分析课程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中的素质目标,结合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课程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关联度矩阵,从而确定素质目标对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在确定教学目标后,将思政和专业认证有机结合,将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进行梳理,通过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将思政教育融合到重要知识点,引发学生思想共鸣共振。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主要包括4个目标,具体如下。

课程思政目标1:建立严谨的科学观和辩证思维的求知精神,培养系统观。

课程思政目标2:树立正确人生观和职业操守、明确IT工程师道德底线。

课程思政目标3: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家国情怀和使命感。

课程思政目标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自主学习和沟通能力。

表2是课程与课程思政和工程教育认证之间的关系表,通过该表能够形象地表达出三者的交叉和融合的关系。

同时,为达成工程教育认证下的课程目标,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合适的教学案例和对知识点的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具备IT工程师的职业素养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这些同样是认证理念的有效实施。采用链条式方法进行课程设计,围绕“思政内容不断线、思政元素有区别、思政方法有衔接”的设计思路开展,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见表3。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设置了对应的作业、思考题和实验题目,对应循环结构、字符串、文件、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教学内容。同时为了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思政课、走近并参与到课程中来,在专业课教学中,以新冠感染疫情为热点事件,及时将该事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当中,既遵循了链条式设计原则,又具有时效性,使得思政元素能深入融合至课程内容,不突兀不反感,能够引起学生共鸣。

四  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实施

围绕课程思政和专业认证的教学内容总体设计方案,需要进一步挖掘课程思政的具体案例,下面列举了几个在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案例。

(一)  正确科学观思政案例

在“栈”的课程内容中,课堂讲授结束后,给学生布置使用递归和非递归解决相同问题的实验内容。在实验课堂中,使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对比、体验其区别,并让学生进行讲解,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方式,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该思政内容对应工程教育认证中的标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二)  道德规范思政案例

在“队列”的课程内容,通过对队列逻辑结构的“先入先出”特点的讲授,使学生体会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新冠感染疫情期间核酸检测等需要排队的事件中,要讲规则、守规矩。告诫学生不能做触碰法律红线的任何事情,从而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应该具备的法律意识、技术操守和道德底线。该思政内容对应工程教育认证中的标准“职业规范”。

(三)  团队合作课程思政案例

在“查找”的课程内容中,教师准备教学资源并上传到慕课堂等教学平台上,提供参考文献、教学课件和教案、图片视频等预习素材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小组讨论完成自主学习,教师组织主题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思政内容对应工程教育认证中的标准“个人和团队”。

(四)  民族自豪感课程思政案例

在“绪论”的课程内容中,通过介绍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发展史,引出对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的介绍,再向学生介绍姚期智的事迹及其对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贡献,让学生了解我国科学家为计算机学科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提高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为国家计算机学科发展作出努力。该思政内容对应工程教育认证中的标准“工程与社会”。

五  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系统性、综合性和持续性的改革,是专业认证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与课程思政的目标完全一致。同时,OBE理念的工程教育育人模式明确提出,工科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良好的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终身学习意识等,而这些素养和能力的获得可通过专业课课程思政环节获得有效支撑。课程思政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系统性改革,与OBE理念一致的是,也要构建规划—实施—评估—改进的质量循环,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螺旋式上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01).

[2] 吴钟鸣,陆慧,张素红,等.基于“双项融合”课程思政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7(35):170-173.

[3] 丁智国.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J].计算机教育,2020(5):82-85.

[4] 吴朝晖.努力构建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19(3):1-6,29.

[5] 唐德海,李枭鷹,郭新伟.“课程思政”三问:本质、界域和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20(10):52-58.

[6] 蒋宗礼,姜守旭.发挥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新工科建设的推动作用[J].中国大学教学,2018(1):41-45.

[7] 刘立霞,陈洪芳,于贝.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工程技术人才非技术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12):78,93.

[8]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20版)[Z].

[9] 李剑光,王霞,孙双双,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审视[J].化工高等教育,2020,37(4):49-53.

[10] 刘洪丽,李婧,李亚静,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方法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0,43(3):86-91.

[11] 张莉.财务管理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8):55-56.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创新意识专业课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网络m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课程改革
信息类专业硬件基础实践的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