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探索

2023-07-25 02:05鲍良玉杨金融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高质量发展

鲍良玉 杨金融

摘 要:高质量发展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充分适应互联网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必须回答好“如何让网络思政教育信息被大学生轻松获取?如何让网络思政教育内容被大学生接受、内化?如何防范网络思政教育受到其他不良网络信息资源的干扰?”这三个关键性问题。解决好“三个如何”难题,要做到“三个结合”,激发“三种效应”,探索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好网络“地基”。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扎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应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高校網络思政工作者,要深入分析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运行规律和作用机理,深刻把握制约其发展的难点问题,探索有效应对方法,形成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良好生态效应,切实提升育人质量。

关注“三方面问题”,把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难点

随着网络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网络上充斥着“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这让网络思政教育内容更加多元,但其发展也面临诸多新难题。一是网络思政教育信息能否被大学生轻松获取?二是网络思政教育内容是否被大学生接受、内化?三是网络思政教育是否受到其他不良网络信息资源的干扰?把握好这三方面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提高育人实效。

1.“信息茧房”让网络思政教育信息被遮蔽,让学生难以获取,容易形成极端化观点共识。高校大学生由于个人信息需求、爱好等不同,通常会选择符合个人偏好的网络资源内容,加上算法推荐技术通过分析这些行为数据,为大学生搭建起封闭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只允许大学生感兴趣的同质化信息进入,将异质化信息阻隔在外[1],便形成了凯斯·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中描述的“信息茧房”现象。其影响:一是遮蔽网络思政教育信息,固化大学生思维。“信息茧房”让大学生长期沉浸在同质化信息情境中,与不主动浏览的网络思政教育以及其他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形成阻隔,让教育信息难以抵达受教育者的网络视野。久而久之,大学生失去不断充实自我的网络教育机会,形成了狭隘的认知世界与僵化的价值观念,对社会现象缺乏全面、理性、客观的看待,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挑战。二是造成群体极化,形成极端观点共识。大学生在筛选感兴趣内容信息时,会对其进行二次加工再传播。随着信息在互联网“接力式”“倍数级”迅速传播后逐渐形成“热点”信息,而通过“信息茧房”的价值认同而聚集起来的大学生群体形成了信息圈群,并形成强烈的情感认同和强大聚合力。群体成员用群体信任来代替对“热点”信息的考究判断,在面对目的性和煽动性信息时往往容易形成极端化观点共识,对个人、学校、社会造成潜在危害。

2.网络思政教育优质内容不足,让学生难以接受并内化。当前,许多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内容阅读量、点击量、传播度都未达到预期目标。究其原因,一是表达方式过于僵化。内容可读性不强,长篇大论的“说文解字”多,“动画影像”少,对AI、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使用程度不高,吸引力大打折扣;照搬照抄各类理论文章,与大学生生活实际脱离,缺乏贴近青年生活的生动案例,缺少对理论进行小中见大、针砭时弊和引起读者思想共鸣的评论剖析,影响大学生对内容的内化效果。二是未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具有多样性、多层次需求。每个学生出生环境、成长经历、价值观念等都具有差异性,“大水漫灌”的教育方式难以起到最佳效果,唯有开展“精准滴灌”式的“因材施教”,才能提高育人成效。三是未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网络思政教育中,情感无处不在。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情感最丰富、最敏感、最细腻的时期,积极调动大学生情绪,形成情感共鸣,能够对高校思政教育起到“催化”作用。

3.“数字殖民”催生意识形态演变风险,让大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同时,受到其他不良价值观导向干扰。近年来,西方国家基于数字资源和网络技术发展的先发优势进行“数字殖民”,不仅对平台、技术形成垄断,而且还用大量错误信息和不良价值观内容挤占主流意识形态空间,对思政教育造成严峻挑战。一是“隐蔽式”盗取大学生个人信息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利益攫取。西方国家通过数字病毒投放、技术密钥出口等方式,在信息跨境流动中全面“盗取”我国大学生用户的身份特征、内容特征、行为特征等数据,进而伪装融进“信息茧房”和“社交圈群”,设置负面舆论议题[2],造成大学生群体出现极端化观点,导致舆情风险扩散;通过窃取大学生信息,安插恶意软件,实施各类诈骗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二是通过文化输出“腐化”大学生思想观念。西方国家不断制造“垃圾美学”和“低级趣味”的文化产品,吸引大学生眼球,造成泛娱乐化现象甚嚣尘上,让学生在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方面浅薄化、享乐化、庸俗化,失去青春奋斗的动力和积极向上的状态,这与网络思政教育的引导方向背道而驰。

做到“三个结合”,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

1.技术合作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突破“信息茧房”,解决好大学生“看不到”的问题。打破思政教育中的“信息茧房”,既要技术支撑,也要监管保障。一是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算法推荐技术。注重技术研发,赋予算法研发团队一定的教育责任和社会责任,在面向学生推介短视频、文章、热搜时,先推送主流价值观文章,优先置顶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新闻,优先让网络思政教育内容到达学生的网络视野中。二是注重合作,加强校内思政媒体与校外热门媒体联动。高校思政媒体应充分借助社会媒体的流量优势,打通与社会媒体的信息投放渠道,实现思政文章在社会媒介中转载,思政端口在媒介模块中嵌入,思政板块在媒介版面中突出,充分搭建全媒体融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体系。三是加强监管,防范算法推介带来的风险问题。教育部门应与网信部门加强合作,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创造清朗环境,建立投诉和举报渠道,对师生反映的宣传渗透不良价值观和错误信息的算法媒体严格取缔、依法处理。

2.学生为本与创新创造相结合,优化教育内容,解决好大学生“不接受”的问题。互联网遵循“用户思维”、突出“为我性”,网络思政教育在内容开发上应做到“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创造。一是关注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和情感体验,做到精准施策。对不同年级、专业、政治面貌、偏好兴趣的大学生群体,科学设置育人目标,差异化地进行思政教育内容推介,如对低年级大学生注重在兴趣实践活动中加强价值引领,对高年级大学生在毕业求职和升学深造方面给予针对性指导;对大学生的生活点滴认真体察,从大学生身边汲取励志故事、模范事迹,从校园细小故事中挖掘生动鲜活、具体形象、朴实“落地”的思政教育素材,从生动事例中以小见大地启迪学生、教育学生;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情感,深入挖掘理论背后的情感故事,捕捉那些引人共鸣的感人瞬间,使网络思政教育内容既有理论研究的深度、思想引领的力度,更有以情化人的温度。三是关注新技术,做到创新表达。遵循迭代思维,以Web3.0引领的大数据、人工智能驱动网络思政动力变革,积极运用“4D+六面”沉浸式技术、VR/AR仿真模拟技术等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思政教育;遵循众创思维,借助大学生创意优势,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保证教育的吸引力与覆盖面;遵循用户思维,与学生平等交流互动,及时恰当地为不同的价值观点把好脉,做到立场坚定、导向正确、方式恰当、处理柔和、引领科学。

3.日常教育与突发应对相结合,防范“数字殖民”风险,解决好大学生“受干扰”的问题。应对“数字殖民”等造成的意识形态风险,要做到“平战结合”,有效化解。一是做好日常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夯实主阵地、主渠道,让网络思政课“唱主角”,打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网络思政课程群;网络思政课教师要立足中国发展实际,深入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发自内心地抵制西方“民族和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想;要发挥网络专业课程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历史文化课程的育人功能,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抵制西方低俗文化入侵;要建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开、直接地进行理论宣传教育,生动阐释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魅力和真理力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二是要做好舆情应急管理。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予以有力回应,特别是对受到境外勢力挑唆、蒙蔽的大学生,要帮助他们厘清事件来龙去脉,理性思考、辩证看待问题,为他们释疑解惑;对不法分子“煽风点火、带节奏”的极端式发言和评论要及时关注,扼制在萌芽状态,避免传播发酵;对于重大突发情况,应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在网络思政教育各类平台中转发权威性论述,通过学院、班级微信群等虚拟社区集群转发正能量评论,避免舆论走向误区。

引发“三种效应”,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做好“三个结合”,打好“组合拳”,推动构建高效的网络思政教育生态,激发三种生态效应,促进高质量发展。一是引发雁阵效应,优育信息源。思政教育的内容提升推动思政教育平台呈雁阵式发展,实现网络思政平台高质量“领飞”,其他校园平台按方向“跟飞”,“不迷路”“不掉队”,全面增强网络思政教育信息源的质量和能量,构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全媒体矩阵。二是引发叠圈效应,增强实效性。“信息茧房”效应的有效遏制,实现网络思政教育信息及时有效地被大学生获取。高质量、正能量的教育信息,有利于集聚形成半径较大的大学生主流价值“粉丝圈”,兴趣多样、关注多元的网络生活特点,使大学生同时处于多个“粉丝圈”叠加影响范围内,借助“叠圈效应”,可以有力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延展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引发辐射效应,提高贡献度。以高质量的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为基础,通过方法交流、平台联动、资源共享等,辐射带动课堂教学、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就业创业等其他领域工作提升,从而提高对高校育人中心工作贡献度。

本文系北京林业大学热点课题高校治理能力研究项目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杨,高德毅.算法推荐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21(7):91-96.

[2]冯刚,陈倩.解构与重构:元宇宙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应对[J].探索,2022(3):166-175,2.

(作者单位:鲍良玉,北京林业大学纪委办公室、监察处;杨金融,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