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与诗歌的互文性书写

2023-07-25 01:24魏清怡
今传媒 2023年7期
关键词:章回体影像互文性

魏清怡

摘 要:文学与电影的互动更多侧重于电影对文学的改编,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在影像中的表现常常处于边缘地带,《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纪实风格的影像交织文学底色的诗歌,在影与诗之间产生了文本意义的深层互动。文学的故乡滋养着一代代作家,通过诗歌文本的直接呈现、叙事结构的章回设置以及人文关怀的主题探寻,影像与诗歌的互文性书写建构起观众视域下影片人文精神的艺术追寻。

关键词:影像;诗歌;互文性;章回体;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7-0103-03

一、诗歌文本的直接呈现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跨越了七十年岁月长河,通过几位作家口述的方式讲述了不同时代作家的文学记忆,其中,不同人物直接呈现的诗歌诵读,在不同章节中起到过渡作用。诗歌文本的直接呈现与影像的视觉动态产生互文关系,交织形成了影片更加深刻的内在意义,为观众探寻影片的价值提供具体依据。

互文性理论强调任何文本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其他文本,从克里斯蒂娃、罗兰·巴特到热奈特、布鲁姆,众多互文性理论学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不同文本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1]。诗歌文本的直接呈现可以看作是对影像叙事的补充,影像视觉冲击能够深化诗歌的情感隐喻,二者共同建构起影片整体意义。诗歌与影像互文,在观众和作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模式,不仅让观众和读者拥有更多话语权,也让观众结合诗歌体味影片的艺术魅力,获得更多作品之外的关乎人与时代的深层思考。回望故乡的人与事,平淡又深刻的历史印记描绘出一幅幅记忆中的故乡画像,人走到哪里,故乡都是家乡,所以“故乡也叫血地”。

诗从诞生起便被赋予了丰富的写意色彩,诗人的艺术追求可以在诗歌中得以彰显,其他的艺术形式也可以借助诗歌来表情达意。我国自古以来有“诗骚传统”,古人常作诗言志,也讲诗情画意,谈到诗时,意境美总是绕不开的话题,诗有其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有关。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的常常是点到为止的情感表意,其中不可割舍的韵味需要通过想象来进一步回味。电影的诗意常需要通过视听语言和蒙太奇技术加以实现,毕赣导演在影片创作中常常穿插诗歌,伴随弱情节的叙事发生,观众以诗歌为线索对作品进行解读,通过诗歌结合影像营造的诗意氛围来感受影片魅力。引“诗骚”入电影,就是让诗歌以多种形态出现在电影中,在叙事、表意、传情等各个维度为电影提供了美学表达的手段[2]。

文学往往承担着叙事的角色,但不等于叙事,特别是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往往不以叙事为直接目的,诗歌以抒情见长,充满了诗意的遐想。由于文学和电影叙事通常体现在不同层面,单纯的文学是以语言符号为载体,在时间跨度上串联起完整的故事,而电影更多的是通过视听在时空中构建出一幅幅具体可感的画面。纪录片与生俱来的纪实特性,使它不同于一般的影像。纪实风格体现在与现实生活直接发生关系,摄影机纪录下来的信息能够使故事更加真实,从而成为社会变迁中有价值的影像资料。纪录片淡化的戏剧冲突和起承转合,使影像在节奏上更加松散平淡,这和诗歌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借助视听呈现,纪录片影像同样可以在抒情的同时进行视觉上的写意。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贾樟柯没有通过镜头语言直接揭露情感,而是在人物的讲述中探寻作家的成长历程,通过展现作家对故乡的追忆,揭示了文学故乡与作家创作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故事结点,穿插了乡间田野里质朴的人们朗诵诗歌,干劲十足的劳动人民是乡村朴实生活的生动写照,屏幕上直接呈现的黑底白字的诗歌原文,是影片节奏上的留白,又与影像本身相互映照。

二、叙事结构的章回设置

章回体是我国文学书写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它以清晰明了的形式,构成叙事上的回环曲折,呈现故事情节的发展历程,常见于长篇小说的书写之中。例如,在传统文学、戏曲、舞蹈、绘画等艺术领域都存在大量运用章回体进行结构构思的作品,尤其在文学领域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其典型的代表就是我国古典章回小说[3]。在章回体的发展过程中,“章”“回”常与“乐”息息相关,章回本身可以作为故事讲述的填充物,在影片音乐节奏上能够起到调和作用,并作为一种舒缓过渡的叙事序列存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就使用这种方法构成叙事上的有章可循,同一线性时间里,整部影片因为章回体的叙事结构,不仅在视听呈现上更加具体,也使得导演清晰完整的思维贯穿始终。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延续了贾樟柯导演一贯的纪实风格。章节叙事并不新奇,吃饭、恋爱、马峰、回乡、新与旧、声音、远行、贾平凹、病、余华、活着、梁鸿、母亲、父亲、姐姐、收获、儿子、游泳,导演将作家的故事分为十八个章节,以章回标题出现,将影片串联起来。在松散的叙述节奏中,形成一条有迹可循的线索,作家怎样找到自己创作方向,怎样回到故乡,成为主要的叙事脉络,连接起不同作家对故乡的回忆。在这些瑣碎与变迁中,人的生存状态就是历史的缩影,不变的乡土情结滋养着一代一代的作家。

影片没有宏大叙事,只是从作家个人生活讲起,看似日常的小事却是关乎每个人一生的课题。吃饭和恋爱是简单的生活话题,导演却将其单独成章,这并不是为了强调它们在影片叙事结构上的重要地位,而是想要突出它们对叙事主题的靠拢。导演关心的是最贴近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从距离人物生活最近的饮食、恋爱谈起,更能勾勒出无关时空变化的每个人的生存需求。例如,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正是通过对生活日常的描绘构建出深层的人物情感导向,探寻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

影片从已故作家马峰开始,拉开了作家笔下的乡村往事。偶然走上文艺道路的马峰,最初的创作始于一次绘画比赛,后来,延安的文化氛围感染着马峰,影响着马蜂的创作。

贾平凹从自己小时候的生活讲起,幼时贫困与动荡的生活记忆,不只是对过去艰难生活的回忆,同时也在时代的潮流中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社会变迁在贾平凹的个人生命中留下的印记,汇聚成为个人的生活经验,是作家创作的生命源泉。人总是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追寻作家的乡土记忆,是探寻时代的历史印迹,故乡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故乡的变化也是时代的变迁。

余华的最初写稿契机和后来的创作之路无不印证着时代印记。如果脱离时代背景,就体会不到当时人的情感交流,每一代的生活方式虽有差异,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总是能跨越时间长河引起共鸣,隔着时间地域,人性总是相通的。

梁鸿的讲述关于家庭,瘫痪在床的母亲、白衬衫整洁的父亲、顶梁柱的姐姐、乡音渐忘的儿子,围绕着亲人的情感总是触及内心深处,而这些真实深刻的生活经历,也在不知不觉间成为滋养作家写作的养料,因为故乡有作家最真切的生活体验。

在章节叙事中,除了作家的讲述配合文字标题出现外,影片还有不同的画外音设置,车厢里游戏的声音、戏曲舞台上高昂的唱腔,新与旧的交织,人物群像的纪录与瞬间情绪的捕捉,公共场景中街拍素材与镜头特写,穿插的诗歌朗诵以及文字与视听的直观体验,构成了影像对众生面貌的直接刻画,使观众结合自身想象来思考个体在时代洪流中以何种姿态存在。

三、人文关怀的主题探寻

通过对作家创作历程的回顾不难发现,作家的人文精神与故乡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生在故乡,长在故乡,离开故乡又回到故乡,作家对于故乡的追忆体现出个体对自身所处时代的思考,其中,绕不开的是历史洪流中影片对人存在的关怀。所谓人文关怀,被更多的理解为尊重人的性情、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格以及人的人生命运、生存状态和理想,并予以充分的关爱[4]。

马峰女儿在回忆父亲的写作过程时,提到马峰在城市写的文章反响不如在乡村时的创作,因此,一家人从北京迁到西安,保证了父亲继续对乡村写作的探索。贾平凹先生也提到,从新时期文学开始,不断有国外的东西传进来,自己对当时的创作方向产生新的思考,最终,在故乡确定了自己的写作方向。余华的创作经历更加突显出作者的个人魅力,虽有戏谑和调侃,但是,在故乡的成长经历都影响着作家的创作。例如,太平间午睡的凉爽,对文化馆工作的向往以及小时候游泳的经历,这些根植于乡村生活的真实体验,滋养着作家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学创作。梁鸿的创作经历是对故乡的直接追忆,梁庄生活建构起作家的现实记忆,从乡村看中国,从故乡看世界,作家的创作经验来自对生活的深刻洞见。

“劳动使他高于地面,但工具比他更高。高举着锄头,犹如高举着劳动的旗帜”“麦子、植物,生长不易察觉,大地上的生命无不如此”,影片中的诗歌以诗意的方式出现,给影片带来了情感上的升华。充满哲理性思索的背后是导演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诗歌与影像的精神对话,形成了导演对人文关怀的主题探寻。

影片最后一个章节以游泳为题,内容上只是简单呈现余华在海边,对小时候游泳经历的讲述,随后,影片戛然而止。游泳可以说是对全文的总结,同时,也呼应着影片名字,历史洪流中每个人如何找到自己“游”的方向,如何能面对时代变迁中不确定的动荡,成为当下人应该思考的人生问题。作家曾在乡村中找寻自己的创作方向,文学的溪流滋养作家在时代浪潮中生生不息,回到故乡也即精神上的返乡。

文学的故乡,对于作家来说,在空间上各不相同,但在思想精神和文化美学方面应该比较相似、相通[5]。都市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一方面未脱离父辈影响下的乡土印记;另一方面对于城市生活中自己的定位感到迷茫。时代洪流中个体命运的不确定因素,需要精神上的土壤赋予生命更长久的想象。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或许是对现实问题的一个诗意性解答,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困境,到达理想的彼岸需要有一直游的信念支撑,一直游下去就是一直往前走,一直向前的力量正是影片对社会现实的期望,也是对时代潮流中每个人坚定自己存在方向的希望。

四、结 语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充斥着诗歌与影像的融合,直接呈现的诗歌朗诵,叙事的章回结构,对中心思想的探寻以及结合影像的视听表达,在影像内外生成新的文本意义。诗歌不只是表层的文本裝饰,其内在更深刻的文学价值成为打开观众情感的钥匙,纪录的影像与文学的诗歌,两种文本的互文性书写,构成文学底色下的影像记录,也为影像创作提供了可参考的另类表达。

参考文献:

[1] 胡璇,周陈成.新世纪国产电影与诗歌的互文性对话[J].未来传播,2020,27(6):63-71.

[2] 段婷婷.“诗骚传统”影响下的东方影像叙事[J].当代电影,2020(6):132-136.

[3] 杨凯.论张豪夫《第一交响曲》中的章回体结构思维[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6(4):58-75.

[4] 闫伟.现实题材电视纪录片中的人文关怀探析[J].新闻前哨,2022(7):75-76.

[5] 周洪波.纪录片如何呈现文学故乡[J].电视研究,2021(3):36-38.

[责任编辑:李慕荷]

猜你喜欢
章回体影像互文性
小学语文章回小说阅读指导策略探究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20世纪以来现代章回体小说创作研究综述
怎样提高中小学日常教学视频资源拍摄的整体质量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现实主义影像剖析
融合与分离:作为一种再现的巫术、文字与影像世界的构成
浅论《生死疲劳》对文传统文化的传承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