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装懂,究竟在怕什么?

2023-07-27 16:50栾川
现代家长 2023年7期
关键词:小陶越学越女士

栾川

孩子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请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有些孩子宁可不懂装懂,也不敢向老师请教问题……

如果我请教的问题太低级,老师和同学会笑话我的,那多尴尬啊

初一女生小陶因为考试成绩欠佳,在妈妈岳女士的陪同下来到学习障碍门诊求助。

岳女士说,小陶上小学时成绩不错,小升初顺利进入现在就读的这所重点中学。“本以为她会在好环境里取得更好成绩,不承想,结果却是成绩每况愈下,真不让人省心!”岳女士用恨铁不成钢的目光瞪了小陶一眼。

小陶进门后一直低着头,听了妈妈的数落,把头低得更低了。

“她的问题是不懂装懂!”没等我开始询问,岳女士就给小陶下了定论,“每次考试后,我都帮她分析试卷,寻找失分原因。我发现,有好多知识点她根本没有掌握。我给她讲解,她很聪明的样子,马上点头说懂了,我出题给她做,她还是不会做。这不是不懂装懂吗?这样吃夹生饭,成绩怎么能提高?”

岳女士告诉我,她去学校参加小陶的家长会,与各科老师交谈,得知小陶上课时十分配合老师,老师问大家听懂没有,小陶总是点头微笑,课后也从来不请教老师问题。

我柔声问小陶:“老师对学生是不是很凶?”

小陶马上摇头:“老师可好啦!”

岳女士用力扯了扯小陶的袖子:“那你倒是说说,明明有不懂的地方,为什么不请教老师?”

小陶的回答显得很无助:“下课后,好多同学围着老师请教问题,我挤不进去。我不知道问什么,也不知道怎么问。再说,如果我请教的问题太低级,老师和同学会笑话我的,那多尴尬啊!”

我忙问:“老师和同学笑话过你吗?”

小陶说:“没有。但老师批评过我的同桌。有一天,同桌没有做家庭作业,只好抄我的,蒙混过关了。第二天数学课下课后,老师都走出教室了,他追上去,请教了一个问题,老师很生气,‘你问这样的问题,说明昨天的家庭作业你没有做,老实交代,抄谁的?老师真是火眼金睛啊!我可不敢随便请教问题。”

“原来你是怕丢面子啊!”岳女士怒不可遏,“现在可好,成绩这么差丢不丢面子?再说,你有不懂的地方不敢请教老师,回家为什么不让我给你讲解?难道你还怕在我面前丢面子?”

小陶抿紧嘴唇,强忍眼泪,把脸扭到一边。

我在心里替她回答:“是的,请教你应该也好不到哪儿去。”

为了证明自己聪明,她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不懂装懂,课后即便有不懂的地方也不敢请教老师,以免被差评

通过两个半小时的交流,我对小陶平时的学习状态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总结起来,她不敢请教老师问题,不懂装懂,主要有“三怕”。

第一,怕社交。

小陶性格内向、害羞,有轻微的社交恐惧障碍,害怕被拒绝。她平时与同学交往很被动,很少主动请求帮助,在校园里见到老师就远远地躲开,上课被提问往往紧张得出一头汗,哪里还敢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

小陶告诉我,她其实挺看不惯天天缠着老师请教问题的同学:“请教问题的大多是学习好的同学,他们可聪明了,哪里会有那么多问题。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引起老师的关注罢了,看着就像撒娇。”

小陶所说的可能是事实,但她这样想,证明有酸葡萄心理,贬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同时为自己的心理障碍制造借口。

第二,怕露馅。

小陶沿用小学时的学习方法,老师安排什么,她就做什么,只求完成任务,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就收工,不复习也不预习,对知识缺乏深入的思考,所以问不出问题。

同时,小陶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计划性,学习目标模糊,也不清楚自己在班里所处的水平。这种糊里糊涂的状态限制了她的竞争意识,认为没有必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第三,怕差评。

小陶有一个错误认知:课后请教老师证明课堂上没有听懂,而听不懂就是智商低下。所以,为了证明自己聪明,她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不懂装懂,课后即便有不懂的地方也不请教老师,以免被差评。

很明显,以上“三怕”是小陶行为退缩、学习被动的心理根源。如果不及时矫正,她会在这样的心理惯性中继续糊涂下去,夹生饭越吃越多,考试成绩自然越来越差。

作为学生,尤其是中学生,沟通就是生产力。跟老师沟通多了,不仅能解除疑惑,还能提升境界

矫正小陶不懂装懂的坏习惯,首先要改变她的错误认知,帮助她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我和小陶一起学习了一段文言文。清代散文家刘开在其名篇《问说》中写道:“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也。”

意思是说:有见识的人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正喜爱学习的人。

我鼓励小陶:“知识,也叫‘学问,意思是说,知识不仅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你只学不问,学生的本分只尽了一半,所以成绩不理想。只要以后勤学好问,提升成绩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果不懂装懂,继续吃夹生饭,日积月累,你会越学越难,越学越累,越学越糊涂,迟早会厌学,因为学习带给你太多痛苦。”

我向小陶保证,老师不会嘲笑前来请教问题的学生,相反,老师会很高兴,认为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对自己有责任心,又敬重老师。要知道,老师上完课,对学生是否掌握教学内容也拿不准,学生的主动沟通,能帮助老师全面了解情况。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

我提醒小陶:“作为学生,尤其是中学生,沟通就是生产力。跟老师沟通多了,不仅能解除疑惑,还能提升境界,因为老师是成年人,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很乐意与学生分享;跟同学沟通多了,可以收获友谊,相互帮助,相伴成长,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

对我的开导,小陶半信半疑,答应以后尝试改变自己:“以后,再有不懂的问题,我肯定不再藏着掖着了。不愿请教老师,我至少可以问百度呀!”

咨询结束时,我私下提醒岳女士:“小陶在人際交往方面有退缩倾向,学习上也不够主动,或许与您的急躁和强势有关。建议您以后多与小陶沟通,沟通时要放低姿态,多商量少命令,多表扬少批评,尤其是学习上的事,要鼓励她自己做主,潜移默化地增强她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岳女士接受我的建议,问:“小陶不敢请教老师,恐怕不会轻易改变,我能不能请老师帮忙,课堂上多提问她?”

“还是顺其自然为好。”我说,“现在的孩子都机灵得很,知道您在调教她,一定会逆反的。给孩子点时间吧,学习态度端正了,责任感和自信心增强了,她自然就有胆量发问了。”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小陶越学越女士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爱抢答的小陶
这位女士一个月读了100本书
全年目录
女士找茬
排长教我写家书
活用公式 水到渠成
一位邮递员的爱情
杂谈初中化学的梳理识记方法
断手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