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D理论视域下的“生长型”数学习题教学设计

2023-07-28 06:53宋予林程永军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让学引思教学设计课堂

宋予林 程永军

[摘  要] 基于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建构“生长型”课堂的实践探索,结合UBD理论及多年的一线课堂教学实践,形成了“理解为先”“让学引思”的“生长型”数学习题教学设计模式,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生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学评价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理解为先;“生长型”课堂 ;让学引思;教学设计

问题提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教学建议中强调:“教师要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数学知识产生与发展过程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在此基础上,探索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实现教育价值. ”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到:“人的认识从感觉开始,再从感觉上升到概念,最终形成思想. ”这里提到的思想,当然不是指白日做梦,而是指“有目的的思想”,或“有意识的思想”,或“有效果的思想”,这种思想在数学上就是“解题”,笔者认为高中数学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如何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呢?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解题理论告诉我们:解题要做到“七分构想(读题、审题、发散、联想、化归),三分表述(书写、运算、订正与反思、回顾与归纳)”. 简单来说,解题就是架起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桥梁承载着数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思想以及基本的活动经验. 解题过程中的构思是学生解题能力的“生长点”,解题过程中的回顾与归纳则是课堂的教学目标.

但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当下高中生学习数学最大的困难就是不能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基本活动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如何解题、怎样解题成了学生最头疼的问题. 不少教师“因病急而乱投医”,把数学概念课上成了习题课,把习题课上成了答案核对课,上课虽然竭尽全力,但学生的成绩仍停滞不前. 鉴于上述问题,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解题能力得不到提升的原因是数学课堂设计理念缺乏“生长”. 譬如一节40分钟或45分钟的数学习题课,缺乏学生有意识的思考,缺乏课堂教学目标做指导,遗漏教学策略,忽略对学生有效的教学评价,导致学生认为数学习题课不需要听,多刷题就可以参加高考. 事实上,这些学生在深不见底的“题海”中“熬病”了. 下面笔者结合UBD理论浅谈“生长型”数学习题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理论分析

1. 什么是UBD理论

从字面上理解,即Understanding By Design,指的是“理解为先”的教学设计;从实质上理解,就是一种以明确的学习目标为起点、以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为宗旨,强调评价设计先于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开展的创新型教学设计模式. 这一理论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教学设计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为学生提供知识整体框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与技能.

2. 什么是“生长型”课堂

“生长型”课堂源于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长”理念,现在更多的理解是指知识增长、学生生长、教师成长的课堂. 教学重在“教”学生“学”,而不是以“教”代替“学”,因而教学既要敢于“让学”又要善于“引思”. 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对自己所授知识有新的思考,对教学理念和方法有所改进,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有所创新.

由此可见,基于UBD理论的“生长型”课堂,以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和技能、运用知识和技能为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与联想、表述与归纳等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落实. 下面结合一道最值问题浅谈UBD理论视域下的“生长型”数学习题课堂设计策略.

教学反思

本节习题课以“观察—联想—转化与化归”为教学目标,从宏观上引导学生观察代数式结构,启发学生从“四基”的角度联想并化归不同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体现“生长型”课堂的“让学引思”理念;从微观上让学生从方程和函数的角度理解等式(不等式),促进学生“再生长”数学知识,落实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根据上述习题课的教学案例可见,“生长型”习题课除了需要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外,还需要重要的教学内容,也就是需要好题目. 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题目应当是有意思的并且和他们有关联的,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联系的,且带点诙谐与悖论. 选择题目应以学生熟悉的知识为出发点,能调动学生对问题进行联想和猜想、转化与化归,再由题目分类、归纳、提炼、变式,引导学生将题目与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对整章节的知识结构越来越清晰,让学生有全面、完整的思维和认知经历,使学生在了解知識结构、掌握知识和方法联系的基础上,“再生长”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实现知识组块的建立,形成知识网络和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生长型”的解题能力.

策略研究

1. 设计有教学目标的习题课堂

无论是UBD理论视域下的教学还是“生长型”的教学,都是为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这里的教学目标可以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可以是数学技能和方法的积累,也可以是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但在数学教学中,技能(主要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重于知识,所以“怎样去教”也许比“教什么”显得更重要. 本节课运用启发式教学通过“让学引思”促进学生的思维“生长”,以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观察—联想—转化与化归”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和联想以及章节之间知识的转化与化归. 当然,这里的观察和联想其实就是大多数数学知识发现之道:“先猜后证”中的“猜”正是“生长”的必备条件!可见,“生长型”的数学习题课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数学猜想”,并不是引导学生“瞎猜”一通,而是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2.设计有层次性的习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基于UBD理论的“生长型”课堂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对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至关重要. 倘若学生没有学习动机,他们就不会主动学习,他们必须受到某些因素的刺激,譬如兴趣就是最佳的刺激因素. 因此,本节课中,笔者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方程和基本不等式的角度思考代数问题,并利用方程思想和函数思想去解决. 考虑到学情,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课中设置了不同层次的数学变式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以帮助学生找到数学学习的喜悦感、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主动性.

3. 重视评价方式,指向数学理解

“理解为先”的“生长型”课堂以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为宗旨,强调评价设计的重要性. 表明教学设计不仅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内容,还要有教学评价. 数学习题课的教学评价更多体现在变式题中,因此要用变式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巩固数学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正如波利亚所指出的:当教师讲解一个题目解法时,就应当适当地强调一下解法有意义的特征,一个特征,假如它值得去模仿,就是有教育意义的,这就是说,它不仅仅能用于解决眼前的问题,也可用于解决其他问题——其可用的次数越多,就越有教育意义.

总之,每一个教师都有几个拿手的教学高招,并且每一个教师又各不相同,但笔者相信任何教学高招都离不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 如何设计“理解为先”的“生长型”习题课堂,笔者期望能与更多同仁交流分享.

作者简介:宋予林(1988—),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连云港市“521”人才培养对象.

猜你喜欢
让学引思教学设计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让学引思”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让学引思”与小学语文阅读
“让学引思”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