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文中先生籍贯问题小议

2023-07-28 23:55李国强
民主与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滦州滦县唐山市

李国强

裴文中先生是蜚声中外的古人类学家和旧石器考古学家,曾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委员。他的高尚品德、累累硕果早已为世人所熟知。因其非凡的成就,被《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科学家辞典》《河北历史名人读本》等书收录。

因为承接九三学社中央人物传项目,笔者现正在研究裴文中先生的相关文献。在此过程中,一个小问题引起笔者关注,那就是裴文中先生的籍贯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滦县(州)说、丰南说和丰润说。其中,丰南说是最为流行的说法,滦县(州)说和丰润说次之。

就笔者目前所见资料来看,以上三种说法各有缘由,皆有道理。只不过在裴文中先生有生之年及身后,他的家乡之行政区划曾有所变动。所以,从今日之最新情况出发,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一下较为详细的梳理。

滦县(州)说

此说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李盛平主编的《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刘绍唐主编的《民国人物小传》第8册(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等。此外,也有极少数著作持滦州说,如尹刚、尹常健所编著的《中华第一人》(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年)等。

《辞源》中“籍贯”一词的释义为:祖居或出生地。籍,祖先户籍;贯,乡贯,如言某省某县某乡人。据此释义,先来考察裴文中先生的祖居。裴文中先生的父亲裴廷楹,字任卿,逝世于1930年,同村人裴绍为之撰写的碑文中称:“裴任卿先生讳廷楹,河北省滦县纪各庄人。”[1]在1937年编修的《滦县志》中记载:“裴廷楹,字任卿,县属第七区,纪各庄人。”[2]通过这两则材料可知,裴文中先生的祖居地在滦县(清朝时期称滦州)。而在1925年出版的《国立北京大学同学录》和1948年出版的《国立北京大学历届同学录》中,裴文中先生的籍贯信息皆登记为滦县,前者为直隶滦县,后者为河北滦县。裴文中先生于1904年1月19日出生,他出生之时为晚清,所在省份为直隶省,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为河北省。出生地县级行政单位当时名为滦州,属永平府。滦州于辽代设建置,辖区包括今天唐山市及滦南县全部、丰南区部分地区和唐海县的大部地区。清朝建立后,滦州地位下降,视同县,不再辖县。民国二年(1913年)春,在裁撤府州的过程中,滦州始改称滦县。1958年,滦县划入唐山市为滦州区。1959年,复建滦县。1983年,实行市管县制,滦县随隶于唐山市。2018年,滦县撤销,设立县级滦州市,由河北省直辖,唐山市代管。由此可见,在裴文中出生以后直至逝世,滦州是较短时期内的称呼,更多时间里称为滦县,自2018年之后,又改称为滦州。

再进一步考察裴文中先生家乡所在村镇的情况。裴文中先生祖居滦州西纪各庄村,该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明永乐二年(1404年),滦州编为65个社、屯,辖1358个村庄。社、屯的编制原则仅以民为据:土著居民编社(共44个),外来户编屯(共21个),并不考虑地理因素,同一屯社所辖村有时跃过若干村庄,相距百里之村庄也编为一屯,其因无考。每社、屯内110户为里,推选人丁多的户为里长,余户编为10甲。[3]据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滦州志》卷13《赋役·户口》记载,西纪各庄村属北柳河社,在滦州城西南95里,187户,902口人。

到了近代史上的晚清时期,裴文中先生家乡的行政区划又略有变化。据1937年编修的《滦县志》记载:“滦县自清光绪三十四年,因倡办警政,划分十区,至民国十九年,置区长等员。嗣于二十三年,省令颁行改进地方自治原则,以十区并为五区,迨至是年终,复一并裁去云。”[4]“第七区,钱家营,距城九十里,五十五编乡。”第七区的集镇如下:“钱家营,城西九十里,四九日集;扒齿港,城西南七十里,二七日集;辉坨,城西南九十里,五十日集;甸子镇,城西南八十五里,三八日集;齐家庄,城西南一百里,二七日集。”[5]“第五编乡,西纪各庄”[6]。

从以上材料可知,自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裴文中先生家乡西纪各庄村属滦州(1913年改为滦县)第七区,该区公所驻钱家营,下辖55乡,包括钱家营、扒齿港、辉坨、甸子镇、齐家庄等集镇。随着地方自治的提倡,1934年,灤县开始实行县、乡两级制,所辖区域仍与明、清时期基本一致。据1925年出版的《国立北京大学同学录》,关于裴文中先生的通讯地址有这样的记载:唐山南恽(当为“辉”字之误)坨镇转。说明即便在设区之后,滦县人也经常使用某某镇而不是某某区的表述方式。而在1934年撤区之后,滦县人更是普遍使用这种表述方式。如1938年编写的《河北省立滦县师范学校校刊(礼堂落成纪念号)》中记载了裴文中先生的一位同村老乡裴运琮的通讯地址:滦县辉坨镇西纪各庄。再看同时期的滦县毕业生的信息,很多也都登记为某某镇某某村,如1938年6月毕业的张作楫、王汝德通讯地址分别为:滦县城南高格庄镇转张潘各庄、滦县长凝镇温家庄。类似情况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冀东陷入日伪统治之后,据日伪出版物《河北省滦县事情及唐山市事情》记载,日伪政权一度在以前地方区划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将滦县分为10区,共计1732村,编为35镇452乡。裴文中先生的家乡西纪各庄村依旧属于第七区,由原来的第五编乡变为第四乡。[7]当然,日伪政权的统治从来没有被中国人民接受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冀东人民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后,持续不断地进行了英勇的反侵略斗争,在1938年更是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冀东大暴动,沉重地打击了日伪统治。

在党的领导下,抗日政权的建设工作也逐渐展开。涉及滦县的抗日民主政权主要有:丰滦迁联合县(1939年10月建立,1942年改称迁滦丰联合县,1945年底撤销)、迁滦卢联合县(1940年11月组建,初为办事处,1942年初改称联合县,1942年7月撤销)、滦卢县和丰滦县(同建于1943年7月,滦卢县辖区包括今天卢龙县一小部分区域和滦州大部,于1945年底撤销;丰滦县包括今滦南县及丰南部分地区),滦北、滦南和滦西三个办事处(1946年初以原滦县境分建而成的三个县佐,每个县佐各设办事处。滦北县佐辖原滦卢县境;滦西县佐是在迁滦丰联合县撤销后,于1946年1月以榛子镇为中心组建;1945年9月,原丰滦县改称滦县,后改建为滦南办事处)。1946年7月,滦北县改称滦县,滦南办事处则于5月单独建县。滦西县于1949年3月并入滦县。[8]

通过考察得知,在裴文中先生出生前后直至1949年前后,虽然滦县(州)的行政区域多有变动,其名称却一直以单独或联合的形式存在。在此期间,裴文中先生的家乡在行政区划上一直属于滦县(州),这可以说是滦县(州)说的由来。

丰南说

当前,丰南说是最主流的说法,为众多学者所采信。之所以如此,因为这比较符合对人物籍贯介绍的通例,即一般介绍现在的行政区划。此说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一是裴文中先生家人的回忆。裴文中先生的夫人舒令漪女士在《追忆裴文中》[9]一文中称,裴文中先生于1904年1月19日出生在“河北省丰南县小集区纪各庄”。舒令漪于1928年与裴文中先生相识,1932年结婚。至1982年9月18日裴文中先生离世,二人相识相伴54年,共同生活半个多世纪。对于裴文中先生的籍贯,舒令漪女士肯定有绝对的发言权。裴文中先生的次子裴申在《回忆父亲裴文中生活和工作中的几个片段》一文中指出,裴文中先生“出生在河北丰南县小集西纪各庄”。二是学者李继隆先生指出,裴文中先生是河北省丰南市小集镇西纪各庄人。[10]李继隆先生耕耘志苑几十年,曾担任《丰南县志》的副主编,长期担任丰南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他长于文史,善解诗词,通晓丰南地情,曾因主编《丰南县志》荣获国家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在编写志书的过程中,他不厌细致的考证,力求符合史实。因此,他的记载自有相当的分量。此外,高星、陈平富、张翼等主编的《探幽考古的岁月——中科院古脊椎所80周年所庆纪念文集》(海洋出版社,2009年),王乃庄、王德树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物辞典》(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等著作皆持丰南说。

丰南县成立于1946年5月,由原滦南办事处所属5个区和原丰玉宁联合县所属第五、八、九区组成。当时的县政府称为县佐公署,县佐为王鹏程,县委书记为赵光。1947年4月21日,根据冀东行政公署通令,丰南县佐公署改称县政府,县佐改称县长。1948年12月,丰南县全境解放,后奉冀东行政公署指示,将原属滦县的稻地、辉坨、钱营三镇所属160个自然村划入丰南。[11]在这160个自然村中,就包括裴文中先生的家乡辉坨镇西纪各庄村。至此,裴文中先生家乡的县级行政区划变成了丰南县。此时的丰南县辖12个行政区,其中一区驻辉坨,为裴文中先生家乡西纪各庄村归属之地。1950年,丰南县调整区划,全县共有8个行政区,辉坨不再设区。1953年5月18日,丰南县开始建乡,全县分为8个区,91个乡镇。其中第六区驻小集,辖包括小集乡、辉坨乡、西纪各庄乡等在内的12个乡,73个行政村。此时,裴文中先生的家乡西纪各庄为12乡之一。这也许就是舒令漪女士称裴文中先生出生在“河北省丰南县小集区纪各庄”的原因。

1961年,丰南县撤销乡、镇建置,实行政、社合一,全县划分为27个小公社。是年,辉坨公社成立,辖西纪各庄村等10余村。1982年,丰南县曾设8个办事处,分辖全县1个镇29个公社,398个自然村,492个行政村。1984年,丰南县撤销办事处,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制,除胥各庄镇,原29个公社均改为乡。至此,辉坨公社改为辉坨乡。1986年,丰南县小集乡改为小集镇,1991年,辉坨乡撤销,所属村庄并入小集镇。因此,当前丰南说多称裴文中先生为小集镇人。

丰南县的行政建置后来曾有所变动。1994年5月5日,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丰南市。2002年2月1日,国务院批准调整唐山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县级丰南市,设立唐山市丰南区,以原县级丰南市的行政区域为丰南区的行政区域。区政府驻胥各庄镇。

丰润说

此说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一是张森水先生的说法。张森水先生为裴文中先生的学生,著有《裴文中传略与浅析》《裴文中简要年谱》等文章。他曾明确指出,裴文中先生的籍贯应为河北省丰润县。[12]此外,《中国现代地质学家传》[13]《中国百科年鉴》[14]《辞海·生物学分册》[15]《中国考古学大辞典》[16]《中国通史词典》[17]《丰润文化名人》[18]等皆持此说。其中,《中国现代地质学家传》为黄汲清先生主编,有很高的权威性,其说自然有一定的依据。

另外,在金涛先生的《前尘梦影》(湖南教育出版社,2016年)一书中收录《追思裴文中》一文,此文系金涛先生根据对裴文中先生的夫人舒令漪女士所进行的采访[19]而成。值得注意的是,前文提到舒令漪女士回忆称裴文中生于“河北省丰南县小集区纪各庄”,而在金涛先生的文章中则称“裴文中出生在河北省丰润县(原属滦县)小集区纪各庄”。舒令漪女士的文章写于1983年,金涛先生对她的采访进行于1982年,时间相距很近,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笔者尚不能得知这个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经过考察,笔者认为,丰润说主要缘于丰南县与丰润县在历史上行政关系的变化。李继隆先生写过《丰南县的历史沿革》一文[20],指出丰南县是1946年新设立的县,原来其大部分地区为丰润所属,因在丰润南部,故名丰南。其中,丰南县的东北部,主要包括稻地、钱营、辉坨、高庄子乡的部分村庄,原为滦县所辖。这个说法指出了丰南縣由原属丰润和滦县的部分地区合组而成,但是在1946年未设县之前,其县境并不全属丰润县,而是有部分属于滦县的。查《唐山市地名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其中对辉坨乡(当时的建制)的介绍如下:“原属丰润县。1946年划入丰南县。1948年解放属丰南县一区。1954年建乡。1961年改建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复建乡。驻地辉坨,相传,明初就有村庄,因村南有灰色沙坨,故取名灰坨庄。后村庄遭火灾,改名辉坨庄,简称辉坨。乡因村名。”但就笔者目前所查阅资料来看,辉坨在1946年前一直属于滦县。前文已经提到,丰南县成立于1946年5月。1948年12月,丰南县解放后,冀东行署将原来滦县所属的稻地、辉坨、钱营三个乡镇的160个自然村包括西纪各庄村在内划入丰南县。到了1954年7月,丰润县、丰南县合并为丰润县。196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丰南县建置恢复。[21]由此得知,在1954年7月至1961年6月这段时间内,丰南县与丰润县曾合并为丰润县,裴文中的出生地西纪各庄村自然也曾为丰润县所辖。

在丰南县与丰润县并县期间,1954年7月14至18日,丰润县第一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胥各庄召开。此次大会选举了出席第一届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的5名代表,包括裴文中、谷云亭、林琦、尹生、刘光泰。[22]1955年10月,裴文中又当选为第二届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为人大代表后,他对家乡非常关心。1955年,针对家乡沙河水患频仍的现状,裴文中还曾提交治理沙河的提案。

丰南县与丰润县曾经的行政关系,再加上裴文中先生曾经的丰润籍河北省人大代表的身份,这也许就是丰润说的来源。

结论

以上考察显示:裴文中先生祖居滦州北柳河社西纪各庄村,于1904年1月19日出生,出生地时为直隶滦州第七区第五编乡西纪各庄村,后来直隶省改为河北省,滦州长期改称滦县,2018年改回滦州。1948年12月,他的家乡划归丰南县。1954年至1961年,丰南县一度与丰润县合并,称为丰润县。1961年,丰南县恢复建置。后来丰南县曾改为丰南市,现为唐山市丰南区。在此过程中,他的家乡所在村镇也有所变动,由原属辉坨镇(乡)到属于今天的小集镇。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滦县(州)说、丰南说、丰润说在不同的对应时期,从不同的标准(祖居地、出生地、家乡现在所属行政区划)出发,都是成立的。

最后,如以今日最新之行政区划来介绍裴文中先生的籍贯,则应是: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小集镇西纪各庄村。

注释:

[1]裴绍撰、朱继经注译:《裴任卿先生纪念碑记》,唐山市丰南区政协文史委员会,唐山市丰南区地方志办公室编:《丰南史志资料选编》第5册,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8年版,第58页。

[2]袁棻、刘祖培编:《滦县志》卷12,1937年版,第25页。

[3]《滦县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页。

[4]袁棻、刘祖培编:《滦县志》卷3《地理·区域》,1937年版,第1页。

[5]袁棻、刘祖培编:《滦县志》卷3《地理·集镇》,1937年版,第4页。

[6]袁棻、刘祖培编:《滦县志》卷3《地理·乡村·户口》,1937年版,第37页。

[7]陈佩编:《河北省滦县事情及唐山市事情》,新民会中央指导部出版部,1939年11月出版,第66页、98页。

[8]同[3],第41-42页。

[9]《文化史料丛刊》第7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第137页。

[10]李继隆:《志苑躬耕录》,方志出版社, 2003年版,第382页。

[11]《丰南县志》,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13-15页。

[12]张森水:《关于裴文中先生生辰的说明》,《文物春秋》,1994年增刊,第102页。

[13]黄汲清,何绍勋主编:《中国现代地质学家传》第1卷,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

[14]《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中国百科年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

[15]夏征农主编:《辞海》生物学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

[16]王巍:《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

[17]杨宽,方诗铭,程应镠,陈旭麓,沈起炜主编:《中國通史词典》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8]中共唐山市丰润区委宣传部编:《丰润文化名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9]采访于1982年深秋进行,裴文中先生逝世于当年9月18日,当时他的追悼会刚刚开完不久。

[2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丰南县委员会文史组、县志编委会编:《丰南史志资料选编第一辑》,1984年版。

[21]参见李继隆《丰南县的历史沿革》一文。

[22]同[11],第405-406页。

(作者为河北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尚国敏

猜你喜欢
滦州滦县唐山市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
唐山市
唐山市还乡河水污染综合治理
唐山市
赫然一座滦州城
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县域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放歌滦州古城
“滦州煤矿”更名之考证
滦州古镇
滦河滦县站设计洪水分析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