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协同发展路径及机制研究*

2023-07-30 04:48卢鲭宇钱丝诗杨帆李勇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卢鲭宇,钱丝诗,杨帆,李勇

(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1.1 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应有之义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确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发展同属国家重大战略。这是继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后,国家区域发展又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在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上下功夫,医疗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协同创新发展,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重点内容。随着不断加深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和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中医药逐渐彰显出在养老、养生、治未病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巴蜀地区中医药资源丰富,且名医辈出,强化中医药这一独特优势的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1.2 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

中医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科学体系,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应对“非典”和“新冠肺炎”等公共卫生事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2019年10月20日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要求全面落实中西并重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资源丰富,中药蕴含量位居全国首位[1]。川渝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近,有着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通过深化区域中医药一体化合作,共商共建,共享共赢,能够发挥地域优势,建设中西部中医药高地,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1.3 是提升巴蜀中医药影响力和地位的必然选择

巴蜀中医药文化作为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巴蜀地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自古巴蜀出名医,近现代名闻遐迩的中医学家,如沈绍九、郑钦安、李斯炽、吴棹仙等,均出自川渝巴蜀。1997年重庆市成为直辖市,随着行政区划的改变,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开始分离,川渝两地中医药发展逐渐各自为阵,学术经验的发掘、交流学习现状令人堪忧。同时,伴随全国京津冀“易水学派”、长三角“海派中医”、广东和广西“岭南医派”、安徽“新安医学”等区域中医药的协同发展,巴蜀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日渐下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两地在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将有力提升巴蜀中医药影响力和地位。

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协同发展可行性分析

2.1 历史渊源和区位是协同的先天优势

2.1.1 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历史源流

自古以来,以重庆为中心所辖地区称为“巴”;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地区称为“蜀”,合称“巴蜀”或“西蜀”[3]。巴山蜀水,名医辈出,其医德、医术、医学著述、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及治学方法,都是生长、开放在巴蜀这块大地上的瑰丽奇葩。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之美誉[4],重庆也是重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川产道地药材,享誉国内外,业内素有“无川药不成方”的赞誉。巴蜀地区凭借其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孕育出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中医药文化。

2.1.2 区位优势明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总面积为18.5万平方公里,包括四川省成都、自贡、德阳等15个市和重庆市中心城区、万州、涪陵等在内的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5],北可连关中再到西北内陆,南可辐射云贵,再经广西出海,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轨道交通将实现重庆、成都“双核”间1小时通达,“双核”与成渝地区区域中心、主要节点城市1.5小时通达,与主要相邻城市群核心城市约3小时通达。截止至2019年年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总人口约为96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近6.3万亿元,经济基础及实力属于西部最强区域之一,对人才有较大的吸引力。

2.2 各具特色是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

2.2.1 医疗服务优势互补

据2019年全国卫生统计年报数据显示,四川省有中医医疗机构7004家,中医医院317家,中医药人员64411人,中医类医院诊疗人次数为4289.6万人次;重庆市有中医医疗机构3067家,中医医院187家,中医药人员21158人,中医类医院诊疗人次数为1529.2万人次。四川省有儿科、心脑血管病、推拿及脾胃病等中医重点专科,重庆市在中医妇科、骨伤、肛肠、皮肤等专科方面具有优势。四川省应发挥资源优势,带头加强建立两省市在中医医疗机构、人员间的交流合作机制,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在区域内互动共享,整合中医医疗卫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2.2.2 科研工作互利共赢

四川省有省级以上中医药研发中心20余家,包括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等科研机构;重庆市有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和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2家中药研究机构,其中医科研工作主要依托于重庆市中医院。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2020 年度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名单显示,四川省在中医骨伤、肾内科、中药学等领域具有优势,重庆市肛肠疾病诊疗技术具有特色。科研项目研究上,四川省在针灸、中医糖尿病等学科方面成绩显著,重庆市以中药资源、中药种植等为主攻方向。两地因地理环境、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既有研究开发西南地区特色中医药资源的共性,又有各自突破关键技术领域的个性,唯有共建共享、深化合作,以科研为切入点、以转化为目标、以项目为着力点,以创新药研发为长期合作方向,才能实现互利共赢,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2.3 产业发展互补融合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显示,四川省现有中药资源7290种,中药资源蕴藏量全国第一[6],川芎、川贝母、川麦冬、川白芷等道地药材的人工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重庆市现有药用植物资源5285种,占全国已知药用植物的47.4%,代表性药材有黄连、 丹皮、天麻、青蒿以及金银花等。两地都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产地,拥有丰富的特色道地中药材。四川省中药材产业态势良好,药材种植质量和规模发展平稳,中成药等工业生产体系较完整。但存在产业聚集度不高、 企业数量多而规模较小,中药材资源优势未完全转换成经济优势等问题;重庆市中药材资源、 中药新药开发实力较强,拥有以“太极集团有限公司” 为代表的较大型制药企业。但存在中药材产业化水平低、中药饮片加工技术较落后等问题[7]。四川和重庆两地若形成产业优势与不足互补机制,充分发挥川渝地区中药材资源丰富、特色道地药材的优势,共同打造具有川渝代表性的产业联盟,将有助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协同发展。

2.2.4 人才培养携手联合

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薪火相传的根基,四川省中医药类高等院校有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有中医药类专业的院校共29所。目前重庆市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主要依托于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开设有中医药类专业的主要有重庆医科大学、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这3所院校,重庆中医药学院已基本建成。重庆中医药学院建成后,将分担川渝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在留住本地人才的同时吸引更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人才来此学习深造。成都中医药大学与重庆市中医院已共同建制中医本科生“黄星垣班”教学,并积极进行人才互动交流。成都中医药大学与重庆中医药学院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可参照成都中医药大学与重庆市中医院的合作经验,从课堂教学、临床带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这将培养出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中医药人才,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协同发展。

2.3 政策支持是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

中医药协同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是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理性选择。2020年5月,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和重庆市中医管理局签署了《川渝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提出在中医药综合改革、中医医疗服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医药产业、文化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联动协作,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一体化发展。2020年7月,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等9家单位联合发起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联盟在蓉成立,并发布了《联盟成都共识》,指出以“传承创新、成渝协同,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发展共同体”为目标,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1年1月,《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要求加强区域协同,打造辐射川渝滇黔等地的中医医疗服务集群,组建区域性中医医联体。这些政策在两地合作领域、目标任务、发展方向上都给予了指导性建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协同发展已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期。

2.4 需求增长是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了明显疗效,为抗疫提供了重要参考经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众对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保健与诊治方面的信赖度,使得国内外中医药市场需求迅速增长。2020年,四川中药材总产值325亿元,中药材资源实现“四个第一”:中药品种数居全国第一、常用中药材品种数全国第一、道地药材品种居全国第一、中药材基地通过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数居全国第一。中药材资源优势显著,为中医药迅速发展创造了巨大市场。

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协同发展特色与路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协同发展应以建设中西部中医药高地,助力成渝经济圈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目标,统筹规划,开放合作,优势互补,全方位推进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的协同发展。具体路径要突出三个特色,一是整体布局,统筹规划。共同编制成渝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发展规划,整体布局成渝经济圈中医药协同发展目标,注重顶层设计,对各项重点任务进行统筹规划;二是共享共建,优势互补。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互通,共建中医医疗医药联盟,实现优势互补;三是联合攻关,错位发展。联合优化完善互补共进的产业创新布局,因地制宜,避免同质化竞争,推动错位发展。

3.1 医疗服务的协同发展

3.1.1 建设区域中医医联体

中医医联体建设是整合区域内中医医疗资源[8]、促进中医药优质资源下沉、充分发挥好中医药在治未病、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支持成渝两地毗邻地区组建中医医联体,建立错位发展、特色突出的专科联盟,做优做强传染病、骨伤、肛肠、儿科、针灸、妇科、心脑血管病等专科专病,打造惠及川渝人民的中医医疗服务集群,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水平。

3.1.2 成立中医专科联盟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中医医院为依托,遴选出一批综合实力强、中医特色鲜明的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四川省中医医院可发挥其引领作用,动员川渝两地市县级中医医院积极参与,组建中医妇科、眼科、心血管病等专科诊疗中心,同时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专科专病网络联盟,推动专科联盟工作,促进专科交流合作,辐射和带动区域中医专科能力整体提升,完善中医专科专病防治体系。

3.1.3 建立巴蜀中医传承工作室

中医学术流派是学术发展的源泉,是提高临床水平的动力,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培养中医人才的摇篮。巴蜀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复杂的地形与湿润多雨的气候孕育出不少闻名于世的巴蜀名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协同发展要以巴蜀文化为源流,利用现代技术加强学术流派经验的研究和应用[9],开展巴蜀中医药学术流派整理研究工作,梳理巴蜀中医药发展源流与脉络,建设巴蜀特色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培养代表性传承人,使巴蜀中医焕发生机。

3.2 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发展

3.2.1 多元主体,联合培养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对于区域中医药人才培养而言,需要多元主体联合参与。培养方式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可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一流学科和附属医院教育教学优势,联合川渝两地中医药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面向人民健康需求,培养一大批在中医临床治疗、养生康复服务、中药生产等方面具有一定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跨学科、高层次、复合型中医人才[10]。培养对象上,还应加强中医药领域的院士、国医大师等中医药领军人才培育力度,重视中青年临床人才和多学科交叉人才的培养,促进医、工、信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打造支撑川渝地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高层次、高度交叉的中坚力量。

3.2.2 搭建中医药教育资源信息化共享平台

教育资源的共享是解决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重要手段。川渝两地,不管是在中医院校数量还是中医药教学资源上,重庆都略显差距。为了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教育协同发展,区域内应整合已有资源,以各中医药院校为依托,搭建中医药教育资源信息化共享平台,通过开设同步直播课程或异步推送专递课堂[11]、建立共享数据库等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教师间交流探讨。

3.2.3 成立中医药医教研产联盟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发展联盟已成立,该联盟主要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围绕川渝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医疗健康服务能力、产业现代化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致力于推动川渝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中医药联盟的成立,唱响了“双城记”中医药声音,在此基础上成立中医药医教研产联盟,将持续深化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具体而言,中医药医教研产联盟可集中专业力量进行瓶颈技术联合攻关、开展中医药科普活动、编写中医药相关系列读物、组织学术交流,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协同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3.3 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3.3.1 共建中医药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区域内共建中医药科研平台将在人才培养、中医药创新研究、重点学科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整体层面,可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聚合区域内优质中医医疗、教育、科研资源,重点打造符合区域战略需求的科研平台。具体层面,通过组建整合区域内中医药高校资源,各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和培育新的科技增长点,打造开放型科研平台。同时探索高校联合企业的模式,高校有针对性地选择合作企业,有所侧重与突破,形成特色[12]。企业发掘市场需求,发现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点,高校发挥在科研技术及科研人才方面的优势,集中科研力量攻克难关,将二者有机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使中医药科研平台做到产学研有机结合,建设覆盖“临床—基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高水平科研平台。

3.3.2 共同进行关键技术研发

技术创新对中医药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关键技术研发更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核心要素。成渝两地在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等领域都具有优势,若是强强联合,共同进行关键技术研发,将有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将传统中医学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多种智能手段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生产,重点支持发展中医诊疗设备、康复辅助器具、新型制药装备、中药检测设备等现代化关键技术攻关。

3.3.3 联合申报国家中医药重大科研项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协同发展核心是协作,旨在把握中医药发展趋势,聚焦中医药前沿技术,建设西部中医药高地。科技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联合申报国家中医药重大科研项目是促进西部地区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手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紧密结合区域卫生健康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编制中医药科技项目申报指南,进一步完善项目评审标准和评审方法,组建科研咨询专家库,积极鼓励区域内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在中医临床研究、产品研发等方面深入探索,鼓励各地医疗机构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等联合申报中医药重大专项,充分发挥各自在临床实践、创新平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科研优势和作用。

3.4 中医药产业的协同发展

3.4.1 成立中药材产业联盟

灿烂的巴蜀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使得川渝地区中药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成立中药材产业联盟,整合区域内中药材产业相关资源,协同做好道地药材新品牌创建及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13],将有力提升川渝产中药材品质及影响力,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药产业的发展。由区域内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种植和加工企业共同成立中药材产业联盟,将中药资源研发、中药材栽培、生产加工、科技成果产业化有机结合,构建全产业链模式。联盟应围绕中药材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坚持产学研联合,整合川渝中药材产业优势,利用联盟内部的技术创新资源,实现联盟内各单位的优势互补和创新要素的系统集成,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药材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优化升级。

3.4.2 联合培育中药大品种

当前,以临床价值、科学价值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驱动,是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因素。中药大品种是临床价值大、科技价值强、市场价值高的中成药[14],是优秀中成药的代表。据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 2019版)统计,四川省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较强,在入围产品数、总科技竞争力、产品平均竞争力指标中排名均靠前,基本成为我国中药产业规模较大的省区;重庆市的排名则靠后,与四川省有较大差距[15]。故川渝两地应积极合作,补短强弱,对中药产品进行差异化评价,强化中药产品竞争,在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突破、产品创制及集成示范应用等途径,培育中药大品种,提升中药材产业价值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3.4.3 搭建川渝中医药康养走廊

中医药在慢性病治疗与康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与作用[16],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时代,更是需要将中医与养老密切结合,为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川渝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多山地丘陵,植被生长茂盛,森林资源丰富,是旅游和居住的佳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结合中医保健康复理念,建设以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为核心,融中药材种植、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并打造一批中医药文化主题酒店、主题公园、名街、名镇、产业园、度假区等健康养生基地。

4 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协同发展保障机制

以总体规划为引领,以组织建设为保证,以督查评价为推动,充分发挥人员的纽带作用,从而构建起全方位的中医药协同发展机制。

4.1 建立组织保障机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各市由于行政区划的不同,在中医药医疗、人才、科研、产业等方面的工作中存在差异,需要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来进行协调。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组织保障机构,制定宏观政策措施,在战略方面进行统一规划,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协同发展为主线,充分调动区域内各高校、企业、政府、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积极性,统筹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医疗、人才、科技、产业要素有序发展。

4.2 编制区域中医药发展规划

川渝两地虽已签署《川渝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指出区域中医药协同发展的目标导向,但未有明细规划安排,缺乏顶层设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从地方层面出台成渝经济圈中医药协同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明确区域发展定位与总体要求、确立发展重点任务,以“完善空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推进发展进程”为核心观点,制定符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发展实际的整体规划,提供精准有力的政策保障。

4.3 制定考核督查制度

督查是促进政策落地并落实的有效手段,同时能够对工作全流程进行动态控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制定考核督查制度,明确督查工作原则、范围、方式、程序等内容,对区域内中医药协同发展重点任务进行严格考核和按时督查。考核督查工作应做到有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实事求是,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协同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4.4 发挥行业学会协会的纽带作用

中医药行业的各类学会、协会聚集了中医药各领域的众多人才,是促进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中医药相关行业学会、协会应加强协作,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两地的中医药交流。以“推动川渝中医药一体化发展”为宗旨,共同组织学术活动,开展中医药科研学术论坛、中医药人才培训、学术流派研讨等活动,组织双方会员单位及分支机构互访交流,共同打造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的“巴蜀中医”学术流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协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进“首博”,观“双城”——18世纪的北京与东京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
成渝复线璧山段全线贯通